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车场轨道线路设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区车场轨道线路设计.pptx(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轨道线路设计基础轨道线路设计基础一一、轨道线路设计基本知识轨道线路设计基本知识(一)采区轨道线路分类(一)采区轨道线路分类1 1、线路位置与作用、线路位置与作用(1 1)轨道上山)轨道上山(2 2)采区车场)采区车场(3 3)工作面轨道平巷)工作面轨道平巷2 2、线路空间状态、线路空间状态(1 1)水平:)水平:下部车场:大巷装车站、区段轨下部车场:大巷装车站、区段轨道平巷道平巷(2 2)倾斜:上山)倾斜:上山 中部车场中部车场 斜斜面面线路。线路。第1页/共105页(二)采区车场线路设计步骤(二)采区车场线路设计步骤(进行采区车场施工设计(进行采区车场施工设计,必须进行线路设计
2、,为巷道线路施工提供准确数据。)必须进行线路设计,为巷道线路施工提供准确数据。)(1 1)确定车场形式)确定车场形式(2 2)绘制车场平面布置草图)绘制车场平面布置草图(3 3)进行线路连接点、线路参数设计计算)进行线路连接点、线路参数设计计算(4 4)计算线路平面布置总尺寸)计算线路平面布置总尺寸(5 5)绘制线路布置图)绘制线路布置图第2页/共105页1.轨道在巷道底板铺设道床(道砟)、轨枕、钢轨和联结件等组成。(三)矿井轨道第3页/共105页1)轨型:以单位长度质量表示,/kgm-1,(kg/m)矿井使用的轨型系列值:现采用标准轨型:15、22、30、38、43(新设计矿井使用)原使用的
3、轨型:11、15、18、24 (生产矿井使用)第4页/共105页新设计矿井轨型选用要求使用地点使用地点使用地点使用地点运输设备运输设备运输设备运输设备轨型(轨型(轨型(轨型(kg/mkg/m)运输大巷运输大巷运输大巷运输大巷10t10t,14t14t电机车电机车电机车电机车7t7t,8t8t电机车电机车电机车电机车30383038(2424)22302230(18241824)上下山上下山上下山上下山3 t3 t矿车矿车矿车矿车1t1t,1.5t1.5t矿车矿车矿车矿车22302230(1818)15152222(11151115)区段平巷区段平巷区段平巷区段平巷3t3t,矿车,矿车,矿车,矿
4、车1.5t1.5t矿车矿车矿车矿车22302230(1818)1515(1111)第5页/共105页2 2)轨距(1)轨距:单轨线路是有两根轨道组成,两根轨道上轨头内缘的距离为轨距。矿用标准轨距:600mm;900mm(762mm)第6页/共105页轨距及选用(2)轨距选用:根据矿井生产能力大小和矿井运输方式选用。大型矿井:一般选用 900mm轨距 使用 3t、5t矿车(辅运和主运)中、小型矿井:多选用 600mm轨距 使用1t、3t矿车(辅运和主运)第7页/共105页3)轨道线路中心距:双轨线路中心线间距S(1)直线段:S B ,mm。式中:B 机车宽度,mm;两列车对开时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
5、离,/mm,200mm。第8页/共105页轨道线路中心距轨道线路中心距(3 3)轨中心距选用:)轨中心距选用:线路中心距一般取线路中心距一般取100mm100mm为单位的整数。为单位的整数。例例:使使用用3t3t矿矿车车,机机车车运运输输,机机车车宽宽度度1360mm1360mm,轨距轨距 900 mm900 mm,直线段:直线段:S=B+S=B+=1360+200=1560mm1360+200=1560mm 1560 1560 16001600曲曲 线线 段段:S S1 1 =S+=S+S S=1600 1600+300 300=1900mm1900mm。矿井轨道轨中心距系列值:矿井轨道轨中
6、心距系列值:600mm600mm轨距轨距(1300(1300、14001400、16001600、17001700、19001900)900mm900mm轨距轨距(1600(1600、18001800、19001900、22002200、25002500)第9页/共105页(2 2)弯曲段:)弯曲段:S S 1 1 B B +S S S曲线巷道线路,由于车辆的外伸和内伸轨道中心线必须加宽 机车运输:S=300mm 其它运输:S=200mm 煤矿安全规程23条规定:装 车 点:700mm,摘挂钩点:1000mm第10页/共105页4)线路表示方法:两根轨道以中心线作为线路的标志,(进行线路施工设
7、计时。图中采用单线表示)单轨线路 单线(细实线);双轨线路 双线(细实线)。第11页/共105页2.道岔道岔:使车辆由一线路转运到另一线路的装置煤矿常用道岔(新的标准:MT/T2-95)(1)单开 ZDK (2)对称 ZDC (3)渡线 ZDX(增加 Z 代表窄轨道岔)标准道岔共有七个系列600轨距:615、622、630、643、900轨距:915、930、938 第12页/共105页 1)单开道岔基本结构道岔特征:道岔是一个刚性整体装置 1 尖轨;2 辙叉;3 转辙器;4 曲轨;5 护轮轨;6 基本轨。第13页/共105页2)道岔类别及参数(1)ZDK-单 开 道岔在线路图中,道岔以单线表
8、示。道岔主线与岔线用粗实线绘出 主要参数:a、b 外形尺寸,辙叉角。(M:2、3、4、5、6)第14页/共105页(2)ZDC-对称道岔道岔参数:a、b 外形尺寸,辙叉角。(M:2、34)1主要参数:主要参数:a a、b b 外形尺寸,外形尺寸,辙叉角。辙叉角。第15页/共105页(3 3)ZDX 渡线道岔道岔参数:a、b 外形尺寸 S S1 1 线路中心距L 道岔总长度 辙叉角 (4 4、5 5、6 6)第16页/共105页 3)道岔辙岔号 与辙岔角关系 新计算方法 原计算方法 tantan tan 2tan 第17页/共105页道岔角度对照表MM新标准角度值新标准角度值 2 2263354
9、26335426.56526.5653 318260618260618.43518.4354 414021014021014.03614.0365 511183611183611.31011.3106 692744927449.4629.462MM原标准角度值原标准角度值 2 228043828043828.07728.0773 318553018553018.92518.9254 41415141514.2514.255 511251611251611.42111.4216 693138931389.5279.527第18页/共105页4 4)道岔型号含义)道岔型号含义 (单开、对称道岔)(
10、单开、对称道岔)道岔类别代号道岔类别代号 辙叉号辙叉号 曲率半径曲率半径 ZDK (ZDC)9 22/3/15 轨距轨距 轨型轨型 道岔曲轨的曲线半径,单位为:道岔曲轨的曲线半径,单位为:/mm。(曲率系列值)(曲率系列值)(6 6、9 9、1212、1515、2020、2525、3030、4040)/m/m。第19页/共105页 (渡 线 道 岔)道岔类别代号 辙叉号 轨中心距 ZDX 9 30/5/20 19 轨距 轨型 曲率半径 轨中心距,单位为:dm。16表示1600mm;19表示1900mm。第20页/共105页ZDK、ZDX道岔的方向性 分左向、右向。道岔手册中所列型号均为右向道岔
11、。如:ZDK622/4/12未注明左、右,均为右向道岔。右向道岔 岔线在行进方向(由a b)的右侧。左向道岔:必须在尾数后注上(左)字。如:ZDK622/4/12(左)岔线在行进方向(由a b)的左侧。第21页/共105页新型道岔型号与参数值(MT/T295)型号型号 a ab bL LT TL L0 0ZDK615/ZDK615/2/42/4263354263354167816781922192236003600ZDK930/ZDK930/4/154/15140210140210394239424858485888008800ZDC622/ZDC622/3/93/91826061826062
12、20022002800280049644964ZDC930/ZDC930/4/204/20140210140210230023004858485871227122ZDX622/ZDX622/5/15165/1516111836111836376837684232423215537155371600160080008000ZDX938/ZDX938/5/20195/2019111836111836455145516049604918602186021900190095009500第22页/共105页5)道岔选择基本原则(1)轨距一致(2)轨型相符(3)与行驶车辆相适应(4)符合行驶车辆速度要求(
13、5)和线路要求相符第23页/共105页(1)与基本轨距一致。如 ZDK622/4/12,只用于600mm轨距。(2)与基本轨相符,可相同或高一级,不能低一级。如基本轨型是22 k g/m,道岔轨型选22kg/m或者30kg/m。(3)与行驶车辆相适应 ZDK:通过机车:M必须大于3号道岔,ZDC:通过机车:M必须大于2号道岔。R 9m,18 26 06 的道岔只允许通过矿车。第24页/共105页(4)与行驶车辆速度相适应 通过矿车的道岔,其行车v 1.5m/秒,可选2、3号道岔。(R小,大,行车v 低)。通过机车道岔必须在4号以上,v较大。(5)道岔要和线路要求相符:要注意道岔左向、右向和线路
14、一致性。合理选用单开和对称道岔。渡线道岔要和轨中心距一致。第25页/共105页提示:(道岔辙岔尖和线路岔心是不同的)第26页/共105页二、平面线路联接线路联接基本类型1.巷道转弯:直线曲线直线2.巷道平移(线路平移)直线曲线直线曲线直线3.巷道分岔:直线道岔曲线直线第27页/共105页1、单轨曲线巷道转弯中间必须加入曲线段;1)曲线参数已知:巷道转角 选用:曲线半径R 计算:切线长T:圆弧长K K:第28页/共105页2)曲线半径确定:车辆进入曲线后,前轴外轨轮,后轴内轨轮碰撞轨道。根据行车速度,限定碰撞冲击角,确定曲线半径。第29页/共105页:曲线冲击角 和行车速度有关V1.5m/s 4
15、 c 7 人力推车V1.5m/s 3 c 10V3.5m/s 2 c 15 机车牵引SB:轴距:1t 矿车 SB=880 mm 3t 矿车 SB=1100 mm煤矿轨道曲线半径系列值:4、6、9、12、15、20、25、30、40 /m 第30页/共105页举例:3t矿车,列车运行速度18Km/h;40计算曲线半径及参数。V=5m/s 取 C=20 Rmin=CSB =201100 =22000 mm 选R=25 m第31页/共105页例:计算曲线参数单轨曲线40 R=25000(mm)K、T参数计算:K 17452 (mm)T9099 (mm)注:曲线半径是轨中心距的半径。第32页/共105
16、页3)曲线线路外轨抬高和轨距加宽轨道线路进入曲线线段后,为保证车辆安全运行,必须进行外轨抬高和轨距加宽。(也为施工参数,现场施工人员需要掌握)(1)外轨抬高和轨中心距大小、曲率半径与车辆运行速度有关。第33页/共105页计算原理分析abo OBA(ACO)ab/OB=ob/G实际施工中外轨抬高值:900轨距:一般取值 h=1035mm;600轨距:一般取值 h=525mm第34页/共105页进入曲线如不加宽,车辆将无法通行。加宽值与曲率半径和轴距有关s:取值1020mm加宽方法:外轨不动,内轨向内移动。要求:线路在进入曲线段以前,进行外轨的抬高和轨距加宽。超前距离X计算X=(100300)h=
17、X104 /mmv(2)曲线轨距加宽Sg第35页/共105页(3)曲线处巷道加宽车辆进入曲线由于车辆内伸和外伸,(巷道必须加宽)车辆外伸车辆外伸 1=c1-c2车辆内伸车辆内伸 2=c2第36页/共105页单轨巷道曲线段要确保人行道符合安全规程的规定值,巷道需要加宽。巷道采用机车运输,曲线段巷道加宽 S=S=1 1+2 2 外伸 1=200mm=200mm,内伸 2=100mm=100mm。第37页/共105页4)线路的平行移动(1)特点:单轨线路异向曲线联接,即在两个反向曲线之间加一缓和直线C,将轨道平移一定距离。C=SB+2 X (2 2)确定C值考虑的原则:a.线路外轨 内轨,内轨 外轨
18、,车辆不能同时受异向曲线两根轨道外轨抬高的影响。b.车辆离开第一个曲线的X 之后,经过一个SB直线段后再进入第二曲线的X。第38页/共105页 C=SB+2 X L=L=2Rsin2Rsin+C+C coscos m=S m=S /sin/sin SB轴距X 外轨抬高递增递减直线段长度 一般取整数值实际中多选30、45、60 整角度导入的辅助角tan=(3)曲线转角理论计算第39页/共105页2.双轨巷道1)轨中心距加宽:车辆相对运行,考虑车辆外伸、内伸,轨中心距需加宽 加宽值:S=1+2 轨中心加宽一般取值:通过机车:S=300 mm,其他车辆:S=200mm。(如巷道断面较大,轨中心距已经
19、考虑加宽值的要求,轨中心距则不需进行加宽)第40页/共105页2)轨中心距加宽方法及范围(1)内侧轨道不动,将外轨线路向外平移 S距离使用异向曲线联接方法(平移外轨)。(2)加宽范围L0双轨线路中心距加宽必须在直线段进行。在直线段L0 长度内加宽,轨中心距由S S。在加宽轨距同时,还要进行外轨抬高抵消离心力的影响,避免挤压外轨 900mm900mm轨距时,h=10 h=10 35mm 35mm 600mm 600mm轨距时,h=5 h=5 25mm 25mm第41页/共105页 双轨巷道轨中心距加宽内侧轨道内侧轨道正常正常外侧轨道外侧轨道外移外移 S S 巷道需加巷道需加宽宽2 2 S S 第
20、42页/共105页L0值选取(提前加宽、抬高长度)机车运输:L0 5m3t矿车:L0=2.50m 1t矿车:L0=2 5m 轨中心距加宽设计与施工的要求 线路设计时,作图SS,两点用直线相联。施工时,必须利用异向曲线联接,使之两端曲 线相切,以利于行车。第43页/共105页三、轨道线路联接点计算 轨道线路联接基本方式 平面线路联接 道岔曲线联接 纵面线路联接 竖曲线联接(一)平面线路联接 1、ZDK道岔非平行线路联接 1)特点:(1 1)用ZDKZDK道岔 曲线联接系统变单巷为双巷,联结两条不同巷道。(2 2)道岔是一刚性结构,本身既不能抬高外轨,也不能加宽轨距;第44页/共105页 (3)采
21、用道岔岔线与弯道曲线直接相连,(取消了缓和直线C;)(4)曲线转角等于巷道转角 -。第45页/共105页 n=H/sinn=H/sin,f f=a a+b b coscosR R sinsin(1)道岔基本参数:a、b、(选定);(2)曲线线路参数及计算方法:第46页/共105页2、ZDK道岔平行线路联接 1)线路联结接特点:(1)在同一巷道中,用ZDK道岔和一段曲线变单轨为双轨;(2)线路参数主要受轨中心距影响。第47页/共105页2)联结参数计算:已知:道岔参数a、b、;联接曲线参数:R、,轨中心距S。计算联接系统的轮廓尺寸:m=S csc ;B=S tan -1,n=m T,c=n b
22、L=a+B+T第48页/共105页3、在ZDC道岔平行线路联接1)特点:用ZDC道岔和两段曲线变单轨为双轨;2)参数:已知:道岔a、b、(b1的水平投影);3)曲线:R、S、转角 /2第49页/共105页L=a+B+T C 0ZDC道岔平行线路参数计算第50页/共105页(二)纵面线路的竖曲线联接和坡度 1 1、纵面线路的竖曲线联接、纵面线路的竖曲线联接1 1 1 1)竖曲线)竖曲线 在斜面线路与平面线在斜面线路与平面线路相交时,为保证车辆平缓运行,路相交时,为保证车辆平缓运行,设置的过渡曲线。设置的过渡曲线。A A A A 竖曲线上端;竖曲线上端;C C C C 竖竖曲曲线线下下端端,起起坡
23、坡点点(落落平平点);点);B B B B 斜面线路与水平面夹角;斜面线路与水平面夹角;平面线路与斜面线路的夹角,平面线路与斜面线路的夹角,即竖曲线转角(已知)即竖曲线转角(已知)R R R R1 1 1 1 竖曲线半径,竖曲线半径,竖曲线切线竖曲线切线T T T T ,圆弧长圆弧长K K K K 第51页/共105页 竖曲线半径选择的原则:1.串车提升时,相邻两车上沿不碰撞;2.提升长材料时,材料两端不触地。在 线 路 设 计 时 R1取 值:R1=(12 13)SB 1.0t、1.5t矿车 R1:9、12、15m;3t 矿车:R1:12、15、20m。第52页/共105页2、线路纵断面坡度
24、线路坡度:很小,coscos =1=1 HBHAL第53页/共105页1)线路坡度的确定(1)线路等阻力坡度设计,即:重列车(3 5)下行;空列车(3 5)上行。(2 2)矿车自动滚行 特点:i i大、单向运行。3 3吨空矿车 9 93 3吨重矿车 7 71 1吨空矿车 11111 1吨重矿车 9 9 第54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由装车站、绕道、轨道、上山下部平车场和煤仓等硐事组成采区下部车场由装车站、绕道、轨道、上山下部平车场和煤仓等硐事组成一、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一、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一)装车站线路设计(一)装车站线路设计与调车方法
25、有关:与调车方法有关:(1 1)调度绞车调车)调度绞车调车(2 2)矿车自动滚动调车)矿车自动滚动调车第55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1.1.调度绞车调车时的装车站线路调度绞车调车时的装车站线路(1 1)线路布置及调车方法)线路布置及调车方法图17-21 调度绞车调车时装煤车场线路布置(a)通过式;(b)尽头式1机车;2调度绞车;3煤仓;4空车储车线;5重车储车线;6装车点道岔;7、8渡线道岔;9通过线第56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2 2)装车站线路参数的确定。装车线路总长度)装车站线路参数的确定。装车线路
26、总长度L LD D通过式:通过式:L LD D=2L=2LH H+3 L+3 LX X+L+L1 1尽头式:尽头式:L LD D=2L=2LH H+L+LK K+L+L1 1式中:式中:L LH H空、重车线长度,各不小于空、重车线长度,各不小于1.251.25列车长度,列车长度,m mL LX X渡线道岔线路联接点长度,渡线道岔线路联接点长度,m m;L LK K单开道岔线路联接点长度,单开道岔线路联接点长度,m m;L L1 1机车加半个矿车长度,机车加半个矿车长度,m m。第57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2.2.自动滚动行调车时装车站线路自动滚动
27、行调车时装车站线路(1 1)调车方法)调车方法图17-22 自动滚行调车时装煤车场线路1通过线;2阻车器;3煤仓;4空车储车线;5重车储车线;6、7渡线道岔;8调车线第58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2 2)装车站线路参数)装车站线路参数空车存车线分为两段:空车存车线分为两段:L LH1H1段长度为段长度为0.50.5列车长,线路坡度列车长,线路坡度i i1 1,目的是把线路上抬到一定高度,造成空列车,目的是把线路上抬到一定高度,造成空列车能自动滚行的条件。一般取能自动滚行的条件。一般取18182323;i i2 2为空列车自行滚行的坡度,一般取为空列
28、车自行滚行的坡度,一般取9 91111第59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装车点中心线至阻车器的距离装车点中心线至阻车器的距离l l1 1,如图,如图17-2317-23(a a)所示。)所示。图17-23 装车点与阻车器相对位置(a)1t矿车时(一次装载);(b)3t矿车时(二次装载)1阻车器;2溜口第60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为避免列车对阻车器冲撞,此段坡度为避免列车对阻车器冲撞,此段坡度i i0 0=0=0(平坡)(平坡)重车存车线分为两段:重车存车线分为两段:L LH3H3与与L LH4H4。L LH3
29、H3线段长度为线段长度为1 1列车长,列车长,i i3 3为为重列车自动滚行的坡度,一般取重列车自动滚行的坡度,一般取7 79 9。L LH4H4不宜超过不宜超过0.50.5列列车长,车长,i i4 4为重列车上坡段坡度,用它来补偿高差,并防止列车为重列车上坡段坡度,用它来补偿高差,并防止列车冲过储车线终点,一般不超过冲过储车线终点,一般不超过5 5。装车站线路总长度为。装车站线路总长度为L LD D。第61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一)绕道线路设计(一)绕道线路设计主要运输大巷与轨道上山下部平车场想连接的水平巷道称为采区下部车场主要运输大巷与轨道上
30、山下部平车场想连接的水平巷道称为采区下部车场的绕道的绕道1.1.绕道位置及与装车站线路的关系:绕道位置及与装车站线路的关系:绕道绕道2 2位于大巷位于大巷1 1的顶板,称为顶板绕道,如图的顶板,称为顶板绕道,如图17-2417-24(a a)(1 1)当轨道上山倾角为)当轨道上山倾角为20202525不需变坡,直接设竖曲线落平。不需变坡,直接设竖曲线落平。(2 2)当倾角)当倾角2525时,可使上山上抬时,可使上山上抬角,使起坡角达到角,使起坡角达到2525左右,左右,如图如图17-2417-24(b b)(3 3)上山角度较小,可以下扎)上山角度较小,可以下扎角,使起坡角达到角,使起坡角达到
31、2525左右,如图左右,如图17-17-2424(c c)绕道位于大巷底板称为底板绕道,如图绕道位于大巷底板称为底板绕道,如图17-2417-24(d d),它适用在煤层倾角小),它适用在煤层倾角小于于1010左右的情况。左右的情况。第62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图17-24 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绕道的位置(a)(b)(c)顶板绕道;(d)底板绕道1大巷;2绕道;3绕道上山 第63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用顶板绕道时,为了不影响上山的运输,绕道线路应与装车站下帮一侧的通过线相联接,装车站储车线,煤仓放煤口应
32、设在大巷上帮一侧,如图17-25所示。图17-25 绕道布置第64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用底板绕道时,储车线、煤仓放煤口与通过线的相对位置与上述相反。装车站中各渡线道岔的方向也恰采用底板绕道时,储车线、煤仓放煤口与通过线的相对位置与上述相反。装车站中各渡线道岔的方向也恰好相反,如图好相反,如图17-2617-26所示。所示。图17-26 绕道布置 第65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2 2、绕道方向、绕道方向绕道方向是指绕道出口朝向井底车场还是背向井底车场。绕道方向是指绕道出口朝向井底车场还是背向井底车场。设
33、计中一般采用绕道朝向井底车场方向布置。设计中一般采用绕道朝向井底车场方向布置。3 3、绕道线路布置、绕道线路布置(1 1)立式布置)立式布置图图17-2717-27(a a)、()、(c c)所示。)所示。特点是储车线直线与大巷线路相垂直。特点是储车线直线与大巷线路相垂直。(2 2)斜式布置,如图)斜式布置,如图17-2717-27(b b)、()、(d d)所示,这种布置的储)所示,这种布置的储车线路与大巷线路夹角一般可在车线路与大巷线路夹角一般可在45459090。第66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17-27 绕道线路立式和斜式布置第67页/共105
34、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3 3)卧式绕道,图)卧式绕道,图17-2817-28 图17-28 顶板绕道线路布置 第68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设绕道交岔点道岔始端至煤仓中心线的距离为X,则如图17-29所示,设底道起坡点至大巷通过线的垂直距离为y,y值可近似按下式计算。图17-29 顶板绕道起坡点位置第69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通过线与轨道上山下部平车场储车线内侧通过线与轨道上山下部平车场储车线内侧线路的距离:线路的距离:第70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
35、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底板绕道卧式布置(图底板绕道卧式布置(图17-3017-30),),X X和和Y Y值按下式计算:值按下式计算:图17-30 顶板绕道线路布置第71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由于由于S S值较小,绕道转角一般可取值较小,绕道转角一般可取4545。当当S S及及确定后,便可进行下列计算:确定后,便可进行下列计算:第72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三)辅助提升车场线路设计(三)辅助提升车场线路设计图17-31 线路坡度示意图第73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
36、路设计1 1、斜面线路:、斜面线路:3 3号对称道岔号对称道岔2 2、储车线线路、储车线线路(1 1)储车线线路平面布置。)储车线线路平面布置。(2 2)储车线线路纵断面坡度。)储车线线路纵断面坡度。高道线路坡度高道线路坡度i iG G为:为:底道线路坡度底道线路坡度i iD D为:为:高道线路坡度角高道线路坡度角 为:为:底道线路坡度角为:底道线路坡度角为:第74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3 3)高低道线路的有关参数)高低道线路的有关参数高低道起坡点的合理位置。高低道起坡点超前低道起坡点的水平距离为。高低道起坡点的合理位置。高低道起坡点超前低道起坡
37、点的水平距离为。一般。一般。高低道的最大高低差。两起坡点的垂直高差高低道的最大高低差。两起坡点的垂直高差H H称为最大高低差。称为最大高低差。高低道线路中心距高低道线路中心距第75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3 3、竖曲线参数及相对位置的确定、竖曲线参数及相对位置的确定 (1 1)竖曲线参数。)竖曲线参数。竖曲线半径。一般取竖曲线半径。一般取9m9m、12m12m、15m15m、20m20m。竖曲线线路转角。竖曲线线路转角。高道竖曲线线路转角高道竖曲线线路转角低道竖曲线线路转角低道竖曲线线路转角第76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
38、部车场线路设计图17-32 下部车场高低道起坡点间距的限定办法(a)同半径一次变坡法;(b)变半径一次变坡法;(c)同半径甩车线上抬法;(d)同半径提车线下扎法;(e)同半径提车线下扎甩车线上抬法 第77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高低道竖曲线两端点高差及高低道竖曲线两端点高差及高道竖曲线两端点高差高道竖曲线两端点高差低道竖曲线两端点高差低道竖曲线两端点高差第78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高低道竖曲线水平投影长度图17-33 竖直线两端点高差及水平段投影长(a)高道;(b)低道第79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
39、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高道竖曲线水平投影长度:高道竖曲线水平投影长度:低道竖曲线水平投影长度:低道竖曲线水平投影长度:第80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2 2)高低道竖曲线相对位置的确定。)高低道竖曲线相对位置的确定。图17-34 竖曲线及平车场线路各参数剖面示意图第81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二、石门装车式下部车场二、石门装车式下部车场图17-35 石门装车站线路布置(a)一个装车点;(b)两个装车点 第82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1)双向绕道机
40、车顶推调车。7-36 双向绕道机车顶推调车 第83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2)单向绕道机车牵引调车图17-37 单向绕道机车牵引调车 第84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3)环形绕道环形运行调车。图17-38 环形绕道环形运行调车 第85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一、单道起坡甩车式车场一、单道起坡甩车式车场(一)甩入平巷的单道起坡甩车场(一)甩入平巷的单道起坡甩车场图17-39 甩入平巷的单道起坡甩车场 第86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中部车
41、场线路设计1、斜面线路(1)斜面线路的布置方式。图17-40 斜面线路回转方式(a)一次回转;(b)二次回转 第87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2)斜面线路联接系统参数。图17-42 回转角及伪倾角的计算 第88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2、竖曲线图17-43 竖曲线参数 第89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3 3、平面线路、平面线路当线路转入平巷后,平行移动了当线路转入平巷后,平行移动了S S距离距离平移距为平移距为S S时,异向曲线中缓和直线段为时,异向曲线中缓和直线段
42、为第90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4 4、平面线路的平面图及坡度图、平面线路的平面图及坡度图各点标高分别为:各点标高分别为:点相对标高为点相对标高为00D D点:点:A A点:点:C C点:点:第91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图17-45 线路坡度图第92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二)甩入绕道的单道起坡甩车场(二)甩入绕道的单道起坡甩车场图 17-46 甩入绕道式中部车场(a)平面图 (b)绕道底板至轨道机上山底板高度 第93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
43、路设计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三)甩入石门的单道起坡甩车场(三)甩入石门的单道起坡甩车场图17-47 甩入石门的单道起坡甩车场第94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二、双道起坡甩车式车场二、双道起坡甩车式车场在斜面上设两个道岔(甩车道岔和分车道岔),使线路在斜面在斜面上设两个道岔(甩车道岔和分车道岔),使线路在斜面上变为双轨,空重车线分别设置竖曲线起坡。上变为双轨,空重车线分别设置竖曲线起坡。1 1、斜面线路、斜面线路道岔曲线道岔系统道岔曲线道岔系统优点:由于道岔间设有斜面曲线,回转角较大,故甩车场斜面优点:由于道岔间设有斜面曲线,回转角较大,故甩车场斜面交叉
44、点的长度和坡度均较小,易于开掘和维护,也便于设置简交叉点的长度和坡度均较小,易于开掘和维护,也便于设置简易交岔点。易交岔点。道岔道岔系统道岔道岔系统第95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图-斜面线路布置方式第96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2、平面线路储车线高、低道线路3、竖曲线图17-50 斜面线路二次回转方式竖曲线位置的确定第97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斜面线路布置的特点:低道竖曲线紧接在联接点曲线之后布置,但高道竖曲线上端点不能进入第二道岔。斜面线路布置的特点:低道竖曲
45、线紧接在联接点曲线之后布置,但高道竖曲线上端点不能进入第二道岔。将提、甩车线向垂直轴上投影,可得:将提、甩车线向垂直轴上投影,可得:将提、甩车线向水平面上投影,得将提、甩车线向水平面上投影,得第98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一、单道起坡上部顺向平车场一、单道起坡上部顺向平车场1 1、特点:车辆由斜面进入平台后,车辆进入、特点:车辆由斜面进入平台后,车辆进入,储车线方向与提车线方向一致。储车线方向与提车线方向一致。2 2、布置方式:、布置方式:1 1)顺向单道)顺向单道 (1 1)线路布置:上山经反向竖曲线之后,平台上设单轨线路)线路布置:上山经反向竖曲
46、线之后,平台上设单轨线路(2 2)坡度:)坡度:i=3 i=3 4 4(向绞车房方向)(向绞车房方向)(3 3)调车:由上山变平后,即关阻车器)调车:由上山变平后,即关阻车器 第99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采用这种布置的条件是:图17-52 单道起坡上部顺向车场 第100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二)单道起坡上部逆向平车场(二)单道起坡上部逆向平车场1 1、特点:车辆进入储车线方向与提车线方向相反。、特点:车辆进入储车线方向与提车线方向相反。2 2、线路布置,、线路布置,单道逆向平车场;双道逆向平车场。单道
47、逆向平车场;双道逆向平车场。通过能力小通过能力小 图图17-5317-53第101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图17-53 单道起坡上部逆向平车场第102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二、双道起坡上部平车场令低道竖曲线与斜面平行线路联接点终点相联,竖曲线起点距离L1:竖曲线终点水平距离L2:第103页/共105页习题:1、试述车场线路设计的内容和步骤。2、试述道岔的选择。3、绘图说明单轨线路曲线半径的选择。4、说明外轨抬高和轨距加宽的原因和方法。5、绘出主线为单轨的单开道岔非平行线路联接图,并写出相关的计算公式。6、绘图说明单开道岔平行线路联接。7、绘图说明分岔平移线路联接。8、线路坡度的确定方法是什么?9、采区下部车场的形式有哪些?10、辅助提升车场线路坡度及最大高低差的计算。11、采区中部车场有哪些类型?12、绘图说明单道起坡斜面线路回转方式的特点、布置斜面线路的目的及回转方式选择。13、采区上部车场有哪些类型?14、绘图说明单道起坡上部顺向平车场。第104页/共10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05页/共105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