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炬光科技(688167)研究报告.docx





《2022年炬光科技(688167)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炬光科技(688167)研究报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炬光科技(688167)研究报告1.炬光科技:立足激光产业中上游,2021 年业绩迎快速增长深耕激光产业,内生外延拓展布局公司成立于 2007 年,公司起步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业务(即“产生光子”业务),2008 年 公司推出首款半导体激光器产品;2015 年牵头制定半导体激光器总规范半导体激光 器测试方法两项国家首次制定的半导体激光器标准,发展成为国内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的领先品牌。2017 年公司收购全球微光学领域技术领先的德国 LIMO 公司,实现了“产生 光子”业务的延伸,2018 年 LIMO 获得“光电行业奥斯卡” Prism Awards 棱镜奖。基于 “产生光子”、“
2、调控光子”激光产业链上游业务的布局,目前公司正向激光雷达发射模组、 泛半导体制程、家用医疗美容等中游领域积极拓展。股权结构清晰,管理层行业、技术背景深厚,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才刘兴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2020 年公司获华为哈勃战略投资。2007 年刘兴胜博士与西安 光机所共同出资成立炬光有限(公司前身)。根据公司 2021 年年报,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刘兴胜博士直接持有公司 13.29%的股份,并通过与王东辉、西安宁炬、西安新炬 等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合计控制公司 23.99%股份的表决权,对公司形成控制,为公司 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根据公司 2022 年一季报,截至 1
3、Q22 末刘兴胜博士持股比例 保持不变。战略股东方面,根据公司招股书,2020 年 9 月华为哈勃基于看好公司未来发 展,入股公司成为公司股东。公司技术人才储备丰富,核心管理层均在激光行业拥有丰富的技术及管理背景。根据公司 招股书,公司创始人刘兴胜博士曾任职美国康宁公司、相干公司、恩耐公司等高级技术岗 位,积累了丰富的激光行业技术及管理经验,2008 年 1 月至今任炬光科技董事长兼总经 理。Chung-en Zah 先生曾担任康宁公司半导体激光技术研究部总监、Thorlabs 公司半导 体激光技术研究部高级总监,于 2016 年 1 月至今任炬光科技执行副总经理、董事、首席 技术官,2016
4、 年 3 月至今担任 LIMO GmbH 执行董事。田野先生曾担任飞利浦(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照明事业部高级销售经理,2015 年 3 月至 2016 年 1 月担任炬光科技国内 销售总监,2020 年 2 月至今担任炬光科技董事;吴迪女士 2008 年 3 月入职公司,现任公 司半导体激光业务部产品线总监;高雷先生曾任应用材料(西安)公司半导体事业部电气 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主管、经理;2013 年历任炬光科技产品经理、系统业务部总 负责人,现任炬光科技研发总监;张雪峰女士于 2011 年起历任炬光科技海外销售经理、 西安盛佳光电市场销售总监、炬光科技业务拓展总监,现任炬光科技商业拓展与
5、市场部总 监;何妍女士于 2016 年起历任炬光科技融资主管、西安域视光电科技财务经理、炬光科 技资金主管及财务经理,现任炬光科技董事会秘书兼内审经理。股权激励计划绑定核心人才,业绩考核目标彰显公司未来发展信心。2022 年 4 月公司公 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司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管、 核心技术人员以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骨干员工,人数达 591,占 2021 年底公司总员 工数量的 81%,激励范围广。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与归属条件方面,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要 求为 20222024 年营收目标值分别为 7/12/14 亿元,净利润目标值分别为 1.2/1.9/2.
6、1 亿 元,对应 20222024 年公司营收、净利润目标 CAGR 需要达到 43%、48%,彰显公司未 来发展信心。业务多点开花+盈利能力提升,2021 年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四大板块:1. 半导体激光业务:半导体激光业务即“产生光子”业务,半导体激光业务以高功率半 导体激光元器件为基础,主营产品包括有源器件、模块及无源器件、专业医美、先进 材料、应用系统等,其中有源器件为开放式器件产品线,模块及无源器件为光纤耦合 模块产品线,专业医美为医疗美容器件和模块产品线,先进材料为预制金锡材料产品 线。板块下游市场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激光测照、塑料焊接、医美、科研等;2. 激光光学业务:
7、激光光学业务即“调控光子”业务,主营产品包括光束准直转换系列 (单(非)球面柱面透镜、光束转换器、光束准直器、光纤耦合器)、光场匀化器、光 束扩散器、微光学透镜组、微光学晶圆等,下游市场包括工业激光焊接、激光投影、 3D 成像等;3. 汽车应用业务(激光雷达等):汽车应用业务主营产品包括激光雷达面光源、激光雷达 线光源、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等,主要用于驾驶员监控和智能辅助驾驶;4. 光学系统业务:光学系统业务主营产品包括 LLO 固体激光剥离紫外激光线光斑系统、 SLA 固体激光退火紫外激光线光斑系统等,主要用于柔性 OLED 显示制造的激光剥离、 LCD 及 OLED 显示制造的激光晶化等工
8、艺。公司收购 LIMO 前,即 20132016 年,期间公司营收 CAGR 为 12%,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10%,主要系公司海外等业务拓展良好,带动业绩稳步增长。2017 年公司收购 LIMO, 带动当年营收同比提升 101%。2019 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 5.6%,主要系当年受下游 OLED 全球产线建设节奏影响,公司固体激光剥离光斑系统需求承压,以及 2019 年 LIMO 受德国经济下滑和下游光纤激光器行业销售收入下降影响,导致公司营收承压;2019 年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8 亿元,主要因公司当年对 LIMO 进行战略性结构重组,裁撤部分冗 余员工,公司支付辞退补偿等重组相
9、关费用,以及当年 LIMO 呈现亏损状态,公司计提商 誉减值 5708 万元。业务多点开花+盈利能力提升,公司 2021 年业绩实现高速增长。根据公司 2021 年年报, 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4.8 亿元,同比增长 32.2%,归母净利润为 0.7 亿元,同比增长 94.3%,主要系公司半导体激光业务在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等应用领域取得增长,同时积 极拓展预制金锡薄膜陶瓷热沉、泛半导体制程等新业务;在激光光学方面,公司光束准直 转换系列产品出货量快速提升,同时在光场匀化器等新兴市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汽车应 用(激光雷达)业务发展态势良好,2021 年内各光学元器件客户项目逐渐进入量产爬坡
10、阶段,同时公司获得第二个激光雷达发射模组项目书面定点通知,正在持续交付样品和进 行产品验证。此外随着公司推进精益制造+成本控制改善,以及管理效率的提升带动费用 端改善,公司盈利能力快速提升。1Q22 公司业绩延续高增态势。根据公司 2022 年一季报,1Q22 公司营收为 1.1 亿元,同 比增长 20.8%;归母净利润为 0.2 亿元,同比增长 120.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0.11 亿元, 同比增长 540%,在 1Q22 西安疫情等影响下,公司业绩依旧延续高增态势。营收结构:2021 年半导体激光+激光光学板块合计占主营业务营收比重超 85%,汽车应 用业务占比提升。根据公司 2021
11、 年年报,2021 年公司半导体激光板块、激光光学板块营 收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42.12%、44.45%,二者合计占比超过 85%,为目前 公司营收占比最高的两项业务;此外汽车应用业务(激光雷达)业务营收占比 10.96%, 同比提升 2.7pct,呈稳步上升趋势;光学系统板块营收占比 2.46%。综合毛利率:降本增效持续推进,20202021 年实现快速提升。2019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 同比下滑 3.6pct,主要系公司光学系统业务、激光光学业务毛利率因下游需求承压而下滑, 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承压;2020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 12.7pct,主要系激光光学业 务随着公司
12、对 LIMO 进行战略性结构重组,有效提升运营效率、生产效率,带动板块毛利 率提升。2021 年综合毛利率为 54.3%,同比提升 3.3pct,主要系公司推进精益制造以及 成本控制改善,及激光光学元器件产品生产效率有所提升,2021 年板块毛利率同比提升 11.2pct,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提高。1Q22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54.6%,同比基本持平。费用端控制良好,研发保持高投入。公司 2019 年管理费率同比提升 9.6pct,主要系公司 对 LIMO 进行战略整合,裁撤部分冗余员工并支付辞退补偿,以及公司管理人员数量增加, 管理人员薪酬相应增加,此外公司对 LIMO 进行战略整合,公司聘请
13、中介机构发生相关的 咨询及服务费,使中介费用增加。随着战略整合的推进,管理效率的提升带动公司 2020- 2021 年管理费率的下降;销售费率方面,随着公司销售市场团队实现组织机构全球化整 合,销售费率持续下降;公司研发费率保持 14%以上高位,其中 2019 年研发费率提升主 要系新增立项研发项目节奏影响。2.炬光科技:“产生光子”+“调控光子”协同布局激光产业链上游元器件技术壁垒高;半导体激光器市场前景广阔 激光产业链上游为光学元器件,具有较高技术门槛。激光产业链上游包括激光二极管芯片、 热沉及结构材料、电子器件、光学基材及光学件等激光元器件,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此 外包括机械、数控、电源
14、等上游组件。产业链中游为激光器的制造,激光器可细分为半导 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等种类;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激光设备,应用于先进 制造、医疗健康、科学研究、汽车、光通信等各类行业。全球激光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材料加工与光刻市场为主要下游市场。根据2021 中国 激光产业发展报告中的数据及预测,2014 至 2020 年,全球激光器市场规模从 93.6 亿 美元增长到 160.1 亿美元,对应期间 CAGR 为 9.4%;预计 2021 年在疫情后需求回暖等 背景下,市场规模有望同比增长 15%至 185 亿美元。根据2021 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 中的数据,2020 年全球激光器下游应
15、用市场可以分为材料加工与光刻、通信与光存储、 科研与军事、仪器与传感器、医疗与美容以及娱乐、显示与打印等六个细分领域,各细分 市场的占比分别为 39.6%/24.5%/13.8%/12.6%/5.7%/3.8%。半导体激光器以砷化镓、磷化铟等半导体材料作为增益介质。根据增益介质的种类,可以 把激光器分为气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此处为狭义固体激光器,不包括光 纤/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其中半导体激光器又称激光二极管 (Laser Diode,LD),其以半导体材料(砷化镓、磷化铟等)作为激光工作物质,通过一 定的激励方式使半导体增益介质的能带或杂质能级之间实现粒
16、子数反转,处于粒子数反转 状态的大量电子与空穴复合时便产生受激发射作用,并利用半导体晶体的解理面形成的反 射镜组成谐振腔,光在谐振腔内来回反射,不断被放大而产生振荡,最终实现光的辐射放 大和激光输出。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电光转换效率高(60%70%)、结构简单、体积小(常用产品立方厘米 量级)、寿命长(高功率亦可实现上万小时)等优点,且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工作需要的电 源环境与集成电路兼容,单片可与之进行集成,因此工业化程度高、成本低。半导体激光器光束质量较差,通过光束整形系统可以拓宽其应用边界。由于半导体激光器 发光区的几何尺寸不对称,造成其快慢轴发散角不对称、光强分布不均匀,导致其光束质 量较差,
17、阻碍了发展与应用。故通常需要对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光束控制和光束整形 处理。虽然光学整形不能提升激光器的整体光束质量,但可以通过调节不同方向(快轴、 慢轴)的光束质量,满足特定应用对激光能量密度、光束形状和能量分布的要求,实现对 低光束质量激光的开发应用,例如在塑料焊接、表面处理等大面积的应用上,利用线光斑 或面光斑可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应用领域:半导体激光器可以直接使用,或作为固体/光纤激光器的泵浦源。半导体激光器 直接应用时,因其电光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等特点,可直接应用于医疗、工业、 国防、科研以及激光雷达等领域;半导体激光器亦可作为固体/光纤激光器泵浦源,可获得 更好的光束质量
18、,主要应用于工业激光领域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医疗等多个领域。2022 年全球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规模预计达 21.9 亿美元,到 2025 年有望增长至 28.2 亿美 元,对应 20232025 年 CAGR=8.8%。半导体激光器按应用可细分为直接应用类器件/系 统、固体激光器泵浦源和光纤激光器核心器件三类。根据 Strategies Unlimited 预测, 2022 年全球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规模预计达 21.9 亿美元,到 2025 年有望增长至 28.2 亿美 元,对应 20232025 年 CAGR=8.8%。其中作为固体/光纤激光器泵浦源的半导体激光器 2022 年市场规模预计达
19、 11.5 亿美元,到 2025 年有望增长至 15.6 亿美元,对应 20232025 年 CAGR=10.6%。“产生光子”业务:掌握核心技术, 打造半导体激光产品核心竞争力自主研发五大核心技术,打造公司半导体激光产品核心竞争力。公司自主研发形成共晶键 合技术、热管理技术、热应力控制技术、界面材料与表面工程、测试分析诊断技术五大半 导体激光核心技术,以提升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以及可靠性,铸就了公司半导体激光器产 品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半导体激光产品竞争对手主要为欧美厂商,如美国相干公司、美 国 IPG 光电、美国 nLight 和法国 Lumibird 等。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炬光科技 GS
20、 传导 冷却半导体激光器垂直阵列、VS 微通道冷却半导体激光器垂直阵列的输出功率均优于可 比公司,波长范围优于美国相干公司,与法国 Lumibird 保持相当。公司半导体激光产品已导入细分行业头部公司,产品应用于多个领域。公司半导体激光业 务主营产品包括开放式器件、光纤耦合模块、医疗美容器件和模块、工业应用模块、预制 金锡材料。根据公司招股书,公司开放式器件、光纤耦合模块产品主要销向中国科学院、 D 公司等作为固体激光器泵浦源或应用于医疗健康、高端工业制造等产业,医疗美容器件 和模块产品主要销向 OPTOPRIM、以色列飞顿等著名医疗健康公司,工业应用模块应用 于必盛激光等公司进行高端装备制造
21、,预制金锡材料主要应用于创鑫激光、美国 LDX Optronics Inc.等公司生产光纤激光器。2021 年 公 司 半 导 体 激光 业 务 营 收 回 暖。 根据 公司 招 股书 以 及 2021 年年报 , 2019/2020/2021 年公司半导体激光业务营收分别为 2.12/1.40/1.9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33%/-34.30%/42.53%,其中 2020 年营收的下滑主要系疫情影响下游市场需求。2021 年板块营收回暖主要系公司在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等应用领域取得增长,同时积极拓展预 制金锡薄膜陶瓷热沉、泛半导体制程等新业务。板块营收结构:医美、开放式器件等占比较
22、高。根据公司招股书,1H21 板块营收达 0.94 亿 元,其中医疗美容器件和模块/开放式器件/光纤耦合模块/工业应用模块-模块营收占比分别为 38.04%/34.88%/15.39%/10.69%,为板块内营收占比前四大业务。根据公司招股书,2021 年 前三季度公司开放式器件、医疗美容器件和模块、工业应用模块营收分别同比增长 51.05%、 40.36%、187.41%,主要系随着疫情后下游市场需求复苏,带动板块业务营收增长。公司半导体激光业务毛利率保持高位。毛利率方面,2019/2020/2021 年板块毛利率分别 为 39.96%/48.98%/48.71%,其中 2019 年板块毛利
23、率上升主要系公司对开放式器件产品 持续投入研发,进行技术升级和生产工艺改进,同时实施产品精简策略,逐步淘汰低附加 值产品,使其平均单价与前期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单位成本有所下降。2020 年板块 毛利率同比提升主要系公司通过优化设计和提高良率持续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另一方面公 司通过优化产品性能来扩大与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使得产品平均单价上升;2021 年板 块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公司研发预制金锡材料取得突破,有望打破日本公司垄断。预制金锡陶瓷是高功率半导体 激光器必备的原材料之一,全球用于高能量级的产品多被日本公司垄断。根据公司 2021 年年报,公司在预制金锡薄膜制备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已
24、开始为全球主要光纤激光器制 造商提供预制金锡薄膜陶瓷热沉产品。预制金锡薄膜陶瓷热沉与公司单(非)球面柱面透 镜产品在下游应用中为 1:1 匹配使用,目标客户和市场容量均相同,基于公司的单(非) 球面柱面透镜产品已在该领域取得市场优势地位,并与目标客户均建立起长期稳定合作, 公司预制金锡材料产品销售额有望快速增长。根据公司 2021 年年报,2021 年公司预制金 锡陶瓷热沉产品实现了数十万只的量产交付,预期将于 2022 年实现数百万只量产交付。“调控光子”业务:收购 LIMO 拓展产线,协同效应有望持续显现收购 LIMO 延伸“调控光子”业务,技术实力领先。2017 年公司收购 LIMO 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炬光 科技 688167 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