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浙江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从矿物到基础材料.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浙江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从矿物到基础材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浙江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从矿物到基础材料.pptx(1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知识框图专题专题3 3 知识框架知识框架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铝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第1页/共149页专题专题3 3 知识框架知识框架2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架架第2页/共149页专题专题3 3 知识框架知识框架3 3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第3页/共149页使用建议专题专题3 3 使用建议使用建议内容特点内容特点本本专专题题的的重重点点知知识识是是:铝铝单单质质的的化化学学性性质质和和Al2O3、Al(OH)3的的两两性性;Fe2和和Fe3之之间间的的相相互互转转化化规规律律和和重重要要的的化化学学反反应应。陶陶瓷瓷
2、、水水泥泥、玻玻璃璃三三大大硅硅酸酸盐盐工工业业的的生生产产原原理理、主要设备和生产过程。主要设备和生产过程。本本专专题题的的难难点点是是:Al3、Al、AlO三三者者的的转转化化,Fe2和和Fe3之之间间的的相相互互转转化化规规律律,单单质质硅硅和和二二氧氧化化硅硅晶晶体体的的结结构构,要要重点突破。重点突破。第4页/共149页专题专题3 3 使用建议使用建议(1)从从铝铝土土矿矿到到铝铝合合金金的的转转化化过过程程,需需要要运运用用学学过过的的原原子子结结构构特特点点,研研究究铝铝的的性性质质,进进而而研研究究从从铝铝土土矿矿冶冶炼炼铝铝的的原原理理和过程。和过程。(2)从从原原理理上上认
3、认识识炼炼铁铁和和炼炼铜铜,研研究究铁铁、铜铜的的性性质质,由由性性质质探讨了铁、铜的腐蚀和防护。探讨了铁、铜的腐蚀和防护。(3)含含硅硅矿矿物物和和信信息息材材料料,硅硅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的的性性质质与与应应用用,尤尤其是信息材料的应用,需要理解记忆。其是信息材料的应用,需要理解记忆。(4)本本专专题题同同时时涉涉及及氧氧化化还还原原反反应应的的原原理理和和酸酸、碱碱、盐盐、氧氧化物等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的应用。化物等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的应用。第5页/共149页专题专题3 3 使用建议使用建议编写思路编写思路1本本专专题题的的编编写写打打破破了了教教材材原原有有的的顺顺序序,将将知知识识大大致致
4、分分为为从从铝铝土土矿矿到到铝铝合合金金、铁铁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铜铜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保保证证了了各各部部分分知知识识的的连连续续性性和和整整体体性性。其其中中铁铁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设设置置了了A、B两两个个课课时作业。时作业。2镁镁、铝铝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知知识识的的编编排排重重点点放放在在了了镁镁与与铝铝性性质质的的比比较较上上,使使学学生生既既要要了了解解二二者者的的相相同同点点,又又要要了了解解二二者者的的区区别别。在在要要点点深深化化中中,主主要要对对“铝铝三三角角”和和相相关关图图象象进进行行了了详详尽尽的的论论述述,既介绍了相关知识点,又介绍了解题的思路与解题方法。既
5、介绍了相关知识点,又介绍了解题的思路与解题方法。第6页/共149页专题专题3 3 使用建议使用建议3铁及其化合物内容的编排,主要介绍了各种物质的物理性质铁及其化合物内容的编排,主要介绍了各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且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铁元素的三种氧化物、和化学性质,并且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铁元素的三种氧化物、两种氢氧化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两种氢氧化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它们的异同点。对于高考热点它们的异同点。对于高考热点“铁三角铁三角”的内容不仅仅通过知的内容不仅仅通过知识梳理来夯实基础,更是利用了要点深化中的识梳理来夯实基础,更是利用了要点
6、深化中的“探究点三探究点三”进进行升华与提高。行升华与提高。4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编排结合了新课标的要求、高考试题的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编排结合了新课标的要求、高考试题的实际,在知识梳理中对铜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了总结、归纳、实际,在知识梳理中对铜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了总结、归纳、整理,对铜、氧化铜、氢氧化铜、硫酸铜等物质的性质进行了整理,对铜、氧化铜、氢氧化铜、硫酸铜等物质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要点深化中,主要针对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详细的介绍。在要点深化中,主要针对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铜的化合物的制备这两个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进行了深入铜的化合物的制备这两个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进行了深
7、入探究。探究。第7页/共149页专题专题3 3 使用建议使用建议5碳碳、硅硅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的的内内容容编编排排,重重点点运运用用了了比比较较的的方方法法,如如对对碳碳元元素素的的几几种种同同素素异异形形体体的的比比较较、对对碳碳元元素素的的氧氧化化物物的的比比较较、对对二二氧氧化化碳碳和和二二氧氧化化硅硅的的比比较较等等等等,旨旨在在让让学学生生通通过过辨辨析析、比比较,使知识清晰,能力提升。较,使知识清晰,能力提升。第8页/共149页专题专题3 3 使用建议使用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本专题复习时要注意:本专题复习时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理论知识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指导作用,同时在
8、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理论知识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密切联系实际,本专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线,涉及的很多物质和化学原密切联系实际,本专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线,涉及的很多物质和化学原理均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践、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理均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践、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密切关系。有密切关系。按照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制法和检验方法的逻辑进行学习,使所按照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制法和检验方法的逻辑进行学习,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网
9、络化,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网络化,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重视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从实践探索得到的知识易接受、重视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从实践探索得到的知识易接受、易掌握,同时提高实验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易掌握,同时提高实验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第9页/共149页专题专题3 3 使用建议使用建议课时安排课时安排本专题建议本专题建议10课时完成,课时完成,6课时用于在课堂上完成课时用于在课堂上完成811讲,讲,2课课时进行习题讲评,时进行习题讲评,2课时进行单元卷的测试及讲评。课时进行单元卷的测试及讲评。第10页
10、/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8讲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1页/共149页考纲导学第第8 8讲讲 考纲导学考纲导学考纲要求考纲要求命题预测命题预测了解铝及其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主要性质及应用。用。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特性。铝能够与碱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特性。铝能够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溶液反应生成氢气、Al2O3和和Al(OH)3的两的两性,成为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和除杂实性,成为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和除杂实验方案评价等的命题点,难度中等,隐蔽验方案评价等的命题点,难度中等,隐蔽性较大。性较大。2.“铝三角铝三角”和铝热反应。这类问题通常和
11、铝热反应。这类问题通常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辐射考查的关键点引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辐射考查的关键点引入,难度较大。入,难度较大。第12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知识梳理】镁、铝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探究点一镁和铝的性质镁的化学性质镁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与与O2反应反应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点燃: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点燃:_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点燃: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点燃:_与其他非与其他非金属反应金属反应与与N2反应:反应:_与与Cl2、S反应:反应:_与与H2O反反应应不反应不反应_(缓慢)第13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镁的化学性质镁的化学
12、性质铝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与氧化物与氧化物反应反应在在CO2中燃烧:中燃烧:_铝热反应(与铝热反应(与Fe2O3):):_与非氧化性与非氧化性酸反应(以酸反应(以盐酸为例)盐酸为例)与强碱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以反应(以NaOH为例)为例)不反不反应应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第14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深化要点深化】关注关注AlAl的特点的特点 1 1AlAl是中学阶段学习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是中学阶段学习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反应又能与
13、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 H2 2的金属。该点常常作为推断的金属。该点常常作为推断题的题眼题的题眼”。第15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2与Al反应的碱溶液必须是强碱溶液,如Al不能与氨水反应放出氢气。Al与NaOH等强碱溶液的反应中,NaOH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其反应的机理为:2Al6H2O=2Al(OH)33H2,Al(OH)3NaOH=NaAlO22H2O,将这两个方程式叠加消去Al(OH)3,可得总反应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第16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第17页/共149页第
14、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第18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例例1 1根据下面的信息,推断元素及有关物质,按要求回根据下面的信息,推断元素及有关物质,按要求回答问题。答问题。信息信息:有:有X、Y、Z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其中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其中X、Y为为金属,金属,Z为非金属单质;三种单质均能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为非金属单质;三种单质均能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三种氧化物中,有两种能溶于稀硫酸,两种能溶于浓生成的三种氧化物中,有两种能溶于稀硫酸,两种能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大于氢氧化钠溶液,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大于26。信息信息:向上述三种元素
15、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向上述三种元素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盐酸,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最终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最终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信息信息:向上述三种元素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向上述三种元素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烧碱溶液,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最终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溶液,最终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典例精析】第19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1)这三种元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这三种元素中一定含有的
16、元素为_;作出这种;作出这种判断的原因是判断的原因是_。(2)中白色沉淀物的化学式为中白色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3)中生成白色沉淀物的离子方程式为中生成白色沉淀物的离子方程式为_。第20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例例1(1)铝因为氧化物中必有一种既能溶于盐酸又铝因为氧化物中必有一种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解析(1)(1)根据信息根据信息,氧化物中必有一种既能溶于,氧化物中必有一种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铝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铝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故必有铝元素。故必有铝元素。(2)(2)单质能溶于盐酸,加
17、入足量氢氧化钠单质能溶于盐酸,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必为氢氧化镁。溶液生成的沉淀必为氢氧化镁。(3)(3)单质能溶于氢氧化钠单质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足量盐酸生成的沉淀必为硅酸。溶液,加入足量盐酸生成的沉淀必为硅酸。第21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点评点评本题中的突破点为本题中的突破点为“三种氧化物中,有两种能溶于三种氧化物中,有两种能溶于稀硫酸,两种能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两种能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关键是从这句隐语中关键是从这句隐语中总结出总结出“氧化物中必有一种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氧化物中必有一种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液”。我们学过
18、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溶液反应的物质有:。我们学过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溶液反应的物质有:金属单质:金属单质:Al;两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Al(OH)3;弱酸的酸式盐: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NaHSO3等;等;弱酸的铵盐:弱酸的铵盐:(NH4)2CO3、CH3COONH4、(NH4)2S等。等。下面的变式题则从量的角度考查了下面的变式题则从量的角度考查了Al与强碱的反应。与强碱的反应。第22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
19、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比为5 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是,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是()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第23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B【解析】由2Al3H2SO4=Al2(SO4)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等物质的量的铝完全反应生成等量的H2;等物质的量的H2SO4和NaOH与足量铝反应放出H
20、2的体积比为23;因本题H2体积比为56,只能是一种溶液中Al不足,另一种溶液中Al过量,因一定物质的量的NaOH比H2SO4消耗Al多,因此,只能是碱中Al不足,酸中铝过量,答案为B。第24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知识梳理】1氧化铝(1)两性氧化物与HCl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下同)_。与NaOH反应:_。(2)用途熔点很高,是一种比较好的_;也可制作各种宝石;工业上利用_的方法冶炼铝。2Al2O36HCl=2AlCl33H2O探究点二铝的重要化合物Al2O32NaOH=2NaAlO2H2O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第25页/共149页第第8
21、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2氢氧化铝氢氧化铝(1)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两性氢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与与HCl反应:反应:_。与与NaOH反应:反应:_。受热分解:受热分解:_。(2)制备制备向铝盐溶液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向铝盐溶液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_。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过量的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离子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_。Al(OH)33HCl=AlC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第26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3明矾净水原理明矾净水原理明矾的化学式为明矾的化学式为_,其净水原理涉,其净水原理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
22、KAl(SO4)212H2O第27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深化】1“铝三角铝三角”的转化关系及应用的转化关系及应用(1)“铝三角铝三角”的转化关系的转化关系第28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2)“铝三角铝三角”的应用的应用鉴别鉴别(利用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利用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AlCl3溶液中滴入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现象为:先生成白色沉淀,溶液现象为: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后沉淀又溶解。NaOH溶液中滴入溶液中滴入AlCl3溶液现象为:开始无明显现象,溶液现象为: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不溶解。后产生白色沉淀,不溶解。分
23、离提纯分离提纯利用利用Al能溶于强碱溶液,分离能溶于强碱溶液,分离Al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利用利用Al2O3能与强碱反应,分离能与强碱反应,分离Al2O3与其他金属氧化物。与其他金属氧化物。利用利用Al(OH)3的两性,分离的两性,分离Al3与其他金属离子。与其他金属离子。第29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2.铝盐与强碱溶液作用生成铝盐与强碱溶液作用生成Al(OH)3沉淀的量的关系沉淀的量的关系主要反应关系有:主要反应关系有:Al33OH=Al(OH)3(1)定量分析可溶性铝盐与强碱(如NaOH溶液)反应,Al元素的存在形式第30页/共149页第第8 8讲
24、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第31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3Al(OH)3沉淀的图象的分析操作操作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至过量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酸至过量现象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渐多最多最多渐少渐少消失消失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渐多最最多多渐少渐少消失消失图象图象离子离子方方程式程式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第32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25、操作操作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可溶溶液中逐滴加入可溶性铝盐溶液至过量性铝盐溶液至过量盐酸中逐滴加偏铝酸盐溶盐酸中逐滴加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液至过量现象现象无沉淀无沉淀(有但即溶有但即溶)出现沉出现沉淀淀渐多渐多最多最多沉淀不消失沉淀不消失无沉淀无沉淀(有但即溶有但即溶)出现沉淀出现沉淀渐多渐多最多最多沉淀不消失沉淀不消失图象图象离子离子方程式方程式Al34OHAlO2H2O3AlO2-Al36H2O4Al(OH)3AlO2-4HAl32H2OAl33AlO2-6H2O4Al(OH)3第33页/共149页第第8 8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4.从铝土矿中提取铝从铝土矿中提取铝(1)铝的存在铝的存在铝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专题 矿物 基础 材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