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之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当得利之债.ppt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不当得利之债的概念n(一)不当得利之债的概念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因不当得利的事实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不当得利之债。取得不当利益-受益人-债务人利益受到损失-受害人-债权人n(二)不当得利的性质不当得利的性质为法律事实中的事件。第1页/共25页二、不当得利之债的发生原因n(一)因给付而发生(给付不当得利)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转移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1。给付目的自始不存在。2。给付目的未达到。3。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在下列情形下,不构成不当得利:(1)履行道德义务而为给付。(2)为履行未到期债务而交付财产。(
2、3)明知无给付义务而交付财产。(4)因不法原因交付的财产。第2页/共25页n(二)基于给付以外的事实(非给付不当得利)1。因受益人本人行为而发生。2因受损人自己行为而发生。3因第三人的行为而发生。4因自然事件而发生。5因法律规定而发生。p练习下列各项中构成不当得利的是()。A。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的清偿B。因有效买卖合同而获得的财物C。某公司清偿未到期债务D。售货员多找了零钱E。因赌博而获得财物答案:D第3页/共25页第二节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n一、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1一方取得利益。这是构成不当得利的基础性事实条件。2他方受到损失。这是构成不当得利的另一个基础性事实条件。3一方取得利益与他方所受损
3、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我国通说采间接因果关系说。4没有合法根据。指没有受取和保持利益的合法原因。第4页/共25页案例分析例某乡养牛专业户刘某所养的一头奶牛得了重病,病因不明,经多方医治无效,奶牛骨瘦如柴。刘怕此牛患的是传染病,如果危及其他奶牛,损失更大,于是便将此牛运到野外抛弃。后来,此牛被途径此地的农民张某发现并拉回家中,经张某一家精心照料,此牛渐愈。半年后,此牛竟成了一头膘肥体壮的高产奶牛,张某自然获利不少。一年后,原主刘某听说此事后找上门来,要求张某返还此牛,遭张某拒绝。刘某为此诉诸法院,要求以支付医疗费、饲养费为代价要回其奶牛。问: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当得利?第5页/共25页二、不当得利
4、与侵权行为案例杨某贩运菜牛,一头大牯牛从车上掉下来。倪某发现后将牛牵回。在牵牛时,发现牛脚有伤,将牛牵回家中即安排治疗和饲养。杨某后发现牛丢失,到倪某家去认牛。倪某承认捡牛的时间、地点和牛的毛色等特征均与杨某所述一致。当杨某要求归还牛时,倪某认为:检到牛是运气好,谁检归谁是无经地义的事。此牛当地可卖1000多元,如要牛,当场付人民币1000元。杨某等人认为要千元不合情理,只能给付治疗、饲养费和少量酬金。因此,双方不能和解。在乡干部再三做工作后,倪某仍坚持当场付人民币600元才可牵牛。杨某遂以返还财物为由,向法院起诉。第6页/共25页思考:拾得人拾得遗失物拒不返还的法律后果?当事人拾得遗失物后所
5、应承担的义务可根据不同的行为区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始终未将遗失物据为已有。构成无因管理。第二种情况,拾得人在拾得遗失物后,公然将拾得物据为己有。民通意见第条拾得物灭失、毁损,拾得人没有故意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拾得人将拾得物据为己有,拒不返还而引起诉讼的,按照侵权之诉处理。第7页/共25页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物权法第112条第3款)本案处理:被告拾得大牯牛不返还,使原告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其无法律根据取得属于原告的大牯牛,已属不当得利,应依法返还大牯牛。但被告管理、饲养和治疗大牯牛,是为避免原告利益受损失而进
6、行的管理和服务,被告可依无因管理要求原告支付因此而付出的费用。(无侵占的意思)第8页/共25页第三节不当得利的效力n一、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关键点是返还。1。返还的不当利益范围,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孳息、原物的价金、使用原物所取得的利益。2。不当得利返还的利益范围因受益人善意、恶意而在范围上有所不同。如果受益人为善意(即不知情),则仅负“现存利益”的返还义务;如果为恶意,则负“所受利益”的返还义务。第9页/共25页(1)所谓现存利益,是指受益人受到返还请求时所仍享有的利益。p例如,受益人将其受领的财物以低于通常的价格转让于他人,受益人只返还所得的价款。如果该价款已被消费,则其因此而节省下的其他开支
7、为现存利益,受益人仍应返还。但是若受益人所得价款被他人盗走或遗失,则为利益已不存在,受益人不负返还义务。p(2)所谓所受利益的返还义务,受益人应当返还其所受领的全部利益。实质是受益人的返还义务与赔偿责任的结合。第10页/共25页案例某日下午,原告宋某在前去某免税商场购物时,不慎将自己的的钱包遗落在路上,包内装有1万美元及身份证等物品。同日,民工丁某恰巧路过,拾得宋某遗失的钱包,并被姜某看见。姜某向原告提供了丁某拾得钱包的线索,原告得知后,多次找丁某交涉,要求丁某返还钱物,丁均以种种理由搪塞。在此期间,美元的外汇牌价下跌,宋某损失约1000元人民币。于是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返还1万元美元
8、及利息,并赔偿因汇价下跌给自己造成的损失1千元。是否应得到支持?第11页/共25页分析:丁某是恶意受益人。利息是孳息,应予返还。原告在此期间因汇价下跌而损失1千元,尽管被告没有得到这1千元的利益,也即被告的受益小于原告的损失,被告仍然应该赔偿原告所受的损失,以补足受损人的损失。问题: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该如何处理?例甲走散饲养的马匹一只,10月1日为乙检到。乙每日牵马到某旅游景点以骑马照相招揽游人,每日收入50元左右。12月1日,甲找上门来,乙返还马匹给甲,但对乙这2个月来的营利3000元,应如何处理?第12页/共25页A全部返还给甲B。全部由乙享有C。全部予以收缴D。扣除乙的劳务费,
9、其余收缴答案:D解析:民通意见第条:“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3受益人利用不当得利获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予收缴。但一般认为,在扣除劳务费后,其余归受损人所有更合情理。第13页/共25页4如果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负返还该利益的义务例甲付款买袜子5双,商店营业员乙错拿6双,放入一手袋交给甲。甲不知。买回后,甲将该包袜子赠与女友丙。问:丙是否应返还其中一双给商店?答案:应当。但如果不是无偿则另当别论。判断题甲将乙交自己保管的笔记本电脑卖与不知情的丙,并已交付。乙发现后可以向丙索
10、回,丙只能向甲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第14页/共25页案例分析基本案情电脑公司同王某签订了一份电脑购销合同,由电脑公司向王某出售20台电脑,合同约定由王某自行提货负责运输。在提货过程中,由于电脑公司装运工的疏忽,实际装运了21台电脑。在运输过程中,运电脑的货车与违章的大货车相撞,车被撞翻,货物灭失。此时电脑公司发现装货有误,遂通知王某返还。试问:(1)对于多装的1台电脑应如何定性?为什么?(2)该21台电脑的损失由谁承担?为什么?(3)如果王某当时明知多装了一台电脑但装作没看见,王某是否有义务返还?第15页/共25页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案例甲的财物长期被乙占有,但乙没有利用。某
11、日,甲依不当得利诉乙,请求乙返还不当得利。法院认为,乙虽长期占有甲之财物,但因其未为利用,故并未获利,因此不构成不当得利,只能依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返还财物。但甲坚持诉乙不当得利,法院遂以当事人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为由裁定不予受理。甲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乙的行为属于侵占他人财产,所有人甲可依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要求乙返还原物,同时占有他人财产也是一种利益,受损人甲得依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返还不当得利。第16页/共25页问:(1)一审裁定是否正确,为什么?(2)二审认定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析:在一方无合法根据取得他人的财产占有时,虽其不能取得所有权,但占有本身也是一种利益,也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12、在当事人自愿放弃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情况下,应允许其依不当得利要求返还受益人所受利益。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优先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权利人享有物权人的别除权和执行异议权;但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返还的利益不限于原物,在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原物的价金返还。第17页/共25页三、不当得利请求权与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合同关系,有两种情况,可能构成不当得利:一是在合同履行阶段,合同一方当事人在迟延履行期间利用本应交付的财产谋取利益的;二是因一方违约导致合同解除,违约方已接受对方的履行并且获利。在这两种情况下,发生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与不当得利责任的竞合。第18页/共25页案例甲与乙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约定甲
13、向乙出租10台收割机,期限为1个月。租金市场价格为3万元,鉴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约定租金为2万元,但同时约定该收割机只能用于乙收割稻谷,不准转租,若违约转租则支付违约金2000元人民币。然而乙在租用收割机后,即将该10台收割机转租给另一农场,期限为1个月,租金为3万元。甲得知后要求乙返还不当得利1万元,乙以原告未遭受损失为由拒绝支付。甲遂起诉至某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甲返还不当得利1万元。第19页/共25页分析:承租人乙的行为首先构成违约。因为在甲乙的租赁合同中,双方明确规定承租人某农场不得转租。乙的行为也构成不当得利。第一,获有利益。1万元。第二,原告受有损失。尽管甲的现有财产并未减少,没
14、有受到直接损失,但其系鉴于与乙之间的合作关系及在基于信赖乙不会将收割机转租的情况下,才以低于市场价格1万元的租金将收割机租给乙。现乙将收割机转租,甲所信赖的事实已不复存在,其虽没有受到直接损失,但是却丧失了应得利益。原告因此而丧失的利益属于间接损失。第20页/共25页第三,有因果关系。第四,乙受益无合法根据。因此,乙转租获利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又系违约行为,发生了违约责任与不当得利之债的竞合。甲既可以主张乙返还不当得利1万元,又可以基于合同主张损害赔偿的违约金2000元,但显然主张不当得利对甲更为有利。第21页/共25页练习张某发现自己的工资卡上多出2万元,便将其中1万元借给郭某,约定利息50
15、0元;另外1万元投入股市。张某单位查账发现此事,原因在于财务人员工作失误,遂要求张某返还。经查,张某借给郭某的1万元到期未还,投入股市的1万元已获利2000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司法考试试卷三第7题)A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万元B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2万元C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25万元D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万元及其孳息答案:D第22页/共25页练习下列哪一情形不产生不当得利之债?(2011司考试卷三第19题)A甲向乙借款10万元,1年后根据约定偿还本息15万元B甲不知诉讼时效已过,向债权人乙清偿债务C甲久别归家,误把乙的鸡当成自家的吃掉D甲雇用的装修工人,误把邻居乙的装修材料用于甲的房屋装修答案:B第23页/共25页练习甲将某物出售于乙,乙转售于丙,甲应乙的要求,将该物直接交付于丙。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2年司考卷三20)A如仅甲、乙间买卖合同无效,则甲有权向乙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B如仅乙、丙间买卖合同无效,则乙有权向丙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C如甲、乙间以及乙、丙间买卖合同均无效,甲无权向丙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D如甲、乙间以及乙、丙间买卖合同均无效,甲有权向乙、乙有权向丙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答案:C第24页/共25页谢谢大家观赏!第25页/共25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