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习报告(集锦15篇)_2.docx
《地质实习报告(集锦15篇)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实习报告(集锦15篇)_2.docx(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质实习报告(集锦15篇)地质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从开学初到这一周的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对工程地质这一个学科有了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从基础地质的学问,岩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再到不良地质现象及分析评价和工程地质勘察,老师都详细和我们讲解各方面的学问,使我们对工程地质学产生较大的爱好,也使我们把握了关于工程地质的基本学问,信任这对我们以后实习以至工作,都有很大的关怀。 当然,从课本上所学的仅仅还不够,且书本上的学问与实际状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多更好地熟识了解不同的工程地质现象,通过这次的实习,培育我们自己在工程地质方面对于不同的现象做出分析的力气,以及解决在实践时期遇到的
2、简洁基本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力气。 实习任务:一是老师课堂讲解相关学问和试验室参观学习;二是实地考察莲花山并由老师带领给我们讲解分析相关工程地质现象。这次实习使我们通过野外的实地勘察,进一步了解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地下水的作用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等。 实习时间:第七周一周时间 实习地点:高校城广东工业高校教学楼、试验室,广州番禺莲花山。 实习支配进度表:(见下图) 二、内业部分 2.1 实习动员 时间: 4月8日 星期一 阴天 地点: 广东工业高校教学楼教5-206 内容: 1、实习动员 2、观看“不良地质现象”影像资料 今日是实习周的第一天,早上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总动员,
3、向我们介绍实习的进程和支配,同时还指导我们户外实习时该怎么观看各种地质现象,留意哪些问题和从相应的方向去思考看到的不良地质作用。其次老师通过一些实例给我们介绍了工程地质现象,并做了简要的分析。 2.2 观看影像资料 首先观看的是岩崩的影像,影像先是介绍了岩崩的相关方面学问,就以盐池河磷矿岩崩为实例做了详细分析。影像中还用到盐池河磷矿地质图和坑道裂缝平面图为我们做了详细的分析以及解剖。 简要介绍岩崩 概念:倒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积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产生在土体中者称土崩,产生在岩体中者称岩崩。 形成条件:(1)地形地貌:地形条件
4、的简洁程度及斜坡坡度把握着岩崩滑坡产生的监空条件。(2)、地层岩性:斜坡的地层岩性,是发生滑坡的物质基础。(3)、地质构造 :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环境,对滑坡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4)、水的作用 :降雨和融雪的渗透水作用,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外因。(5)、地震作用:地震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治措施:(1)监测预报:在岩崩崩倒之前,不稳定慢慢积累,并以位移变形、压力增加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岩崩发生之前,变形急剧加快,岩体应力急剧增长,对这些现象作出精确的预报可以防治岩崩。(2)工程处理:一防止地表水渗入危岩体内,可修筑排水沟槽。二对较小规模的岩崩,可修筑支挡工程。三用锚杆加固或者清除危岩
5、边坡也可以防治岩崩。 然后又看了滑坡的影像,影像资料讲得很详细。还以下列实例做了详细分析:鸡筏子滑坡、铁西滑坡、磨子湾滑坡。 观看的影像中还有泥石流、地震、岩溶、火山爆发等各类的不良地质现象。 下面说一下部分工程地质现象的概念: 滑坡:斜坡大量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确定的滑动面(或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泥石流:在山区,由于暴雨或融雪的急流携带着大量固体物质沿着沟谷、陡坡急骤下泄的临时性山地洪流称为泥石流。 岩溶:是可溶性岩石在水的化学和物理作用下产生沟槽、裂隙和空洞,以及由于空洞顶板塌落使地表产生陷穴、凹地等类似现象和作用的总称。 褶皱(曲):是岩层在构造变动中受力形成连
6、续弯曲的永久变形,其中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 断裂构造:岩体受到的构造应力作用超过其强度时,其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发生裂缝或错断,形成断裂构造。 2.3 地质图的阅读 时间: 4月9日 星期二 阴天 地点: 广东工业高校教学楼教4-209 今日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而对于地质图这一方面,我们要做的是学会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把握各种岩层产状、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把握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岩浆岩体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老师从地质学的一般学问开头讲起,这其中包括地质图的种类、基本内容和规格以及表示方法等等。接着又在地质构造这方面给我们叙述岩层产状、褶皱、断层及岩层接
7、触关系。 之后老师又结合图例给我们讲了岩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地质图上分析褶皱构造的方法、在地质图上分析断层的方法几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岩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1)整合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岩层时代连续,产状全都,岩层界线彼此平行延长。 (2)平行不整合接触:表现为上下两套岩层产状全都,岩层界线平行排列,其间有地层缺失,即岩层时代不连续。 (3)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不同,地层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地层缺失。在图上常表现为较老的一套岩层界线被不整合线切割,而新的一套岩层的界线则与不整合线大致平行延长。 这个内容是区分背斜和向斜:横穿岩层延长方向,在某一岩层的两侧依次对称
8、消逝新岩层者为背斜,反之为向斜。即从该岩层轴部(核部),向两侧(两翼)慢慢出露新岩层为背斜,反之轴部为新岩层,向两翼慢慢出露老岩层为向斜。 老师还介绍了我们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以黑山寨地区地质图为实例做了具体的分析。 2.4工程地质勘察 老师除了与我们讲解地质图外,还讲了工程地质勘察的相关学问。 老师详细地介绍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勘察阶段划分、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工程地质勘察的布置和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整理等。 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1)工程地质测绘法:有像片成图法、实地测绘法(包括布点法、路线法、追踪法) (2)工程地质勘察:钻探、坑探、物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 (3)工程地质试
9、验:岩土试验、水文试验(4)长期观测 工程地质勘察阶段的划分 勘察阶段:可行性争论阶段、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 三、外业实习部分 3.1高校城到莲花山沿途 时间: 4月10日 星期三 阴天有小雨 地点:莲花山 今日八点半就在二饭集合,上车后就向莲花山动身了。 路线:高校城南沙港快速路石碁石清大路莲花山 在南沙港快速路上,老师和我们讲了一个“不均匀沉降”的不良地质现象,也就是路和桥在连接处消逝的路面的不均匀沉降现象。缘由是:桥梁部分使用桩基础,其基础深化基岩。而路则使用路基,在路基与基岩之间还存在很多不同性质的岩层,而这些岩层风化程度相对较高,易被压缩在日积月累得动荷载的作用下路下沉较多,造
10、成桥与路之间的不均匀沉降。 3.2 莲花山地质现象及分析 经过了40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莲花山。由于车进了莲花山大门后没有停下来,直接就开到了山顶上,所以我们一下车就可以一眼见到“望海观音”了。这是一座宝相庄重、慈颜善目、金光刺眼的望海观音宝像耸立在广场中央。观音宝像面对东南,遥望浩瀚的狮子洋,“望海观音”因而得名。接下来就开头我们一天的实习任务了。 (1) 沿着观音像前面的台阶向下走。在接近台阶底部时,沿着左手边方向,可以看到边坡,边坡暴露出来的岩石红色砂岩(如下图)。红色砂岩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用小铁锤可以敲出一块岩石标本。由于它的分布很
11、广,是莲花山的主要岩土,且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接受的建筑石料。 在这里介绍一下沉积岩: 概念:沉积岩是指各种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过压密固结、脱水、胶结及重结晶作用形成的坚硬岩石。 结构类型:包括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 构造: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由于沉积环境的变化,使先后沉积的物质组分的颗粒大小、形状、成分及颜色发生变化,而显示出成层现象,称为层理构造。 (2)在台阶底部,可以见到一处岩石像坐着一样,这就是狮子岩。狮子岩位于莲花山的东麓,一石酷似雄狮,盘踞山崖,面对东方,状似向着珠江口吼叫,所以莲花山也被称“狮子
12、山”,面前的珠江河段被称为狮子洋。 狮子石,我们可以见到其分层明显。首先是岩土变质层,之后就到了粗细砂层,然后就是卵石层,这也突出了沉积岩的层理构造。而我们也很简洁看得出来,岩石被风化的程度很大,包括物理风化和生物风化等。 在这里介绍一下风化作用: 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由于温度的作用,大气、水溶液和生物的作用,使之在原地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现象,称为风化作用。 类型:(1)物理风化作用:剥离热涨与冷缩、冰劈冰冻与溶化、晶胀结晶与潮解 (2)、化学风化作用: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 (3)、生物风化作用:生物的机械破坏与化学破坏。在整个莲花山最明显的外力地质作用就是风
13、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岩石的强度以及稳定性降低,有可能产生倒塌现象,严峻地危害了工程建设。接下来的报告还会争辩到风化作用。(3)经过狮子石,转身就可以看得一个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叫作观音岩,经人工开凿后呈现水平层理。在这里老师也说过,以前这样的结构也可以供人露宿。这里也可以见到层理构造明显。(图片为上学期去莲花山所拍)(4)接着走下去就来到了八仙岩,由于雨天的关系,我们没有在这里停留太久,但老师和讲解了一下。这里最多的就是岩石,板块形状不一,但错落有致。又一个地质现象就是节理。岩石上消逝了水平节理、垂直节理、倾斜节理等等。明显有些岩石是受到比较大的拉应力,还有还受到生物风化作用。补充一下关于节理的一
14、些学问。节理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八仙岩就是一个明显的构造节理(剪节理),这很坚硬,但也很脆,而且节理面倾向与岩体滑落方向全都,简洁发生顺滑,存在着很大的平安隐患。节理的消逝使岩石体存在确定的稳定性隐患。当节理过多而且密集时,岩体的稳定性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对工程产生危害。(5)再沿着湿滑的山路走下去,来到一个转角。(见右图)老师和我们介绍说是根劈作用的结果,也就是生物风化作用的结果。根劈作用:即植物根部在岩石裂缝生长,迫使岩石裂缝扩大,引起岩石崩解的过程,称为根劈作用。当然,经过多年的生长和生根,我觉得这种结构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所以短时间内应当不会引起重大的地质灾难。只要我们经过的时候当心
15、留意,并且不要停留。(6)接着来到了壮美的燕子岩。这里有人工构造,也有自然天成,雄伟壮美,气概巍然。我们在这里停留下来,老师一一为我们讲解这里所呈现出来的地质现象。这里存在着多处断层和节理,其中以斜节理较为多,其中有些让人看了触目惊心,但岩石却历经千年而不倒,实在让人叹为观止。简要介绍断层:断层是一种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其组成因素有:断层面、断层线、断盘、断距、断层裂开带与影响带。其分类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水平断层等。在那里我们还观看到了断层泥,它是由于构造摩擦产生热量而形成的构造岩。它在断层带特别典形。老师说断层产生的危害不行忽视,它使岩体裂隙增长,裂开,风化严峻,地下水发育,造成岩体强
16、度和稳定性大为降低,与断层走向平行的边坡易了生大规模坍塌等不良地质现象。(7)时间来到上午十一点左右,我们来到了莲花山的山坡,而实习考察也即将结束,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我们也四处走走看看,多了解一些地质的现象。接下来是一些其他地方的照片,飞鹰古道,莲花石,神镜等等。 四、试验室观看岩石矿物与地质构造模型 时间: 4月12日 星期四 小到中雨 地点:广工大地质试验室 从上一次来试验室到这一次,就印象深刻。这里保存有很多矿物与岩石标本,并且对于各个种类都是分开存放,更便利与我们观看。 从图片看出这里的岩石矿物各色各样,形状,大小,种类,结构和构造特征等各个方面,我们都会对一些常见的做一下记录,在
17、报告中会做出详细的介绍说明。 以下是地质构造的模型:褶曲要素图和断层示意图。 五、实习总结与体会 经过一周来的实习,使我们经受了从理论到实践整个过程,体会了整个过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熟识了许多工程地质现象,老师也向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使我们对这一部分的学问充分理解和巩固。 这次的实习让我对工程地质学这一门学科有了更深一层的熟识与了解,也明白了学习好这一门学科的意义。 很多时候从书本学到的东西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只有经过实际实践分析,我们才能学得更好,也才能将所学的学问“学以致用”,至少在理工科这方面我是这么认为的。就像老师上课一样,假如课件上全部是文字,
18、而且没有图文并茂给我们分析某一些学问点,我们使很难弄懂的。工程地质也是如此,理论与实践结合,老师图文并茂给我们讲解不同的地质现象,这都是为了增大我们学习的爱好,也是更便利我们学好这一门学科。这对以后我们更好地将地质学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大的关怀。 地质实习报告2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地点:西安市蓝田县东汤峪 一、实习概况: 20xx年xx月xx日,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特别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同学在课程理论学问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学问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
19、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确定的基础。同时增加感性熟识,扩大视野,培育提高观看力气、动手操作力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气。 二、实习目的: 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学问,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力气同时增加感性熟识,扩大视野,培育提高观看力气,动手操作力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气。 2).鉴别和观看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4).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月、结构、产状、形成缘由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5).了解地质构造的内容,实践其现场的推断方法。 三、实习内容 地质概
20、况: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元古界宽坪群和从中更新统到全新统的第四系。另外,还有少量第三系出露。该区出露的侵入岩包括酸性、基性和超基性岩,主要有花岗岩、辉长岩和辉石岩。该区位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的北缘(黄邦强等,1984),宽坪群具多期变形特征。早期褶皱近东西向,呈同斜紧闭褶皱,局部消逝平卧褶皱,发生轴面片理S1及肠状褶皱、勾状褶皱等,伴随早期中基性脉岩侵入,为前寒武纪变形。中期褶皱也为近东西向,与早期褶皱枢纽交角不大(20)或近于共轴叠加,形成较开阔的弯滑褶皱,产生S2折劈理,为加里东期变形。 1、秦岭北坡山前断裂观测点 断层面走向时而北东,时而北西。实测断层面产状,测量构造透镜体、构造角砾
21、的大小;观看断层内出露的辉长岩猛烈裂开带。 2、参观汤峪温泉和河流阶地 汤峪温泉的特征: 汤峪温泉的出露温度为4858.7(中温)。汤峪温泉水是经过下渗、加热、上升的循环大气降水,温泉水出自一个PH值约为8.5,温度约为87的深部热储。温泉水在其上升至地表的过程中,混入了一些较浅部的水和潜水,混入比例随季节变化。在汤峪,降水支配主要集中于七至十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56.6),最高值多消逝在九月份。这段时间中,由于温泉水在上升过程中混入的浅部水和潜水有所增加,使得温泉水的温度较平常偏低,温泉水中比浅部水和潜水中浓度较高的化学元素浓度也较平常偏低。因此,汤峪温泉的出露温度在不同季节有所变化。 汤峪
22、温泉形成条件: (1)允许冷的地表水和大气降水下渗的适当岩层; (2)加热下渗冷水的热源; (3)足够可供利用的补给水; (4)使冷水加热的足够时间以及足够大的热交换面; (5)热水返回地表的通道。这些条件大多由本区构造供应。 汤峪温泉的形成条件几乎都受构造把握。汤峪温泉水来自大气降水,补给区主要为出露于南边的秦岭,由于补给区较大,降水也较为丰富,因而汤峪温泉有较为充分的补给源。大气降水沿连通性较好的裂隙下渗,并汇入深大断裂向更深处渗入,下渗过程中,水的矿化度与温度都会有所转变,在下降到深断裂某一深度,下渗到这里的水有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大的能量与物质的交换面与围岩进行相互作用,它不断转变自身的
23、矿化度和温度,最终与岩石达到物理化学平衡,其平衡温度为87左右,PH值为8.5左右,其矿化度的增高来源于与岩石中矿物的化学反应,温度的增高来源于与岩石的热交换,而使岩石获得较高温度的热源是稍高于正常热流值的深部热流产生的热量。经受以上过程的水,最终上升出露于地表成为泉。汤峪温泉的出露依靠于热特殊及活断层交汇带与低地势在垂直方向上的重叠,即北东向和北西向山前断裂与隐伏断层F4交汇带与低地势位置的结合。这就是汤峪温泉的形成模式,它明显受活断层把握。 3、山前断裂汤峪水库大坝路线观测 宽坪群变质岩及原岩恢复 首先让我们用放大镜观看云母石英片岩、二云母片岩的主要矿物、结构、构造,然后老师讲解副变质岩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 实习 报告 集锦 15 _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