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3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丽水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4分)(2013丽水)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用切割工具在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A4B1C3D+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3N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4分)(2013丽水)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2、“”、“”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模型图可直接得出该物质由几种原子、几个原子构成,进而确定物质的结构,判断反应的形式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故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所以可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C、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
3、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选A点评:该题关键是从模型图中看出各物质分子的构成,注意解题是要考虑到模型图中每种分子有几个参加反应,利用反应时的微粒个数关系及结构可很轻松的判断3(4分)(2013丽水)身边处处有科学,科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科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因用电器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阴天或傍晚移栽树木,提高成活率C室内烤火取暖,放一盆水防止CO中毒D在食品袋里充入氧气,延长食品的保持期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常见气体的用途;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电线着火首先断电进行解答;B、根据阴天或
4、傍晚移栽树木有利于树木的成活进行解答;C、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解答;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进行解答解答:解:A、电线短路引起电器着火时,首先要断电,用水浇灭是错误的,水能导电,不能用水浇灭,故A错误;B、阴天或傍晚移栽树木有利于树木的成活,故B正确;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室内烤火取暖,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C错误;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在食品袋里充入氧气,以延长食品的保持期,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法的判断,通过该题,对一些操作不当的做法需要引起注意,加以修改4(4分)(2013丽水)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如图实验操作规
5、范的是()A滴加液体B过滤C闻气味D熄灭酒精灯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
6、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3分)(2013丽水)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强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BCD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根据盐酸与稀硫酸的不同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区别两种酸,需要借
7、助差异,而不是共性,所以要从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上入手解答:解:区别两种酸,需要借助差异,而不是共性,所以要从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上入手A、盐酸硫酸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都没有反应现象,没法鉴别,故A错误,B、盐酸、硫酸都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没法鉴别,故B错误,C、石蕊遇酸变红色,盐酸、硫酸都是酸,不能鉴别,故C错误,D、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在鉴别物质选用试剂时出现的现象应当是不同的,难度不大,便于解答6(3分)(2013丽水)遂昌农民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制成竹炭制品,实现增收致富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
8、性材料竹炭具有的性质是 ()A无色固体B易溶于水C不能燃烧D有吸附性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依据竹炭的成分是碳,结合其多孔性依据其物理及化学性质分析解决解答:解:由于竹炭是竹子经过碳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所以其颜色为黑色,主要成分是碳所以可燃烧,多孔性说明竹炭具有吸附性,由于炭不易溶于水,所以竹炭也不例外故选D点评:此题是有关碳的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关碳的性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7(3分)(2013丽水)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B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
9、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C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后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后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C、据30时A的溶解度分析解答;D、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或降温的方法解答:解:A、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溶解度减小,饱
10、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正确;B、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后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故描述错误;C、30时A的溶解度是20g,所以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最多溶解20g,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正确;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考查了溶质的质量分数,细心分析即可二、简答题8(6分)(2013丽水)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浙江省 丽水市 中考 化学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