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docx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docx(1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手卫生技术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50分)操作项目手卫生技术总分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操作目的去除手部皮肤的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评估要点1 .环境清洁、宽敞、布局合理。2 .洗手水池设计合理,水花飞溅少。3 .干手物放置在不易被水花溅湿的地方。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2操作用物:洗手池设施、清洁剂(通常为肥皂或含杀菌成分等洗手液)、擦手纸或毛 巾或干手机、盛放擦手纸或毛巾的容器、必要时备指甲剪。3操作步骤1.评估环境:清洁、宽敞。22.修剪指中,取下手部饰物及手表。53.打开水龙头,调节合适水流和水温。24.湿润双手,关上水龙头并取适量清洁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
2、指 缝。35.按六步洗手法或七步洗手法充分揉搓双手至少15秒: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 揉搓;掌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两手交替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 缝相互揉搓;弯曲各指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两手交替;一手握另一手 大拇指旋转揉搓,两手交替进行;指尖在掌心中转动揉搓,两手交替;必要时, 手掌握住手腕旋转揉搓,两手交替。166.打开水龙头,流水冲净。27.关闭水龙头,以擦手纸或毛巾或在干手机下烘干双手。58.操作速度:完成时间不少于40秒。5综合评价A 5分; B 4分; C 3分; D 2分; E 1分; F 0分5注意事项L手部不佩戴戒指等饰物。2 .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
3、节等易污染的部位。3 .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也可以使用干手机干燥双手,毛 巾一用一消毒,避免手部再污染。4 .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 替洗手。5 .禁止使用不沥水的容器放置肥皂,禁止向未使用完和未清洁处理的取液器中添加 洗手液。评分标准1 .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2 .原则性操作颠倒一处扣2分。1测量血压技术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50分)操作项目测量血压技术总分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操作目的L测量和记录患者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2.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功能。评估要点询问患者身体情况:(1)病情、基础血压值和用药情
4、况;(2)意识状态及合作程 度;(3)患者30min内有无热敷、沐浴、活动、情绪波动;(4)被测量肢体有无 偏瘫、功能障碍,测量部位皮肤有无损伤。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2操作用物:治疗盘、血压计、听诊器、弯盘、记录纸、笔。3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2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唤患者,核对床头卡及手腕带),评估患者。33.洗手,戴口罩。检查血压计、听诊器。34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25.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选择测量血压的方法。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卧位。26.测量血压:放置血压计,保持血压计零点与肱动脉、心脏同一水平处。取卧位时平腋中线; 坐位时平第四肋。卷袖露
5、臂手掌向上,肘部伸直。打开血压计,开启水银槽开关。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膀中部, 下缘距肘窝23cm,缠袖带,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听诊器置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一手固定,另一手握加压气球,关气门,匀速 向袖带内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匀速缓慢放气,速度以水银柱每秒下降4mmHg为宜,注意水银柱刻度和肱动脉 声音变化。在听诊器中听到第一声搏动,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即为收缩压。当搏动声突 然变弱或消失,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即为舒张压。(如果血压未听清或异常, 需要重测时,应先将袖带内气体驱尽,使汞柱降至“0”点后再行测量)。测量完毕,松袖带,还原听诊器,整理患者
6、衣袖。排尽血压计袖带内余气,整理后放入盒内,血压计盒盖右倾45 ,使水银全 部流回槽内,关闭水银开关,盖上盒盖,平稳放置。147.告知患者测得的血压值,并记录。38.整理患者衣、被,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询问患者需要,根据病情行相关知 识宣教。39.按要求分类处理用物。210.洗手,取口罩。211.做好相关记录。210l-2cm左右,松开固定小阴唇的手固定导尿管。将注射器接气囊注入10T5nil生理 盐水,轻拉尿管以证实尿管固定稳妥。17.将尿管夹闭,将尿袋悬挂于床边,打开尿管夹。撤去洞巾,擦净外阴,脱去手套 于弯盘内。在尿管上贴标签,注明置管人的姓名及日期时间。撤出患者臀下垫巾和 导尿包放于治
7、疗车下层。818.协助患者穿好衣裤。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219.询问患者需要,酌情开窗通风。撤去屏风。220.记录尿量、颜色,如有标本立即送检。221.处理用物,洗手,取口罩,记录。222.操作速度:完成时间20分钟以内。2综合评价A5分; B4分; C3分; D2分; E1分; F0分5指导要点1 .指导患者放松,在插管过程中协调配合,避免污染。2 .指导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保证充足入量,预防发生感染和结石。3告知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防止尿管打折、弯曲、受压、脱出等情况发生,保持通 畅。4告知患者保持尿袋高度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逆行感染。5.指导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骨盆底肌的
8、训练,以增强控制排尿 的能力。注意事项1 .导尿过程中,若导尿管触及尿道口以外区域,应重新更换尿管。2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尿管要定时夹闭。3 .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量1000毫升,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4 .患者尿管拔出后,观察患者排尿时的异常症状。5 .男性患者包皮和冠状沟易藏垢,导尿前彻底清洗,导尿管插入前建议使用润滑止 痛胶,插尿管时,遇有阻力,特别是尿管经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的狭窄部、 耻骨联合下方和前下方处的弯曲部时,嘱患者缓慢深呼吸,慢慢插入尿管。必要时 请专科医师插管。评分标准1 .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2 .原则性操作颠倒一处扣2分。3 .污染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一次
9、扣2分,无菌物品污染后未予更换扣10分。4 .插入导管位置不正确扣10分。5 .未贴便签扣2分。6 .尿管夹未打开扣5分。7 .关心、体贴患者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8 .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100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100分)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总分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101102操作目的对任何原因所致心跳骤停现场急救,为进一步复苏创造条件。评估要点L评估现场环境安全。2.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作无呼吸)。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2操作用物:治疗盘内放置:纱布、简易呼吸器、手电筒、弯盘。3操作步骤1.评估现场抢救
10、环境的安全性。22.快速判断患者意识,呼救,记录时间。43.使患者仰卧,身体无扭曲,注意保护颈椎、腰椎。暴露胸腹部,松开裤带。54.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时间510s,同时判断患者呼吸状态。45.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胸骨体中下1/3交界处。5 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十指交扣离 开胸壁,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处: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使肩、 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手掌根不离开患 者胸部。10按压幅度:成人胸骨下陷至少5cm;婴儿和儿童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尺寸 的1/3 (婴儿约为4cm,儿童约为5
11、cm)。6按压时间:放松时间二1: lo5按压频率:至少100/mino5 每次按压应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5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26.开放气道如有明确的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呼吸道。如有活动义齿,则取下。 (2)仰头抬须法开放气道: 操作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手掌向后下方施力,使头充分后仰。另一手示指、中指将须部向前抬起,使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与地面垂直。107.应用简易呼吸器实施人工呼吸将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min。一手以“EC”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 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mino108.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二30:229.操作2min
12、 (约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 支持;如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直至有条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判断有效指征:呼吸恢复;能触摸大动脉搏动;瞳孔由大变小,光反射存在;面色、 口唇由紫弟转为红润;有眼球活动或睫毛反射。810.复苏有效,操作完成后将患者头偏向一侧,进入下一步的生命支持。53操作速度:完成时间5分钟以内。2综合评价A5分;B4分: C3分; D2分;E 1分;F0分5注意事项1 .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易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2 .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 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如需
13、安装人工气道或插管时,中 断不应超过10秒。3 .成人使用12L的简易呼吸器,如气道开放,无漏气,1L简易呼吸器挤压1/2 2/3, 2L简易呼吸器挤压l/3o4 .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 不能离开胸壁。5 .如患者没有人工气道,吹气时稍停按压,如患者插有人工气道,吹气时可不暂停按 压。评分标准L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2 .原则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3 .判断病人呼吸、颈动脉搏动有效指征的时间少于5秒、超过10秒扣2分。4 .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103104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
14、范一.发热反应1.预防措施(1)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与有效期。(2)检查输液器外包装有无破损、漏气,生产日期和有效期。(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2.处理规范(1)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3)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遵医嘱给予物理降 温。(4)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供应室、护理部。(5)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供应室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 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3.处理程序立即停止输液一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一报告医生一遵医嘱给药 一就地抢救一观察生命
15、体征一记录抢救过程一及时上报一保留输液 器和药液一送检105二.急性肺水肿1.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2)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需要特别慎重并密切观 察。(1)立即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降至最低。(2)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3)病情允许可将患者安置为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减轻心脏负担。(4)给予高流量吸氧,一般氧流量为68升/分,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5)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物、平喘、强心和利尿剂。(6)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每隔5T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的止 血带,可有效的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16、。(7认真记录患者的抢救过程。(8)患者病情平稳后,要加强巡视,重点交接班。(9)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3. 4HB箫立即停止输液一通知医生f将患者安置为端坐位,双腿下垂106一高流量给氧一遵医嘱用药一必要时四肢轮扎一做好病情及抢救的记录三.静脉炎.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2)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使用。同时减慢输液速 度,防止药液渗出血管外。(3)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保护静脉。(4)静脉内置管,应选择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导管,置管时间不宜 过久。1 .处理规范(1)停止在静脉炎部位输液,将患者抬高并制动。(2)可用50%硫酸镁液湿敷每日2次,可
17、行超短波治疗。(3)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2 .处理程序停止局部输液一局部50%硫酸镁湿敷一遵医嘱应用药物四.空气栓塞.预防措施(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质量,排尽输液管内空气。(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连续输液应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液; 输液完毕及时拔针。107(3)加压输液时应专人看护。1 .处理规范(1)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2)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卧位。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 置处于低位,利于气泡漂移至右心室尖部,从而避开肺动脉入口,随 着心脏的舒缩,较大的气泡碎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 被吸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机体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
18、。有条件者,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6)记录抢救过程。2 .处理流程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一置患者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一给予高 流量吸氧-密切观察病情一记录抢救过程108静脉注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一.静脉炎.预防措施(1)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2)根据患者年龄、血管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输液工具。(3)合理选择穿刺部位,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或留 置深静脉导管;避免在瘫痪的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液。(4)严格控制药物的浓度和输液速度;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 选用粗大的血管或留置深静脉导管。(5)加强外周静脉置管留置
19、期间的护理;外周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一般 不超过72小时。3 .处理方法(1)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2)将患肢抬高、制动。(3)局部进行热敷或热湿敷(50%硫酸镁或95%酒精);(4)可遵医嘱抹喜疗妥软膏或金黄散湿敷;必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治 疗。(5)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 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局部抗炎能力。二.液体渗出和外渗.预防措施10912.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7分钟以内。2综合评分A 5分; B4分: C3分; D2分; E 1分; F0分5指导患者1 .告知患者测量结果。2 .告知患者测量血压时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3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
20、者或家属学会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药物的作用和 副作用。注意事项1 .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2 .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3 .按照要求选择全适袖带。4若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5 .偏瘫患者选择健侧上臂测量血压。评分标准1 .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2 .原则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3 .未保护患者隐私扣5分。4 .关心、体贴患者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5 超过规定实际酌情扣分。11(1)提高穿刺技术。(2)尽量避免使用静脉钢针。(3)合理选择穿刺部位,避免在肢体屈曲的部位进行注射;需要中、 长期静脉输液的患
21、者,建议使用中长静脉导管或行深静脉置管;输注 易致渗漏损伤的药物时,应选弹性好且较粗的血管。(4)最大程度地稀释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5)为不合作、意识混乱、定向力障碍的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要有其 他人员协助。(6)过度活动的患者适当固定,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7)输液过程中,应定时观察穿刺部位;若出现局部疼痛,不能根据 回血排除渗漏。(8)告知患者和家长输液渗漏的症状,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 便及时处理。1 .处理方法(1)发生渗漏时立即停止原部位静脉滴注,抬高患肢。(2)如果渗出溶液刺激性不强时,可局部给予50%硫酸镁湿敷或热敷 患部,以促进渗出药液的吸收。(3)发生渗漏后,应注意
22、观察和评估渗漏部位的运动、感觉和肢端血 运等情况,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4)发生腐蚀性药物渗漏,撤除输液管路之前应先确定治疗方案。在 撤除管路时,应避免过重压迫出血部位。110(5)细胞毒药物外渗的处理:立即停止输液。以空针回抽渗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针。局部环形封闭治疗:2%利多卡因lml+生理盐水5ml +地塞米松2.5mg ,做多处皮下注射,范围大于发生渗漏的区域。使用拮抗剂。局部冰敷。渗出后局部冰敷612小时,但草酸铝及长春碱类药则不宜采用 冰敷,以免加重末梢神经毒副作用的发生。水疱的处理:多发性小水疱注意保持水疱的完整性,避免摩擦和热 敷,保持局部清洁并提高局部肢体,待自然吸收;直径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护理 技术 操作 评分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