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优秀8篇】.docx
《二年级数学教案【优秀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教案【优秀8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教案【优秀8篇】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课本P63页第1题,练习十四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问题以及涉及乘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
2、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教学第63页主题图 师:你看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 生:咱们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师: (1)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 (2)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利用乘法口诀的排列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
3、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学生做第64页的第1题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游戏形式做第64页第2题 先让学生看清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 使学生初步形成百以内四则运算的口算技能 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4、6题 做第65页中第5题 先让学生看懂图意 再让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对口令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与熟练。 回顾
4、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口诀的来历,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口诀的运用。 准备:手掌图 教学过程: 一、编口诀。 1、连加计算手指数: (1)我们人人都有一双巧手,每只手上都有几个手指?(板书:5 1个5) (2)两只手有几个手指?就是几个5?(板书:10 2个5) (3)再多一只手呢?就是几个5?4只手呢?5只手呢?(板书:15 3个5;20 4个5;25 5个5) 小结:刚
5、才我们用连加的方法,很快算出了几个5是多少。上两节课我们学了乘法,你会用乘法来计算吗?2、用乘法计算手指数: (1)1个5,用乘法怎样计算?2个5呢?2个5得几,你是怎样知道的?(指连加结果)3个5呢?4个5,5个5呢?(生汇报,师板书) (2)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算式的得数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用彩笔标出得数的个位) 小结:根据刚刚连加的结果,我们又很快得出了乘法算式的结果。那是不是我们以后每次计算乘法前都要先做一次连加才能知道结果呢?(对呀,这样多麻烦啊!那有没有一些好的办法呢?或:你知道古人想到了什么办法吗?) (3)揭示课题:乘法口诀。 3、编5的乘法口诀 (1)古人是怎样编口诀的呢?请看
6、,先编1个5,就先写“一五”,1个5是5,就在后面写上“得五”,口诀就是“一五得五”。齐读。 “一五得五”表示什么意思?这句口诀其实是由两个乘法算式总结出来的,所以就可以用来计算这两个乘法算式,也就是一五得五对应着:15=5 51=5。 (2)根据25=10和52=10,你会编出口诀吗?板书:二五一十(得数满10了,为了简便就不写“得”字。) 谁知道“二五一十”表示什么意思?它可以计算哪两个乘法算式? (3)你能根据剩下的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吗?打开数学书p52,自己试一试。 (4)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指名板演)提醒注意:五五二十五,不要写成了“五五二五”。 (5)小朋友真不错!5句口诀都编
7、完了。齐读一遍。 仔细观察一下这5句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口诀前半句表示几个5,后半句是得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 再齐读口诀。 二、记口诀。 谈话:刚才我们学古人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那你准备怎样记住这5句口诀呢?1、学生自己读读背背。 2、(你觉得哪句最容易记,哪句最难记?)老师有一个疑问,5句口诀中我4句都记熟了,但“三五”是多少我总是忘记(把“十五”擦去),怎么办呀?3、对口令: (1)大家都记熟了吗?敢不敢跟邹老师对口令?(2)同位对口令。 4、补充口诀: 一五xx 三五xx 五五xx 四五xx 二五xx 5、齐背口诀。 三、用口诀。 谈话:乘法口诀我们背熟了,可以用来做什么
8、呢?1、利用板书: (1)把某些乘法算式的得数擦去,让学生说说得几?怎样想?25 51 35 55 45(25=10,想:二五一十) (2)“四五二十”除了可以计算45,还计算哪个乘法算式?“三五十五”可以计算哪两个乘法算式?“一五得五”呢?2、边做边说口诀。 53= 15= 52= 54= 51= 55= 45= 25= 3、看图列式: ?元4、列式解答: (1)每头大象运2根木头,5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2)每只小兔拔5个萝卜。 3只小兔拔xx个。 4只小兔拔xx个。 5只小兔拔xx个。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得开心吗?出示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
9、辛苦。 “猜一猜老师会提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课本P23页例1,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求商。 教学准备: 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设计意
10、图】: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学生交流想法。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为下面的抽象思维作准备,使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通过相互交流、启发达到共同发展的效果。让学生在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
11、解 引导学生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2、3题。 【设计意图】:寓学习于游戏中,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体会被除数和除数一样时商是1。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认
12、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科书第13页游乐园情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木偶戏场景插图。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
13、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 (2)22616(人) 35629(人) 161329(人)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
14、用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1)221335(人) (2)22616(人) 35629(人) 161329(人) 2213629(人) 2261329(
15、人)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橘子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用竖式计算。 567 426 328 355 819 213 162 639 2、谈话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 二、互动解疑平均分后有时会出现余数。 1、课件显示14个橘子画面。 2、组织小组讨论:有14个橘子,如果每盘放4个,可
16、以放几盘?请每个同学用代表橘子的圆片实际分一分,在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 3、全班进行交流。指名回答:投影显示学生的圆片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认识余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44=3盘2个答:可以放3盘,还剩2个。4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14”表示把14个橘子拿去分,“4”表示每盘放4个,“3”表示放了3盘强调单位“盘”,“12”表示3盘共12个43=12。“2”表示放了3盘后还剩下2个。强调单位:“个”5说明“2”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6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启思导疑 1、先由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8篇 年级 数学教案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