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命题源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通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命题源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命题源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ppt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六生物与环境最新考纲1.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结构()(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生态系统的保护:(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第1页/共60页命题模型一以能量流动为主线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分析(1)每一营养级具体的能量流动情况第2页/共60页理解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定量不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有三条:a.自身呼吸散热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
2、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第3页/共60页定量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a.自身呼吸散热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后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d部分的能量将保留给下一年。第4页/共60页(2)粪便中的能量分析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即摄入的食物只有部分被同化。消费者粪便中含有的能量不能计入排便生物所同化的能量,它实际与上一个营养级的遗体残骸
3、一样,属于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的那一部分能量。例如,蜣螂利用大象的粪便获得能量,就不能说蜣螂获得了大象的能量,而是获得了植物的能量。某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同于“尿液”中的能量。前者应归于上一营养级,是未被该营养级利用的能量(含在上一营养级同化能量的80%90%中);后者则归于该营养级,是该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中的部分(含在上一营养传递来的10%20%的能量中)。第5页/共60页(3)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问题在解决有关能量流动的计算问题时,首先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理清生物与生物在营养级上的差值。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要注意“最多”“”“最少”“”“至少”等特殊的字眼,从而确定使用
4、10%还是20%。设食物链ABCD,分情况讨论:a当D营养级净增重M,若计算至少需A营养级多少时,解题思路为x20%20%20%M;若计算最多需A营养级多少时,解题思路是x10%10%10%M,最终求出x值。第6页/共60页b当A营养级净增重N,若计算D营养级最多增重多少时,解题思路是N20%20%20%x;若计算D营养级至少增重多少时,解题思路是N10%10%10%x,最后求出x值。同一食物链不同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不同时,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设在ABCD食物链中,传递效率分别为a%、b%、c%,若现有A营养级生物重M,则能使D营养级生物增重多少?计算:Ma%b%c%x。此时不能 再 涉 及“
5、最 多”“”“至 少”,即 不 能 再 涉 及“10%20%”的传递效率。第7页/共60页在某一食物网中,一个消费者往往同时占有多条食物链。当该消费者增加了某一值时,若要计算最少消耗生产者多少时,应选最短的食物链和最大传递效率20%进行计算,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若要计算最多消耗生产者多少时,应选最长的食物链和最小传递效率10%进行计算,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少。第8页/共60页2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1)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
6、,传递形式为有机物。(3)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相互的,其他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第9页/共60页(4)用碳循环过程理解生态系统的发育状态(不考虑人工排放CO2)若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CO2量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CO2量,则生态系统处于成长阶段;若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CO2量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CO2量,则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阶段;若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CO2量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CO2量,则生态系统往往处于衰退阶段。第10页/共60页3信息传递知识归纳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信息既可来自生物,也可来自无机环境。第11页/共60
7、页1(原理应用类)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水底养着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蔬菜,水面上方黄瓜藤枝蔓茂盛。漂浮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大棚里同时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起驱虫作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只需输入太阳光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该生态系统中螃蟹、漂浮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D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以作为分解者B第12页/共60页解析:该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人的作用是关键的,不仅需要太阳光能还需要人为能量的输入才能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A错误;特殊辣椒具有驱虫作用是因为辣椒能释放某种化学物质,
8、属于化学信息,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B正确;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构成群落,C错误;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获得的是排泄物中的无机盐,不是全部的排泄物,所以蔬菜和黄瓜不是分解者,D错误。第13页/共60页A第14页/共60页解析:在碳循环中,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而其他生物只能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图3中E是生产者,A是无机环境,A错误;图1中C是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正确;图2中A是生产者、B和D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群落,在生物群落内部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C正确;图中大气中
9、二氧化碳的来源只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缺少化学燃料的燃烧,D正确。第15页/共60页3(数量关系图解类)人为将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建成复合湿地生态系统。科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注: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为J/(cm2a)。(1)半自然果林树种之间的关系是_。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竞争竞争次生演替次生演替第16页/共60页(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植食性动物的粪便量属_(填“生产者”或“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保留小数点后2位)。若调查一个人工鱼塘生态
10、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 能 量 除 了 生 产 者 固 定 的 能 量,还 有_。2.30107J/(cm2a)生产者生产者0.85人工投放饲料中的能量人工投放饲料中的能量第17页/共60页(3)太阳能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_、_功能实现的基础。当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信息传递负反馈负反馈第18页/共60页解析:(1)半自然果林树种都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都属于第一营养级,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人为将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建成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次生演替。(2)流经该生态系统
11、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即2.30107J/(cm2a)。植食性动物的粪便量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由生产者流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3.271051.311051.96105J/(cm2a),所以二者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96105)(2.30107)100%0.85%。流经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还有人工投放饲料中的能量。第19页/共60页(3)太阳能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这三大功能实现的基础。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实现的。第20页/共60页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难点分析策略第21页/
12、共60页箭头的方向就是能量流动的方向,这个知识点很容易理解。箭头数量代表能量的分配情况,这个数量在一些具体的图中不确定,命题者有时候会“隐藏”一些箭头。(1)输入到某一级消费者的能量是同化量还是摄入量,要看该消费者是否有“”“”指向粪便。如图甲中箭头指的是摄入量,因为有箭头,没有箭头时,代表的是同化量。第22页/共60页(2)综合甲、乙两图可知,从某一营养级发出的箭头可以是三个、四个,也可以是五个。图甲中代表的能量(摄入量)现存的兔子,可见图甲中“隐藏”了一个箭头。图乙中W1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等于A1B1C1D1(B1:现存的量)。(3)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两种分法:a分为“呼吸作用中以
13、热能的形式散失(图乙中的A1)”和“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B1C1D1,即图乙中的阴影部分)”两部分,而后一部分能量包括现存的植物体B1、流向分解者的C1、流向下一营养级的D1。第23页/共60页b分为“未被利用的(图丙中的B1)”和“被利用的(A1C1D1,即图丙中的空白部分)”两部分。(4)图丁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则狼同化的能量cfil。第24页/共60页押题1(2016湖北武汉五校第一次联考)下图是
14、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能量的摄入量,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 生 态 系 统 第 一 营 养 级 同 化 的 能 量 至 少 为400J/(cm2a)B 第 二 营 养 级 用 于 生 长、发 育 和 繁 殖 的 能 量 是100J/(cm2a)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J/(cm2a)A第25页/共60页解 析:据 图 分 析 可 知,第 二 营 养 级 的 摄 入 量 A是100J/(cm2a),其中20J/(cm2a)以粪便的形式流向分解者,所以第二营养级的同化
15、量是B,即80J/(cm2a)。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故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J/(cm2a)。第二营养级的 同 化 量 中 有 50J/(cm2a)用 于 呼 吸 散 失,剩 下 的30J/(cm2a)用 于 自 身 生 长、发 育 和 繁 殖。图 中 的15J/(cm2a)是第三营养级的摄入量,因为不知道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不能计算出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第26页/共60页押题2(原创题)图1为某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代表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时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环境 命题 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