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燕京啤酒研究报告.docx





《2022年燕京啤酒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燕京啤酒研究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燕京啤酒研究报告一、啤酒行业共识:聚焦高端,挖潜效率啤酒行业改革的阶段必然性。开启高端化进程之前,啤酒更类似工业品,具有产品同质 化程度高、销售半径小、行业资产较重的特点。因此,行业量增阶段,龙头酒企往往以 销量为导向,通过迅速且大量地收购小厂进行跑马圈地,且因同质化程度高而陷入低价 竞争,而对内部管理与利润不甚重视。随着 2013 年行业产量见顶下滑,量增逻辑打破, 酒企产能利用率低、人员冗余、产品结构偏低等问题越发凸显,盈利落后、亟待改革。改革节奏虽有不同,但龙头路径相似,均驱动利润大幅提升。在控股股东变动或管理层 换届等因素作用下,龙头陆续将战略重心由销量抢夺转向结构升级与利润
2、增长,并提出 战略开启改革。总结各酒企变革路径的共性,皆是收入端寻求高端化,结合向内提高效 率。虽然由于外部环境、内部体制等差异,其改革落地时间或早或晚、强度或大或小, 但在行业高端化浪潮下,盈利水平均大幅提升。(一)产品结构升级,高端能力强化聚焦高端化,搭建高端核心矩阵是第一步。高端核心产品是一切渠道与营销动作的落脚 点,而淘汰升级中低档则可对外焕新产品形象,对内促进团队思维转变、资源聚焦、盈 利提升。因此我们看到,开启高端化进程后,重啤组成“6+6”品牌矩阵并淘汰“山城” 品牌,华润联姻喜力形成“4+4”高端矩阵并升级主流大单品“勇闯天涯”,青啤也进一 步聚焦“青岛+崂山”并推出 1903
3、 国潮罐、升级白啤与纯生等高端产品。而受益于结构 升级与提价,16-21 年间重啤、华润、青啤吨价 CAGR 分别为 6.9%、4.3%、2.8%,毛利 率分别+14.9、+7.3、+3.1pcts 至 54.2%、38.4%、42.3%。高端矩阵主干成型,个性化、多元化产品补充。高端产品的核心在于对人群、场景、情 感诉求等进行差异化细分,进而提高消费者感知价值、支撑高端溢价。当下各酒企纷纷 推出个性化产品以强化产品矩阵、满足细分消费需求,如重啤的无醇啤酒、乐堡气泡酒, 华润的黑狮白啤&果啤、苏尔、小啤汽,青啤琥珀拉格、IPA 等。此外,长于并购整合的 华润啤酒,通过收购景芝与参股金种子跨界布
4、局白酒业务,有望发挥协同效应,成为多 元化酒业平台。区域上,高消费地区突破&基地市场升级,为高端化的两大核心阵地。啤酒企业推进高 端化的重点区域可分为两类:一是具备较高消费水平的区域,当前高端空间较为广阔、 教育难度较低,且建立品牌后可辐射中低成熟度区域。华润啤酒进攻两省五市八大高地, 重庆啤酒东进扩张,选定大城市计划从 41 个拓展至 76 个,均与此契合。二是自身优势 市场,酒企可凭借垄断地位,低风险、低投入地推动全价格带升级,增量亦十分可观。渠道上,大客户把控高端渠道是“王道”,差异化的强品牌力切入并绑定场景为“奇招”。 当前高端啤酒销售仍主要集中于夜店、商务餐饮等渠道,而此类渠道壁垒较
5、高,多依靠 社会资源驱动且要求经销商拥有更强的综合实力。故对拥有足够资源与规模发展大客户 的酒企而言,通过大客户进攻高端渠道是为“王道”,如百威前 200 大商规模达整体平均 规模 10 倍,我们测算可贡献 7 成以上收入,华润发力培育高端大客户等。而对于资金与 规模有限的酒企而言,依靠差异化的品牌力切入并绑定渠道亦不失为一种策略,譬如乌 苏早期通过品牌力拉动进入并绑定烧烤与西北菜为场景实现放量,后拓展流通与其他餐 饮场景。营销端,加大费用投放,多渠道营销塑造差异化品牌定位、支撑高端溢价。高端啤酒产 品差异化壁垒较低,需要持续投放费用进行消费者教育,支撑高端溢价。如华润啤酒引 入高端运作人才后
6、,通过“这就是街舞”、欧洲杯和欧冠赛事等持续提升品牌拉力, 2017-2021 年间销售费用率提升 2.7pcts,而次高端以上销量也从 2020 年开始迎来爆发式 增长。从品牌主张、人群场景定位到营销活动落地,系统化运营体系逐步形成。自 2017 年起通 过数年摸索,高端化已从需求驱动的自然增长,逐渐走向酒企以系统化方法推动增长。 以乌苏和 Super X 为例:二者均被赋予产品设计之上的品牌主张,分别是“硬核”和“酷”。 其次,明确的场景与人群定位给高端化的落地提供抓手,如乌苏主打烧烤、西北菜等场 景,Super X 则针对年轻消费者。最后,通过张伟丽和王一博、王嘉尔等代言实现 IP 联
7、动,并根据具体需求分别选择抖音等媒体以及“这就是街舞”等平台作为营销场景。(二)关厂减员提效,内部激励优化关厂减员优化资源配置,轻装上阵奠定高端增长基础。产能过剩、人员冗余制约酒企效 率和盈利提升,甩掉历史包袱有利于酒企轻装上阵、发力高端。因此,关厂减员是龙头 改革提效的核心动作:重啤(15-19 年)、华润(16-21 年)通过高效改革,先后关闭落后 产能数量占总工厂数量约 1/3,员工人数分别降至改革前的 1/2。青岛啤酒虽稍显保守, 但 2018 年至今亦关厂 6 家,减员约 1/4。虽然关厂带来的资产减值拖累短期利润表现, 但中长期看,卸去旧包袱、优化资源配置可为公司后续增长奠定基础。
8、激励优化,增强内部士气,提薪纳贤,组建适应高端化运作的战斗队伍。除了减少冗余 人员,为了强化高端化能力,龙头还通过优化激励机制、提高市场化程度、引入优秀人 才等方式,以提升队伍士气与能力。例如,重啤重建薪酬体系,将管理人员薪资也与各 部门财务表现紧密挂钩,并对一线业务人员设立月度 KPI,14-16 年间销售人员人均年薪 翻倍至 19 万元。华润啤酒增强市场化机制,吸引渠道、营销等方面的高水平市场经理人 进入,全公司人均年薪从 8.7 万提升至 22.7 万。青啤虽作为老牌国企改革步伐偏稳健, 但亦推出股权激励提振士气。除上述内容外,各龙头还依据自身情况,对内部生产经营的具体流程动作进行优化提
9、效。 例如,华润啤酒调整组织架构、再造业务流程,以明确各环节权责,摒弃冗余流程,提 升运行效率。重庆啤酒自 2013 年起淘汰瓶型,并加强物资统一采购,以发挥规模化优势 等。(三)行业大幅改善,改革不乏先例聚焦高端,挖潜效率,行业盈利大幅改善,酒企改革有迹可循。2017 年前后,啤酒行业 头部玩家陆续全面改革,策略由量向利,聚焦高端成为行业共识,叠加内部关厂减员提 升效率,行业盈利大幅改善。2017-2021 年间,虽然行业销量持平微降,但吨价提升驱动 收入以 3.4%的速度复合增长,行业利润更是从 67 亿元(嘉士伯未合并)增长至 150 亿 元左右,以 25%的复合增速领跑食饮行业,且随品
10、牌教育效果显现仍有望继续加速。而 龙头酒企重啤、华润、青啤先后走出低盈利困局,16-21 年间 ROE 自 26.2%、7.0%、6.8% 提升至 104.7%、16.3%、14.4%,其改革路径对于燕京有迹可循。乘行业大势,启改革征程,燕京啤酒后发优势明显。参考行业龙头从管理层换届、提出 改革蓝图,到内部关厂提效与高端化结构升级,酒企改革优化路径已然清晰。燕京啤酒前期受机制固化、缺乏改革抓手等限制改革推进缓慢,因而盈利能力较弱,资产利用效 率偏低。2021 年公司销售净利率为 2.4%,资产周转率为 0.63,ROE 仅为 2.2%,回报率 处于行业末尾,内部效率与产品结构提升潜力大。202
11、1 年 U8 起势,公司盈利与高端化 能力进入提升通道,当下大声疾呼唤改革,后发优势明显,改善潜力巨大。二、燕京啤酒:昔日霸主,重整发力(一)公司概况:民族龙头酒企,兴于创新敢拼,囿于改革迟滞份额行业第四,唯一从未引入外资的民族龙头酒企。燕京啤酒前身为建于 1980 年的北京 顺义啤酒厂,是发展过程中唯一始终未引入外资的民族龙头酒企,现为港股上市公司“北 京控股1”旗下六大主要业务之一,公司控股股东为北京市国资委。目前,公司拥有燕京、 漓泉、惠泉、雪鹿“3+1”品牌矩阵,扎根北京、广西、内蒙三大基地市场。2021 年公 司实现销量 362 万千升,收入 119.6 亿元,归母净利润 1.9 亿
12、元,是我国第四大啤酒企业。兴于创新敢拼,囿于改革迟滞,当下再启征程。复盘历史,燕京啤酒在行业快速发展期 积极拥抱市场化,通过开创清爽啤酒和“胡同战术”确立龙头地位。在跑马圈地期,因 坚持不引入外资且扩张较为稳健保守,份额降至第四。而行业调整期则进一步囿于改革 迟滞,销量连年下滑。直至 2020 年起 U8 起势,管理团队成功换血,燕京啤酒再启征程:1980-1998:清爽啤酒开宗立派,胡同战术成就龙头。燕京啤酒于 1980 年建厂,1998 年产量接近百万吨,并于 1995-2005 年间连续十年保持全国销量第一。我们认为, 这一阶段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面向市场率先研发出国内第一款高质
13、量清 爽型啤酒“11 度清爽”,通过差异化成功引领行业风潮,成为全国第一数十万吨级大 单品。二是积极拥抱市场化,90 年代国营酒厂统购统销模式打破后,李福成亲自带 队推进“胡同战术”,快速下沉铺货放量,建立北京基地市场优势。1999-2013:稳健保守扩张,品牌矩阵与基地市场成型,同时份额落至第四。2000-2003 年间,公司陆续收购雪鹿、漓泉、惠泉三大品牌,形成“3+1”品牌架构与基地市场 布局,2013 年燕京啤酒在内蒙古、广西、北京的市占率分别达到 75%+、85%+和 85%+。 值得注意的是,在华润、青啤等陆续引入外资以获取资金和经验的同时,燕京啤酒 坚持民族资本始终未引入外资,叠
14、加公司采取稳健保守的并购策略,故市场份额逐 渐被超越。2000-2013 年,公司总销量从 141 万千升增长到峰值 571 万千升,CAGR 为 11%,2013 年市占率为 11%,位列全国第四。2014-2020:行业调整回升,燕京改革迟滞。2013 年行业销量见顶后,其余龙头陆续 通过改革与高端化实现收入与业绩企稳回升。而燕京啤酒 2014-2020 年销量则连续 七年下滑,ROE 亦从 6.1%降至 1.7%,主要系:(1)长期定位中低档,高端产品缺 失、营销乏力,在消费升级中缺乏竞争力;(2)产能过剩,人员冗余,拖累业绩表 现及经营动作。(3)作为顺义区国资委控股国企,外部环境与内
15、部体制限制改革步 伐。2021 年至今:U8 起势,换帅改革,发力追赶。2017 年,赵晓东任总经理后着手进 行销售端改革,推出 U8 并采取大单品战略进行培育。而内部改革方面,虽然公司 在 19H2 提出“五年增长与转型战略”,但因管理层变动后续进展缓慢。当下 U8 起 势为公司推进减亏增利和产品高端化提供抓手,叠加 2022 年新董事长耿超上任、管 理团队换血,公司正以降本增效、产品高端化转型为基本思路,改革步伐加速落地。(二)当下阶段:改善空间大,老树开新花产品结构与效率优化空间较大,U8 崛起新气象初显。公司作为传统国企受外部环境与内 部机制限制,改革动作迟滞,故当下产品结构、人效、产
16、能利用率仍有较大优化空间。 2021 年,U8 在公司集中资源培育下起势,燕京啤酒销量 7 年以来首次回升,同时高端 营销与渠道推广获得抓手、内部士气提振,公司盈利水平与高端化能力开始进入提升通 道。1、结构效率偏低,潜力仍待挖掘。弱势市场多且亏损大,本质是产品低端、效率落后,潜力仍待挖掘。分区域看,燕京啤 酒亏损子公司对利润拖累较大,如 2021 年公司实现并表净利润 2.9 亿元,而母公司(剔 除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桂林漓泉、福建惠泉、内蒙古赤峰分别实现利润 1.22、5.5、0.3、0.5 亿元,其余子公司合计亏损达 4.5 亿元。究其根源,是燕京啤酒高端 核心产品缺位、产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燕京 啤酒 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