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问题保护学习教案.pptx
《水资源问题保护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问题保护学习教案.pptx(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水资源问题水资源问题(wnt)保护保护第一页,共69页。地球地球(dqi)上水的总量:上水的总量:13.86108km3(覆地球(覆地球(dqi)表面表面70%)海洋水海洋水 13.5108km3(占(占97.5%)冰盖和冰川、积雪冰盖和冰川、积雪(占(占2.1%)人类人类(rnli)可利用的淡水是总水可利用的淡水是总水资源量的资源量的0.007%。约有约有9000km3第2页/共69页第二页,共69页。二、中国水资源状况 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 2200m3,居世界第 121位,人均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数的14,被列为世界上1
2、3个贫水国之一。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qzhng)100 多个严重缺水,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2030年,人均占有量从现在的 2200 m3降至1700 至1800 m3,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第3页/共69页第三页,共69页。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人均水资源源 3000 m3为轻度缺水;为轻度缺水;2000 m3为中度缺水;为中度缺水;1000 m3为严重缺水;为严重缺水;500 m3为极度缺水。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中国目前有16个省个省(区、市区、市)人均水人均水资源量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低于严重缺水线。
3、缺水线。有有6个省、区个省、区(宁夏、河北宁夏、河北(h bi)、山东、河南、山山东、河南、山 西、江苏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第4页/共69页第四页,共69页。中国的三大自然区西北干旱区450550mm青藏高寒区东部湿润区东部湿润区东部湿润区占国土面积东部湿润区占国土面积53%,53%,拥有全国水资源拥有全国水资源93%93%广大的西北地区只有广大的西北地区只有7%7%时空分布时空分布很不均衡很不均衡第5页/共69页第五页,共69页。三、中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三、中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 1 1、新世纪面临的重大水问题、新世纪面临的重大水问题 40%40%集中于西南五
4、省区。南北方相差十几倍,西东部相集中于西南五省区。南北方相差十几倍,西东部相差五、六百倍;先天决定的水情;资源、水质性缺水。差五、六百倍;先天决定的水情;资源、水质性缺水。2 2、与水资源有关的灾情频发、与水资源有关的灾情频发 洪涝、干旱、环境破坏三项年均损失洪涝、干旱、环境破坏三项年均损失10001000亿美元,占亿美元,占GDPGDP的的15%15%左右。左右。3 3、水资源短缺矛盾凸显、水资源短缺矛盾凸显缺水:农业缺水:农业300 300 多亿多亿m3m3;城市、工业;城市、工业6060亿亿m3m3;人饮;人饮4040亿亿m3m3。4 4、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hu)(hu)地下无
5、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河道断流、河湖萎缩、地下无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河道断流、河湖萎缩、树林枯死、草场退化、荒漠加剧、环境恶化树林枯死、草场退化、荒漠加剧、环境恶化(hu)(hu)、沙尘暴、沙尘暴发发生生。第6页/共69页第六页,共69页。四、我国水资源保护面临的十大挑战1、人口增长出现峰值,人均水资源量降到低谷 2、水供需矛盾更加(gnji)尖锐,开发利用更加(gnji)艰难3、经济快速增长,废污水排放量急剧增长4、北方缺水更加(gnji)尖锐,南方洪涝灾害更加(gnji)严重5、北方缺水形势严峻,河道断流情况加剧6、产粮区与水资源不相匹配的矛盾更加(gnji)尖锐7、工程进入百年期,
6、巩固改造任务繁重8、管理水平低,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任务艰巨9、水价过低,建立水市场经济体制任重道远10、管理体制分割,影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第7页/共69页第七页,共69页。中国是一个消耗型国家中国是一个消耗型国家中国是一个消耗型国家中国是一个消耗型国家 1 1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GDPGDP所消耗的能源(万吨标准煤)所消耗的能源(万吨标准煤)所消耗的能源(万吨标准煤)所消耗的能源(万吨标准煤)中国中国中国中国 12.03 12.03 日本日本日本日本 1.67 1.67 德国德国德国德国 2.14 2.14、美国美国美国美国 3.41 3.41 印度印度印度印度 10.19 10.19 世
7、界世界世界世界(shji)(shji)平均水平平均水平平均水平平均水平 3.67 3.67中国的水环境状况中国的水环境状况中国的水环境状况中国的水环境状况5050年代淘米洗菜;年代淘米洗菜;年代淘米洗菜;年代淘米洗菜;6060年代洗衣灌溉;年代洗衣灌溉;年代洗衣灌溉;年代洗衣灌溉;7070年代水质变坏;年代水质变坏;年代水质变坏;年代水质变坏;8080年代鱼虾绝代;年代鱼虾绝代;年代鱼虾绝代;年代鱼虾绝代;9090年代身心受害!年代身心受害!年代身心受害!年代身心受害!资源透支时段资源透支时段资源透支时段资源透支时段 1987 1987年是年是年是年是1212月月月月1919日(日(日(日(1
8、212天);天);天);天);1995 1995年是年是年是年是1111月月月月2121日(日(日(日(4040天);天);天);天);2009 2009年是年是年是年是0909月月月月2424日(日(日(日(9898天)。天)。天)。天)。第8页/共69页第八页,共69页。第二第二(d r)讲讲 我国保护水资源的发展历我国保护水资源的发展历史史 一、我国古代水资源刑事立法保护水利一、我国古代水资源刑事立法保护水利 历代王朝为保障农业生产历代王朝为保障农业生产,都非常重视水利事业都非常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的发展,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制定了较为详细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水事法律制度
9、。的水事法律制度。刑的古体写法为刑的古体写法为“井刂井刂”。说文解字称。说文解字称:“:“井刂井刂,罚罪也罚罪也,从井从井,从刀。从刀。”意思是意思是,井田中有水井井田中有水井(shu(shu j j ng),ng),为了防为了防止抢水和维持秩序止抢水和维持秩序,就派人拿刀守在井边就派人拿刀守在井边,谁敢抢谁敢抢水水,就把他的头砍下来。就把他的头砍下来。我国刑法起源于对水资源的保护。夏朝的禹我国刑法起源于对水资源的保护。夏朝的禹刑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刑法刑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刑法,其中包含有水其中包含有水事活动内容。商代事活动内容。商代,已有了原始的灌溉系统。已有了原始的灌溉系统。第9页/
10、共69页第九页,共69页。二、我国当代水法治二、我国当代水法治(f(f zh)zh)的历史变迁的历史变迁 1957 1957年我国颁布水土保持暂行纲要;年我国颁布水土保持暂行纲要;1972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年联合国在瑞典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1973 1973年中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年中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74 1974年颁布防治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年颁布防治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1978 1978年把环境问题写进了宪法;年把环境问题写进了宪法;1989 1989年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年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水法治水法治(f(f zh)z
11、h)建设的发展、变迁、演进随历史变而变建设的发展、变迁、演进随历史变而变古代:水法主要以漕运、灌溉和防洪为主要内容;古代:水法主要以漕运、灌溉和防洪为主要内容;当代:水灾、水污染和水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水法当代:水灾、水污染和水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水法 治需要应对的治需要应对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10页/共69页第十页,共69页。三、水法治建设的三个阶段三、水法治建设的三个阶段 1 1、萌芽阶段(、萌芽阶段(1957 1957 1984 1984 年)年)这一时期,是高度计划经济时期,缺乏依法这一时期,是高度计划经济时期,缺乏依法治国的理念,还没有水资源的法律保障和水治国的理念,还没有水资源的法
12、律保障和水污染的法律防治的意识污染的法律防治的意识(y sh)(y sh),因此,这一阶,因此,这一阶段属于我国水法治建设的萌芽阶段段属于我国水法治建设的萌芽阶段第11页/共69页第十一页,共69页。这一阶段水法治的特点:1、没有完整的水资源保护观念和水污染法治 理念,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后期开始注重从医疗卫生的角度对水污染进行初步防治。但都比较零散(ln sn),对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水污染防治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制;2、从立法的表现形式上看,立法大都是行政法规、规章,原则性过强、操作性较差,不能被视为真正的水法治;3、当时颁布的一些法规,由于“十年内乱”而没有真正实施。第12页/共69页第十二页
13、,共69页。2 2、创设阶段(、创设阶段(1984 1984 2000 2000 年)年)1979 1979年以后,我国环境资源法治得到迅速年以后,我国环境资源法治得到迅速的发展,也带动了水法治建设。这一阶段的发展,也带动了水法治建设。这一阶段成为实质意义上的我国现代水法治的创设成为实质意义上的我国现代水法治的创设阶段。这一阶段,水法治建设在水污染防阶段。这一阶段,水法治建设在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生态治、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生态的保护、水灾防止等四个方面都有了相应的保护、水灾防止等四个方面都有了相应(xingyng)(xingyng)的立法。的立法。第13页/共69
14、页第十三页,共69页。、在水污染防止方面: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大(qun u rn d)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水污染防治法。1989 年发布了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地面水水质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996 年公布施行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2002年全国人大(qun u rn d)通过了水法修订案;2008年2月28日修订了水污染防治法。第14页/共69页第十四页,共69页。、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生态保护方面:1988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90年水利部发布违反水法规行政处罚暂行规定1990年国务院发布防汛条例1993年国务院发布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1988年国务院
15、发布河流管理(gunl)条例1988年10月水利部发布城市节约用水管理(gunl)规定等。第15页/共69页第十五页,共69页。、在水土保持方面:1982年国务院颁布水土保持工作条例;1988年国家计委、水利部发布了开发(kif)建设晋陕 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规定;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水土保持法;1993年发布了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5年发布了开发(kif)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 审批管理规定;1996年发布了关于治理开发(kif)农村“四荒”资源进一 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等。第16页/共69页第十六页,共69页。在防止水灾方面:在防止水灾方面:1997 1997年制定颁布了
16、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年制定颁布了防洪法等法律、法规。这一阶段,水法治建设的特点:这一阶段,水法治建设的特点:1 1、创设了系统的水法律体系,形成了水污染防治、水、创设了系统的水法律体系,形成了水污染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水灾防止四个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水灾防止四个水法治子系统;水法治子系统;2 2、形成了多级别、多层次的综合体系;、形成了多级别、多层次的综合体系;3 3、子系统相对、子系统相对(xingdu)(xingdu)独立,融合性不强;独立,融合性不强;4 4、法律体现为初级的制度建设,运行操作性差;、法律体现为初级的制度建设,运行操作性差;5 5、
17、改革开放的前期,计划成分多,采用控制命令手段。缺乏市、改革开放的前期,计划成分多,采用控制命令手段。缺乏市场激励、公众参与,国际化程度不高;场激励、公众参与,国际化程度不高;6 6、强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少,同时重水、强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少,同时重水资源管理,忽视水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资源管理,忽视水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第17页/共69页第十七页,共69页。3、发展完善阶段(2000 年后)1、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减少,城市(chngsh)人增加,原本就严重缺水的城市(chngsh)更加缺水。2、城市(chngsh)的扩大,绿化、美化、
18、灌溉、清洁等用水量增加。3、筑坝蓄水,解决用水问题,库水大量蒸发,库下游缺水、生态环境恶化。4、工程建设增多,从而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5、2030 年左右将出现用水高峰,全国用水总量几乎等于可利用水资源总量8000亿m3,水资源进一步开发的难度极大。水贵如油的境地即将来临。第18页/共69页第十八页,共69页。4、水法治建设在新背景下发展完善 二十一世纪,我国水法治建设的特点:1、考虑制度的设立,也考虑到制度的运行;2、污染防治和资源利用规制制度开始融合,注重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和污染的防治;3、由单一的命令(mng lng)控制手段向命令(mng lng)控制、行政 诱导、经济刺激和公众参与转变
19、;4、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分;5、开始重视水资源保护中的企业和公民财产权。第19页/共69页第十九页,共69页。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所依赖的法律必须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所依赖的法律必须是良法,是承载一定价值共识的法律,只有彰是良法,是承载一定价值共识的法律,只有彰显价值共识的法治才能得以顺畅运行。当前完显价值共识的法治才能得以顺畅运行。当前完善水法治的重点在于构建涉水主体节约用水、善水法治的重点在于构建涉水主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水害的内生动力性制度;防治水污染、水害的内生动力性制度;扩大扩大涉水法律的调整范围,改变我国涉水法律涉水法律的调整范围,改变我国涉水法律“大大城市中心城市中心
20、(zhngxn)(zhngxn)、大生产中心、大生产中心(zhngxn)(zhngxn)、大企业中心大企业中心(zhngxn)”(zhngxn)”的制度设置模式,将涉的制度设置模式,将涉水法律的调整范围延伸到小城镇、小企业、小水法律的调整范围延伸到小城镇、小企业、小生产和消费领域;生产和消费领域;使水法制真正走向水法治,使水法制真正走向水法治,完善水法律体系的实施、运行机制。完善水法律体系的实施、运行机制。第20页/共69页第二十页,共69页。当代世界十大环境当代世界十大环境(hunjng)问题问题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 2、臭氧层、臭氧层破坏破坏3、酸雨蔓延、酸雨蔓延 4、森林锐、森林锐减减
21、 5、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 6、水体、水体(shu t)污染污染7、大气污染、大气污染 8、海洋污、海洋污染染 9、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10、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第21页/共69页第二十一页,共69页。2005年11月,航拍受污染的松花江。第22页/共69页第二十二页,共69页。美国密歇根州铜矿及工厂产生的尾料将湖水染红第23页/共69页第二十三页,共69页。莫斯科工业区附近,出生的90名四肢不全的畸形儿第24页/共69页第二十四页,共69页。酸雨腐蚀的森林第25页/共69页第二十五页,共69页。第26页/共69页第二十六页,共69页。三门峡大坝(d b)上游第2
22、7页/共69页第二十七页,共69页。泥石流灾害第28页/共69页第二十八页,共69页。都市小烟囱第29页/共69页第二十九页,共69页。繁华大都市第30页/共69页第三十页,共69页。第31页/共69页第三十一页,共69页。第三讲第三讲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boh)的工作技术体系的工作技术体系 一、水功能区划体系 1、水功能区划的目的和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保护我们(w men)珍贵的水资源,使水资源能够持续利用,需要根据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在相应水域划定具有特定功能、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区域,对实现以水资
23、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第32页/共69页第三十二页,共69页。2 2、水功能区划指导思想及原则、水功能区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指导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指导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fzh(fzh n)n),实,实 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fzh(fzh n)n)。区域化原则:前瞻性原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区域化原则:前瞻性原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 原则、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原则、便于管理,实用可原则、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原则、便于管理,实用可 行的原则、水质水量并重的
24、原则。行的原则、水质水量并重的原则。水功能区划为两级水功能区划为两级 一级区划: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一级区划: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保留区;保留区;二级区划: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二级区划: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过渡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过渡区、景观娱乐用水区、排污控制区。景观娱乐用水区、排污控制区。第33页/共69页第三十三页,共69页。水功能(gngnng)区划分级分类体系一级区划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保留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二级区划水功能区划分级分类系统第34页/共69页第三十四页,共69
25、页。3、水功能一级区划步骤和依据 步骤:首先划定保护区,然后划定缓冲区和开发利用区,最后划定保留区。(1)保护区,是指对水资源保护、饮用水保护、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水域。(2)缓冲区,是指为协调省际间或矛盾突出的地区间的用水关系而划定的水域。(3)开发利用区,是指具有满足工农业生产、城镇生活、渔业、娱乐和净化水体污染等多种功能要求(yoqi)的水域和水污染控制、治理的重点水域。(4)保留区,是指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但为今后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而预留的水域。保留区内水资源应维持现状不遭破坏。第35页/共69页第三十五页,共69页。4、水功能二级区划步骤(1)确定区划具体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资源 问题 保护 学习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