硅半导体材料基础.pptx





《硅半导体材料基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半导体材料基础.ppt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n半导体材料的分类 对半导体材料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例如根据其性能可分为高温半导体、磁性半导体、热电半导体;根据其晶体结构可分为金刚石型、闪锌矿型、纤锌矿型、黄铜矿型半导体;根据其结晶程度可分为晶体半导体、非晶半导体、微晶半导体,但比较通用且覆盖面较全的则是按其化学组成的分类,依此可分为: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和固溶半导体三大类。第1页/共58页第2页/共58页n 1.元素半导体 已知有12种元素具有半导体性质,目前使用的元素半导体主要是硅和锗。n 2.化合物半导体 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因此用途也就多种多样。化合物半导体按其构成的元素数量可分为二元、三元、四元等。按其构
2、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分为-族、-族等。第3页/共58页n 3.固溶半导体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构成的具有足够的含量的固体溶液,如果具有半导体性质,就称为固溶半导体,简称固溶体或混晶。因为不可能做出绝对纯的物质,材料经提纯后总要残留一定数量的杂质,而且半导体材料还要有意地掺入一定的杂质,在这些情况下,杂质与本体材料也形成固溶体,但因这些杂质的含量较低,在半导体材料的分类中不属于固溶半导体。第4页/共58页n 3.2 硅材料的主要性质 硅具有银白色或灰色金属光泽,晶体硬而脆,硅的外观如图3-4所示。硅熔体密度比固体密度大,故熔化后会发生体积收缩,类似于冰与水的关系。硅的外观 第5页/共5
3、8页n硅材料的化学性质 在室温下,硅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与空气、水和酸均无反应,但与强酸、强碱作用,硅极易被HNO3 HF的混合酸所溶解,因此,在硅片加工及集成电路器件工艺中,HNO3 HF混合酸常常用作硅的腐蚀液。在高温下,硅与锗的化学活性大,可与氧、卤素、卤化氢、碳等反应。硅与卤素或卤化氢作用可生成相应的卤化物。生成的SiCl4可作为硅外延生产的原料,生成的SiHCl3是高纯硅化学提纯的中间产物。第6页/共58页n硅材料的晶体结构 固体材料按其结构可以分为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晶体中的原子在空间上作周期性排列,具有长程有序性;非晶体中粒子在空间的分布是完全无序的或仅仅具有短程有序,不具有长
4、程的周期性;准晶体的结构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n 1.晶体的共性 (1)长程有序 (2)自限性 (3)各向异性 (4)对称性 (5)固定的熔点第8页/共58页单晶、多晶和非晶体原子排列 第9页/共58页n 2.硅晶体的金刚石结构 硅原子序数分别为14,核外电子分布为:Si1S2 2S2 2P6 3S2 3P2 硅每个原子周围都有4个最近的原子,可与邻近的4个原子生成4个共价键,形成正四面体结构,上述正四面体累积起来就得到金刚石结构。正四面体及金刚石结构示意图 第10页/共58页n硅材料的电学性质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的导电能力受掺杂、温度和光
5、照的影响十分显著。(1)半导体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加 (2)杂质对半导体材料导电能力的影响非常大 (3)光照对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4)除温度、杂质、光照外,电场、磁场及其他外界因素(如外应力)的作用也会影响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第11页/共58页n硅材料的热学性质 硅是具有明显的热膨胀及热传导性质的材料,当硅在熔化时其体积会缩小,反之,当硅从液态凝固时其体积会膨胀,正因如此,在采用直拉法(CZ法)技术生长晶体过程中,在收尾结束后,剩余的硅熔体冷却凝固时会导致石英坩埚破裂现象。由于硅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和较小的密度(液态时为2.533g/cm3),据此特性可采用悬浮区熔技术
6、生长晶体,此法既可避免石英坩埚对硅的玷污,又可进行多次区熔提纯及制备低氧高纯的区熔硅单晶。第12页/共58页n硅材料的机械性质 在室温时,硅是一种无延展性的脆性材料。但在温度高于700-800时,硅却具有明显的热塑性,在应力的作用下会呈现塑性变形。硅的抗拉应力远远大于抗剪应力,故在硅片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弯曲和翘曲,也极容易产生裂纹或破碎。第13页/共58页n 3.3 硅单晶的制备技术 n 高纯硅的制备 在浸入式电极电弧炉中,用碳还原石英制取冶金级的硅。碳的来源有煤、焦碳等,其反应为:SiO2+CSi+CO 冶金级硅的纯度接近9899%,主要的杂质有铝(Al)和铁(Fe)。制取高纯多晶一般采用化
7、学方法对冶金级硅提纯,工业上用化学方法制取高纯硅有三种方法:(1)四氯化硅氢还原法;(2)三氯氢硅氢还原法;(3)硅烷热分解法。三氯氢硅氢还原法:Si+HClSiHCl3+H2 第14页/共58页 然后,用提纯过的三氯氢硅在氢气氛中进行还原反应,于是发生化学气相沉积,最后形成半导体级高纯多晶硅。这一反应是流态化床的逆过程。化学方法制取高纯硅工艺流程图 第15页/共58页n硅的提纯技术 区熔提纯是1952年蒲凡()提出的一种物理提纯方法,它是制备超纯半导体材料、高纯金属的重要方法,其中包括锗和硅。人们很早就发现,将含有杂质的晶态物质熔化后再结晶时,杂质在结晶的固体和未结晶的液体中浓度是不同的,这
8、种现象叫分凝现象(亦叫偏折现象)。区熔提纯就是利用分凝现象将物料局部熔化形成狭窄的熔区,并令其沿锭长从一端缓慢地移动到另一端,重复多次使杂质尽量被集中在尾部或头部,进而达到使中部材料被提纯的技术。第16页/共58页n硅的晶体生长n 1.直拉生长工艺 目前用于制备硅单晶的主要生长工艺是直拉法,并经过进一步改进使之发展成为完善的方法。直拉法是在直拉单晶炉内,向盛有熔硅坩埚中,引入籽晶作为非均匀晶核,然后控制热场,将籽晶旋转并缓慢向上提拉,单晶便在籽晶下按籽晶的方向长大。直拉法拉制单晶示意图及单晶炉 第17页/共58页 直拉法单晶生长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在工艺流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单晶生长”或称拉晶过程
9、,它又分为:润晶、缩颈、放肩、等径生长、拉光等步骤。第18页/共58页 当熔体温度稳定在稍高于熔点,将籽晶放在上面烘烤几分钟后将籽晶与熔体熔接,这一步叫润晶或下种,润晶过程可以减少籽晶与熔体间温差,防止籽晶因热应力产生缺陷;为了消除位错要将籽晶(晶体)拉细一段叫缩颈,通过缩颈可将部分位错排出单晶;之后要把晶体放粗到要求的直径叫放肩;有了正常粗细后就保持此直径生长,称之为等径生长,为了保持单晶等径生长、控制的参数主要是拉速和加热功率。提高拉速、加热功率则晶体变细;反之降低拉速和加热功率则使晶体加粗。最后将熔体全部拉光,全过程如图所示。第19页/共58页直拉单晶生长过程示意图 第20页/共58页n
10、 2.悬浮区熔生长工艺第21页/共58页n 3.片状单晶生长工艺 由于硅单晶材料成本太高,影响了硅太阳能电池的推广和发展,虽然出现非晶态硅的太阳能电池,但生长片状单晶有可能成为生产中降低成本,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有效方法。片状单晶制法主要有四种:(1)枝蔓法和蹼状法;(2)斯杰哈诺夫法;(3)形状可控薄膜晶体生长法(EFG);(4)横拉法。第22页/共58页n晶体中杂质与缺陷 n 1.杂质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1)杂质对材料导电类型的影响 当材料中共存施主和受主杂质时,它们将相互发生补偿、材料的导电类型取决于占优势的杂质。例如,在锗、硅材料中、当族杂质元素在数量上占优势时,材料呈现P型,反之当V族元素
11、占优势时,则呈现N型。如材料中N型杂质和P型杂质的数量接近,它们相互补偿,结果材料将呈现弱N型或弱P型。第23页/共58页 2)杂质对材料电阻率的影响 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一方面与载流子密度有关,另一方面又与载流子的迁移率有关。同样的掺杂浓度,载流子的迁移率越大,材料的电阻率越低。如果半导体中存在多种杂质,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认为基本上属于杂质饱和电离范围,具电阻率与杂质浓度的关系可近似表示为:式中,NA、ND分别表示材料中受主和施主的浓度,e为每个电子、空穴所带的电量,p、n分别表示空穴、电子的迁移率。第24页/共58页 3)杂质对非平衡载流子寿命的影响 半导体材料中的杂质和缺陷,对非平衡载流子寿
12、命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重金属杂质,它们具有多重能级而且还是深能级,这些能级在禁带中好像台阶一样,对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起“中间站”的作用,成为复合中心。它捕获导带中的电子和价带中的空穴使两者复合,这就大大缩短了非平衡载梳子的寿命。第25页/共58页n 2.硅晶体中掺杂量1)只考虑杂质分凝时的掺杂 2)考虑坩埚污染及蒸发的掺杂 (1)Cs的确定(2)求出原料和坩埚沾污在熔体中产生的杂质浓度(3)若所要求硅单晶是N型,取上相应于单晶头部电阻率,由-N图确定CS2,CS2对应的熔体中杂质浓度(4)应加入杂质使熔体中含有的杂质浓度(5)考虑杂质的蒸发作用,最初加入杂质后,熔硅内杂质浓度应(6)根据母合金中
13、杂质原子总数应等于掺入杂质后熔硅中所含杂质数 第26页/共58页n 3.硅晶体中杂质均匀性 在生长的单晶中,杂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性会造成电阻率在纵向和径向上不均匀,从而对器件参数的一致性产生不利影响。1)硅单晶纵向电阻率 一支直拉硅单晶,从头到尾杂质分布不同、电阻率也不同。影响单晶杂质浓度分布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拉制硅单晶时熔体中杂质进行扩散和蒸发,结晶时杂质分凝,硅熔体还受到其他杂质的污染。第27页/共58页 2)硅单晶径向电阻率 硅单晶生长过程中,熔体中杂质的扩散、对流、蒸发、分凝、污染,不但影响纵向电阻率的纵向分布,而且也影响电阻率的径向分布,同时单晶硅生长界面状态也会影响杂
14、质在硅单晶中的分布。不同的生长条件,硅单晶中径向电阻率的均匀性不同。3)硅单晶析出及杂质条纹 直拉硅单晶中有时会出现析出,析出是在硅单晶中形成散粒(或颗粒)掺杂剂单质现象。硅单晶的析出一般在掺杂量比较大的重掺杂的单晶中出现,在硅中平衡分凝系数较小的锑、砷、磷重掺杂单晶析出更明显。第28页/共58页 4)单晶硅中的氧和碳 直拉硅单晶中的氧和碳是一类很重要的杂质,氧和碳在直拉单晶中,可能形成微沉淀,可能在微沉淀基础上形成微缺陷,严重影响单晶质量,影响大规模集成电路性能和制造。直拉硅单晶工艺中,经常采用下列措施降低单晶中的氧碳含量:(1)选用含氧、碳较低的多晶硅原料,多晶硅熔化时温度不要太高,尽量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导体材料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