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阳光诺和业务布局及业务规划分析.docx





《2022年阳光诺和业务布局及业务规划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阳光诺和业务布局及业务规划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阳光诺和业务布局及业务规划分析1.阳光诺和:“药学+临床”综合型 CRO仿创结合的综合型 CRO 平台。阳光诺和成立于 2009 年,发展十余年,业务涵盖仿制 药及创新药的综合研发服务,主要包括药物发现、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其 中药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服务为成熟业务,药物发现和临床前研究正加强布局。不同于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主要服务于创新药的 CRO 企业,阳光诺和的服务对象既 包含创新药,也囊括了仿制药。分具体业务来看,药物发现主要服务于创新药开发;药 学研究目前以仿制药为主、创新药为辅;临床试验服务同时包含-期临床试验服务和 BE 试验服务;生物分析以创新药为主、仿制药为辅
2、。公司股权结构集中。截至 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际控制人利虔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共 计持股 28.99%,总经理刘宇晶、副总经理托新权、副总经理邵妍、财务负责人赵凌阳 等高管合计持股比例高,绑定公司管理。业绩快速增长,在手订单充足处于成长期,业绩高增长。回望过去 5 年,公司持续加强业务布局,实现了业绩快速增 长,其中 2017-2021 年收入端 CAGR 高达 92%,利润端 CAGR 高达 170%。2022 年 第一季度,公司延续了高增长趋势,实现营收 1.48 亿,同比增长 54.5%,实现归母净 利润 3340 万元,同比增长 62.7%。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提升。在公司规模扩
3、张的同时,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综合毛利 率从 2017 年的 39.7%提升至 2021 年的 53.4%,净利率从 2017 年的 5.5%迅速提升至 2019 年的 20.3%,2019-2021 年净利率水平较为平稳,而研发费用率提升显著,主要 投入于自主研发项目。 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源于规模效应带来的各业务板块毛利率提升。在费用方面,公 司管理费用水平高,虽然暂无股权激励计划,但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薪资水平较高。在手订单充足,新签快速增长。截至 2021 年末,公司累计在手订单达 15.68 亿元,同 比增长 38.5%;2021 年新签订单 9.29 亿元,新签增速达 76.4%。从
4、丰富的订单储备来 看,预计公司未来 1-2 年依旧能够保持较高的业绩增速。实验室规模加速扩张,人员效率稳步提升。公司在北京、成都、武汉、南京、无锡和上 海 6 地总计拥有 3.60 万平的研发实验室,其中已投入使用 1.83 万平,剩余 1.77 万平 正在建设中。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员工共计 873 人,其中研发人员 716 人,占员工总 数的 82.0 %;本科及以上学历 568 人,占研发人员的 79.3%。随着订单愈加充足,公 司人效稳步提升,至 2021 年人均创收达 57 万元/人,处于国内 CRO 行业的较高水平。药学起家,拓宽临床赛道乘政策东风,业务布局逐渐完善。阳光诺和
5、自 2009 年成立以来,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 阶段: 1)2009-2015 年:药学研究起家,集中于仿制药服务; 2)2015-2018 年:仿制药开发一体化服务模式打通。2015 年 7 月 22 日,国家食药监 局发布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国内药政环境趋严。对于仿 制药开发而言,要求提高仿制药审批标准,一致性评价需求激增。公司乘行业发展东风, 于 2016 年成立阳光德美,业务向下游延伸至临床服务(专注于 BE)和生物分析服务; 3)2018-2020 年:从后端入局创新药服务。在国内药政改革鼓励创新的大环境中,公 司于 2018 年收购诺和德美,将业务拓宽至创新药
6、临床服务,同时扩大 BE 服务规模; 于 2018 年成立诺和晟泰,加强多肽等新药的研发能力; 4)2021 年以来:创新药开发一体化服务模式加紧布局。公司为强化创新药前端服务能 力,于 2021 年收购派思维新,拓展 DMPK 等临床前服务,收购南京先宁,深耕创新药 临床服务能力。仿制药 CRO 前后端衔接顺畅,创新药 CRO 一体化加紧布局。从收入结构演变来看, 2018 年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之年,收购诺和德美后,仿制药服务后端 BE 业务开始放量, 同时入局创新药临床服务,后端业务规模快速扩张,毛利率随之提升。 2021 年,公司前端(药学研究)和后端(临床和生物分析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
7、56% 和 43%,预计随着创新药临床服务能力提升,未来 1-2 年后端业务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而 2-3 年后伴随创新药临床前服务起量,公司前后端占比将更加均衡。2.阳光诺和仿创结合,前后端逐渐打通阳光诺和成立之初以仿制药服务为主,在发展过程中抓住国内创新研发机遇,业务拓展 至创新药服务。目前公司创新药 CRO 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创新转型成果显著。深耕仿制药 CRO,受益国内政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出台,BE 试验服务需求激增。2012 年 1 月,国务院国家药品 安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对 2007 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的 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阳光 业务 布局 规划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