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知识点全面总结.docx
《高一数学知识点全面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数学知识点全面总结.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数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一数学怎么学?中学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须要在对学问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索,多探讨。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数学学问点总结,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数学学问点总结(一)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留意: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
2、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需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_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 b(或a b); 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记为a b(或 ,且 ) 3)交集:ab=x| xa且xb 4)并集:ab=x| xa或xb 5)补集:cua=x| x a但xu 留意:? a,若a?,则? a ; 若 , ,则 ; 若 且 ,则a=b(等集)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驾驭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殊要留意以下
3、的符号:(1) 与 、?的区分;(2) 与 的区分;(3) 与 的区分。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ab=a a b;ab=b a b;a b c ua c ub; acub = 空集 cua b;cuab=i a 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aa=a,a? = ?,ab=ba;aa=a,a? =a,ab=ba; cu (ab)= cuacub,cu (ab)= cuacub; 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高一数学学问点总结(二) 等差数列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或an=am+(n-
4、m)d 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2 d或sn=(a1+an)n/2 若m+n=2p则:am+an=2ap 以上n均为正整数 文字翻译 第n项的值=首项+(项数-1)_公差 前n项的和=(首项+末项)_项数/2 公差=后项-前项 中学数学数列学问点总结:等比数列公式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1) 等比数列:a (n+1)/an=q (nn)。 (2) 通项公式:an=a1q(n-1); 推广式:an=amq(n-m); (3) 求和公式:sn=na1 (q=1) sn=a1(1-qn)/(1-q) =(a1-anq)/(1-q) (q1) (q为公比,n为项数) (4)性质: 若
5、 m、n、p、qn,且m+n=p+q,则aman=apaq; 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 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 若m、n、qn,且m+n=2q,则aman=aq2 (5)"g是a、b的等比中项""g2=ab(g 0)". (6)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 留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等比数列的第n项。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 sn=a1+a2+a3+.+an(公比为q) q_sn=a1_q+a2_q+a3_q+.+an_q =a2+a3+a4+.+a(n+1) sn-q_sn=a1-a(n+1) (1-q)sn=a1-a1_qn sn=(a1-a1
6、_qn)/(1-q) sn=(a1-an_q)/(1-q) sn=a1(1-qn)/(1-q) sn=k_(1-qn)y=k_(1-ax)。 高一数学学问点总结(三) 立体几何初步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定义:有两个面相互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相互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7、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像,其相像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几何特征:上下底面是相像的平行多边形侧面是梯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
8、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底面是全等的圆;母线与轴平行;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侧面绽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底面是一个圆;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侧面绽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上下底面是两个圆;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侧面绽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球的截面是圆;球面上随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
9、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对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特点: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旧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 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旧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高一数学学问点总结(四) 几何定理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
10、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全部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假如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1、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
12、边距离相等的全部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假如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假如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
13、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全部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假如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假如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 逆定理 假如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
14、=c2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假如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 推论 随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
15、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16、是菱形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相互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 逆定理 假如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17、假如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假如a:b=c:d,那么ad=bc 假如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质 假如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 假如a/b=c/d=m/n(b+
18、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假如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像 91 相像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像(asa) 92 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知识点 全面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