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语法【-】.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汉语语法讲义语言大学X贵友所谓意义上的融合性,指的是词在表义上的整体性,即词义通常不等于各语素义简单相 加之合。相对来说,短语不具有上述两个方面的特征,即短语在结构上是比较松散的,通常可以 扩展,在意义上,短语的意义通常等于各词的意义相加之合。将这两个方面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况。a.+凝固性卜+融合性,如:语言如果非常这是典型的词。b.-凝固性、-融合性,如:我吃打他做好 这是典型的短语。c.+凝固性、-融合性,如:人民日报 笔谈 可以看作是词。d.-凝固性、+融合性,如:帮忙 走后门可以看作是短语。以上四种情况,a是词,b是短语通常大家都不会有意见,但对于c、d的看法可
2、能就有 分歧。考虑到汉语词双音化特征,将“笔谈”、“帮忙”看作是词,而将“人民日报”、“走后门” 看作是短语似乎比较合适。词和短语尽管大小不同,层次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词和短语都是语言中的备 用单位,都是不具备句调的。句子和词、短语最明显的不同在于,句子是有句调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成品。是话语 的基本单位。(1)句子的含义句子,是具有特定语调,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句调,实际上是一种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的现象。句调在语言中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在口语中,句调通过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来实现。如:他来了。(平调/缓降调)他来了?(缓升调)他来了!(急升调)你来!(急升调)你去吧。(缓
3、降调)在书面语中,句调通常由语气词来帮助实现,如“吗、吧、啦、嘛、啊、呀”等等。还可 以使用标点符号来表示,如“。”表陈述调,表疑问调,“!”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标示感 叹调和祈使调。“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说的是每个句子都可以表达一定语义信息。还是上边的儿 个例子:他来了。(告诉对方一件事)他来了?(提出一个疑问)他来了!(表达某种情绪)你来!(发出某种劝诱)不过,句子的语义信息也仅仅止于此。比如,“他来了。”“他”是谁?他”从哪里来?是怎 么来的?干什么?等等,都不是一个句子所能够一次性明确的。这正是句子表义含量的局限性, 也是大段话语、篇章制作的必要性。(2)句子的分类句子可以从两个角
4、度进行分类:a.内部结构b.整体功能。a.内部结构类型句型:句型是根据句子内部结构模式划分而来的类别。句子的结构类型通常可以表示为如下的 系统:一(批评老X)(表扬小李)(联合:批评老X,表扬小李)理解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一理解(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动+宾:理解了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件事)一(理解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联合: 理解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动+ (名/代+宾语)动+宾7.动+名/代+宾语(、动+ (名/代)+ (宾语)动+双宾歧义条件:动词可以带双宾语,中间的名词或代词可以充当前边动词的宾语,又可以和 后边的宾语发生定中关系。如:喊他哥哥一喊(他哥哥)(动+宾:喊他的哥哥)一
5、喊(他)(哥哥)(动+双宾:称呼他为“哥哥”)问那个陌生人姓什么一问(那个陌生人姓什么)(动+宾:问:那个陌生人姓什么?)一问(那个陌生人)(姓什么)(动+双宾:问那个陌生人,问姓什么)/介+ (名1 +的+名2)8.介+名1 +的+名2 /、(介+名0 +的+名2歧义条件:介词和名1以及“名1的名2”都可以发生介宾关系,同时,名1和名2有定 中关系。如: 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一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介+宾: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有关)一(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定+中:与牛郎和织女有关的故事)对售货员的意见一对(售货员的意见)(介+宾:对于售货员提出的意见)一(对售货员)的意见(定+中:给售
6、货员提出的意见)二.歧义的种类(七)语法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同一结构层次中包含不同的语法关系也可以造成歧义现象,即:关系:a意义表层重合,造成歧义b关系:b意义由语法关系的差异造成的歧义现象的内部情况也比较复杂,大致有以下几种。1 .动宾/偏正重合:同一个表层结构中包含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偏正结构,造成多义。 如:学习文件动宾关系:学习(过/了)文件偏正关系:学习(的)文件修订方案动宾关系:修订(了)一个方案偏正关系:一种修订(的)方案其他还如“调查结果”、“模仿动作”等等。2 .主谓/中补重合:同一个表层结构中包含一个主谓结构和一个中补结构,造成多义。 如:翻译准确主谓关系:翻译很准确,表达也清
7、晰中补关系:翻译得准确,表达得清楚叙述清楚主谓关系:叙述很清楚中补关系:叙述得清楚其他还如“认识透彻”、“钻研深入”等等。3 .联合/定中重合:同一个表层结构中包含一个主谓结构和一个中补结构,造成多义。 如:学生家长座谈会联合关系:学生和家长的座谈会定中关系:学生的家长的座谈会虾仁炒鸡蛋定联合关系:(中午吃)虾仁和炒鸡蛋定中关系:(中午吃)虾仁炒的鸡蛋4,定中/同位重合:同一个表层结构中包含一个定中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造成多义。 如:他最讨厌陈龙这个徒弟定中关系:在陈龙的徒弟中,他最讨厌陈龙的这个徒弟同位关系:在自己的徒弟中,他最讨厌这个徒弟陈龙就他们老师没来定中关系:其他人的老师都来了,就他
8、们的老师没来同位关系:学生都来了,就老师没来二.歧义的种类(八)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这是由代词的指示对象不明确造成的歧义。这种歧义现象比较简单: 刚才老X把信交给老赵的时候,他的脸涨得通红。(“他”指老X还是老赵?)昨天晚上,小李看见小王和他爱人在河边散步。(“他”指小王还是小李?)二.歧义的种类(九)省略不明造成的歧义汉语的主语经常可以承前省略,这是一种使语言经济的表达方法,但如果省略不明,也会造 成歧义。如:我认识他的时候,门也不过十多岁。(“我”还是“他”不过十多岁?)我猜想他已经知道了一些情况,口所以,就派人来查看查看。(“我”还是“他”就派人来查看查看?)二.歧义的种类(十)X围不明造
9、成的歧义语言中一些表示某种X围的词语,如“以上、以下、以内、以远”等,如果在具体语境 中所表X围不明确,也会造成歧义。如:六十岁以上的工作人员一律退休。(“六十岁以上”含不含六十岁?)春运期间,X州以远有硬座票号。(X州以远”包括不包括X州?)十八岁以上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十八岁以上”含不含十八岁?)(十一)社会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歧义语言中有一些词语除了具有字面义之外,还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 中,如果这两种意义同时存在,就会造成歧义。如:他经常到隔壁王二嫂那儿吃豆腐。 他还没来得及考虑个人问题。 老王家的二小子又进去了。 锁柱哥,我要和你好一辈子。这家伙真是一条狗。
10、你的耳朵呢?上边介绍的是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歧义问题。歧义问题的研究,在任何一种语言语法研究 中都是一个非常有趣味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一时说清楚的问题。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歧义研 究虽说已经有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就,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发 掘、研究。第七章复句一.复句的含义复句,是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小句的句子。1 .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小句(1)内容上有联系。下边是一个反例:小王来了,天上有一只鸟。(2)结构上互不包含,即互相不作句子成分。下边是两个相关的例子:他告诉我,但不许告诉你。他告诉我:不许告诉你。2 .全句只有一个句调:通常情况下,如果只说出其中的一句,就会让人感到意
11、尤未尽 语气不完整。下边是几个相关的例子:是小王呢,还是小X?或者你去,或者他去。要是他去,我就去。3 .小句,又叫做单句形式,即结构上和单句相同,但语气上或者意义上不是独立的分句。 第七章复句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一)关系词语的含义关系词语,是复句内部用来联结各小句,标明语义关系的词语。其主要特性是:衔接性 和标志性实际上,标志性和衔接性的功能是同时发生的。(二)关系词语的X围和性质1 .关系词语的X围汉语复句中的关系词语,指的是能够发挥衔接、表示复句语义关系的词语,只要具有上 述作用、性质的词语,都是关系词语。从这一点出发,汉语的关系词语包括以下几种。(1)连词:连接分句,不充当句子成分。
12、单用的:所以因此或者甚至但是两两套用的:因为A,所以B如果A,那么B虽然A,但是B第七章复句第七章复句2 .从上边的讨论中可以发现,关系词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性质。(1)从功能类别上来看,关系词语不固定属于某一个类别: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副 词等等。(2)从长度上来看,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3)在句法职能上,不具有专职性:有的只发挥关联作用,有的那么在发挥关联作用 的同时,充当句子成分。比如:不论A,都B。一不论情况如何变化,都要完成任务。是A,还是E?f是他去,还是你来?动诒第七章复句关系词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1)衔接、标示某种关系:两个小句之间原本存在某种关系,用X关系词语来衔接、
13、 标示这种特定的语义关系。如:他三下两下穿好一件衣服,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出院子。他去了,而且去得最早。(2)显化某种关系:各小句之间本来隐含某种或几种关系,用特定的关系词语使特定 的语义关系得到明显的标示。如:隔了几道墙,声音听不清楚。一因为隔了几道墙,所以声音听不清楚。(因果)一如果隔了几道墙,声音就听不清楚。(假设) 小王的话影响了你,影响了我一小王的话既影响了你,也影响了我(并列)一小王的话不但影响了你,而且影响了我(递进)第七章复句(3)转化某种关系:各小句之间原本具有A关系,现在使用另外一套关系词语,使A 关系转变为B关系。如:那时,他们很少交谈,即使偶尔交谈,也只是工作上的联系。(
14、让步)一那时,他们很少交谈,虽然偶尔交谈,但也只是工作上的联系。(转折) 许多事情都搞清楚了,因而,许多人都觉得在精神上高大起来。(因果)一不但许多事情都搞清楚了,而且许多人都觉得在精神上高大起来。(递进); 第七章复句三.复句的分类(-)分类的原那么汉语复句分类的原那么可以概括为:从关系出发,用标志控制。关系:是复句内部各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标志:是联结、标示各小句之间语义关系的关系词语。如:因果关系因为A, II 所以关系标记比如:没有事,很无聊。(没有特定的关系词语作为标记,语义关系模糊、不确定)因为没事干,所以很无聊。(因果) 如果没事干,就很无聊。(假设)坚持汉语复句分类的这种
15、原那么是有道理的:(1)逻辑一语义关系是隐含的,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或者不确定性。而关系词 语的标志,是一种客观的形式,不会因人而异,可以作为一种客观的评判标准。(2)语义关系和形式标记并非一一对应,但是,如果抓住特定的形式标志,就可以控 制或者确定具体的语义关系。如:如果就既二没事干,又二很无聊。因为/又一逻辑基础相同,但使用了不同关系词语标记,就形成不同的复句句式,如果不抓住特定 的关系标记词语,复句内部特定的语义关系就不容易确定。第七章复句()二分和三分1 .二分分句的分类是有差别的。传统语言学是根据复句内部的各个小句在语义上的正副轻重,将复句总体上一分为二:联合复句:复句内部各小句
16、在表义上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轻重之分。联合复句通 常包括并列、连贯、选择、递进等关系的复句。偏正复句:复句内部各小句在表义上不是平等并列的,有主次、轻重之分。偏正复句包 括因果、条件、假设、转折、目的、解说等关系的复句。第七章复句2 .二分的缺陷这种一分为二的作法是有缺陷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1)联合复句中内部各小句之间未必都是没有主次、轻重之分的。如:他不仅不后悔启用郎平,而且下决心锤炼她。(后重)他不仅不后悔启用郎平,反而下决心锤炼她。(明显后重)他不仅不后悔启用郎平,却反而下决心锤炼她。(绝对后重)(2)偏正复句中的各小句到底是哪个偏,哪个正?除非你答应结婚,否那么我不理你!
17、(后偏前正)除非他临时有事,否那么他肯定来!(前偏后正)第七章复句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倡导汉语复句的三分法:复句:并列类复句因果类复句转折类复句原那么还是那个原那么:从关系出发,用标志控制。从这个原那么出发,可以发现以下事实:a.并列类复句并举罗列并列关系:既有人找他,又有人找我。(横列性)连贯关系:先有人找他,接着有人找我。(纵列性)递进关系:不仅有人找他,而且有人找我(合取性) 选择关系:或者有人找他,或者有人找我。(析取性) 第七章复句上边的讨论显示:广义的并列关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横列性的并列,也可以是纵列性的并列, 可以是共时的并列,也可以是历时的并列,可以是合取的,也可以
18、是析取的,等等,不过, 有一个本质属性:如果排除上述种种个性上的差异,只要甲乙各事件之存在并举罗列的关系, 而不存在因果上的联系,就都可以归入广义的并列关系。b.因果类复句因果顺承因果关系:因为有人找他,所以他很高兴。(已然性)目的关系:一定要有人找他,以便让他高兴。(虚拟性)假设关系:如果有人找他,他准会高兴。 (虚拟性)条件关系:只要有人找他,他决会高兴。 (未然性)第七章复句从上边的讨论中可以看到:上述种种类型的实例都可以归入广义的因果关系之中去。而广义的因果关系可以是各种 各样的:可以是事实性的,也可以是虚拟性的,可以是已经实现了的,也可以是未实现的, 等等。不过,有一个本质上的共同点
19、:如果排除上述种种个性上的差异,只要各小句之间存 在事实上的、逻辑事理上的因果、顺承关系,就都可以归并到广义因果关系之中。第七章复句上边的种种讨论说明:广义的转折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截了当的转折,有先让步的转折,有先假设然后进 行的转折。不过,有一个本质的共性:舍弃上述种种的语义关系的个性,只要甲乙两个事件 之间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拟转关系或者矛盾关系,就都可以归属于广义的转折关系。课前提问(1)把连贯关系放进并列关系的道理?(2)把假设、目的、条件都放到因果关系去的道理是什么?(3)广义的转折关系怎么说?(4)让步的转折关系与其他转折关系有什么区别?(5)怎样证明让步关系就是一种转折关系?(6
20、) “虽然但是.”和“即使也让步关系的区别?(7)假设性让步关系的本质是什么?第七章复句四.广义的并列关系:并列、连贯、递进、选择(一)并列关系1 .并列关系的含义并列关系,指的是复句中的几个小句在语义上具有平等并列的关系。2 .并列关系的典型格式典型格式有以下几种。(1)又A又B平列关系并列句(2)不是A,就是B 对照关系并列句3 3) A,就是说B 解注关系并列句第七章复句3 .并列关系的种类并列关系的复句有以下几个种类。(1)平列关系的并列句&含义:几个小句分别叙述几件事或者一件事的几个侧面。b.平列关系的典型格式是“既A ,又B、“也A,也B、“一边A, 一边B”、“一方面A, 一方面
21、B”等等。如:她又会做诗,又会画画。他既不是教师,又不是工人。c.特殊情况:有时,上述成套的关系词语也可以只出现一个“又”、“也”。如:这里(既)看不见灯光,也听不见声音。我(既)是学英文的,又是教英文的。有时,可以是没有关系词语的:我叫王志,这位是省里来的记者。(往往被判断为两个小句)第七章复句(2)对照关系的并列句a.含义:前后两个小句表示相对的语义内容,并列在一起,形成对照。b.其典型格式是:不是A,而是Bc.对照关系具体可以分别为两个次类:肯否对照和反义对照。cl:肯否对照A、B两个小句一个表示肯定,一个表示否定,并列在一起,形成对照。比如: 他不是在祝贺你,而是在讽刺你。他是想借故离
22、开,而不是真的去开会。上述两个句子都属于“肯定/否定对照工c2 .反义对照A、B两个小句表义相反,并列在一起,形成对照。下边是一些反义对照的例子: 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敌进我退,敌退我进。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第七章复句(3)解注关系的并列句*含义:几个小句分别表示对象和解释的关系,并列在一起,构成一种既平列,又说明 的特殊关系。b.解注性并列关系的典型格式是:A,就是说B。A,换句话说BA , A 1, A2, A3c.种类解注关系的并列句有两个种类。C1.对等式解注:两个小句语义对等。如:敌人在烧房子了,这就是说他们要逃跑了。A,这就是说B文如其人,换句话说,什么样的
23、人就写什么样的文章。一A,换句话说B这两个例子的共同点在于:有标记。下边是两个无标记的例子: 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一根麻线难搓绳,一人难办大事情。一S1 (比喻/解释)+S2 (对象)c2.总分式解注关系:两个小句在表义上具有总说和分说的关系,但在表义上,总说和 分说有解释和被解释的关系。如: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当了演员,一个还在读中学。(总一分解释)小X今年二十三,小李今年二十五,两人都是大四的学生。(分一总解释)第七章复句(二)连贯关系1 ,连贯关系的含义连贯关系,几个小句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叙述几件连续发生的事情,或者按照一定的顺 序说明几个相关的意思。2 .典型格式A,接着/然后/又/
24、才/就/于是B起先A,然后/接着/后来B如:他摇了摇头,又打了一遍手势。 走进大门,他才想起这样作未必合适。一进省城的大门,他就觉得气氛不对。 吃完了饭躺下来,老王这才踏实了一些。 他蹲下身子,背起受伤的人,一只手提着药箱子,快步朝市中心走去。上边几个例子,都是有特点的:、属于典型格式的例子,、属于有特殊标记 的例子,属于无标记的例子。第七章复句3 .特殊的连贯句下边是个特殊的连贯关系复句顶针式连贯句: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和尚有个碗,碗里有颗豆,我吃了,你 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它的结构形式是:A B, B C, C D比较可以发现这种特殊的连贯句和一般的连贯句的差别:一般的
25、连贯句几个小句体现一 种时间先后的顺序,而这种特殊的连贯句中的各小句那么由特殊的衔接方式,体现某种逻辑 上或者空间上的联系。4 ,提示连贯关系的几个小句,如果舍弃时间、逻辑上的顺承个性,那么各小句在表义上也呈现 较强的平列性,因而,与并列关系有一定的同一性。第七章复句(三)递进关系1 ,递进关系的含义递进关系,说的是后一个小句所表述的内容比前一个小句在某些方面更进一层。2 .典型格式递进关系的典型格式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不单A,而且/且/并且/甚至预递词:预先提示递进的词语, 承递词:承接上文,预示下文即将发生递进表示递进第七章复句3 .关系词语使用情况在递进句中,预递词和承递词的使用
26、情况是多样化的,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预递词、承递词套用表示递进。如:他不但书读得多,而且字也写得好。不光铁会生锈,就连铜、铝等金属也会生锈。(2)预递词、承递词中,只用其一表示递进。如:他不说话,甚至连表情都没变。他会作曲,而且会唱。不过,如果一个也不用,有时不大容易确定是否表示的是递进关系。如: 铁会生锈,铜、铝等金属也会生锈。(并列?)他会作曲,也会唱。(并列?)由此可见预递词和承递词之对于递进关系的促成、强制作用。第七章复句一种特殊的递进格式上述种种一般的递进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A,以便B以/d音以/用以A,以免B以防/免得/省得比较可知,下边是两个特殊的例子:他不但不和解,反而
27、发了一顿脾气。他非但没有退缩回去,反而腆着脸笑嘻嘻地走过来。这两个例子的共同之处在于:先说出一个否定意思(不A ),以此为基点,向一个肯定 的意思(B)反转推进,形成反转性递进句反递句。第七章复句(四)选择关系1 .选择关系的含义选择关系,说的是小句间具有选择关系的复句:说话人用两个或者几个小句列出几件事 或者几种情况,让对方从中选择一种。2 .典型格式选择关系的典型格式是:或者A,或者B。其他的还有:不是A ,就是B o要不A,要不B。与其A,不如B。第七章复句从各小句内部的语义关系来看,选择关系的种类基本上可以分别为以下两种:直陈式和 疑问式。下边分别讨论。(1)直陈式选择句:是用陈述句构
28、成的选择句。有三种具体的情况:任选句、限选句 和决选句。分别介绍。a.任选句:表达或此或彼,任凭选择意思的选择句。语气比较和缓。以“或者A,或者 为代表。一联合复句(并列、连贯、递进等)动其谓语句中补调语句偏正谓语句兼语调语句连动谓语句主调谓语句动其谓语句中补调语句偏正谓语句兼语调语句连动谓语句主调谓语句复句一偏正复句(因果、假设、转折等)L名词谓语句句子一主调句 动词谓语句I形容词谓语句一单3L名词性非主调句1非主调句一动词性非主调句一形容词性非主调句b.整体功能类型句类句类是根据句子的语气类型划分而来的有关句子整体功能、用途的类别。通常有四类。小王过来了。陈述句小王过来了?疑问句小王过来了
29、!感叹句小王,过来!祈使句(3)句式除了上述两种类别之外,句子还可以根据一些结构形式上的特征分别为各种不同的格 式。这种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独特之处的句子格式,叫做“句式”。汉语的句式通常有以下几种。a.“把”字句。如:我把书丢了。小王把自行车摔坏了。b.“被”字句。如:他被同伴打了一顿。他被打了 一顿。c.“是”字句。如:我是昨天来的。他是没听见。d.“有”字句。如:桌子上有三本书。床上有一堆衣服。e.“连”字句。如:这首歌连我都会。 这事,连小孩也会做。汉语句式是汉语语法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难点。三、句子成分(一)句子成分的含义汉语的句子,除了独词句之外,都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
30、词在句子的构成中所充当的角 色、发挥的职能并不一致,分析句子,对句子内部各词语的句法职能进行观察和研究,就会如:或者你来,或者他去,你们自己安排。上午就去,或者下午抽时间去,反正取回来就行。有时,任选句的选择X围不一定是两项,可以是多项的:打打球,看看电影,玩玩牌,或者到郊外散散步,随便你怎么样去做,只要高兴就 行。总之,任选句的总体特征是不限定选择的项目。这一点似乎可以看作是这两种选择句的 形式上的一般特征。b.限选句:表达非此即彼的意思,要求从两个项目中选择一项,强调二者必居其一,语 气比较坚定。限选句的典型格式是“不是A ,就是“要不A,要不B、“要么A,要么 B”。例如:你们两个人,不
31、是你去,就是他去,你们看着办。要么去做工,要么在家带孩子,你自己做主。有时,”或者A,或者B”在语境的暗示下,也可以表示“非此即彼”的限选句的含义。比 如: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调,二者必居其一。如果“要么A ,要么B、”或者A,或者B”有三项或者三项以上,那么通常被认定为任选句:人们要么尊他“孙老”,要么唤他作“老孙”,要么称他“孙猴”,要么就叫“孙会计”。c.决选句:表达“舍此取彼”的含义,强调在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经过衡量决定选择 其一,语气更加肯定。决选句的典型格式是:与其A,不如B。与其A,宁可B。与其A,毋宁B。下边是几个相关的句子:与其苟且一生,不如轰轰烈烈一场。这个责任
32、与其让李自成来负,毋宁是应该让丞相牛金星来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种选择方式,也是一种优选式。第七章复句下边是上述三种句子关系的比较:直陈句任选句决选句选择意向或此或彼非此即彼1舍此取彼语气比较和缓比较坚定1非常肯定确定与否选择未定选择未定愧择已定第七章复句(2)疑问式选择句:是用疑问句构成的选择复句。典型格式是:是A ,还是B ?A,还是B?例如:是你去,还是他去?你们两个商量。你去,还是他去?你们两个商量。在一般情况下,“是A,还是B”总是和疑问语气相联系起来,只有在充当无条件句的前 句时,这个格式不表示疑问:不论是你去,还是他去,都必须把这件事情办好。上边介绍的是选择关系的一般情况。需
33、要说明的是,选择关系复句的内部所包含的几个 小句,实际上也是列举了几件事情、几种情况,以供人据实选择。所以,如果舍弃了各小句 之间的选择关系的语义关系的个性,那么各小句之间的并举罗列的特征也是十分明显的。因 而,被视为广义并列关系之中的一种。如前所述,汉语广义并列关系复句中包含四个下位的关系类型:并列关系、连贯关系、 递进关系和选择关系。这些不同的、有语义个性的复句关系的共同点在于:它们所包含的小 句之间都含有并举罗列的特征,如果舍弃各自的语义关系个性,这种共同的并举罗列的语义 关系特征,就可以将它们聚合在一起,构成汉语的广义并列关系的复句。第七章复句课前提问(1)连贯关系最本质的特点?(2)
34、递进关系应该怎么说?(3)选择关系怎么分的类?(4)任选句的特点?(5)限选句在形式和意义上有什么特点?(6)决选句怎么解释?(7)任选和限选的共同点?与决选句区别? 第七章复句 五.广义的因果句(一)因果关系1 .因果关系的含义因果关系,指一般的因果关系。指复句内部包含的小句之间,具有实际上的因果联系。2 .因果关系的种类因果关系可以根据其中“因”与“果”的不同联系划分为两个类型。(1)说明性因果:主要用于说明两件事情之间的因果个小句提出原因,另外一个 小句说明在此原因之下产生的结果。说明性因果句的典型格式是:因为A,所以/因此/因而/故/以至B。如:因为贫农最革命,所以他们取得了农会的领导
35、权。由于饿,她已经没有力气走路了。他家住的地方远,所以晚来了一步。他靠久了,想活动一下身体。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上述几句的表述顺序都是由因到果:前句表述原因,后句表述结果。 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因果关系也可以是由于上述表述顺序相反的顺序,即“由果溯因”的顺 序:前一句说出某种结果,后一句补充说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他之所以没来,是因为有病。(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当时我啥也没说,因为我无话可说。(补充结果产生的原因) 第七章复句 第七章复句五.广义的因果句(二)目的关系1 .目的关系的含义目的关系,指的是表述行动及其目的的复句。2 .目的关系的典型格式目的关系的典型格式是:A,以便B以/d音以/用
36、以A,以免B以防/免得/省得第七章复句目的关系的上述两种典型格式实际上体现了目的关系的两种类型:求得目的关系和求免 目的关系。(1)求得目的关系:表述实施某种行为,企求取得某种结果的目的句。求得目的关系以“ A ,以便B。”为代表格式。下边是几个相关的例子:要注意身体,以便早日康复。他顺势伸了伸四肢,借以轻松轻松。你别拿走,放在这里,好让我仔细看看。(2)求免目的关系:表述实施某种行为,以求避免某种结果的目的结句。求免目的关系以“A,以免B。”为典型格式。下边是几个相关的例子:医生正在抓紧治疗,以免病情恶化。你快回去吧,免得家里担心。你要尽量做好,省得让人家批评。如前所述的各种目的句有各自的语
37、义个性,不过,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其中的两个 小句行为句和目的句中,目的句通常表示某种结果,而行为句通常表示某种原因。目的句通 常可以转变为原因句:要注意身体,以便早日康复。一要早日康复,所以,要注意身体。你快回去吧,免得家里担心。一别让家里担心,所以,你快回去吧。实际上,这也正是将目的关系归入到广义的因果关系复句之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和依 据。第七章复句五.广义的因果句(三)假设关系1 .假设关系的含义假设关系,指的是小句之间具有假设关系的复句:前一个小句表示某种假设的前提,后 一个小句表示由这个前提推导出来的结果所以,在逻辑上,与一般的因果关系中原因和 结果的关系有较强的一致性,这正是将之
38、归为广义的因果关系复句的重要依据。2 .假设关系典型格式假设关系的典型格式是:如果A,就B。那么、则要是、假使、假如、倘若、若例如:如果你起得早,就告诉我。假如你是外地人,感觉就不同了。第七章复句上边是两个典型的例子,关系词语齐全。有时,关系词语可以不出现:你不表态,大家会失望的。一般的假设关系是假设的前提在前,而结果在后。有时,还可以是结果在前,假设的前 提在后的倒序形式,目的是结果更加醒目:就是党的干部也难免要受到批评。3 .特殊的假设句有两类格式:(1)要不是A,就B反事实假设与结论:前句提出一个反事实的假设,然后,后 句接着表述由这个前提推出的结论。如:要不是我及时出手,你早就死了。我
39、及时出手了你没有死要不是我来得早,他也被抓走了。我来得早他没被抓走第七章复句(2)如果说A,那么就B说法上的假设与结论。如:如果说小王是老虎,那么他爱人就是武松。如果说你是业务上的尖子,那么,小王就是尖子中的尖子。在表达上,这种说法上的假设具有某种比喻效果,还有一定的夸X性。4 .提示:假设关系中的虚拟的前提实际上就是一种虚拟原因,由此可以推出一个结果, 因此,假设关系中的前提和和结果之间也是某种因与果之间的关系,这是将假设关系归入广 义的因果关系的本质原因。第七章复句上述三种格式,实际上体现了条件关系的三个种类。条件关系的复句内部,可以根据条件与 结果之间的不同的关系区分为以下几种:(1)有
40、条件句:一个小句说明一个或几个条件,另一个小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之下产生 的结果。常见的格式是:只要A,就B。/A,就B。只有A,才B。/必须A,才B。除非A,才B。如: 只要我一外出,家里就安静了。“我外出”是“家里安静”的充分条件:只要“我外出”,“家里就安静“。不过,它并不是唯 一的条件,除了“我外出”之外,其他如“不说话,“病了”、“死了”等等,都可以产生“家里安 静”的结果。由此可知,所谓“充分条件”是:有A就有B,没有A,未必就没有B。只有呼吸到空气,人才能活着。其中的“呼吸到空气,是“人活着”的必要条件,人要活着,必须要呼吸到空气,但是, 只是呼吸到空气还不能保证活着,此外,还必须有
41、“吃食物”、喝水”、”必要的安全”等等。所以,所谓“必要条件”是:没有A ,就没有B;但是只有了 A,也不成B。除非你去接,他才肯来。其中的“你去接”是“他来”的唯一条件: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就不能得到这个结果。 所以,所谓“唯一条件”是:除了 A,就不成B。第七章复句(2)无条件句:前一个小句排除一切条件,后一个小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 一个结果。常见的格式是:无论A,都B。不论A,都B。不管A,都B。任凭A,都B。比如: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完成任务。不管下雨下雪,他都按时来。任凭别人说什么,自己都要有自己的原那么。(3) “只要A,就B。”和“只有A,才B。”两种格式表意有同有异
42、。比较:只要好好干,就有出路。(劝告性说法,语气灵活,条件易满足。)只有好好干,才有出路。(警告性说法,语气坚定,条件必备。)第七章复句“只要A,就B。”和“如果A,就B。叫列如:如果有机会,我就去。只要有机会,我就去。两个格式在表意上也是有同有异。a.共同点是:“只要A,就B。”和“如果A,就B。”都有假设的意味,都表示充分条件: 假设的前提也是条件。b.不同点是:“只要A,就B。”强调条件,指明条件。“如果A,就B。”强调某种假设的前提。而且,在下边两种情况之下,二者是不能替换的:bl.在单纯表示假设而不表示条件的情况下,“如果”不能用“只要”替换:如果过不了这一关,我怎么办?声只要过不了
43、这一关,我怎么办?b2在以事实为假设条件的情况下,“只要”不能改为“如果。只要有一 X嘴,我就要说话。 r如果有一 X嘴,我就要说话。4.提示:条件关系的复句中,条件实际上也是结果的“因、而结果也可以看成是由这个 “因”造成的果”,因而,条件关系也可以看成是广义因果关系中的一种。课前提问(1)只要A就B”和“只有才”有什么区别?(2) “只要A就B”和如果A就B”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替换?(3)突转句的主要特点?(4)让步句和突转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5) “虽然A但是B”和“A但是B有什么差别?第七章复句六.广义的转折句(一)突转关系1 .突转关系的含义突转关系,是前一个小句没有预示要发生转折
44、,后一个小句突然发生转折的转折关系。2 .典型格式A,但是B。比如:大家让他说,但是他什么也不说。事先说得好好的,遇到事却都变了卦。上边的两个例子在转折意义上比较重,叫做“重转”。下边是几个转折意味轻,即“轻转” 的例子:小王也来了,不过来得比较晚。两个人依旧来往,就是很少说知心话了。在意义上,后边的表示轻微转折的小句通常含有补充的意味。3 .突转句的特点通过上边的讨论可以得到以下关于突转句的特点:(1)在意义上,只说出前句并不意味后边即将发生转折,实际上,转折的意味是后句 带来的。(2)在形式上,前句不带预示转折的词语,唯一的标记转折的词语在后一句开始或者 句中。突转句,是直截了当的转折,不
45、需要任何铺垫就进行的转折。第七章复句(二)让步关系1 .让步关系的含义让步关系,是先让步,后转折的一种转折关系:前一个小句有让步关系标记表示退一 步讲的意思,同时预示后边即将发生转折,后边的小句跟着表达逆转的内容。2 .典型格式虽然A,但是B。即使A,也B。宁可A,也B。这当中的“虽然”、“即使”、“宁可”等都是表示“让步”的词语,称为“让步词”。让步词是 很重要的,由于让步词有预示转折的作用,所以,有时只出现让步词,后面没有转折词也不会影响让步关系的成立:虽然我一再让他说,他什么也不说。3 .让步关系的种类根据让步关系内部的情况,可以把让步关系再行分为三种:(1)事实性让步句(2)虚拟性让步句(3)容忍性让步句 下边分别介绍。(1)事实性让步句a.典型格式事实性让步句的典型格式是:虽然A ,但是Bo但、却1 虽说、尽管、固然例如:虽然情况越来越坏,但我们的行动计划不能改变。尽管天很黑,但摸过来的敌人还是被我们发现了。第七章复句b.事实性让步句的含义通过上边的讨论,可以得到事实性让步句的含义:前一句先承认A事实,后一句转过来 说B事的成立不受A事的影响。上边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