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5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茂名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一、听力I。本大题4小题,共8分。答题提示:第1-4题读一遍,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选择题答题区的对应题号上;第11题读两遍,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考生可以边听边答题,录音只播放一次。1听读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秀颀 讪笑 浮想联翩 B晨曦 繁衍 温文尔雅 C斟酌 琐屑 耿耿于怀 D腼腆 拘谨 苦心孤诣2下面在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词或谦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听读一则说明性文字,回答3-4题。3下列选项与所读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材料主要介绍了深茂高铁的起点站和终点站以及估算投资等内容。
2、B深茂高铁为双线设计分两期建设,首期建设已于去年6月底动工建设。 C深茂高铁更改设计后,时速调整为250公里,终点站茂名东站要进行搬迁。 D深茂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深圳到茂名将减少至不到3小时。4对所读材料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所读材料的说明对象是深茂高铁。 B材料介绍了深茂高铁的建设对茂名发展的作用。 C材料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让人们对深茂高铁有具体的了解。 D所读材料的说明结构是递进式结构。 二、语文基础。本大题2小题,共4分。 5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惘然”的“惘”按音序查字法查应查“M”;“尴尬”的“尴”按音序查字法应查“G”,笔画共有12画。 B人
3、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句末“。”应改为“?”)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期望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 D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句中的“囊括”使用不当)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措配不当,应将“枪声”改为“猎枪”) B用这个办法烧开水,由十分钟烧开一锅,变为五分钟烧开一锅,时间缩短了一倍。 (“缩短了一倍”应改为“缩短了二分之一”) C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把“感受”改为“体会”
4、) D考试有三忌:一忌考前不能过度紧张;二忌考中不能心浮气躁;三忌考后不可置之不理。(删去句中的“不能”,“不可”)三、文言立阅读。本大题4小题,共8分。7下列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余闻之也久 村中闻有此人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湖中人鸟声惧绝 D今齐地方千里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
5、,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夫:放
6、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所以:是为了。鸱枭(ch xi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C凌忽长者,轻慢同列(轻视) D人疾之如仇敌(疾病)9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入见 见人读数十卷书 B恶之如鸱枭 死亦我所恶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人疾之如仇敌 D虽不能察,必以情 如此以学自损10对两个文言语段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一段记述曹刿询问和批驳鲁庄公的看法,最后得出抓准战机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B【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千
7、万不要傲气。 C【乙】文“如此以学自损”中“此”指代的内容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D【甲】文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曹刿深谋与远见,【乙】文通过所谓读书人的行为表现,写出其鄙陋与短见。四、听力与积累运用。本文题4小题,共15分。11(1)听读词语,请用正楷或行楷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听读下面一则小幽默,回答相关问题。(3分) “还有家长呢?”老师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1分) 如果你是这垃老师,面对此情此景你会怎样说?(2分)12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按要求答题。(3分) (1)描述画面内容(2分) (2)揭示寓意(1分)1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汤姆
8、到孔子学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参与学习活动中遇到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1)辨年龄排座位。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的特点: 耳顺 垂髫 而立 不惑 请你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1分) 座位排序是(只写序号): (2)作古诗获报酬。汤姆创作一首五言律诗被南方论刊登载了,稿费是以每字5元来计算(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请你核算一下他能获得多少稿费,用大写数字写出金额总数。(1分) 汤姆的稿费金额总数是: (3)读经书长知识。汤姆想读“四书五经”,因没有借书证,今天就写借据向高凉图书馆借出“四书五经”中的四本来阅读一个月。但借据不够完整,请你帮他补充。(2分)借据我从高凉图书馆借
9、中庸、春秋, 、 四本书。借期为一个月。 此据 借书人:汤姆请从“四书五经”里面再选另外两部补写上去。(1分)借据的格式不完整,请指出并改正过来。(1分)14根据下面文学名著的材料,完成填空。(3分) 【A】 (人名)在【B】 (地方)立了两件大功。一件是参加海战,把邻国的兵舰全拖过来了,那是很容易的那海,还不到他胸口深。一件是救火,王宫失火了,他撒了一泡尿、把火浇灭了。但皇后认为他报不恭,王宫也有尿味,从此再也不住进王宫。以后国王听信谗言,怀疑他要夺王位,要把他处死,他逃离了这个国家。 这则材料出自英国作家 的作品,文中的【A】是 ,【B】是 。五、古诗交默写与翻译。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10、15古诗文默写。(6分,每个空格1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3) ?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4)窈窕淑女, 。(关雎) (5)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表现作者意在彼言在此的名句是“ , ”。1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7小题,共25分。(一)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10分) 去年教师节,习近平到北师大慰问教师时提到:“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
11、化的基因。” 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追求、审美取舍。它是全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影响着全民族的行为规范。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波折。目前存在的一些地方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对传统文化的淡忘有密切关系。国家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且举对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儒道两家思想的例子来说。儒家提倡“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把“正心、诚意”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这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
12、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从个体的品质修养入手,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为实现这个目的,还得从学习入手。在儒家传统文化体系里,许多学说都落脚于道德问题上,都以“修己”即个体道德修养为核心,为落脚点。今天我们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建设新的道德风尚,只有社会的个体即每小人都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并付诸实践,才能够造就高尚纯洁的道德环境。再如,道德经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提倡“慈爱、俭啬”。这样的告诫与主张,对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仍然有极好的警戒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中,经史子集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把
13、古代经典转变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就应该认真学习古代经典,准确领会和掌握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精义,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它们转化为文化知识,积淀为全民族的文化基因。 学习古代经典,应把握精髓,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人文精神的回归,弘扬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不是仅仅穿上汉服,戴着方巾,吟诵几篇古文就可以毕其功。现在,多种古籍整理的大工程都在进行中,学习国学和传统文化的热潮仍方兴未艾,学习古代经典,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变力人们的文化基因,并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任重而道远。 (选自人民日报,选文有改动)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18第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14、 。(4分)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句中加点词“嵌”字形象而深刻地表明学好古代经典的重要性。 C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的原因是人们没有学好道德经。 D文章结尾,提醒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握好其精髓,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二)陪着母亲坐火车(15分) 陆总的母亲想回乡下老家过年,他让秘书去买两张飞机票,可母亲却说这辈子从没坐过火车,想坐一次火车。 王逢春运,秘书费了好大的劲,才买来两
15、张硬座票。陆总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劝母亲还是乘飞机回去,可母亲却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一向孝顺的陆总只得依了母亲。 陆总扶着母亲来到火车站,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让他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该往哪边走。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操着家乡话,一边喊:“让开,让开!”一边使劲儿地往前挤。 母亲对陆总一笑说:“跟上他,错不了,一听那口音,就知道是咱武陵人。” 娘俩跟着中年男人很快找到了要乘坐的那趟火车,很巧的是,那人正好坐在他们的对面。 车厢里闹哄哄的,充斥着各种难闻的味道。陆总觉得憋闷,站起来想去透透气,可过道里站满了人,挪个步都很困难,更别说要挤出去了。 中年男子看出陆总的不适,就说:“兄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广东省 茂名市 中考 语文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