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docx





《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docx(1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新苏教版六上科学精品教案最新精心整理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10丝在潮湿环境中消耗了量筒内的空气,省出的空间 被烧杯里的水补充。五、防止铁生锈交流全世界每年生产的钢铁大约有1/4被锈“吃 掉”;由于设备锈蚀,导致停工停产,产品质量下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介绍各种防锈1、人们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想出了许多防锈的方方法及蕴含的科法,你知道这些方法有什么科学原理吗?明确:图片1、3、4抹油、喷漆、喷釉,都是为了 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达到隔绝空气和水分学道理。的目的。图片2在铁制品表面镀上耐腐蚀的金看图分析,交属,达到隔绝空气和水分的目的。图片5是改变 钢铁内部结构,制成不锈
2、钢,增强抗腐蚀能力。2、观察家中的各种铁制品用了哪些防锈方法。明确:防锈方法有很多,如:将铁锅、刀、 勺、铲等晾干或擦去水分;铁丝衣架或回形 针用塑料包裹;缝衣针用锡纸包装 六、课堂练习流L下列属于铁锈特点的是()A.有光泽B.红褐色C.能导电2 .下列办法中防止铁生锈的是()A.刷上一层油漆B.浸入水中C.放在潮湿的角落里3 .下列有关铁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有空隙能导电比较韧比较脆褐红色回答银白色A.B.C.D.4 .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A.只是空气B.只是水分C.是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5 .在烧杯中放入一枚铁钉,便其一半在液面以上, 一半在液面以下,然后置于空气中,则铁钉最容易 生锈的
3、部位是()A.液面下的铁钉练习完成达标测评上使用它观察过什么?预测:这是放大镜,我们曾使用放大镜观察过蚂蚁、 蜗牛等小动物,观察过植物的根茎叶。2.放大镜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有哪些应用? 教师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回顾,回答父流用,激发研究放 大镜结构、功能 及二者之间的相 互关系的兴趣。泳|、亿以H观泰心物的/Ol / _ 5 rrm动物学家,Ckl 视察昆虫3 .通过教科书聚焦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放大镜起什 么作用?明确:(1)放大物体图像作用。注意:不是放大物体,因物体不没变大。(2)聚光作用:聚太阳光点燃火柴或纸张。4 .怎么使用放大镜?播放视频。5 .使用放大镜应该注意什么
4、问题?明确:不要在强光下对着自己的皮肤防止灼伤或者 对着易燃物品引起火灾。6放大镜,顾名思义,具有放大功能。那么,放大 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观察,回答看视频回顾 回答思考讲授新课一、探索(-)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 的镜片观察步骤(1)首先给三种镜片编上号(2)用三种镜片分别观察自己的指纹、大小相同 的文字或皮肤上毛孔等,找一找哪种镜片能把物体 的图像放大。(3)先正面观察,再从侧面观察三种镜片有什么 不同特点。(4)将你的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按步骤观察比 较通过观察比较放 大镜的镜片、普 通玻璃片、近视 眼镜的镜片,发 现放大镜的镜片 的结构特点。通 过观察三种镜片 截
5、面的特点,用 图形来抽象表示 出放大镜的镜片 特点,架起“中 央厚、边缘薄”100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能否放大物体不饯又能特点中央段边徐薄中央边像一需中央番边脩唐(二)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围棋子、平面镜有 什么不同特点?明确:放大镜是透明的,围棋子和平面镜是不透明 的。小结:(1)放大镜镜片特点:中央后,边缘薄;透明(2)放大镜镜片作用:放大物体图像(三)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1 .这是三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的放大效果,请 按放大倍数从小到大排序。2 .观察方法(1)看一看,摸一摸,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 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2)为了方便观察记录,先将镜片编号。(3
6、)可以将镜片的特点用简图加文字描述的方式 进行记录。3 .观察记录与交流放大9倍放大3倍放大迎倍镜片侧面特点(用简图表示)C4 .我的发现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凸度越小,放大倍 数越小。(镜片中央凸起的程度叫凸度。)5 .讨论(1)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与镜片的直径有关吗? 材料准备:三个倍数相同直径不同的放大镜 观察与记录101记录分析观察比较归纳排序观察记录分析讨论、实验、分析这一概念与实物 之间的联系,形 成“凸”这一概 念。通过观察不同放 大镜的放大效 果,激发学生对 放大倍数的研究 与探索。要求学 生先按放大倍数 从小到大排序, 再观察镜片截面 特点,并用图表 示,让学生建立 起镜片截面
7、厚度 与放大倍数之间 的关系,从而了 解放大镜的放大 倍数与镜片的凸 度有关。我的发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无 关。(2)从下面的观察记录中,有什么新发现?新的发现:放大倍数越大,透镜的视野就越小; 放大倍数越小,透镜的视野就越大。二、研讨1 .阅读资料,放大镜的镜片为什么叫做凸透镜?阅读资料回答中央序、边缘薄的透明物体 能把图像放大.买现人眼看不清 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 信息。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 发现了这一点,并发明、制作了 放大镜。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30前凸透镜广泛使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明确:因为放大镜的镜片具有中央厚、边缘薄且透明 的物体,能放大物体图像。
8、2 .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明确:镜片的凸度不同。3 .镜片的放大倍数跟什么有关?明确:跟镜片的凸度有关,与镜片的直径无关。 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三、拓展:自制放大镜根据放大镜的镜片特点,自制一个放大镜。L实验器材:载玻片、滴管、广口瓶、玻璃杯、烧 瓶、烧杯、水、塑料薄膜、铁丝.活动任务(1)做一做:玻璃片也能把字放大吗?(2)比一比:谁能让字放得更大?(3)想一想:字放得大的原因。2 .讨论制作方法102层层深入总结探 索内容,进一步 提升认识回答回答认识器材讨论通过制作一个水 滴放大镜,学生 在做一做、比一 比、想一想中, 巩固对放大镜特 点的认识。用更 多的办法自制一预测:
9、在载玻片或塑料薄膜上滴水在透明容器中装水提示:制作后别忘了检验哟。播放视频。4 .我的发现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可以做成放大 镜,能把图像放大,如水滴、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 水的容器等。四、课堂练习(-)选择题1.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作用的是()A.装上水的透明袋B.没装水的玻璃杯C.透明的玻璃球2 .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A.放大镜B.光滑度C.凸度3 .用圆形的鱼缸做的生态瓶,从侧面观察鱼缸内的 生物,看到的图像()A.比实际的小B.比实际的大C.一样大D.有时候大有时候小(二)判断题1 .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2 .在一定的范围内,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放
10、得越大。( )3 .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薄边缘厚,即中间是 凹的。()4 .放大镜的镜面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5 .近视眼镜的玻璃片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小。( )五、作业布置查阅资料,分享放大镜的发明史。看视频,学制作谈发现练习个放大镜,引导 学生从认识一种 放大镜推向一类 物品,即中央厚、 边缘薄的透明物 体,都可以做成 放大镜,能把图 像放大,从而建 立结构特点与功 能之间相互联系 的认识。完成达标测评了放大镜的发明 史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 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节;放大镜又叫 凸透镜,镜片是
11、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 与镜片的凸度有关。总结课堂103板书放大镜作用:放大物体图像特点:透明中央厚、边缘薄有凸度板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上1.2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课题怎样放得更大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 6教材 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2课。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知道放大镜的 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但是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 有限的,聚焦部分引导学生提出“怎样才能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呢? ”的问题。探索部分 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引导学生操作显微镜,将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调节合适的距离并固定, 让学生在其过程中发现两个放大镜组合能使图像放得更大;二
12、是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 微小物体,比较和肉眼观察的不同之处,并记录新的发现;三是认识实验室常用光学显微镜 的基本结构,包括目镜、物镜、调节旋钮、载物台和反光镜。本课中不涉及实验室显微镜的 使用,这就需要学生通过比较自制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异同,来了解光学显微镜每个结构 的功能。拓展部分主要是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其在观察对象上 的变更,在比较中体会到技术的改进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作用。学情 分析在第1课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放大镜的基本特点,掌握了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知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凸度有关。本课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同时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对观察 所得
13、进行记录。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并能用简单的 词句进行记录。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习 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 .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3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它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 科学探究目标1 .能利用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2 .在观察过程中,能通过调革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找到大而清晰的图像。 科学态度目标1 .乐于参与自制显微镜的活动。2 .体会科学家对科学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10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认识
14、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2 .认识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进技术的不断改进,而技术的改进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重点用两个放大镜组装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并用它进行观察记录。难点放大镜之间距离的调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放大镜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这是某同学分别用5 倍、10倍和20倍的放大镜观察国槐树虫卵的情形, 你有什么发现?回答,思考观察,交流, 思考让学生体会到仅 仅用肉眼和放大 镜来观察微小的 物体是不够的, 需要有能让图像 放得更大的方法 或仪器,从而引 出课题一一怎样 放得更大。ft4 1 kJ5倍10倍20倍发现:图像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思考:
15、想观察更清晰的图像怎么办?2 .请用放大镜观察皮肤,你观察到了什么?明确:表面是由许许多多隆起的皮丘和凹陷的皮沟 组织成的。还有许多凹下去的小孔,及长毛的开口 即毛囊口,毛囊口内长有毫毛。3 .人体的皮肤是由细胞组成的。用放大镜能观察到 吗?明确:观察不到。思考: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 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呢?讲授新课一、探索我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看看能否把物体 放得更大。实验器材: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卡纸、直尺、铅 笔、美工刀、双面胶(-)相同倍数的凸透镜组合1 .组合过程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在图像清晰 的前提下,看看能放多大。认识器材组合两个放大镜平行
16、 组合下,能让物 体图像放得更大 一些。并在观察 过程中,发现两 个放大镜之间需 要调节合适的距 离,才能使观察 的图像大而清 晰。105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 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凸透镜,观察到最大的清晰图 像。反复移出、移进第二个放大镜,比较观察到的图 像大小。2 .动画演示。观看3 .温馨提示:操作要领平行放置上下移动清晰的像4 .观察发现两个放大镜比一个放大镜放大物体的图像会更交流大。组合时两个放大镜要平行摆放。在先固定一个放大镜的情况下,从下边放第二个 放大镜。组合时要调整位置,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的更 大。(-)不同倍数凸透镜组合不同倍数的放大1.两个倍
17、数不同的凸透镜怎么组合才能使物体的图镜怎样组合效果像放大效果最好?请用倍数不同的图透镜组合观实验观察更好。察直尺1座米的格子,有什么新发现?实验交流:5倍在上,10倍在下,图像放大效果最好。交流5倍在上,20倍在下,图像放大效果最好。2.观察发现上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小于下边的放大镜 的放大倍数,放大效果好。(三)固定凸透镜我们发现两个放大镜组合放大倍数比一个放 大镜更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解脱不了双手, 一旦手动了,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也会随之发生动手制作简易显改变,导致图像清晰度和放大倍数发生变化。怎样微镜,不仅要固固定两个放大镜?定好两个放大明确:镜,还要让两个(1)保持两个放大镜之间
18、的最佳距离不变,另一放大镜之间的距名同学用尺子测量出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并记测量离保持为大而清106录。怎么测量两个凸透镜的最佳距离?测量两个镜框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测量两个镜框上边缘与上边缘之间的距离测量两个镜框下边缘与下边缘之间的距离(2)将测量好的距离在卡纸上裁剪好。(3)将裁剪好的卡纸固定在两个放大镜的外围, 用双面胶进行固定,留一个缝,让放大镜的手柄露 出来。(4)用这样组合固定好的放大镜进行观察就比较 方便了。跟视频学习制作。(四)观察.用组合凸透镜观察场虫、食盐和面粉,看看是否 也能把看到的图像放得更大。观察记录:食盐:每个颗粒都是规则的立方体。面粉:是由许多小颗粒组成的。蜥虫:有
19、触角、足和翅膀。1 .用自己组合的凸透镜观察身边更多的物体,看看 是否也能把看到的图像放得更大。固定看视频制作观察,记录, 分析,归纳肉眼看到的现象自制显微镜下 看到的现象餐巾纸二、研讨1.怎样组合凸透镜,才能使图像放得更大?明确:两个放大镜需要平行放置,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放大倍数,要观察到较大且 清晰的图像需要找到两个放大镜之间的最佳距离。 2.观察学校实验室用的显微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 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明确:回答107晰的测量值。制 作时需要两个同 学密切配合,培 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和合作能力。通过对多个对象 进行观察及观察 方式的对比,进 一步发现自制的 显微镜能有
20、效提 升放大的倍数, 同时也认识到放 大倍数的提高能 够让我们发现事 物更多的细节。通过观察和比 较,发现光学显 微镜和自制显微 镜原理一样,也 是利用两个放大 镜组合来进行观 察。让学生认识 光学显微镜的优目镜数大1科 调节旋钮碉节物机和物体之间的犀离二物镜数大载物台公援低观察的物体反光镜帽卷羌钱3.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哪个部分?一目地阅读资料比较,交流点在于其具有稳 定的结构以及观 察和操作上的便 利。J st物鬼?| LJ -三、拓展:阅读资料,梳理显微镜发展历程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 可以明显提高放大倍数。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 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
21、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 显微镜。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作光学显微 镜。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为了观察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 镜等更先进的观察仪器。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 图像放大约200万倍。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 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显微镜的发展史,科技进步史:阅读,分析体会科技进步给 人类带来的益 处。早期的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显微镜价值: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 世界。四、课堂练习(-)选择题1.近期,开封市迎来了新冠疫苗接种的高峰期。在疫苗问世前,科学家借助()观察到了新冠病毒,并对其进行了无数次的研究。A.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练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上册 科学 优秀 教案 教学 设计 2022 改版 苏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