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梳理5篇精选.docx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梳理5篇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梳理5篇精选.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梳理5篇精选 说到高一物理必修一,许多同学都会说很难,的确,相对而言,高一物理是中学物理中最难的一部分,但我们肯定要把学问点给吃透。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1 运动图象(只探讨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肯定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
2、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肯定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肯定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试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 2、纸带分析; (1)、从纸带上可干脆推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 (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 (3)、可计算出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2 第一节相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
3、置发生改变,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需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肯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探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假如物体的大小和形态在所探讨问题中可以忽视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状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肯定性。 4.志向化模型:依据所探讨问
4、题的性质和须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视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志向化的模型,使困难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探讨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志向客体)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3 1、运用牛顿其次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1)通过仔细审题,确定探讨对象. (2)采纳隔离体法,正确受力分析. (3)建立坐标系,正交分解力. (4)依据牛顿其次定律列出方程. (5)统一单位,求出答案. 2、解决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1)选取的探讨对象.选取探讨对象时可实行“先整体,后隔离”或“分别隔离”等方法.一般当各部分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时,可当作整体探讨,当各部分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相同时,要分别隔离探讨. (2)对
5、选取的探讨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依据牛顿其次定律列出方程式,求出答案. 3、解决临界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1)要具体分析物理过程,依据条件改变或随着过程进行引起的受力状况和运动状态改变,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 (2)在某些物理过程比较困难的状况下,用极限分析的方法可以尽快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 易错现象: (1)加速系统中,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用拉力F干脆拉物体与用一重力为F的物体拉该物体所产生的加速度是一样的。 (2)在加速系统中,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支持力等于重力。 (3)在加速系统中,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两物体要产生相对滑动拉力必需克服它们之间的静摩擦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必修 知识点 归纳 梳理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