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题库.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题库.doc(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题库中医骨伤科学 一、中医骨伤科学问答 1(如何理解“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 明代薛己所著的伤科专著正体类要序中所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 ?气闭:多见于严重损伤而骤然导致气血错乱,气为血壅,气闭不宣。主要表现为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烦躁妄动,面赤,牙关紧闭,目瞑尿遗等。常见于严重损伤的患者。 ?气虚:是人体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不足或衰退的病理现象,系由伤损,或创伤后元气化源不足而致。主要表现有疲倦乏力、语言低微、呼吸气短,心悸耳鸣,胃纳不佳,自汗,脉虚细无力等。常见于某些慢性损伤病人,严重损伤的恢复期,体质虚弱和老年患者。 ?气脱:损伤后大量失血,气随血脱,出现本元不固的病
2、理现象,主要表现有突然昏迷或醒后又昏迷,目闭口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浅促,大汗淋漓,脉微弱。多见于颅脑损伤,骨折合并内脏损伤有大出血者。 ?气逆:是因损伤而致内伤肝胃,可造成肝胃气机不降而反逆上。主要表现有嗳气频频,作欲吐或呕吐等症。 3(伤血的病理变化包括哪些?各自的病理特点是什么? 伤血的病理变化包括有血瘀、血热、血虚、血脱等。 ?血瘀:多因局部损伤出血,离经之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临床上常见局部损伤肿胀疼痛,皮肤青紫,疼痛如针刺刀割,疼痛固定不移,是血瘀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血热:损伤后积瘀化热或肝火炽盛,血分有热均可引起血热,症见发热、口渴、心烦、舌红绛,脉数等症状。严重者可出
3、现高热昏迷,积瘀化热,邪毒感染,可致局部血肉腐败,酝酿成脓。 ?血虚:由于失血过多或心脾功能不佳,生血不足所致,表现为面色不华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手足发麻、心烦失眠、爪甲色淡、舌淡白、脉细无力等。 ?血脱:多出现在较严重的创伤失血后,表现为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甚则晕厥等虚脱症状。 4(损伤与肝肾的关系如何? 肝藏血、肝主筋,全身筋肉的运动与肝有密切关系,运动属于筋,而筋又属于肝,肝藏血,肝血充盈才能使肢体的筋得到充分的濡养,以维持正常的活动。若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出现手足拘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骨的生长、发育、修复,均须依赖肾脏精气的滋
4、养和推动。肾之精气充盛,则骨质坚硬而不易发生骨折,即使发生骨折也易修复。若肾之精气不足,则骨软无力,发育迟缓,骨脆而易骨折或畸形,由于肾与骨的关系密切,骨折损伤必内动于肾,故对骨伤的治疗,必须采用补肾续骨法。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互化。肾主骨,肝主筋,筋附于骨,筋骨相连。在损伤中,伤筋能损骨,而骨损亦能伤筋,筋骨损伤可内动肝肾而影响精血对筋骨的滋养。若肝肾之精 血不足,则会影响筋骨损伤的修复愈合。因此,在伤筋损骨的治疗中,必须着重调补肝肾,使肝肾之精血充足,以充分发挥精血滋养筋骨的作用,促进损伤的修复痊愈。 5(损伤局部的特殊症状体征有哪些? 损伤局部的特殊症状体征有以下5个方面:?畸
5、形:发生骨折或脱位时,由于暴力作用以及肌肉韧带的牵拉,使骨折端移位,出现肢体形状改变所致;?骨擦音:骨折时,由于骨折断端相互接触或摩擦产生;?异常活动:受伤前不能活动的骨干部位,骨折后出现屈曲旋转等不正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原来位于关节盂的骨端脱出,处于异常位置,致使关节盂空虚,是脱位的特征;?弹性固定:脱位后,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收缩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位置上,被动活动停止后,脱位骨端恢复原来的特殊位置。 6(简述骨病特殊症状体征? 骨病特殊症状体征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畸形;?肌肉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与窦道形成。 7(简述肌力测定标准。 肌力的测定可分为以下6级。 ?0级:肌肉
6、无收缩(完全瘫痪);?1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2级:肌肉收缩可带动水平方面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吸引力(重度瘫痪);?3级: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轻度瘫痪);?4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强大的阻力运动脉体(正常)。 8(摸诊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摸诊的常用手法有:?触摸法:通过对伤处的细心触摸以辨明损伤局部的情况。?挤压法:用手挤压患处上下、左右、前后,根据力的传导作用来诊断骨骼是否有折断。?叩击法:通过对肢体远端的纵向叩击所产生的冲击力,用以检查损伤处是否有骨折,亦可用以检查四肢骨折的愈合情况。?旋转法:用手握住伤肢远端,作轻微的旋转
7、动作,用以检查伤处有无疼痛、活动障碍,以及特殊的声响。?屈伸法:用手握住伤部邻近的关节作屈伸动作,根据屈伸的度数作为测量关节活动功能的依据。?摇晃法:用一手握于伤处,另一手握伤肢远端,作轻轻的摇摆晃动,结合问诊与望诊,根据局部情况,判断是否有骨与关节损伤。 9(骨伤科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骨伤科疾病的治疗,应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贯彻固定与活动统一(动静结合)、骨与软组织并重(筋骨并重)、局部与整体兼顾(内外兼治)、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医患合作)的治疗原则。 10(损伤早期的内治有哪些,其主要适应证和代表方剂是什么, 损伤早期的内治法有攻下逐瘀法、行气活血法、清热凉血法,开窍
8、活血法。 其主要适应证与代表方分别为:?攻下逐瘀法:适用于损伤早期蓄瘀、大便不通、舌红苔黄,脉数的体实患者,代表方剂有大成汤、鸡鸣散、桃仁承气汤等。?行气活血法:适用于损伤早期气滞血瘀肿痛并见,但无实、热、闭结之征不必攻下者,代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清热凉血法:适用于跌打损伤而引起的错经妄行,以及损伤邪热内攻、壅聚成毒等症。清热凉血方有犀角地黄汤、清心汤等;清热解毒方有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龙胆泻肝汤等。?开窍活血法:本法适用于头部损伤或跌打重症神志昏迷者。常用方剂有黎洞丸,夺命丹,三黄宝蜡丸,苏合香丸等。 11(损伤中期的内治法有哪些?其主要适应证和代表方剂是什么? 损伤中期
9、的内治法有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其主要适应证和代表方分别为:?和营止痛法:适用于损伤中期,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而续用攻下之法又恐伤正气者,方用和营止痛汤、定痛和血汤等。?接骨续筋法:适用于损伤中期骨位已正,筋已理顺,筋骨已有连接但未坚实,尚有瘀血未去,方用续骨活血汤、新伤续断汤等。 12(损伤后期的内治法有哪些?其主要适应证和代表方剂是什么? 损伤后期的内治法及其适应证、代表方分别为:?补气养血法:适于素体气血虚弱或气血耗损严重,筋骨萎软或骨折愈合迟缓者,方剂有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补益脾胃法:适于损伤日久,脾胃虚弱、四肢无力,形体虚羸、肌肉萎缩,筋肉修复缓慢,脉虚无力。方剂有归
10、睥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补益肝肾法:适于年老体弱、骨折愈合迟缓、骨质疏松、肝肾虚弱者(方剂有壮筋养血汤、健步虎潜丸等。?舒筋活络法:适于气血运行不畅,或阳虚、风寒湿邪侵袭,损伤日久,气血凝滞,方剂有麻桂温经汤、大活络丹等。 13(伤科外用药膏按其功用可分为几类?其主要适应证和代表方药是什么, 伤科外用药膏按其功用可分为6类,其适应证和代表方分别为:?消瘀退肿止痛类:用于骨折、筋伤初期肿胀疼痛者,如消瘀止痛药膏、定痛膏等。?舒筋活血类:用于扭挫伤中期,如活血散、舒筋活络药膏等。?接骨续筋类:用于骨折复位良好,肿痛减退之中期,如接骨续筋药膏、驳骨散等。?温经通络、祛风除湿类:用于陈旧损伤
11、,复感风寒湿邪者,如温经通络膏等。?清热解毒类:用于伤后感染,局部红、肿、热、痛者,如金黄膏、四黄膏等。?生肌拔毒长肉类:用于局部红肿已消,但创口未愈者,如生肌玉红膏、象皮膏等。 14(简述手法整复的注意事项。 手法整复应在以下方面予以注意:?明确诊断,分析骨折脱位机理,选择有效的整复手法;?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掌握复位标准;?抓住整复时机,原则上越早越好,骨折后半小时内最易整复;?选择适当麻醉,局部止痛和缓解肌肉痉挛;?做好整复前准备,包括人员准备及器材准备;?参加整复人员精力要集中;?切忌在整复中使用暴力;?尽可能一次复位成功;?整复过程中尽量避免X线伤害。 15(良好的固定方法应具备
12、哪些标准? 良好的固定方法应具备以下4个方面的标准:?能达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对于被固定肢体周围的软组织无损伤,保持损伤处正常血运,不影响正常的愈合。?能有效的固定骨折,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旋转,剪切和成角外力,使骨折端相对稳定,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条件。?对伤肢关节约束小,有利于早期功能活动。?对骨折整复后的残留移位有矫正作用。 16(试述小夹板对四肢骨干骨折的固定原理。 小夹板对四肢骨干骨折的固定原理,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扎带对夹板的约束; ?压力垫对骨折端的效应力。?在固定条件下利用肌肉收缩活动的内在动力。 17(夹板固定有何适应症及禁忌症? (1)适应症:?四肢闭合骨折,包括关节内及近关
13、节内经手法整复成功者;?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闭合伤口者:?陈旧性四肢骨折适用于手法整复者。 (2)禁忌症:?较严重的开放骨折;?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难以固定的骨折;? 肢体肿胀严重伴有水泡者;?伤肢远端脉搏微弱,末梢血运循环较差或伴有动静脉损伤者。 18(持续牵引有何作用?主要的牵引方法有哪几种? 持续牵引可以对抗患肢肌肉的收缩力,矫正重叠移位和肢体挛缩,还可防止骨折再发生成角、旋转和缩短等移位,并且因骨折周围的肌肉被牵紧,形成围绕在骨折四周的压力,使碎骨片靠拢,从而达到固定的作用。但任何牵引方法,只能纠正骨折重叠移位,而不能纠正骨折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 主要的牵引方法有: (1
14、)皮肤牵引:系利用粘膏粘于皮肤,其牵引力量直接作用于皮肤,间接牵拉肌肉和骨骼的一种方法。多用于下肢骨关节损伤和疾患,如12岁以下的儿童股骨干骨折,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等。肱骨外科颈骨折有时亦可用上肢悬吊皮肤牵引。 (2)骨牵引:是利用钢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进行牵引,使牵引力直接作用于骨骼的一种方法。适应于需要较大力量才能整复的成人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以及颈椎骨折 脱位等。常用的骨牵引有:股骨髁上骨牵引、胫骨结节骨牵引、跟骨骨牵引、尺骨鹰嘴骨牵引、颅骨牵引等。 (3)布托牵引:是利用厚布或皮革按局部体型制成各种布托,兜住患部,再用牵引绳通过滑轮连接布托和重量进行重力牵引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有:
15、枕颌皮托牵引、骨盆兜悬吊固定等。 19(简述练功疗法的作用。 练功疗法对损伤的防治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濡养患肢关 节筋络;?促进骨折迅速愈合;?防治筋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扶正祛邪。 20(创伤急救的原则是什么? 创伤急救的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连续监护,救治同步。 21(何为创伤急救的五项技术? 急救医学将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称为创伤急救的五项技术。 22(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6种:?一般止血法:比较小的创伤出血,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敷盖无菌敷料,绷带包扎;?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及头面
16、部大出血急救,即用手指或手掌把近心端血管压在邻近的骨骼上,使之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静脉和大多数动脉出血。先用无菌或干净敷料覆盖伤口,外加消毒或干净纱布压垫,再用绷带或三角巾进行加压包扎。?填塞止血法:指用无菌纱布12层贴于伤口,再向内填塞纱布或纱块或直接用急救包棉垫填塞伤口,外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的止血方法。?止血带止血法:常在四肢大血管用加压包扎法无效时应用。?屈肢加垫止血法。 23(清创的目的是什么,清创术后伤口能否愈合的条件是什么, 清创的目的就是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和细菌,使污染伤口转变为干净伤口, 缝合后使之能一期愈合。 清创术后伤口能否愈合取决于以下条
17、件:?取决于受伤环境是否干净,侵入细菌的多 少和毒力大小,有无异物和异物的多少及性质,坏死组织的多少与死腔大小;损伤处的血液循环好坏,伤口组织是否新鲜和机体抵抗力的强弱等;?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正确,清创是否彻底和术后处理是否得当。 24(肢体远端血供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肢体远端血供障碍主要是由于动脉损伤,栓塞或受压,致使肢体远端出现血供障碍, 检查时应注意与健侧对比。它的临床表现有:?患肢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远端皮肤因缺血或血供不足表现为苍白,皮温下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远端肢体疼痛,疼痛是神经缺血的早期反应,缺血30分钟后出现;?感觉障碍;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肢体由疼痛转入
18、感觉减退、麻木,最后感觉可完全丧失。感觉障碍多呈手套或袜套状。?运动障碍、肌肉对缺血很敏感,缺血时间稍长,肌力下降以至完全消失。?远端无活跃性出血,指(趾)尖用粗针刺一小创口,无出血或仅有少量出血随即中止者,均为血供中断的表现。 25(创伤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创伤性休克的救治原则是根据病情轻重,抓住主要矛盾,积极抢救生命和消除不利因 素的影响,补充血容量与调整机体生理功能,防治创伤及其并发症,纠正体液、电解质和酸碱度的紊乱。 26(何为挤压综合征?它与筋膜间隔综合征有何关联? 挤压综合征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厚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解除压迫后,出现肢 体肿胀,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高
19、血钾,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等症候群。 从发病学角度来讲,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和挤压综合征同属一个疾病范畴,二者具有相 同的病理基础。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若救治不及时,就可发展成为挤压综合征,即筋膜间隔区 综合征是挤压综合征的一个局部类型和过程。 27(导致骨折暴力形式和受伤机制是什么? 导致骨折的暴力形式可分为四种:?直接暴力:指直接作用于骨折部位的暴力。如撞击、车压、机器绞轧、火器伤等造成的骨折。多为横断型或粉碎型,主要特点是多为开放性骨折。骨折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并常伴有神经血管损伤。若发生在前臂或小腿,两骨骨折部位多在同一平面,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因打击物由外向 角项的方向称为向前、向
20、后、向内或向外成角。?侧方移位:两骨折端移向侧方。四肢端、脊椎按上段的移位方向称为向前、向后、向内或向外侧方移位。?缩短移位:骨折端或嵌插,骨的长度因而缩短。?分离移位:两骨折端互相分离,且骨的长度增加。?旋骨折端围绕骨之纵轴而旋转。 30(骨折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 (1)外伤性休克。(2)感染。(3)内脏损伤。(4)重要血管损伤。(5)缺血性肌挛缩。(6)脊髓损伤。(7)周围神经损伤。(8)脂肪栓塞。(9)坠积性肺炎。(10)褥疮。(11)尿路感染及结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13)创伤性关节炎。(14)关节僵硬。(15)缺血性骨坏死。(16)迟发性畸形。 31(骨折有何特征? 骨折的特征
21、有:?畸形:骨折时常因暴力作用、肌肉或韧带牵拉、搬运不当而使断端出现肢体形状改变,而产生畸形。?骨擦音:由于骨折断端相互触碰或摩擦而产生,一般查时用手触摸骨折处可感觉到。?异常活动:骨干部无嵌插的完全骨折,可出现好像关一样屈曲旋转的不正常活动,又称假关节活动。 32(骨折的愈合过程大致区分为几个阶段? 骨折的愈合的过程就是“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整个过程是持续的和渐进的,无明显界限,大致可分为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型期。 33(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可分为全身和局部两个方面: 全身因素:?年龄:小儿的组织再生和塑形能力强,骨折愈合速度较快,老年人则较
22、慢。?健康情况:身体强壮、气血旺盛、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气血虚弱或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骨折后有严重并发症者,则骨折愈合迟缓。 局部因素:?断面的接触:断面接触大则愈合较快,反之,则愈合较慢。若有软组织嵌 入骨折断端间,或因过度牵引而断端分离,则愈合就更困难。?断端血供。血供良好的松质骨部,骨折愈合较快,血供不良部位的骨折,则愈合缓慢。一骨有数段骨折愈合速度也较慢。?损伤程度:有大块骨缺损较轻,或软组织损伤严重,断端形成巨大血肿时,骨折愈合的速度较慢。如骨膜损伤较轻,则骨折愈合快。?感染的影响:感染而引起局部长期充血,组织坏死,代谢物堆积等,均是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因素。?固定和运动因素:固定可以维持
23、骨折端整复后的位置,保证骨折的修复,但固定太过使局部血运不佳、骨代谢减退,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对愈合不利。在固定保证骨折不再移位的条件下,进行练功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促进骨折的愈合。 34(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是什么?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是:?局部无压痛及纵轴叩击痛。?局部无异常活动。?X线照片显示线消失或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条件下,上肢能平举1千克达1分钟,下肢连续徒步行走3分钟,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1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 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是:?必须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x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24、 35(简述骨折的三期用药原则。 ?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中期宜接骨续筋为主。 ?后期宜壮筋骨,养气血,补肝肾为主。 36(什么叫骨折复位和骨折手法复位?手法复位的要求如何?试述骨折复位的标准? 将移位的骨折端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支架作用就叫骨折复位。运用手法使骨折复位就称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的要求是:及时、稳妥、准确、轻巧而不增加损伤,力争一次手法整复成功。 骨折复位的标准是: 解剖复位:骨折之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指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为解剖复位。解剖复位可使骨折端稳定,便于早期练功,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中医 伤科 考试 题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