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均衡与货币政策.pptx
《货币均衡与货币政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均衡与货币政策.pptx(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最终目标体系一、最终目标体系就总体而言,一国在宏观经济方面大致存在这样四种类型的问题:n社会经济生活是否安定?n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n生产要素和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如何?n国际收支是否保持平衡?o对于这四个宏观经济问题,当代各国通常都是利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解决的。第1页/共82页1 1、稳定物价、稳定物价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而物价总水平能否保持基本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内经济生活是否能够保持安定这样一个宏观经济问题。因此,稳定物价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物价是否能够保持稳定,取决于本国货币的币值、即货币购买力。第2页/共82页稳定物价就是要抑制通货膨胀、维持币值的稳定,
2、因而又把这一目标称之为“稳定货币”。o指标:消费物价上涨率5%。第3页/共82页2、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针对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这一宏观问题而设置的宏观经济目标,其涵义是国民生产总值要求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不要停滞,更不能出现负增长;当代各国都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义为一国经济按人口平均产出、即人均GDP的增长率。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货币资本对劳动力的比率增长。指标:人均GDP5%第4页/共82页3、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问题,充分就业应针对所有资源。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指标:通常以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总人数相比较,即“失业率”考察就业
3、状况;失业率 4%。过高的失业率会带来巨大的社会问题,严重时会引致政治骚乱。第5页/共82页4、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倘若国际收支不平衡,出现顺差或逆差:n一方面会导致黄金、外汇储备变动,影响国内货币流通的稳定;n另一方面又会造成本国货币的对外汇价发生变动,影响本国的进出口贸易。o在一国,国际收支能否保持平衡,也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o要求: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第6页/共82页如果在同时既能够保持物价的稳定、又有较高经济的增长速度、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国际收支也维持基本平衡,这当然是宏观经济的最佳状态。但这毕竟只能是一种理想境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难以达到。四个基本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
4、性,决定同时实现四个目标是不大可能的。基本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二、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二、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第7页/共82页1、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之间、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之间o稳定物价要求收紧银根、压缩投资需求、控制住货币量与信用量;o要使经济有较高的增长速度,则要求增加投资,充分就业也要求增加投资量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o著名的菲利浦斯曲线是研究和分析这两个目标间矛盾性的典型代表。o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菲利浦斯认为,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第8页/共82页o若要求抑制通货膨胀、降低物价上涨率,则需要控制信贷规模、压缩财政开支,可能因压缩了投资量而付出经
5、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失业率增高的代价;o若要求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目标,需要增加货币供给以刺激投资,可能引致通货膨胀而牺牲稳定物价目标。第9页/共82页2、稳定物价与平衡国际收支之间、稳定物价与平衡国际收支之间o处于通货膨胀中的国家,国内利率往往比较高,容易引导资本流入。o此时经常项目可能会出现逆差,但资本大量流入弥补了贸易逆差,国际收支不仅会维持平衡,甚至有出现顺差的可能;o此时若将抑制通货膨胀、恢复物价的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重点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势必引致利率继续上升,从而加剧了国际收支的顺差失衡问题。第10页/共82页o若将消除高额顺差、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作为货币政策的重点目标,势必要求
6、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以改善因资本大量流入而形成的外汇供过于求、本币汇率升值的状况;o会因中央银行投放出大量的基础货币去购进外汇而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o并且,纵然本国物价水平维持稳定状态,也会因受通货膨胀国际传递机制的影响,导致本国国际收支失衡或引发国内通货膨胀。第11页/共82页3、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之间、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之间o由于经济增长带动了进口增加,出口产品面临由于国民收入增加带来的需求,如果进口的增长快于出口的增长,就有可能导致贸易差额的恶化;o同时,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就需要增加投资,在国内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外资流入可能会造成资本项目出现顺差。o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7、弥补国际收支失衡,但不能确保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共存。第12页/共82页o吸收外资、由资本流入来弥补贸易逆差毕竟有限,并且还存在着偿付外债本息问题。o依靠资本流入来弥补经常项目逆差的方式,只能是暂时的,并且所实现的均衡也是非实质性的均衡。o反之,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通常要求压制国内的有效需求以减少进口,争取消除逆差,这有可能会影响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导致经济衰退的后果。第13页/共82页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之间是相互矛盾的,要同时达到这四个目标几乎没有可能。因此,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侧重点。在政策侧重点的选择问题上,主要是处理好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考虑这两
8、个基本政策目标的配合。三、最终目标选择三、最终目标选择第14页/共82页稳定与增长二者之间的配合,体现着宏观经济的总体均衡。o因此,政策目标配合模式的选择,体现着如何处理稳定与增长的关系。第15页/共82页作为一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其可选择的政策目标无非有这样三种配合:1、最终目标模式、最终目标模式n侧重于稳定物价目标,期望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n侧重于经济增长目标,期望实现高通货膨胀的高经济增长;n兼顾稳定与增长,期望获得低通货膨胀的适度经济增长。第16页/共82页前两项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单一目标,后一项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双重目标。第17页/共82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
9、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它改变了过去追求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并重的做法,第一次将货币币值的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目标既不同于单一的反通胀政策,也并不意味着主张稳定与增长并重的政策。2、以稳定为主、兼顾增长的政策、以稳定为主、兼顾增长的政策第18页/共82页单一的反通胀政策以单纯追求物价稳定为目标,为实现物价稳定可不惜牺牲经济增长;稳定与增长并重的政策以同时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稳定的货币环境为目标,期望实现无通货膨胀的高经济增长;“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则要求在抑制物价上涨幅度的同时维持适度
10、的经济增长率,并且决不以牺牲经济增长为前提。三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第19页/共82页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称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中间变量等,它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货币政策目标一经确定,中央银行必须选择相应的中介变量,编制具体贯彻货币政策的指标体系,以便具体的政策操作和检查政策的实施效果。第20页/共82页货币政策是实现一定目标的货币供给,其直接作用对象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主要变量。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宏观金融调控措施来操纵货币供给,改变中央银行能
11、够施以直接影响的中介变量值,进而指导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保证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因此,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可用下图反映:一、中介目标的选择依据一、中介目标的选择依据第21页/共82页第22页/共82页其中:o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是中央银行实施宏观金融调控的主要依据;o从操纵货币供给到影响中介目标的过程则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金融的操作过程。o因此:第23页/共82页n就货币政策的基本环节而言,工具变量、中介变量和目标变量的设置及相互间的关系,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决策的基本内容;n就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操作过程而言,操纵货币供给、调节决定货币供给的三大变量,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金融
12、的基本内容。第24页/共82页n必须具有内生性,即必须是反映货币均衡状况或均衡水平的内生变量;n必须具有传递的直接性,其形成或变动,直接对宏观经济的主要变量,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总水平等发生作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符合四方面要求: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符合四方面要求:第25页/共82页n必须具有可控性,即货币当局通过调控工具,能够对其作量的控制或调整;n必须具有可测性,即它必须是可计量的因素,并且在金融部门的有关统计资料中,其数量能够及时反映出来。除内生性为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内涵要求外,一般将其概括为:n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第26页/共82页通常而言,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体系一般包括利率、货币供应
13、量。这些中介目标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的先后和作用于最终目标的过程各不完全相同,中央银行对它们的控制力度也不一样;央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控包含于其基本职能之中,是其基本职能的必然要求;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体现着中央银行的主要作用。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体系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体系第27页/共82页o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利率,通常是指短期的市场利率;o即能够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动灵活的利率。o在具体操作中有的使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有的使用短期国库券利率;o中央银行能将短期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是因为短期市场利率具有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1、利率、利率第28页/共8
14、2页货币供应量能够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n可测性:它们都分别反映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可以随时进行量的测算和分析;n可控性:M1和M2虽不由央行直接控制,但央行可以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调整准备金率及其它措施间接地控制住;n相关性,则可以进一步通过对本国历史情况的分析得到证明。2、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第29页/共82页各国使用得比较多的中间目标,主要有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储备头寸(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o至于以哪一个为主,各国在不同时期也不尽相同,并且要受到最终目标的制约。第30页/共82页o思路:通过货
15、币供给M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形式增减,而投资增减则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o即:M r I E Yo凯恩斯主义主张将充分就业作为最终目标,为了达到充分就业,认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应该是利率而不是货币供应量。1、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凯恩斯学派的理论第31页/共82页他们认为:在利率很低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即使很大,也会被公众吸收、贮藏,成为休闲货币,掉入流动性陷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微不足道。因此,在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下,美国等西方国家过去的传统都是以市场利率为主要的中间目标的。第32页/共82页现代货币学派认为:2、现代货币学派的理论、现代货币
16、学派的理论n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中的直接效果。n即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可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不需通过利率对投资和收入的间接传导。o鉴于此,现代货币主义则主要以反通货膨胀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第33页/共82页他们提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n将货币供应量(M2)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间目标;n主张把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比率上。o在现代货币主义政策思想影响下,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也在1979年以后改为以货币供应量(M2)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间目标。第34页/共82页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
17、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需要借助于一些经济杠杆来作用于整个经济,这些经济杠杆就是货币政策工具。准确地说,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能够通过金融途径影响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经济手段。因此,货币政策工具一般体现为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第35页/共82页即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应当是属于中央银行自身的信用管理业务,另一方面必须是针对决定货币供给的主要变量发生作用。央行一旦依据所选中介变量确定出相应工具变量的期望值,需调整业务重心和不同业务操作方向,并规划出具体的业务指标体系。而由不同的中央银行业务所体现的政策工具,对工具变量的作用力度、直接或间接
18、以及操作的难易程度等不尽相同。第36页/共82页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原始目的在于保障存户的安全,主要用于银行倒闭时偿付银行债务的准备。在中央银行由法律规定享有调整存款准备率的权力之后,它就成为中央银行调控信用量的工具了。从现象上看,存款准备率政策的作用对象在中央银行的负债方,即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1、存款准备率(存款准备率政策)存款准备率(存款准备率政策)第37页/共82页然而,事实上它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放出的基础货币量存在着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则与存款准备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可提高法定存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 均衡 货币政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