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科举制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科举制学习教案.ppt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微课科举制微课科举制第一页,共11页。材料一: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材料一: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qt)五人都是走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后门人选的。材料二:崇尚材料二:崇尚(chngshng)虚名,以族取人,以名取人,最后造成虚名,以族取人,以名取人,最后造成“上品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极为不公正的局面。早在西晋,刘毅就在请废九的极为不公正的局面。早在西晋,刘毅就在请废九品疏中全面抨击了九品中正制
2、的种种弊病,要求废除这一制度。由于这品疏中全面抨击了九品中正制的种种弊病,要求废除这一制度。由于这一制度有利于门阀士族,它在晋代不可能被废除。从曹魏时兴起到两晋时一制度有利于门阀士族,它在晋代不可能被废除。从曹魏时兴起到两晋时鼎盛再到南北朝时衰落,九品中正制前后实施了近四百年之久。鼎盛再到南北朝时衰落,九品中正制前后实施了近四百年之久。第2页/共11页第二页,共11页。隋唐隋唐科举制科举制产生产生(chnshng)背景:背景:选官注重门第选官注重门第(mnd),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官随着随着(su zhe)封建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阶级的经济力封建经济的发展,
3、庶族地主阶级的经济力量不断加强,士族衰落量不断加强,士族衰落鉴前之弊鉴前之弊大势所趋大势所趋统治之需统治之需打破门阀世族政治垄断,扩大统治基础打破门阀世族政治垄断,扩大统治基础第3页/共11页第三页,共11页。隋唐隋唐科举制科举制历史沿革历史沿革:隋朝开创隋朝开创唐逐渐健全唐逐渐健全宋朝完善宋朝完善明清明清(mn qn)八股取士八股取士清末新政废除清末新政废除第4页/共11页第四页,共11页。制度制度朝代朝代选官方法选官方法选官标准选官标准察举制察举制汉武帝确立汉武帝确立地方举荐地方举荐德、才德、才德德门第族望门第族望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中正举荐中正举荐才才门第门第科举制科
4、举制隋炀帝至清隋炀帝至清朝(朝(1905)自由报考自由报考考试成绩(才)考试成绩(才)三种选官制度三种选官制度(zhd)的比较的比较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1)选官标准:世家门第)选官标准:世家门第 才学才学(cixu)选拔方式:地方推选选拔方式:地方推选 公开考试公开考试 选官权力:地方选官权力:地方 中央中央(2)人才选拔:制度化,相对公平、公开、客观)人才选拔:制度化,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第5页/共11页第五页,共11页。材料一: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唐人赵嘏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天下英雄入
5、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唐太宗材料二:这种制度使大批地位材料二:这种制度使大批地位(dwi)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他们母子俩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的吕蒙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他们母子俩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材料三:明代思想家顾炎武说:材料三:明代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
6、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扩大了封建统治的政治扩大了封建统治的政治(zhngzh)(zhngzh)基础基础增进了社会公平增进了社会公平(gng png)(gng png),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束缚思想,摧残人才,妨碍束缚思想,摧残人才,妨碍进步进步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的影响第6页/共11页第六页,共11页。科举制对西方国家科举制对西方国家(guji)(guji)的选官制度产生的选官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了深远影响材料四:材料四:“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
7、之一的贡献之一”。美国学者柯睿格哈佛亚洲研究学报美国学者柯睿格哈佛亚洲研究学报“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美国汉学家卜德美国汉学家卜德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lyng)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崔瑞德剑桥中国陏唐史崔瑞德剑桥中国陏唐史第7页/共11页第七页,共11页。小试小试(xio sh)身手身手1.1.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A A当时的
8、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bindng)(bindng)B B统治者注重选拔人才统治者注重选拔人才统治者注重选拔人才统治者注重选拔人才 C C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DD选拔人才标准日趋完善选拔人才标准日趋完善选拔人才标准日趋完善选拔人才标准日趋完善 第8页/共11页第八页,共11页。2.2.有网友有网友有网友有网友(w(w n n y y u)u)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
9、科举兴于自秦以来,科举兴于自秦以来,科举兴于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麻木,岂真学识耶?麻木,岂真学识耶?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第9页/共11页第九页,共11页。谢谢谢谢(xi xie)观看!观看!第10页/共11页第十页,共11页。感谢您的观看感谢您的观看(gunkn)!第11页/共11页第十一页,共11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