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pptx





《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pptx(1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的演进是相互关联和互动的。第1页/共126页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第2页/共126页区域经济增长就是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经济总量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国内生产总 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 民 总 收 入(Gross NationalIncome
2、)等来衡量,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第3页/共126页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总和价值。本国常住者通过在国外投资或到国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应计入本国国民生产总值。而非本国国民在本国领土范围内的投资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则不应计入本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去。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所谓生产活动包括三次产业在内的所有行业和部门。在价值形态上它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之和。国民总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
3、年)内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扣除用于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的余额。国民收入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第4页/共126页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第5页/共126页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第6页/共126页(一一)资源禀赋资源禀赋1 1
4、 1 1资源分类:资源分类: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2 2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数量,质量,组合 经济活动类型,规模,效益3 3 3 3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对数量的要求减少,对质量的要求增大,且劳动力质量的贡献越来越大 生产属性:人口 劳动力数量 人口的二重性 消费属性:人口 市场容量,潜力第7页/共126页4.4.4.4.资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资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资金 资源配置效率 经济增长速度,质量 通过引进资金解决资金瓶颈对经济增长的制约5.5.5.5.技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技
5、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呈上升趋势 提高现有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加快技术进步 形成新部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增长质量6.6.6.6.社会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社会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多为间接影响,叠加在其它因素之上成为可贵资源(一一)资源禀赋资源禀赋第8页/共126页(二二)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1.1.1.1.经济体制经济体制 基本机制 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效率 2.2.政府经济管理能力 引导,规范,约束经济行为 资源配置效率3.3.3.3.企业组织水平企业组织水平 企业是基本单元,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水平,规模,结构,数量,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6、海尔年20042004年销售额10161016亿,开封市20052005年GDP:408GDP:408亿)4.4.4.4.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 合理性,先进性 资源配置效率第9页/共126页(三三)区位条件区位条件区域的区位条件对其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区位条件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第10页/共126页(四四)外部环境外部环境1 1全国经济发展格局 区域政策,经济政策在宏观上影响区域
7、经济增长的走势2 2区域经济关系 影响区域在区际交往中的发展机遇,优势3 3国际经济背景 对不同区域的影响不同,主要取决于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第11页/共126页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一)区域增长极理论(二)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三)乘数-加速原理第12页/共126页(一一)区域增长极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1 1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概念:所谓增长极就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第13页/共126页理论内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
8、极。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第14页/共126页增长极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其二:产生规模效应的能力;其三:要有适宜的周围环境相配合。第15页/共126页2 2区域增长极理论(1 1)有关增长极的解释增长极是相互关联产业的空间聚集。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增长极是位于城市中心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腹地增长的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第16页/共126页增长极是一个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的城市中心。增长极是一个增长中的城市中心,其特点是在一个时期内比区域内其它地区有更高的就业增长率。第17
9、页/共126页(2 2)本书关于增长极的定义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第18页/共126页(3 3)增长极的特点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联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第19页/共126页(4 4)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作用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
10、应。第20页/共126页支配效应佩鲁认为,“一个单位对另一个单位施加的不可逆转或部分不可逆转的影响”,就是“支配效应”。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经济单位之间由于相互间的不均衡影响而产生一种不对称关系,一些经济单位处于支配地位,而另一些经济单位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增长极中的推动性单位都具有技术或经济上的先进性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支配效应,能通过与其他经济单位间的商品供求关系以及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对其它经济单位产生支配影响。第21页/共126页乘数效应乘数又叫“倍数”,它本是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卡恩提出来的,指经济活动中一个变量的增减同与其相关的变量发生反应的倍数关系。凯恩斯认为,当政府增加投资支出时,
11、必将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如下图所示:政府投资增加投资品需求增加生产投资品的工人收入增加消费品需求增加生产消费品的工人收入增加增长极通过产业关联和区域关联对周围地区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通过循环和因果积累,这种作用不断强化和放大,使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加大。第22页/共126页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原意: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原因: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
12、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道理: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第23页/共126页极化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速其自身成长的过程。极化过程首先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结果
13、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若极化大于扩散,则溢出为负,有利于增长极发展;若极化小于扩散,则溢出为正,有利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第24页/共126页总结1 1:区域中的各种产业将以增长极为核心建立区域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增长极的形成,必然改变区域的原始空间平衡状态,使区域空间出现不平衡。增长极的成长将进一步加剧区域的空间不平衡,导致区域内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第25页/共126页总结2 2:新的增长极的形成则会改变区域原来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使之更为复杂。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相互连接,就共同构成了区
14、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第26页/共126页总结3 3: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第27页/共126页(二二)循环积累因果原理循环积累因果原理1 1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2 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3 3卡尔多的循环累积观点 第28页/共126页1 1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社会经济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
15、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的方向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守衡或者趋于均衡,是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而且不是简单的循环,这种循环具有积累的效果。第29页/共126页(资料来源:HaggettP.Geography:A Modern Synthesis.RevisedThirdEdition.NewYork:Harper&RowPublishers,Inc,1983.524)图图8.1缪尔达尔模型中的循环累积过程缪尔达尔模型中的循环累积过程第30页/共126页2 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有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两
16、个循环过程。l供给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储蓄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收入l需求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小资本缺乏低生产率低收入第31页/共126页需求恶性循环供给恶性循环低储蓄能力投资形成不足生产能力低下供给水平低低购买力投资形成不足生产能力低下收入水平低利润的流失资金的外流第32页/共126页无论从供给还是从需求观察,这两个循环都是从低收入又回到低收入,不断地恶化。并且,它们在“低收入”处相连接,相互影响、强化,使经济增长滞缓,长期陷入贫困状态。第33页/共126页3 3卡尔多的循环累积观点相对效率工资决定了区域在全国市场中占有的份额,即一个区域的相对效率工资越低,则其产出增长
17、率越高。由于制度相同,全国各区域的货币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率相等。而在发达区域,因集聚经济使规模报酬递增,导致产出增长率和生产力增长率上升,进而使相对效率工资下降。进一步,低相对效率工资又促使区域产出增长率上升。如此构成循环,结果是发达区域会获得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第34页/共126页(三三)乘数乘数-加速原理加速原理1 1乘数原理乘数原理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第35页/共126页2 2加速原理加速原理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增
18、长。3 3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关系 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导致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或波动第36页/共126页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一)胡佛-费舍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三)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第37页/共126页(一一)胡佛费舍尔的区域经济胡佛费舍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增长阶段理论胡佛与费舍尔指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第38页/共126页(二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根据对已经完
19、成了工业化的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所做的研究结果,归纳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有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第39页/共126页(资料来源:Williams TR.Economic Geography.London:LongmanGroupLtd.,1984.227)图图8.3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模型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模型第40页/共126页传统社会阶段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基本上是原始的农业活动,主要从事作物栽培。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改进,其效果被人口
20、增长所抵消其效果被人口增长所抵消;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开始进行简单的扩大再生产开始进行简单的扩大再生产;人们开始储蓄人们开始储蓄,为资本循环提供条件为资本循环提供条件,投资机会和就业投资机会和就业机会增加机会增加;经济活动开始突破地域限制。经济活动开始突破地域限制。第41页/共126页起飞阶段经济增长发生质变,持续、高速的增长,开始起飞。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工业部门成为主导产业高速发展,同时有一个利于现代产业扩张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的增长;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的流动加速;资本的部门间转移加快,大量地向工业领域集中;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
21、业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第42页/共126页成熟阶段成熟阶段经济增长的速度将逐渐趋缓,进入成熟阶段。经济增长的速度将逐渐趋缓,进入成熟阶段。后起的钢铁、机械、化学等后起的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化学工业重化学工业”成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而且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而且劳动力日益高学历化、熟练化和专业化,同时人口也继日益高学历化、熟练化和专业化,同时人口也继续向城市集中。续向城市集中。第43页/共126页高额消费阶段物质生活较为丰富,经济水平有了更大提高。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发
22、生重大变化;为了满足耐用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开始生产大量的耐用消费品;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垄断倾向越来越明显,消费者权益缺乏保障;社会生产能力逐渐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经济生活中出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并存的局面。第44页/共126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物质生活需求得到高层次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文化娱乐方面的享受;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超过了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部门。德国作家托马斯 曼的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几代人对生活不同说明社会增长阶段的更替、主导部门的变化。老子追求的是金钱儿子作为大富翁之子来到人世,追求的是社会地位孙子生活在丰裕的财产和优越的社会地位之中,追求的是
23、音乐第45页/共126页(三三)陈栋生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陈栋生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1 1待开发(不发育)阶段2 2成长阶段3 3成熟(发达)阶段4 4衰退阶段 当区域发现经济增长出现衰退的征兆时,及时采取有效的工业化和结构调整政策,可以防止出现进一步的衰退,使经济增长维持稳定,甚至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进入新的增长时期。第46页/共126页第二节经济地域综合体第二节经济地域综合体一、经济地域综合体概述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结构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建设与管理四、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现实有效性评价第47页/共126页一、经济地域综合体概述一、经济地域综合体概述 (一)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二)经济
24、地域综合体的特点(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类型第48页/共126页(一一)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1 1概念代表性定义: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或有计划地安置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的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科洛索夫斯基)。第49页/共126页地域生产综合体是以国家一定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的专业化部门企业的空间组合,在这些地区里有统一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有共同的建筑和动力基地(涅克拉索夫)。第50页/共126页地区生产综合体位于限定地域的多部门的生产部门组合,它们拥有统一的生产性基础设施、移民
25、体系和社会生活基础设施,主要是为了综合利用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并能保证建立舒适的生活条件,吸引和稳定劳动力,保护环境(阿甘别吉扬)。第51页/共126页比较公认的定义: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第52页/共126页相关的概念:生产地域综合体、地域生产综合体、地域综合体、地区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社会经济地域综合体等。这些名词的差别反映了有关研究内容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至整个经济领域,乃至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变化。不过,从研究的具体内容看,基本上是在经济领域,重点是生产过程。第53页/共126页2 2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区域经济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