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的基本结构参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纱线的基本结构参数.ppt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公制支数 Nm定义:1克重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所具有的长度的米数,Nm=L/Gb=L/(1+wb%)G0(10-3)长度L、公定回潮率wb都是规定数值,可推得计算式:Nm=k/G0(10-4)G0 绞纱平均干重(克)L wb K精梳毛纱 50 16.0 43.10粗梳毛纱 20 15.0 17.39第1页/共27页3 英制支数定义:在公定回潮率9.89时,一磅重的棉纱所具有的长度为840码的倍数,即绞纱长度 通常表示:21s、32s、45s4.旦数(D):多用于化纤、长丝纱(纤维部分已作过介绍)第2页/共27页5 纱线直径可在投影仪下测量,也可由体积重量和细度间接指标换算。第3页/共27页
2、 第二节 纱线的细度不匀一、基本概念截面面积或直径的粗细不匀,或截面内纤维根数变化或单位长度纱线重量的变化。不匀的危害: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工艺性控制和检测不匀的重要性:贸易的重要质量指标、评级依据。短纤维纱细度不匀的起因:(1)纤维在纱中的随机分布(随机不匀)(2)周期性不匀:罗拉、皮辊、齿轮等旋转件的偏心、缺齿、表面损坏等(3)偶发性不匀:飞花、接头等操作不良(4)纤维细度不匀第4页/共27页二、不匀率指标标准差与变异系数C 平均差d与平均差不匀率H 极差R与极差系数 极限(理想)不匀率 第5页/共27页三、波谱图1 概念波谱图表示纱条线密度变化曲线的各个正弦不匀分量的波长与幅值高的关系。2
3、实际纱条的波谱图:正常纱(等长纤维双峰、不等长纤维单峰)含周期不匀:烟囱含牵伸不匀:小山第6页/共27页第7页/共27页变异长度曲线变异系数的平方叫做变异。1 概念片段内变异(片段内变异系数)V(L)CV(L)片段间变异(片段间变异系数)B(L)=CB(L)2 短纤维纱、条的变异长度曲线随L增加,通常B(L)下降,V(L)上升当纱条存在严重机械波时B(L)波动3 变异相加定理V(L)+B(L)=V()=B(0)第8页/共27页第9页/共27页不匀指数I:它可以衡量生产厂的纺纱水平第10页/共27页 第三节 纱线的捻度 一、加捻指标1.捻度T:单位长度的捻回数。特数制Tt(捻/10cm),棉纱及
4、棉型化纤纱公制Tm(捻/m),毛纱及毛型化纤纱英制Te(捻/inch),习惯用于棉纱及棉型化纤纱2.捻向Z捻向、S捻向捻向组合:ZS(单纱Z捻,股纱S捻)ZZ(单纱Z捻,股纱Z捻);ZSZ(单纱Z捻,股线初捻向S捻,复捻Z捻)第11页/共27页二、加捻对纱线、织物性能的影响1 捻度及捻系数的影响 对强力的影响:临界捻度k前增大,而后纱线强力下降 对断裂伸长的影响:临界捻度附近,断裂伸长增大 对纱线体积重量、直径d的影响 ,d,超过一定范围后,影响不大 对织物厚度、强度、手感、弹性等的影响第12页/共27页2 捻向的影响 经纬纱捻向不同,(1)交织点纤维不易镶嵌,织物松厚柔软(2)经纬纱纤维方向
5、一致,织物光泽好 纱的捻向与织物纹路方向相反,斜纹清晰 不同捻向的经纬纱可以形成隐条、隐格效应第13页/共27页 第四节 纱线的毛羽与表征一、毛羽的形态1.纱线毛羽的定义 加捻成纱时伸出于纱身外的纤维端或打圈纤维。有:线状的(纤维头端)圈状的(纤维圈)簇状的(纤维集合体)第14页/共27页第15页/共27页2.毛羽的存在的利弊 利:使布面形成浓密的毛绒(如:起绒织物)弊:影响纱线的外观,使织物纹路不清 影响加工工艺(如机织经纱开口不 清)缝纫线没有毛羽上蜡第16页/共27页3.影响毛羽性状的因素 有 纺纱方法、纤维特性、纤维的平行顺直程度、捻度、纱线的线密度、纺纱工艺参数等。例:自由端纱比环锭
6、纱的毛羽短而多;纤维粗、长、弹性好毛羽较长(如毛纱)纤维细、短、弹性差毛羽短、多(如棉纱);纱的捻度、线密度大毛羽数。第17页/共27页二、毛羽的特征指标1.单位长度的毛羽数 nf 最常用,反映毛羽的密度。0.5mm毛茸2.毛羽平均长度和总长度 3.毛羽的总面积第18页/共27页三、减少纱线毛羽的措施 1.合理选择原料 2.合理的前纺工艺,提高纤维的平行伸直度 3.防止纤维的扩散 4.减少对纤维的摩擦第19页/共27页 第五节纤维内外转移的表征一、纤维在纱中的几何形状短纤纱在加捻三角区中,由于钢丝圈加捻作用和纺纱张力,使纤维产生伸长变形和张力,从而对纱轴有向心压力。第20页/共27页由此可知,
7、在纺纱张力一定时,随着纤维在纱中所处的半径,纤维伸长,因此纤维张力,Tr。外层纤维由于在纱中所处半径和捻回角最大,因此其张力和向心压力最大,在它克服了周围纤维对它的阻力后,向纱的中间转移,而中间的比较松散的被挤到外面来。多次内外转移后就形成了复杂的圆锥形螺旋线 第21页/共27页第22页/共27页二、混纺纱中纤维的径向分布 1.概念径向分布 指纤维在混纺纱截面内的分布。纤维的内外转移决定于:纤维性质 纺纱工艺(成纱结构)第23页/共27页2.指标 转移指数M衡量混纺纱中不同品种的纤维在截面上向外或 向内分布程度的指标。M0 向外转移,M表示向外转移程度越大,M=100%,表示该纤维最大向外转移。M0 混纺纱中纤维呈均匀分布 M0 纤维向内转移,M表示向内转移程度越大,M100%纤维为最大向内转移。第24页/共27页3.影响纤维径向分布的因素:(1)纤维方面:a.长度影响 长向内,短向外。b.细度影响 细向内,粗向外。c.截面形状 异形截面纤维,抗弯刚度大,不易弯曲,向心压力小向外 圆形纤维优先向内转移。第25页/共27页d.初始模量(纤维小负荷下的伸长张力)E大的向内,E小的向外,e.弹性恢复 纤维受张力产生变形后恢复能力好,一旦离开握持点,就 倾向于恢复到原长。易向外转移。f.卷曲与表面状态摩擦系数大的纤维不易向内,而向外。第26页/共2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7页/共27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