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生物基材料产品及行业格局梳理.docx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生物基材料产品及行业格局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生物基材料产品及行业格局梳理.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生物基材料产品及行业格局梳理1 生物基材料概述生物基材料定义:利用可再生生物质或/和经由生物制造得到的材料生物基材料(Bio-based Materials)是指利用可再生生 物质或(和)经由生物制造得到的原料,通过生物、化 学、物理等手段制造的一类新型材料,如生物塑料、生 物质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基材料区别于用煤、石油 等不可再生石化资源为原料生产的传统化工材料产品, 其具有原料可再生、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等特性,部 分品类还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是国际新材料产业 发展的重要方向。展望未来,生物基材料有望在部分应 用领域逐步替代传统石油基材料,成为引领科技创新和 经
2、济发展的新型产业,并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 及低碳经济增长的亮点。目前,常见的生物基材料是以谷物、豆科、秸秆、竹木 粉等可再生生物质通过生物转化获得生物高分子材料或 单体,然后进一步聚合形成的环境友好的化工产品和绿 色能源等高分子材料,如包括沼气、燃料乙醇、生物柴 油和生物塑料等。此外,生物基材料还可以经由生物制 造、生物合成方法等设计或改造的生物系统产生和获得。生物基材料分类:生物基材料品类及细分材料众多按产品属性分类,生物基材料可分为生物基聚 合物、生物基塑料、生物基化学纤维、生物基 橡胶、生物基涂料、生物基材料助剂、生物基 复合材料及各类生物基材料制得的制品等。其 中 , 生物基可降
3、解材料具有传统石油基塑料等 高分子材料不具备的绿色、环境友好、原料可 再生以及可生物降解的特性 ; 生物基纤维已广 泛应用于时装、家居、户外及工业领域,正逐 步走向工业规模化实际应用和产业化阶 段 ; 生 物基塑料产品在包装材料、一次性餐具及购物 袋、婴儿纸尿裤、农地膜、纺织材料等领域获 得较好地应用,并被市场普遍认可与接受。按常见产品形式,生物基材料主要可分为五大 类: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生物基塑料、多糖类 生物基材料、氨基酸类生物基材料、木塑复合 材料。其中,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即聚合成原材 料高分子的化学单体,如乳酸,1,3-丙二醇等; 生物基塑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研究较深入的 生物基材料,代
4、表产品有聚乳酸、聚羟基脂肪 酸酯等。生物基材料产业链结构生物基材料来源范围广、获得手段灵活、性能丰富、应用场景多样化,目前正处于从实验室研发迈向工业化生产及规模应用阶段,未来有望逐步替代部分化石基材料。2 生物基塑料及聚合物行业生物基塑料:应用领域主要为包装和消费品、纺织品等聚合物是由一种或几种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起来的分子量很高的化合物,塑料是聚合物的一种。根据来源不同,聚合物可分为生物基聚合物、化 石基聚合物等。生物基聚合物种类繁多,多数化石基聚合物都有其对应或类似的生物基产品。由于以生物质作为来源的生物基塑料相比石油基塑料更 具减碳和可再生优势,生物基塑料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张。目前,生物
5、基高分子材料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相比于传统的高分子材料,生物 基来源的产品产量还较小、品种还较单一,且在部分使用性能上还暂时不能完全替代石油基产品。生物基塑料的应用遍及工业与生活的各领域,目前包装和消费品、纺织品是其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按照是否可被生物降解,可将生物基塑料划分为可 降解生物基塑料和不可降解生物基塑料。根据European Bioplastics(欧洲生物塑料协会)数据,全球生物基塑料约占每年生产的塑料中的1%。2020 年,全球生物基塑料产能达211.1万吨,其中可生物降解塑料的产能为122.7万吨,不可生物降解产能为88.4万吨。截止2021年末,亚洲共计拥有全 球4
6、9.9%的生物基塑料产能。生物基聚合物分类:可分为生物可降解与生物不可降解生物基材料按照可生物降解与否,可将生物基塑料划分为可降解生物基 塑料和不可降解生物基塑料。2020年,全球生物基塑料产 能达211.1万吨,其中可生物降解塑料的产能为122.7万吨, 主要是PLA和淀粉基塑料,各占比32%;不可生物降解产能 为88.4万吨,其中PA(聚酰胺)和PE(聚乙烯)占比最大, 分别为28%和25%。随着各国环保要求趋严和环保产业的发 展,生物基塑料产能中可降解塑料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生物基材料概念:区别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材料概念生物基材料(Bio-based Materials)和生物降解材料
7、(Biodegradable Materials)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通常来讲,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微生物作 用下或在堆肥条件下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生物基材料强调的是其生物来源的可再生来源性,它既可以是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如聚乳酸(PLA),也可 以是生物不可降解的高分子如生物基聚乙烯;而生物降解材料强调的是生物可降解性,它既可以是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如聚乳酸(PLA),也可以是石油 基高分子材料(Petroleum-based Polymers)PBS和PBAT。生物可降解塑料如果使用生物原料,且在受控堆肥条件下生物降解,则可以通过关闭生物循 环(Biological Cycle)的理念融入
8、循环经济。 生物基材料(Bio-based Materials)和生物材料(Biomaterials)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生物材料是指用于人体或动物内组合和器官的诊断、修复或功能 增进的一类材料,可以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金属材料等。3 生物柴油行业生物柴油是低碳环保的绿色能源生物燃料(Biofuel)主要包括燃料乙醇、生物柴油、航空生物 燃料等,年均复合增速4.1%。 生 物 柴 油 根 据 结 构 分 为 脂 肪 酸 甲 酯 ( F A M E ) 、 氢化油 (HVO/HEFA),狭义上生物柴油指脂肪酸甲酯/乙酯,其根据原 料来源分为豆油甲酯(SME)、棕榈油甲酯(PME)、菜籽油甲酯
9、(RME)、废弃食用油甲酯(UCOME)、微生物制脂肪酸甲酯等。 生物柴油主产地有美国、欧盟、巴西、阿根廷、印度尼西亚等。广义生物柴油分为脂肪酸甲酯(FAME)与氢化植物油(HVO)按制备工艺分类,可分为以脂肪酸甲酯为主要成分的第一代生物柴油(FAME)和氢化、异构化处理后得到的第二代生物柴油(HVO)。 第一代生物柴油技术成熟、成本低,目前占比在85%以上,根据反应特点可分为酸或碱催化法、生物酶法和超临界法等,其中酸或碱催化法目前 使用较为普遍。海外使用菜籽油、大豆油等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游离脂肪酸含量很低,主要采用一步碱催化酯化反应,国内废油脂的主要成分 为脂肪酸和甘油脂的混合物,脂肪酸含
10、量在5%80%之间,必须先脱除脂肪酸或用酸性催化剂进行预酯化,再用碱性催化剂进行酯交换生产生 物柴油。 第二代生物柴油主要成分结构与普通柴油基本相同,具有与柴油相似的黏度和发热值、密度较低、十六烷值较高、含硫量较低、稳定性好、符合 清洁燃料的发展方向。但成本与价格比第一代生物柴油高。全球生物柴油需求高速增长2020年全球生物柴油产量4290万吨,同比增长2.8%。 从产地上看,欧盟是全球最大生物柴油产区,产量占比约 30%,印度尼西亚是全球最大生产国,产量占比约19%。 从原料结构来看,棕榈油是生物柴油最大原料来源,占比约 39%,豆油、菜籽油占比分别为25%、15%,废弃油脂制生 物柴油只占
11、10%。4 生物基化学纤维行业生物基化学纤维简介生物基化学纤维是利用农、林、海洋废弃物、副产物加工而成,是来源于可再生生物质的一类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具有绿色、环 境友好、原料可再生以及生物降解等优良特性,有助于解决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生物基化学纤维的发展重点是突破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化关键装备的制造,攻克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产业化技术瓶颈,实现生物 基化学纤维的规模化生产,同时进一步拓展在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 2015年至2020年,我国化学纤维工业总产量由4872万吨增长至6025万吨,整体呈上升趋势。从我国化学纤维产量主要品种构成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化工行业 专题研究 生物 基材 产品 行业 格局 梳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