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技术学习教案.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牵引技术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牵引技术学习教案.ppt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一、定义与分类 (一)定义(一)定义 牵引技术是指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学原理,通过手法、器械或电动装置产生牵引技术是指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学原理,通过手法、器械或电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或四肢关节,使关节发生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或四肢关节,使关节发生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牵引和牵伸的区别牵引和牵
2、伸的区别 。第1页/共45页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 第一节 概述一、定义与分类一、定义与分类(二)分类(二)分类 n n根据治疗部位分为:脊柱牵引(颈椎牵引、腰椎牵引、胸椎牵根据治疗部位分为:脊柱牵引(颈椎牵引、腰椎牵引、胸椎牵引)、四肢关节牵引。引)、四肢关节牵引。n n根据牵引时患者体位分为:坐位牵引、斜位牵引(半卧位牵引)根据牵引时患者体位分为:坐位牵引、斜位牵引(半卧位牵引)、仰卧位牵引、俯卧位牵引。、仰卧位牵引、俯卧位牵引。n n根据牵引时患者身体的垂直方向分为:水平位牵引、斜位牵根据牵引时患者身体的垂直方向分
3、为:水平位牵引、斜位牵引、垂直位牵引。引、垂直位牵引。n n根据牵引重量来源分为:滑轮重锤牵引,身体自重牵引、徒手根据牵引重量来源分为:滑轮重锤牵引,身体自重牵引、徒手牵引、电动牵引。牵引、电动牵引。n n根据牵引的时间长短分为:长时间牵引、短时间牵引。根据牵引的时间长短分为:长时间牵引、短时间牵引。n n根据牵引力作用的时间分为:持续牵引、连续牵引和间歇牵引。根据牵引力作用的时间分为:持续牵引、连续牵引和间歇牵引。n n临床常用的牵引技术有颈椎牵引、腰椎牵引和四肢关节牵引。临床常用的牵引技术有颈椎牵引、腰椎牵引和四肢关节牵引。第2页/共45页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
4、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 第一节 概述二、治疗作用二、治疗作用n n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回纳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回纳 n n解除脊柱小关节负载解除脊柱小关节负载n n促进炎症消退促进炎症消退 n n解除肌肉痉挛解除肌肉痉挛 n n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n n早期制动和复位早期制动和复位 第3页/共45页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 第一节 概述三、常用牵引装置三、常用牵引装置(一)颈椎牵引装置(一)颈椎牵引装置n n颈椎牵引带颈椎牵引带 n n其他牵引用具其他牵
5、引用具 颈椎牵引带颈椎牵引带下颌带后枕带牵引弓枕颌延长带第4页/共45页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 第一节 概述三、常用牵引装置三、常用牵引装置(二)腰椎牵引装置(二)腰椎牵引装置n n腰椎牵引床腰椎牵引床 n n骨盆牵引带骨盆牵引带n n固定带固定带n n衬垫和护垫衬垫和护垫n n枕头枕头n n脚凳脚凳 腰椎牵引床第5页/共45页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 第一节 概述三、常用牵引装置三、常用牵引装置(二)腰椎牵引装置(二)腰椎牵引装置n n腰椎牵引床腰
6、椎牵引床 n n骨盆牵引带骨盆牵引带n n固定带固定带n n衬垫和护垫衬垫和护垫n n枕头枕头n n脚凳脚凳 骨盆和胸廓牵引带的使用骨盆和胸廓牵引带的使用 第6页/共45页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颈椎牵引技术是通过牵引带沿颈椎纵轴方向施加颈椎牵引技术是通过牵引带沿颈椎纵轴方向施加拉力以对抗体重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以改善颈拉力以对抗体重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以改善颈椎的生理功能,消除病理改变,达到治疗颈椎疾患的椎的生理功能,消除病理改变,达到治疗颈椎疾患的一个重要康复治疗技术。一个重要康复治疗技术
7、。颈椎常用的牵引方法有颈椎徒手牵引、颈椎重锤牵引、电动颈椎常用的牵引方法有颈椎徒手牵引、颈椎重锤牵引、电动颈椎牵引和家庭牵引等。颈椎牵引和家庭牵引等。第7页/共45页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一、颈椎牵引的生理效应一、颈椎牵引的生理效应 (一一)增大颈椎椎间隙增大颈椎椎间隙 (二二)牵伸挛缩组织,改善脊柱的正常生理功能牵伸挛缩组织,改善脊柱的正常生理功能 (三)纠正椎间小关节的紊乱,恢复脊柱的正常排序(三)纠正椎间小关节的紊乱,恢复脊柱的正常排序 (四)扩大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四)扩大椎间孔,减
8、轻神经根压迫症状 (五)恢复颈椎的正常排序(五)恢复颈椎的正常排序第8页/共45页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二、常用牵引方法(一)颈椎徒手牵引(一)颈椎徒手牵引 是治疗师用手对患者颈部进行牵伸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是治疗师用手对患者颈部进行牵伸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技术。临床常用的有疗技术。临床常用的有徒手坐位牵引和徒手坐位牵引和徒手卧位牵引。徒手卧位牵引。1 1徒手坐位牵引徒手坐位牵引 患者取坐位,治疗师站立于患者后侧,前方患者取坐位,治疗师站立于患者后侧,前方上肢屈肘托住患者下颌部,后
9、方手固定在后枕部,双手同时发力上肢屈肘托住患者下颌部,后方手固定在后枕部,双手同时发力支持患者头部重量,将患者头沿身体纵轴方向向上拔伸,并维持支持患者头部重量,将患者头沿身体纵轴方向向上拔伸,并维持202030s30s。操作方法类似于临床检查颈部的提颈试验。操作方法类似于临床检查颈部的提颈试验。2.2.徒手卧位牵引徒手卧位牵引 患者取仰卧于治疗床,头颈部稍前屈。治患者取仰卧于治疗床,头颈部稍前屈。治疗师立于治疗床头或坐位,用双手支持患者头部重量。上疗师立于治疗床头或坐位,用双手支持患者头部重量。上方手掌置于患者前额,下方手托住患者枕后部。治疗师双方手掌置于患者前额,下方手托住患者枕后部。治疗师
10、双臂采用静力收缩的方式施加牵引力量。要求治疗师站立姿臂采用静力收缩的方式施加牵引力量。要求治疗师站立姿势和手法必须稳定,然后逐渐地、有控制地将重心向后倾势和手法必须稳定,然后逐渐地、有控制地将重心向后倾倒,以此牵引患者颈椎。倒,以此牵引患者颈椎。第9页/共45页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二、常用牵引方法(一)颈椎徒手牵引(一)颈椎徒手牵引 坐位徒手牵引坐位徒手牵引 卧位徒手牵引卧位徒手牵引第10页/共45页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
11、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二)颈椎重锤牵引 1 1坐位重锤牵引坐位重锤牵引 n n牵引体位:患者取坐位,根据牵引的目的和要求不同,调整牵牵引体位:患者取坐位,根据牵引的目的和要求不同,调整牵引角度,使颈椎处于中立位、后伸位或前屈位牵引。椅子高度引角度,使颈椎处于中立位、后伸位或前屈位牵引。椅子高度以患者坐位双脚平放地面为宜。用枕颌套托住下颌和枕部,枕以患者坐位双脚平放地面为宜。用枕颌套托住下颌和枕部,枕颌套的松紧度调节以患者舒适为准。颌套的松紧度调节以患者舒适为准。n n牵引角度:一般认为采用颈椎前屈牵引角度:一般认为采用颈椎前
12、屈10103030可使颈椎间隙显著增可使颈椎间隙显著增宽。垂直(宽。垂直(00)牵引时最大应力作用于颈椎上段,增大前)牵引时最大应力作用于颈椎上段,增大前屈角度则最大应力位置下移,前屈屈角度则最大应力位置下移,前屈20203030时牵引可使第时牵引可使第6 6、7 7颈椎间隙增大最明显。颈椎间隙增大最明显。第11页/共45页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二)颈椎重锤牵引 1 1坐位重锤牵引坐位重锤牵引 牵引重量:牵引重量约相当于正常成年人体重的牵引重量
13、:牵引重量约相当于正常成年人体重的10%10%,年老体弱,年老体弱者为体重的者为体重的5%5%。一般首次牵引从。一般首次牵引从3 35kg5kg开始,椎动脉型从开始,椎动脉型从5kg5kg开始或体重的开始或体重的1/151/15开始;每天增加重量开始;每天增加重量1 12kg2kg,至症状改,至症状改善后,并以此重量维持或逐渐减少重量,直到症状缓解消失。如善后,并以此重量维持或逐渐减少重量,直到症状缓解消失。如果没有改善,可继续逐渐增加重量,最大牵引重量需视患者体质果没有改善,可继续逐渐增加重量,最大牵引重量需视患者体质及对牵引的反应而定,牵引最大重量不得超过及对牵引的反应而定,牵引最大重量不
14、得超过20kg20kg。颈椎牵引重量应根据治疗次数、患者体质强弱、牵引时颈椎牵引重量应根据治疗次数、患者体质强弱、牵引时间长短以及采用持续牵引还是间歇牵引等因素来确定。间长短以及采用持续牵引还是间歇牵引等因素来确定。第12页/共45页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二)颈椎重锤牵引 1 1坐位重锤牵引坐位重锤牵引 牵引时间:每次牵引时间为一般为牵引时间:每次牵引时间为一般为202030min30min;大重量牵引者牵引;大重量牵引者牵引时间宜相应缩短至时
15、间宜相应缩短至5 515min15min。门诊患者一般牵引。门诊患者一般牵引1 1次次/天,天,住院患者牵引可住院患者牵引可2 2次次/天。天。1010次为一疗程,直到症状体征消失,次为一疗程,直到症状体征消失,一般需要一般需要2 23 3个疗程。个疗程。第13页/共45页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二节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二)颈椎重锤牵引 坐位重锤牵引坐位重锤牵引第14页/共45页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
16、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二)颈椎重锤牵引 2 2卧位牵引卧位牵引n n床上斜面自重牵引:将床的头端升高约床上斜面自重牵引:将床的头端升高约15cm15cm形成斜面,在形成斜面,在床垫和褥子之间铺上一层硬板。患者头枕床垫和褥子之间铺上一层硬板。患者头枕10cm10cm高的硬枕,枕颌牵高的硬枕,枕颌牵引带上端固定于床头,患者身体向床尾移动将牵引带拉紧,借引带上端固定于床头,患者身体向床尾移动将牵引带拉紧,借助患者身体下移趋势进行牵引。治疗初始以助患者身体下移趋势进行牵引。治疗初始以30min30min为一单位,为一单位,休
17、息后逐渐延长牵引时间,睡前停止牵引,以保证患者睡休息后逐渐延长牵引时间,睡前停止牵引,以保证患者睡眠充足。眠充足。n n床上重锤持续牵引:患者仰卧在水平床面上,颈部垫一个床上重锤持续牵引:患者仰卧在水平床面上,颈部垫一个普通枕头,床头安装滑轮,枕颌牵引带跨过滑轮与重锤相普通枕头,床头安装滑轮,枕颌牵引带跨过滑轮与重锤相连。重锤重量从连。重锤重量从3 34kg4kg开始,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增加重量,开始,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增加重量,最高可达最高可达7kg7kg。牵引时间每次。牵引时间每次202030min30min,1 12 2次次/d/d。第15页/共45页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
18、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二、常用牵引方法 (三)电动颈椎牵引(三)电动颈椎牵引 患者坐位或取仰卧位,可选择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患者坐位或取仰卧位,可选择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牵引角度、重量和时间参数设置原则参照坐位和卧位重牵引角度、重量和时间参数设置原则参照坐位和卧位重锤牵引。锤牵引。n n持续牵引重量和时间:重量约相当于患者体重的持续牵引重量和时间:重量约相当于患者体重的10%10%。时间无论是。时间无论是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均在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均在101030min30min以内选择。一般是以内选择。一般是151520m
19、in20min,长时间的牵引会造成血供不良和代谢产物堆积,长时间的牵引会造成血供不良和代谢产物堆积引起循环障碍。引起循环障碍。n n间歇牵引重量和时间:间歇牵引重量可稍加大,可从间歇牵引重量和时间:间歇牵引重量可稍加大,可从10kg10kg左右开始,如患者无不适反应,以后可每天左右开始,如患者无不适反应,以后可每天1kg1kg递增,最大递增,最大不能超过不能超过20kg20kg,当症状减轻后维持或逐渐减少重量。牵引,当症状减轻后维持或逐渐减少重量。牵引时间和间歇时间比例按时间和间歇时间比例按3 3:1 1或或4 4:1 1的原则设定,一般是牵引的原则设定,一般是牵引30s30s、间歇、间歇10
20、s10s。牵引治疗。牵引治疗151520min20min。第16页/共45页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二、常用牵引方法 (三)电动颈椎牵引(三)电动颈椎牵引 电动颈椎牵引电动颈椎牵引第17页/共45页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二、常用牵引方法 (四)简易家庭颈椎牵引疗法(四)简易家庭颈椎牵引疗法 家庭颈椎牵引是治疗慢性颈部疾患积极的方法。可自行制作家庭颈椎牵引是治疗慢性颈部疾患
21、积极的方法。可自行制作改良的家庭枕颌牵引装置,市场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成品颈椎牵改良的家庭枕颌牵引装置,市场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成品颈椎牵引装置可供选购,如牛皮或人造革牵引头套、悬挂于门框的简引装置可供选购,如牛皮或人造革牵引头套、悬挂于门框的简易牵引装置、充气式气囊颈椎牵引装置等。易牵引装置、充气式气囊颈椎牵引装置等。第18页/共45页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一)临床应用(一)临床应用 1 1适应证适应证 各种类型颈椎病,包括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轻度各种类型颈
22、椎病,包括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轻度脊髄型但脊髓受压症状不明显。颈椎关节功能紊乱、颈椎侧弯、脊髄型但脊髓受压症状不明显。颈椎关节功能紊乱、颈椎侧弯、后突畸形、颈椎骨折、脱位的固定。颈部肌肉痉挛、颈椎退行后突畸形、颈椎骨折、脱位的固定。颈部肌肉痉挛、颈椎退行性疾病、肌筋膜炎等引起的严重颈肩痛。性疾病、肌筋膜炎等引起的严重颈肩痛。第19页/共45页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一)临床应用(一)临床应用 2 2禁忌证禁忌证 (1 1)颈椎结构完整性受损害时)颈椎结构
23、完整性受损害时 (2 2)颈椎活动绝对禁忌的疾病)颈椎活动绝对禁忌的疾病 (3 3)牵引治疗后症状)牵引治疗后症状(疼痛疼痛)易加重的疾病易加重的疾病 (4 4)相对禁忌:椎动脉硬化、畸形,心肌梗死恢复期,脑动脉硬)相对禁忌:椎动脉硬化、畸形,心肌梗死恢复期,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应化,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应慎用或不主张采取牵引治疗。慎用或不主张采取牵引治疗。第20页/共45页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牵引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三、临床应
24、用及注意事项 (二)注意事项(二)注意事项n n1 1治疗师应该熟悉牵引技术和牵引装置。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师应该熟悉牵引技术和牵引装置。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牵引方式并设置牵引参数。向患者阐明牵引个体差异选择牵引方式并设置牵引参数。向患者阐明牵引治疗目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方法。治疗目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方法。n n2 2调整好枕颌牵引套的松紧度,两侧悬吊带要等长,作用力要调整好枕颌牵引套的松紧度,两侧悬吊带要等长,作用力要相等。枕带的受力部位应集中在枕骨粗隆中下部,颌带应兜住相等。枕带的受力部位应集中在枕骨粗隆中下部,颌带应兜住下颌正下方。枕颌带的摆放位
25、置,要注意避开颈动脉窦和喉部,下颌正下方。枕颌带的摆放位置,要注意避开颈动脉窦和喉部,防止压迫颈动脉窦引起晕厥或发生意外。防止压迫颈动脉窦引起晕厥或发生意外。n n3 3牵引时患者体位应舒适,坐位牵引时,患者应注意全牵引时患者体位应舒适,坐位牵引时,患者应注意全身放松,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脊柱略前屈。患身放松,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脊柱略前屈。患者要解开衣领,自然放松颈部肌肉,除去耳机、眼镜等者要解开衣领,自然放松颈部肌肉,除去耳机、眼镜等影响放置牵引带的物品。影响放置牵引带的物品。第21页/共45页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四十七分。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牵引 技术 学习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