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末考试来临之前,大家是不是要仔细梳理一下学问点,做个总结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试题 一、(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70题每题1分)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改变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时期人口诞生率最高 B.时期人口改变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C.与时期相比,人口总数肯定相等 D.到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A.韩国 B.尼日利亚 C.澳大利亚 D
2、.美国 读“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34题。 3.在四个年份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 B. C. D. 4.当某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时,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起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以后,之前 B.以后,之前C.以后,之前 D.以后,之前 “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图1。读图完成56题。 5.在图2 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中,最有可能产生“PPE怪圈”的是 A.a B.b C.c D.d 6.下列国家中目
3、前基本不存在“PPE怪圈”的是 A.中国 B.印度 C.加拿大 D.巴西 右图是我国某年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8.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因此,我国在这一时期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限制人口盲目流淌 B.接着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功能区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的功能区,且该城市是
4、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完成第9题。 9.图中表示居住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若从环境因素考虑,城市各功能区用地规划合理。该地区最可能 A.属热带雨林气候 B.地势起伏小 C.河流自南向北流 D.盛行东北风 11.该城市功能区与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甲行政因素 B.乙历史因素 C.丙社会因素 D.丁经济因素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第1213题。 12.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A.甲区 B.乙
5、区 C.丙区 D.丁区 13.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丙区以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读某国家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415题。 14.与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的国家是 A.阿根廷 B.印度 C.英国 D.埃塞俄比亚 15.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缘由是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定结果 C.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对农村人口有很大的吸引力 D.城市经济的发展须要大量的劳动力 下面是我国城市(单位:个)空间分布模式图,读图回
6、答1617题。 16.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在 A.3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B.30N40N和105E120E的地区 C.20N40N和110E120E的地区D.2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 17.导致图中P处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交通 B.土壤、矿产 C.地形、矿产 D.河流、交通 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交通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位置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相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A.工业 B.园艺 C.物流 D.商务 19.高铁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 A.郊区城市化
7、B.城市空心化 C.逆城市化 D.过度城市化 读下图,完成第2022题。 20.图甲中不同工厂之间的关联属于 A.生产协作联系 B.空间联系 C.信息联系 D.技术联系 21.图乙表示 A.各元件厂集中分布于同一国家 B.各元件厂分布于不同国家 C.工业的信息联系 D.工业的集聚现象 22.图乙所示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 A.找寻最优区位 B.降低成本 C.减轻污染 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青藏高原位于一种特别的高原气候区,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足够。据此,回答2324题。 23.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当地的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
8、.土壤条件 24.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觉,干脆“铺”在地上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架空,西瓜“挂”后才能结果。西瓜“挂”着的缘由是 A.可以削减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加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约土地、节约大棚面积,削减农业投入 C.土壤的湿度不够、干燥,干脆“搁”在地上,简单使瓜的水分蒸发 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图3中阴影区域为铁观音茶产地,读图回答25-26题。 25.铁观音产地相宜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是 A.海拔较低,热量足够 B雨水充足,云雾较多 C. 昼夜温差小 D.日照时间长 26.某校探讨性学习小组发觉,E地比F地更适
9、于铁观音的种植,主要缘由是E地比F地 A.坡度陡 B.纬度高 C.劳动力多 D.更加适合商业化生产 读“某区域地图”(图1)及“某国家首都内罗毕的气候特征图”(图2),完成2728题。 27.内罗毕四周地区相宜种植园艺作物,传统园艺作物以茶叶和咖啡为主。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广袤,土壤深厚肥沃B.地处低纬,地势较高,气候全年暖和,年温差小 C.河流众多,流量稳定,浇灌水源足够D.地处低纬,全年受赤道低压限制,全年高温多雨 28.20世纪90年头以来,该国园艺作物以花卉为主,并大量出口到欧美市场,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东临印度洋,海洋运输便利,便于花卉销售到国外市场 B
10、.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国内花卉市场需求量大 C.花卉种植历史悠久,阅历丰富,技术水平高 D.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土地、劳动力成本低,政策支持 读“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2930题 29. 苹果特别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地形 C.技术 D.劳动力 30. 黄土高原与山东半岛苹果产区都位于“主要产地”,是我国苹果的主要产区,二者相比,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具有的优势是 夏季气温高、降水多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劳动力成本较低 A. B. C. D. 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3132题。 31.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
11、牧场放牧业 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32.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敏捷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葡萄避雨栽培,是在葡萄的生长季节,在葡萄顶上搭架覆盖塑料薄膜,下雨时使水顺膜流下再排出园外。该技术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栽培技术。据此回答3334题。 33.下列省区种植葡萄,可能实行这种技术的是 A.福建 B.拉萨C.辽宁 D.x疆 34.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优势有 降低栽培园中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提高栽培园中的气温,为葡萄生长供应更多的能量不利
12、于病菌繁殖,从而削减喷药次数和用药量变更光照条件和昼夜温差,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A. B. C. D.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四周农业分布示意图”,该城镇四周分布有种植业、花卉业、乳畜业和林果业。读图完成3536题。 35.有关图中a、b、c、d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种植青稞 B.b地种植花卉 C.c地饲养水牛 D.d地发展林果 36.图中a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商品谷物农业地广人稀 B.大牧场放牧业雨热同期 C.乳畜业市场广袤 D.季风水田农业劳动力丰富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为2个月,前半期最相宜温度为1518C,后半期最相宜温度为1214C。据此并结合
13、下图回答3739题。 37.为争占“5.1节假日市场”甲地种植该作物须要实行的技术措施是全过程 A.温度限制 B.地膜增温 C.黑网降温 D.人工增雨 38.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种植期是 A.34月 B.56月 C.89月 D.1011月 39.在自然状态下,乙地种植该作物比甲地 A.地势平坦 B.水源丰富 C.土壤肥沃 D.病虫害少 下表是“四个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比较表”。据此4041题。 甲 乙 丙 丁 年降水量(mm) 622 1658 280 720 人口密度(人/km2) 26 620 10 170 机械化水平(相对值) 97 42 83 87 农产品商品率(%) 95 35 86 82
14、 家庭(或农场)经营土地(公顷) 240 0.7 600 20 单位面积收益(元/公顷) 3500 6000 1500 8000 40.甲-丁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性最大的是 A.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4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A.爱护生态环境 B.合理利用土地 C.获得最大利润 D.合理支配劳动力 某同学安排在院子中种植花卉。他对院子的通风、光线、空间等状况进行了测量,经处理后绘制成图1。读图完成4243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地理 必修 期末 测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