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的生物力学与退行性骨关节病.pptx
《脊柱的生物力学与退行性骨关节病.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的生物力学与退行性骨关节病.ppt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体人体脊柱脊柱实质上是一个通过:实质上是一个通过:杠杆杠杆 运动轴运动轴 操纵的操纵的力学复合体结构力学复合体结构 致动体致动体 限制体限制体 这个力学复合体不仅柔韧性好、运动范围广,这个力学复合体不仅柔韧性好、运动范围广,而且非常坚固稳定。而且非常坚固稳定。第1页/共61页作为一个力学结构,脊柱有以下特点:脊柱矢状面的正常曲度使得脊柱灵活运动、承载轴向负荷的同时维持相应的强度及站立姿势的稳定性。矢状面曲度的改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脊柱的力学行为。第2页/共61页椎体承载躯干及上肢主要的轴向负荷,椎体所须承载的重量从头端到尾端逐渐增加,椎体本身也逐渐增大。脊柱后方的肌肉群产生“张力作用”,用来维持
2、直立姿势及保持人体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平衡,这些肌肉群被称为“张力带”。任何前柱或后柱的破坏及疾病均可打破脊柱在骨盆及髋关节上的平衡,导致后方肌肉群的疲劳和疼痛。同样后方肌肉群的损伤及疾患也可使脊柱失去矢状面的平衡。第3页/共61页椎体组成脊柱的前柱,承载80%的轴向负荷(体重)。后方结构(主要是关节突关节)组成脊柱后柱,向下肢传递20%的轴向负荷第4页/共61页脊柱平衡的概念 正常脊柱在骨盆和股骨头上保持平衡时,仅需要肌肉最少量的做功以维持直立姿势。多数脊柱疾患可影响脊柱矢状面的平衡,从而增加脊柱肌肉负荷,产生肌肉疲劳和背痛。第5页/共61页怀孕使身体重心前移,腰椎前凸增加以维持脊柱平衡。人体重
3、心前移可增加脊柱后方肌肉负荷,是导致矢状面失衡的主要原因。第6页/共61页通常在前柱缺损而失去结构上的支撑时发生脊柱矢状面的失衡。例如:椎体肿瘤或骨折破坏椎体结构完整性,使得椎体塌陷导致病变节段上方的脊柱过度后凸。另外下腰椎多个间盘的退变可以改变其前高后低的楔形外观,哪怕是细微的改变也可以带来明显后凸。如果前柱正常,很少因后方张力带薄弱而出现矢状面失衡。第7页/共61页我们从整体、区域和局部三方面评价脊柱的平衡,它们虽然不同但彼此相关。从整体角度看脊柱包括颅骨、骨盆、髋关节及髋部肌肉,应特别注意到,骶骨的位置及倾斜度与脊柱整体平衡密切相关。脊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颈段、颈胸段、胸段、胸腰段和
4、腰段。另外,相邻的几个运动节段也可组成一个运动区域。脊柱的局部往往指一个运动节段。第8页/共61页脊 柱 失 平 衡 多数脊柱疾患可影响脊柱矢状面的平衡,从而增加脊柱肌肉负荷,产生肌肉疲劳和背痛。人体重心前移可增加脊柱后方肌肉负荷,是导致矢状面失衡的主要原因。头部位于骨盆前方时丧失矢状面的平衡,为维持直立姿势脊柱后方的肌肉拉力增加。第9页/共61页通常在前柱缺损而失去结构上的支撑时发生脊柱矢状面的失衡。例如:椎体肿瘤或骨折破坏椎体结构完整性,使得椎体塌陷导致病变节段上方的脊柱过度后凸。另外下腰椎多个间盘的退变可以改变其前高后低的楔形外观,哪怕是细微的改变也可以带来明显后凸。第10页/共61页所
5、有这些疾病可导致脊柱和躯干前屈,头部位于髋的前方,这样脊柱后方肌肉为维持直立姿势必须做更多的功。其他代偿机制如膝关节屈曲和拖曳步态,目的都是为了维持直立姿势的同时减轻脊柱肌肉负荷。总之,脊柱矢状面的失衡是脊柱疾患的主要后果,这一点非常重要,但经常被忽视,所以骨科医师在治疗脊柱疾病时必须强调维持脊柱矢状面的平衡。第11页/共61页脊柱冠状面的失衡经常发生在脊柱侧弯的病人,也可发生在脊柱创伤、肿瘤及下肢不等长的病人身上。外科医师在脊柱手术中应特别重视使头部和双肩的中心位于骨盆中线上。骨盆与肩关节不平行使得脊柱冠状面平衡,脊柱产生代偿性弯曲。第12页/共61页运动节段 运动节段是脊柱基本功能单位,是
6、脊柱的最小单元,但是却体现出整个脊柱所具有的生物力学特点。一个运动节段包括相邻两个椎体、椎间盘、关节囊包裹的小关节和相连的韧带。尽管脊柱的肌肉不包括在运动节段内,但它们对运动节段功能的发挥致关重要。运动节段,后面观运动节段,前面观运动节段,前面观第13页/共61页脊柱的各个运动节段通过以下机制彼此连接起来:运动节段作用机制:运动轴:椎间盘及小关节;围绕它们的轴可作旋转运动。杠杆:椎体和其上的骨性突起;是致动体的附着点。致动体:指与运动节段接触的前方和后方的肌肉,是脊柱功能单位的运动控制结构。限制体:运动节段的韧带,用以维持脊柱的稳定,将运动节段的活动限制在正常范围。第14页/共61页简而言之,
7、运动节段的运动是这样产生的:肌肉收缩推动椎体上的杠杆,作以椎间盘及小关节为轴的旋转运动,韧带组织提供稳定性,限制运动节段在生理范围内运动。尽管每一运动节段只有有限的运动范围,但所有运动节段彼此叠加,脊柱就具有很大的屈曲性和广泛的运动范围。第15页/共61页侧屈图例 屈曲图例第16页/共61页脊柱机械性不稳定脊柱外科医生对何种情况下脊柱是不稳定的各持己见。在生理负荷下,正常脊柱有两个很重要的特征:1.限制脊柱结构位移以保证神经组织不受损伤或刺激。2.维持结构完整,防止严重畸形的发展和疲劳性疼痛的出现。因此如果脊柱因结构移位导致已经出现的或潜在的神经损伤及因无法承担生理负荷而出现疼痛畸形时,脊柱出
8、现不稳定。在严重的病例,这两种情况可同时出现。第17页/共61页多种原因可导致脊柱不稳定,包括创伤、肿瘤、代谢异常、退变及椎体滑移,椎体、椎间盘和韧带的损伤是脊柱不稳定的常见原因。例如:肿瘤破坏椎体后,它无法承载正常的轴向负荷,导致椎体塌陷形成后凸畸形,此时可伴有或没有疼痛。这种情况也可发生在因骨质疏松引起骨折时,不同的是这时通常伴有明显疼痛。第18页/共61页脊柱节段性不稳定:脊柱创伤脊柱创伤脊柱肿瘤脊柱肿瘤脊柱滑脱脊柱滑脱第19页/共61页退 行 性 疾 病退行性疾病:是指随年龄老化所致的正常组织结构及功能的丢失。组织的正常老化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的解剖结构发生累积性的变化,这种变化
9、是逐渐性的,但有时急性创伤可以加速所受累组织的退变进程。退行性改变可以发生在身体的所有关节。第20页/共61页对于个体而言,退行性改变并不都出现临床症状。很多人即使有退行性改变也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当退行性改变导致关节出现临床症状,一般是疼痛时,就被称为骨性关节炎,意味着由于关节的退行性改变,骨与软骨出现了炎症反应。第21页/共61页在脊柱上,脊椎病用来代表具有症状的脊柱退变性骨性关节炎。本章将复习一种常见的脊椎病:退变性椎间盘病。首先,复习一些与脊柱退变疾病有关的解剖与生物力学因素。第22页/共61页解剖与生物力学回顾人类的脊柱是一个机械结构,其运动节段是该结构的运动单位,其本质在于脊柱如何
10、工作来产生活动。每一运动节段由三个关节构成,即后方的两个小关节及前方的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可能首先出现在三个关节中的其中一个,但最终三个关节均会被累及。第23页/共61页脊柱由每一个运动节段相互叠加而成,它负载躯干的重量。脊柱可以发生内部变形以对抗躯干对其的压力,这种变形主要是对于椎间盘产生的,但并不仅限于椎间盘。脊柱由运动节段叠加组成第24页/共61页椎 间 盘椎间盘是一弹力纤维结构组织,它有两个重要功能:首先,椎间盘作为一个减震垫,将上肢及躯干的纵向压力转移至椎体,椎间盘上的负荷往往大大超过身体的重量,在坐姿时其负荷是躯干重量的三倍;某些动态的活动如跳跃或奔跑可使椎间盘的轴向负荷甚至高于静态
11、坐姿时的负荷。椎间盘作用类似于减震垫第25页/共61页其次,椎间盘是运动节段的轴心点,它类似于一个密闭的、可变形的球体,可以承受各个方向的应力并允许脊柱在各方向活动,这意味着椎间盘可能同时承受多种应力(压力、张力、弯曲力、剪切力及旋转力)。第26页/共61页椎 间 盘 解 剖椎间盘的两种主要成分是纤维环和髓核。纤维环由几层同心圆的纤维层(类似三个环)构成,称为板层纤维,其中含有丰富的胶原及弹力素、蛋白多糖和水。胶原是构成体内结缔组织的主要蛋白,弹力素保持组织的弹性。蛋白多糖存在于结缔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并与水结合在一起。第27页/共61页椎间盘作用类似于减震垫 每一层纤维板的纤维与椎间盘水平面呈
12、 30 度斜形排列,此外,每层纤维板的纤维与其相邻层面的纤维排列方向相反,这样,纤维板就像一个网状的格子样结构,极其坚固并富有弹性。椎间盘解剖第28页/共61页每一层纤维板的纤维与椎间盘水平面呈30度斜形排列,此外,每层纤维板的纤维与其相邻层面的纤维排列方向相反,这样,纤维板就像一个网状的格子样结构,极其坚固并富有弹性。纤维第29页/共61页髓核髓核是椎间盘中央的一种球样的胶冻样物质,占间盘成分的40,它被纤维环所包绕。髓核的成分主要是散在的胶原纤维、水分及蛋白多糖。其水分及蛋白多糖的成分大大多于纤维环组织。出生时髓核的水分占90,逐渐减少至50岁时的70。第30页/共61页在髓核与纤维化交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脊柱 生物力学 退行 关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