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学学习.pptx
《糖尿病学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学学习.pptx(1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1.掌握 糖尿病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原则。糖尿病分型第1页/共116页3.了解 糖尿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发病机制、自然史、病理生理及实验室检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原则。糖尿病长期良好控制的重要意义。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第2页/共116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一 概念及概况二 糖尿病分型 三 病因及机制四 临床表现 五 实验室检查六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七 药物治疗 第3页/共116页一、概 念 及 概 况第4页/共116页u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
2、导致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概念概念第5页/共116页u久病可引起多系统脏器,尤其是眼、肾、神经、心血管等组织的功能不全和衰竭。u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DKA)、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HHS)。概念概念第6页/共116页流行情况流行情况第7页/共116页二、糖 尿 病 的 分 型 第8页/共116页1)1)1 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T1DMT1DM)2)2)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T2DMT2DM)3)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4)4)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GDMGDM)第9页/共116页糖尿病分型糖尿病分型(WHO 1999WHO 1
3、999)()(part1part1)第10页/共116页糖尿病分型糖尿病分型(WHO 1999WHO 1999)()(part2part2)第11页/共116页三、病因及发病机制第12页/共116页T1DMT1DM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6 6个阶段个阶段 遗传易感性 位于6 6号染色体短臂的HLAHLA基因为主效基因 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病毒感染 化学药物和饮食因素第13页/共116页 免疫学异常:出现自身抗体 ICAICA:胰岛细胞抗体 IAAIAA:胰岛素抗体 GADGAD: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进行性胰岛细胞功能丧失 临床糖尿病:残存细胞10%-20%10%-20%胰岛细胞完全被破坏T1
4、DMT1DM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6 6个阶段个阶段第14页/共116页T1DM的自然病史 环境因素 如病毒感染 牛奶 营养遗传易感性 糖尿病起病糖尿病起病死亡例如某些HLA类型ICA+高血糖高血糖依赖胰岛素依赖胰岛素合并症致残视网膜病变肾病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病变失明肾功能衰竭冠心病截肢第15页/共116页 T2DMT2DM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4 4个阶段个阶段 遗传与环境因素 遗传:家族史 环境:肥胖 中老年人 久坐少运动 生育过巨大胎儿 新生儿大于4kg4kg 第16页/共116页第17页/共116页T2DMT2DM的发病机制的发病机制-4-4个阶段个阶段 胰岛素抵抗及细胞功能
5、缺陷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器官组织对胰岛素生 物学反应的降低,即胰岛素在靶组织的生 物学作用降低。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减低 临床糖尿病第18页/共116页T2DMT2DM的发病机制的发病机制第19页/共116页T2DMT2DM的自然病史的自然病史餐后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血浆血浆葡萄糖葡萄糖水平水平相对的相对的 细胞细胞功能功能患糖尿病的年数患糖尿病的年数第20页/共116页DMDM发病机理发病机理第21页/共116页四、临 床 表 现 第22页/共116页u代谢紊乱症状群: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皮肤瘙痒,外阴瘙痒 视物模糊u并发症或
6、伴发病u反应性低血糖: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所致u无症状,体检或手术前发现血糖高基本临床表现 第23页/共116页基本临床表现基本临床表现(三多一少三多一少)第24页/共116页T1DMT1DM 指由于胰岛细胞破坏或功能缺失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引起的糖尿病。u免疫介导性(1A1A型):缓发型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LADA)u特发性(1B1B型):急性型第25页/共116页T2DMT2DMu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所致的糖尿病。u多见于成人,发病缓慢,症状轻,常有家族史,常与肥胖、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等并存,诊断时可能已有5-105-10年病程,无
7、自发性酮症倾向,不需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第26页/共116页特殊类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MODY):发病年龄小于2525岁;无酮症倾向,进展缓慢,至少5 5年内不需要胰岛素治疗;3 3代以上家族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病生理上以胰岛细胞功能受损为主。第27页/共116页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母系遗传;起病早,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身材多消瘦,自身抗体阴性;常伴神经性耳聋,尚可有其他器官损害、病程中常最终需用胰岛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所致糖尿病:不管既往是否有糖尿病,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均应监测血糖,首选胰岛素降糖方案。特殊类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第28页/共116页G
8、DMGDM第29页/共116页GDMGDM 指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已知有糖尿病又合并妊娠者不包括在内。GDMGDM患者应在产后6-126-12周筛查糖尿病。第30页/共116页五、并 发 症 第31页/共116页 糖尿病年人均治疗费用(欧元)糖尿病年人均治疗费用(欧元)T1DM:T2DM:第32页/共116页(一)急性严重代谢紊乱(一)急性严重代谢紊乱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u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HS)u乳酸酸中毒第33页/共116页(二)感染性疾病(二)感染性疾病u皮肤化脓性感染(疖、痈)u皮肤真菌感染(足癣、体癣)u泌尿系感染u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u肺结核第34页/共1
9、16页(三)慢性并发症(三)慢性并发症u 1 1、大血管病变u 2 2、微血管病变u 3 3、神经系统并发症u 4 4、糖尿病足u 5 5、其他第35页/共116页大血管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肾脏病变病变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卒中卒中冠心病冠心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神经病变第36页/共116页1.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u 冠状动脉:冠心病u 脑血管: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u 肾动脉:肾动脉硬化u 肢体动脉:肢体动脉硬化第37页/共116页2.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肾病)(肾病)uT1DMT1DM的主要死因u3 3种病理类型:结节性肾小球硬化:高
10、度特异性 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无特异性,最常见 对肾功能影响最大 渗出性病变:无特异性第38页/共116页I I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升高IIII期:基底膜增厚,UAERUAER正常,但运动后升高IIIIII期:早期肾病 UAER 20-200g/minUAER 20-200g/min(正常10g/min200g/minUAER200g/min,即300mg/24h300mg/24h,相当于尿蛋白总量0.5g/24h0.5g/24hV V期:尿毒症期,多数肾单位闭锁,UAERUAER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压升高。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肾病分期)(肾病分期)第39页/共116页u糖尿
11、病视网膜病变:1010年以上出现u失明的常见原因: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u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背景性或非增殖性病变 期:微血管瘤,出血 期:微血管瘤,出血并有硬性渗出 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 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视网膜)(视网膜)第40页/共116页u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增殖性病变 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 期:机化物增生 期: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失明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视网膜)(视网膜)第41页/共116页2.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视网膜)(视网膜)正常眼底正常眼底第42页/共116页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视网膜)(视网膜)视网膜视网膜微动脉瘤微动脉
12、瘤第43页/共116页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视网膜)(视网膜)软性渗出新生血管第44页/共116页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视网膜)(视网膜)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第45页/共116页u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对称性,下肢严重 肢端感觉异常:手、袜套状分布,麻木、针 刺、烧灼感、踏棉花感、痛觉过敏 肢 痛:隐痛、刺痛、烧灼样痛、静息痛,夜间及寒冷季节 加重。3.3.神经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第46页/共116页3.3.神经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第47页/共116页u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u自主神经病变:胃肠、心血管、泌尿系统 表现:胃轻瘫、腹泻便秘交替、心动过速、直立性
13、低血压、残余尿量增加、神经原性膀胱、阳萎、排汗异常等。3.3.神经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第48页/共116页u三要素:神经病变 血管病变 感染u表 现:轻 者:畸形、皮肤干燥、发凉、胼胝 重 者:足部溃疡、坏疽4.4.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第49页/共116页第50页/共116页4.糖尿病足第51页/共116页4.糖尿病足第52页/共116页5.5.其他其他u眼部其他病变:视网膜黄斑、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等u口腔并发症:牙周病u癌症:乳腺癌、胰腺癌、膀胱癌u情绪改变:抑郁、焦虑第53页/共116页五、实 验 室 检 查第54页/共116页u尿糖测定:受肾糖阈(10 mmol/L)(10 mmo
14、l/L)的影响。u血葡萄糖测定:诊断主要依据 静脉血浆葡萄糖 血糖仪:毛细血管全血。u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成人口服7575克葡萄糖,0 0、3030、6060、120120分钟 后取血测定血糖水平u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和糖化血浆白蛋白(FAFA)HbA1cHbA1c反映8-128-12周血糖水平。FAFA反映2-32-3周血糖水平。糖代谢异常严重程度或控制程度的检查糖代谢异常严重程度或控制程度的检查第55页/共116页u胰岛素释放试验 空腹胰岛素5-20mU/L5-20mU/L 30-60 30-60分钟:高峰,为正常的5-105-10倍 3-43-4小时:恢复
15、基础水平。2 2型患者高峰延迟。uC C肽释放试验 C C肽不受外源胰岛素影响,较好反应胰岛功能。峰 值为基础的5-65-6倍。胰岛胰岛细胞功能检查细胞功能检查第56页/共116页六、诊断及鉴别诊断第57页/共116页IFGIFG+IGTIGT7.06.17.8 11.1DM空腹血糖空腹血糖 mmol/lmmol/l负荷后负荷后2 2小时血糖小时血糖 mmol/lmmol/l糖代谢的分类第58页/共116页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WHO 1999WHO 1999)第59页/共116页鉴鉴 别别 诊诊 断断u1 1、尿糖阳性的鉴别诊断:肾糖阈降低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胃空肠吻合术后 弥漫性
16、肝病 应激状态: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 非葡萄糖糖尿:维生素C C、青霉素等u药物:利尿剂、糖皮质激素、避孕药等u继发糖尿病:肢端肥大症、CushingCushing综合征、嗜铬细 胞瘤等、类固醇性糖尿病。第60页/共116页T1DMT1DM、T2DMT2DM的鉴别的鉴别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起病年龄 青少年发病304040岁起病方式 多急剧,少数缓起 缓慢而隐袭症状 常典型,消瘦 不典型或无症状,肥胖急性并发症 自发性酮症倾向 酮症倾向小,可有高渗性昏迷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为主 大血管病变为主 胰岛素及C肽 低下或缺乏 峰值延迟或不足自身抗体 多阳性 常为阴性胰岛素治疗反应 依赖外源性胰
17、岛素 生存不依赖胰岛素,应用 生存,对胰岛素敏感 时对胰岛素抵抗第61页/共116页七、糖尿病的治疗 第62页/共116页原则: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和个体化原则目标:纠正代谢紊乱 消除糖尿病及其相关问题的症状 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维持良好健康和劳动(学习)能力 保障儿童生长发育,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原则及目标第63页/共116页糖尿病控制目标糖尿病控制目标第64页/共116页糖尿病综合治疗糖尿病综合治疗第65页/共116页1.1.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健康教育发抖发抖心跳加快心跳加快头晕想睡头晕想睡焦虑不安焦虑不安饥饿饥饿虚汗虚汗视觉模糊视觉模糊 四肢无力四肢无力头疼头疼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学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