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安徽卷)(含解析).docx
《2015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安徽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安徽卷)(含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年安徽卷理综化学部分7碳酸亚乙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3H2O3B 分子中含6个键C 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 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答案:A【解析】A项,观察图形根据碳四键可知分子式正确;B项,根据图示可知分子中含8个键;C项,观察图形可知分子中含有碳碳键属于非极性键;D项,没有指明条件,无法进行气体体积计算。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A项,容量瓶不能用来做溶解容器,错误;B项,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只有CO2能反应,干燥后可以得到纯净的CO,正确;C项,苯的密度小在上层,而分液时下
2、层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错误;D项,酸式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故读数为:11.80mL,错误。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 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 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D 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答案:C【解析】A项,Na2CO3固体受热不易分解,错误;B项,Fe(OH)3胶体是红褐色,错误;C项,三种气体均不能和浓硫酸反应,正确;D项,SiO2和氢氟酸反应,没有生成盐和水,错误。10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3、是:A 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 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 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 Cl-+2Fe3+H2OD 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答案:D【解析】A项,次氯酸属于弱酸且ClO-具有强氧化性,故与H+、Br-不能共存,错误;B项,Ag+与Cl-不能共存,ClO-具有强氧化性与CH3CHO也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项,该溶液中,应该是碱性条件下,不能出现氢离子,且大量ClO-中会与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错误;D项,方程
4、式为:NaClO+2HCl=NaCl+H2O+Cl2,故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正确。11汽车尾气中,产生NO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B 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 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 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答案:A【解析】A项,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和反
5、应平衡时的量的关系,正确;B项,密度等于气体的总质量除以体积,反应中气体质量不会改变,在恒容容器中容积也不变,故密度不变,错误;C项,催化剂只加快反应的速率,平衡不会移动,和图像不符合,错误;D项,从图形可知b线先到平衡状态,则b线表示的温度高,而平衡时b线表示的氮气浓度低,表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12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试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答案:D【解析】A项,实验室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检验氨气的方法正确;B项,燃烧火焰成淡蓝色,该气体为H2,正确;C项,随
6、反应进行,溶液酸性减弱,最终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镁和氢氧化镁混合液,金属镁被水氧化,正确;D项,NaHCO3溶液呈弱碱性,镁和水反应,被水电离的氢离子氧化,错误。13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未加盐酸时:c(OH)c(Na)= c(NH3H2O)B 加入10mL盐酸时:c(NH4) c(H) c(OH)C 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 = c(Na)D 加入20mL盐酸时:c(Cl) c(NH4) c(Na)答案:B【解析】A项,浓度相同但是NaOH完全电离,NH3H2O部
7、分电离,故c(Na) c(NH3H2O),错误;B项,加入10mL盐酸时,溶液中c(Cl) = c(Na),根据电荷守恒c(Na) +c(NH4) c(H) c(Cl) + c(OH),正确;C项,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铵和氨水,故c(Cl) c(Na),错误;D项,加入20mL盐酸时,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根据电荷守恒,c(Cl) c(NH4) c(Na),错误。25(14分)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周期第_族。(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_个电子。(3)
8、用“”或“,(4)2H+ + NO3-e-=NO2 + H2O,正,随着反应进行铝表面钝化形成氧化膜阻碍反应进行,铜做负极反应,电流方向相反。【解析】(1)硅元素为14号元素,故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A族。(2)N为7号元素,故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铜基态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2s1,故基态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3)铝和硅位于同周期,铝在硅的前面,故原子半径大于硅;N和O同周期,同周期电负性前小后大;金刚石和晶体硅均为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熔沸点与原子半径呈反比,而碳原子半径小于硅,故金刚石熔点高;CH4和SiH4都是分子晶体,均没有氢键,所以直接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可
9、以判断SiH4沸点较高。(4)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则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 + NO3-e-=NO2+ H2O;溶液中的H+向正极即铜极移动;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随着反应进行铝表面被氧化生成了氧化膜,阻碍其与浓硝酸反应,故铜参与反应变为负极,电流方向改变。【试题难度】中档题。26(15分)四苯基乙烯(TFE)及其衍生物具有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以下是TF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及反应条件省略):(1)A的名称是_;试剂Y为_。(2)BC的反应类型为_;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3)EF的化学方程式是_。(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年高 考真题 化学 安徽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