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1.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让同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教学过程: 1、创设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 2、让同学独立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组织同学对所提问题小组争辩。 4、沟通结果,小组一:12+12+.+12=288(24个12相加) 小组二:12x4x6=288 小组三:12x3x8=288 小组四:12x20+12x4=288 小组五:用竖式计算 5、方法归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连加,其次类连成,第三类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 6、总结出方法 7、争论笔算方法 8、巩固法则 9、总
2、结所学内容,看看同学是否把握了本节课学问点 人教版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同学通过观看。交汉等活动,探究并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同学通过观看。丈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阅历的同时进展空间观念。 3、使同学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实际生活中的数学,进展对数学的爱好,培育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力气。 设计理念 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同学探究的动机。 在这节课中,通过创设两只猫比闲逛路线的长短这样一个实例,设置悬念,让同学在生动好玩的数学情境中开头学习,并且让这个情景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同学学习的乐观性和主动性。 二、巧设数学活动,激励同学主动探究。 在这节课的设计
3、中,我为同学的探究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通过操作。沟通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比方:先说怎样可以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同学借助与自身的生活阅历,初步得同长方形周长计算有哪些战略;通过猜一猜图形的周长初步感知计算方法,培育了数学直觉;用自身的方法算一算图形的周长,让同学感悟解决问题的战略多样化;说说自身比较宠爱哪种计算方法,等等。 三、和时反馈反思,渗透学习战略。 在本课的教学中,对学习过程的和时反馈,对解决问题结束的和时反思,使同学能够正确熟识自身的认知过程。比方,通过反馈周长的计算方法,示意性地让同学留意战略的优化;用试一试的方法教学正方形的
4、周长,让同学感受到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全课小结时,通过沟通收获与体会,使同学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人教版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班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利用同学已有学问,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把握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含义。 2、熟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力气和小组合作力气。 4、经受发觉学问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老师说
5、算式,同学抢答。 546= 426729 2、最大能填几? ()425 ()760 ()410 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 人教版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4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预备将班级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同学们将校内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23盆花平均每组摆5盆,用什么方法来计算?(除法);如何列算式?(235) (3)动手操作:让同学小组合作,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熟识余数: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我们就把这3盆叫做余
6、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观看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觉了什么?(发觉了当余数是0,也就是没有余数,刚好能被分完而有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3、小结余数的含义 余数就是不够再分而剩余下来的数,就像分5盆一组,3盆由于不够分成一组,而是剩余下来的,所以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完成51页做一做。 2、现在从小袋子中拿出50个小方块,平均分给8个小伴侣,每人分得几个?剩余几个?你会列算式和列竖式吗?(同学小组合作完成) 四、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
7、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2、余数要比除数小 人教版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24页例5、例6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题意,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 2.初步理解和把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0在商中的占位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口算: 3+0= 0+7= 8-0= 60= 09= 03=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个数加零、减零、乘零的计算
8、方法,那么0除以一个数又会得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题。05= (2)同学独立思考,小组沟通。 (3)全班反馈。明确:由于0和5相乘得0,所以05=0。 (4)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1题。 (5)想一想: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什么呢? 小结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并板书。 2.教学例6。 (1)课件出示例6情境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课件出示例6第(1)个问题。 你会列式计算吗?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2082= 组织同学试算,思考。在试算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
9、的?又是怎样解决的? 老师巡察,依据同学试算的状况指名板演。 全班反馈。师: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2,商是几?(0)写在什么数位上?(十位上)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不行以) 强调:商十位上的0不行以不写,由于0在这里起占位的作用,假如不写,商就是14,结果不正确。 讲解简便写法并板书。十位上的02=0,可以直接在商的十位上写0,不必写清计算过程。 (3)例6第(2)小题组织同学试算,并将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在小组中沟通,争辩。然后指名汇报。 强调: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够商1,要商0。 老师依据同学的汇报板书两种书写方法。 3.师:怎样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呢? 小组争辩,全班反馈。 n在求出商的最
10、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2题。同学做完后,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3题。读完题后,让同学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日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商中间有0的除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例6:(1)2082=104(2)2162=108 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时,我重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让同学参与学问探究、发觉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
11、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同学在试一试、辩一辩、算一算等过程中,给自己供应一种自我探究、自我思考、自我制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从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n的规律,把握了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同学对于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比较简洁理解,但常常会消逝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学时引导同学进行反思:错在哪里?怎样避开这些错误?同学通过争辩沟通得出在计算时每一步都要认真计算。 人教版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让同学经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过程,自主探究口算方法。 2、引导同学独立思考,合作沟通,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
12、灵敏性。 3、在学习新学问的过程中,培育同学的类推力气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思路,把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式和尝试教学法 教具: 题卡、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看卡片说得数(表内乘除法) 二、提出问题,引入新知 刚才的口算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表内乘除法口算,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许多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提出目标。) 同学们请看黑板上的.挂图,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依据我们获得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轻声说一说) 师有重点地板书如下: 生
13、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黄瓜? 生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生3:李阿姨平均每人运多少箱? 生4:李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生5:李叔叔平均每次大约运多少箱?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 指第一个问题,会列算式吗?(指名列式) 请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会读吗?指名读(顺读、倒读) 三、思考沟通,探究新知 1、603=20(箱)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口算方法。 2、小组选代表全班沟通 方法一:想乘法算除法20360,所以603=20。 方法二:去添0法63=2,所以603=20。 方法三: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 方法四:6个十3=2个十=
14、20。 小结:同学们的口算方法都不错,说一说自己宠爱的方法。我们做题时不管接受哪种口算方法,只要算得又对又快就行了。 4、生独立解决其次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并与同桌说说第三题的口算方法。 5、指名回答,师板书。强化两种读法。同时说出第三题的口算方法。 6、刚才我们所学的学问就在1415页,同学们看书填空,有不懂的就提出来。(4、5题下节课再争论) 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撑握了各种各样的口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进行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四、活动体验,巩固运用。 1、做一做1、2题。 (1)题独立完成。 (2)题独立完成,指名说口算方法。再观看一列(还可再加两题),看看能发觉什么?
15、师生总结: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师:计算时,应依据题目条件灵敏计算。 (3)学习“你知道吗?”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让生感受数学符号产生过程和数学家的才智。同时让同学查阅课外资料,了解一些有关除法史料以及对同学渗透数学文化。 2、看算式,写得数。(小黑板) 4806640842075409400521078008 1005200432084509280430065608 指名核对,并选题说计算方法。 3、列式计算。 (1)、320里有多少个4? (2)、90除以3等于多少? (3)、7除420得多少? (4)、被除数360,除数是9,商是多少
16、? 独立完成,指名核对。 4、在填上合适的数 180=30210=30 1500=300 3000=600 五、回顾全课,畅谈感受。 同学们,通过今日的学习,你们有哪些哪些收获? 人教版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7 (一)学前预备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同学沟通多种寻宝路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查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内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老师指着校内厕所,
17、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依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看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内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玩耍: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同学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