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教案:小蝌蚪找妈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上册教案:小蝌蚪找妈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教案:小蝌蚪找妈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教案:小蝌蚪找妈妈二班级上册教案:小蝌蚪找妈妈1 教学要求: 1.学会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熟识3个新字。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叙述图意,培育同学观看、思维和表态力气。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要爱惜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正确理解动词。 课前预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蝌蚪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
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艳羡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二(1)班的小伴侣是最聪慧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情愿帮这个忙吗?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引导看图 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同学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老师相机板书:乌龟 三、自学课文 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留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
3、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 四、检查、沟通自学状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诞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老师重点指导: 蝌蚪,kdu,都是左右结构,虫字旁。群,qn,13笔,左右结构。灰,hu,6笔,半包围结构,右下是“火”。腿,tu,13笔,左右结构,右边是退。姨,y,9笔,左右结构,左边女字旁,右边夷字边。留意“女”作偏旁时,横不要出头。宽,kun,三拼音,10笔。嘴,zu,要读准平舌音,留意写好右边的笔画。龟,gu,7笔,留意下边的写法。摆,bi,左右结构,13笔,追,zhu,翘舌音,9笔。要写好右边
4、。肚,d,左右结构,7笔。鼓,g,左右结构,13笔,留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 五、课堂练习 认记生字新词。 其次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蝌蚪一群灰色乌龟宽嘴巴鼓眼睛 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 1.导读第1自然段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开心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老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 (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开心地游来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开心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开心地读读书,请齐读第
5、一段。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 (4)小蝌蚪太惦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准备关怀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生读蝌蚪的话) (5)(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同学当小蝌蚪来练习) (6)交换,同学念鲤鱼妈妈,老师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7)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 2.导读第3自然段 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连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
6、变化?(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 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3.导读第4自然段。 指名朗读本段。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板书:四条腿(蹲)宽嘴巴大眼睛(鼓)绿衣裳(披)白肚皮(露) 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兴奋、很踏实)表演动作。 4.齐读第5自然段。 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聪慧,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
7、捉害虫) 5.小结:教育同学要爱惜青蛙。(青蛙是庄稼的好伴侣,特地吃害虫。青蛙擅长捕获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爱惜青蛙) 三、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 地点有什么样子干什么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开心地游来游去 有一群鹅 有一群小鸡 有一只猴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汉字。 Qng w m ma yu s tio tu,kun kun de zu ba,g zhe d yn jing,p zhe b l de y shang,lu zhe xu b
8、i de d p。 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头什么样?后来呢?老师板书: 大脑袋黑灰色长尾巴长两条后腿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 老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 四、总结 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叙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观看了谁,最终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把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作者依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挨次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关怀。
9、 五、课堂练习 1.说说我们应当怎样爱惜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小蝌蚪找妈妈学问点 一、词语积累 (1)好词积累: 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开心地游来游去 (2)数量词积累: 一群小蝌蚪四条腿 一只乌龟两只大眼睛一对大眼睛 (3)读一读,记一记: 脑袋口袋袋子袋鼠 欢迎迎接迎风迎面 水塘池塘鱼塘荷塘 二、近义词 开心欢快连忙连忙 摇摆摇动每天每天 三、反义词 长短宽窄开心苦恼 低头抬头雪白乌黑 四、句子解析 1.他们观看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迎”字可以看出小蝌蚪想急迫见到妈妈的心情。从小蝌蚪称鲤鱼为阿
10、姨,可以看出小蝌蚪特殊的懂礼貌。 2.“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游过去、叫着”可以看出小蝌蚪找到妈妈后的快乐心情。“笑着说”突出了青蛙妈妈对小蝌蚪的宠爱之情。 五、问题归纳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谁?请开放想象写一写。 鸭妈妈带着孩子游过来,小蝌蚪迎上去问:“鸭妈妈,鸭妈妈,您知道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吗?”鸭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在荷花旁边,你们快去找吧!”“感谢您,鸭妈妈!”小蝌蚪兴奋奋兴地向前游去。 二班级上册教案:小蝌蚪找妈妈2 【说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
11、务教育六年制学校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 【说教材】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同学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篇课文是本册书看图学文的起始课,是在同学具备了确定的观看力气和朗读力气基础上的强化训练,同时也是对以后同学听说读写力气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范例。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班级更应当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进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课分
12、三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想,依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同学的学习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随文理解字义。 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育同学的观看力气。 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嫩容的基础上,学会分角色朗读对话的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 【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同学细心读书获得共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同学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构建了“导拨读训式”教学模式,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相结合的方法,侧重培育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的力气。
13、【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我分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巧设导言,激发爱好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同学前在的内动力,消退大部分城市儿童因地域差异和生活阅历贫乏的障碍,我首先播放录象,这段有声有色的录象使同学的无意留意很快地被活泼可爱的小蝌蚪所吸引。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奇异导入新课:青蛙妈妈生下小蝌蚪就离开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于是它们就到处去找妈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这样细心设计导言,调动同学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同学能够主动、布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整体感知,明白大意 三、这一环节我坚持从整体入手,图文结合的方法
14、1、投影演示。引导同学依据确定的挨次观看画面,想: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再把这四幅图连起来观看思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就使观看更完整、更系统,在直观上使同学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有了鲜亮的感性熟识。 2、从图入文。依据低班级儿童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我请同学边看动画录象边听课文范读录音,一方面使同学直观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培育同学规范的语音、语调等朗读技巧。看完后让同学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老师重点检查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三、精读品尝,参悟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教材的结构和同学的年龄特点,我细心渗透了学法指导,侧重培育同学的朗读力气。 1、略讲第一自然段,让同学了解
15、小蝌蚪的样子。 2、精讲其次自然段,层层深化,渗透学法。 3、首先投影演示,使同学了解小蝌蚪此时长出了两条后腿。 然后从图学文,重点抓住“迎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这一词语的理解对于低班级儿童有确定困难。为了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我借助活动投影片直观启发,引导同学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多种感官乐观参与。这样同学就不难理解:“迎上去”就是小蝌蚪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同时在“体会人物心情”时,由于同同学活阅历所限,理性思维尚处在萌芽阶段,于是我充分利用学问的迁移规律对比理解(“游过去”和“迎上去”换位比较),加上同学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紧紧围绕“迎上去”一词准时追问:小蝌蚪为什么从鲤鱼阿姨对
16、面游过去?联系你的日常生活体会一下它此时的心情?这样层层深化,步步紧逼,无疑降低了教学难点的坡度,使低班级的朗读指导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老师小结,回顾学法: 抓住“迎上去”体会小蝌蚪的急迫心情。 分清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话声音和速度的特点。 这样的小结使同学对朗读对话的方法有了确定的感性熟识,在潜意识中领悟到了朗读的一些技巧。(只求领悟,不求硬记) 四、自学点拨,灵敏运用 有了前面学法指导的基础,此时我适当放手,适时点拨,引导同学运用学法,逐步形成力气。 1、图文对比,让同学了解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乌龟妈妈告知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2、组织同学自学争辩,老师点拨,
17、投影出示思考题。 通过哪些词能体会小蝌蚪的心情,你是怎样体会的? 与小蝌蚪相比,乌龟说话的声音和速度有什么特点? 同学自学时实行自己想、同座说、组内沟通、全班沟通多种形式,老师巡察,适时点拨。假犹如学体会心情时有困难,老师可以追问小蝌蚪为什么要连忙追上去呢?这样削减了教学难点的坡度,分清人物后实行多种形式朗读。 另外,在回读前三自然段时我还充分发挥同学表演才能,让他们带着头饰进行配乐表演读,充分增加了分角色朗读的效果。 五、巩固练习,强化训练 语文教学要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我在进行听说读写力气训练的同时,还加强了写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两道思考题。 1、填空。 ( )里有( )小蝌蚪,大( )
18、,( )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开心地游来游去。 此题设计意在加深同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2、依据上面的写法仿写两种小动物的样子。 地点 数量 样子 干什么 ( )有( ),大象( )( ) ( )( )( )( ) 此题设计体现了两个层次,意在由浅入深,拓展同学思维,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总之,这节课我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时时刻刻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结合,循序渐进地培育同学的朗读力气,切切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班级上册教案:小蝌蚪找妈妈3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蝌、蚪、池、脑、袋、甩、鲤、龟”等9个生字,理解词意、 3
19、、能正确朗读第一段,说说蝌蚪的形态特点,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出示课件,熟识“蝌蚪”,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2、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 师:青蛙在水中产卵,小蝌蚪从卵里出来,慢慢地变成了青蛙、由于小蝌蚪没有观看过自己的妈妈,不知妈妈在哪里,所以小蝌蚪要去找妈妈、补充课题后齐读、 (1)小伴侣,我们已经观看过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谁能说说它是怎样的? (2)揭题:小蝌蚪找妈妈、学习“蝌、蚪”,怎么记住它? (3)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 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 二、图文对比,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听录音,思考:小蝌蚪在
20、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小蝌蚪的妈妈毕竟是谁? 2、听完后汇报、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观看课文插图) 学习生字“鲤”,怎么记? 学习生字“龟”,共几笔,第七笔是什么? 小蝌蚪的妈妈是大青蛙、(观看课文插图4) 3、跟录音轻读课文,给每幅图找出相应的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第一幅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2、课文是怎么介绍这幅图的呢?指名读第一段并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争辩: 、知道了蝌蚪生活在池塘里、你从课文的哪句话看出,指名读一读、 、知道小蝌蚪长着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 学习生字“脑、袋、甩”、比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教案 蝌蚪 妈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