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大纲卷)(含答案).docx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大纲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大纲卷)(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西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禁止商人“衣丝乘车”到“假两千石”以及“倡乐”“奢侈”等信息说明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收到现实的挑战,故本题选择D项。A说法错误,封建社会抑商政策一直没有改变;BC与材料信息不符。13东晋南朝诗人的
2、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A陈子昂 B岑参 C王维 D李白【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古代文学(唐诗)【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魏晋时期,由于国家分裂、局势动荡不安,很多诗人不满于现状,追求自然式生活方式,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其中典范,唐朝诗人王维以山水诗歌为典型,故本题选择C项;A属于送别诗;B属于边塞诗;D属于浪漫主义诗歌代表。14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试题答案】B【试题考点】明朝内阁制【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内阁不是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所以不能独立处理政事,不能任免官员以及直接管理地方事务;只能协助皇帝处理政事,这一点与唐朝宰相相同,故本题选择B项。15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试题答案】A【试题考点】古代商业发展(区域分工发展)【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等信息说明商品生产的区域化分工十分
4、明确,故本题选择A项;B没有反映处材料主旨,C、D材料中没有反映。16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洋务运动【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中“机器、小轮舟”以及“纵民为之,加以保护”说明作者激励倡导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以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才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故本题选择C项。17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
5、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宗法制【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家谱体现的是家族的凝聚力,受古代宗法制的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明清时期“名门家族”“普通百姓”修撰家谱实际上是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理学的反映,故本题选择C项。18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年份佃农(%)半佃农(%)自耕农(%)1935 292447193630244619373726371938382735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A土地所有制
6、度的变革 B生产结构的调整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土地兼并的趋势【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封建土地所有制【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获取信息的能力。解读表格题关键要从表格中找出关键信息,依据表格材料中的时间(1935-1938年)以及表格中“自耕农所占比例由47%下降到35%的信息说明当时土地兼并的严重性,故本题选择D项。19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C反映了科学
7、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大跃进【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注意题干时间,依据题干中时间1958年以及材料中“亩产36956斤”的信息说明人们急于项改变当时落后的面貌,故本题选择D项;A是1953年开始,与题干时间不符;B说法不符合实际;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20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试题答案】A【试题考点】新航路开辟【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
8、能力。西班牙和葡萄之所以能率先完成新航路开辟,与国内两国王室对金银以及对东方贵重物品的需求有着直接的关联。故本题选择A项;B说法不符合史实;C是荷兰的性质;D从属于A项。21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斯大林模式【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材料中“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小农经济”的信息说明当时俄国农业
9、的落后性,为了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活动,故本题选择C项;A属于工业化;B属于商业方面;D也属于工业发展信息。22图4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图4A三国轴心最终形成 B德国吞并了奥地利C慕尼黑协定的后果 D德国即将进攻波兰【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百家争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标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地图中奥地利属于德国范围,说明已经被德国侵占,故本题选择B项;A中三国轴心形成是1940年,时间不符;C地图中捷克斯洛伐克地图不属于德国范围,说明不是慕尼黑阴谋结果;D中时间是1939年更晚,不符合题意。23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高 考真题 历史 全国 大纲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