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表达技巧知识整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复习表达技巧知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表达技巧知识整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表 达 技 巧 (修辞+表达方式+结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比喻:打比方概念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结构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构成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种类明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暗喻谎言打扮得再漂亮,也害怕事实的镜子。借喻旌旗十万斩阎罗。博喻要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种特殊类型本体同喻体并列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本体同喻体同位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本体修饰喻体这里是花的
2、海洋。喻体注释本体书籍人类的朋友。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等。注意事项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母亲。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示举例在祖国建设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像雷锋等。排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种类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分句排比
3、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单句排比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复句排比例如: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怀宝就暗示镇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讲话;戴镇长喜欢读史书,怀宝就去镇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戴镇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怀宝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对比概念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
4、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分类两体对比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更坏;大的更大,小的更好。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体两面对比 把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对比 。如:社会上有些人,当面使君子,背后是小人。作用总说:揭示对立意义,使事理和语言色彩鲜明。 两体对比:突出矛盾,鉴别美丑。 一体两面对比:突出本质,反映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全面看问题。 反问概念反问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种类问而无答。如:如果说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浪
5、费和摧残人才不是更大的犯罪吗?问而有答。如:难道不是这样吗?我认为是的,非常是!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省,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反语:说反话概念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种类讽刺反语:讽刺反语是为了揭露、批判、讽刺、嘲弄,表达贬义的反语,是通常所见的用法。如: “这样也可算是将功赎罪吧。那么,我也希望你们能够知恩感德”风趣反语:风趣反语是为了风趣、幽默、诙谐而说的反语,字面表达的是贬义,实际上是表达褒义,或因
6、情深难言,或因避嫌忌说,并不包含讽刺嘲弄之意。如:淑兰的心,被革命竞赛的热情燃烧着,早已飞回她的队员中去,飞到田野里去了,无论张腊月和她的队员们怎样苦苦劝留,说什么也留不住。最后,张腊月无可奈何地笑骂道:“我现在才认识你,你是个顶坏顶坏的女人啊!”她们两人,虽说只相处了一天,可是她们的友情是那么诚挚深厚作用直接表达禁止和压制时,以反话表达正面的意思。面对荒谬不硬加驳斥,而是谬上加谬,使其荒唐之处极端放大而达到归谬目的。正面语言难以表述强烈情绪时,以此语表达加强效果。通过颠覆既定习惯,产生幽默。它的主要形式有:反话(正话反说)、反讥(反话正说)、骂话(以写示爱、明褒暗亵)、气话(明褒实贬)、俏皮
7、话(反规则的幽默)等等。注意事项1.忌滥用。反语因为含有讽刺的味道,所以要注意立场,分清对象,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同志要避免立场和态度不明确,有意见可提出来商量,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滥用讽刺性反语。2.忌含糊。运用反语必须注意鲜明性,要避免含糊,要让人一听(看)就知道是反语。3. 忌儿戏。反语要用在适宜的场合、语体当中,避免在科技、公文等语体中运用,因为那样会显得儿戏、不严肃。4.忌混淆。要注意反语修辞格和双关修辞格的区别,避免两者混为一谈。反复概念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者段落等。种类词语反复。 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
8、,达到强调的目的。 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词组或句子的反复。 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语段反复。 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 如鲁迅在小说祝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次重复以“我真傻,真的”开头的段落。 作用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 抒情写景,感染力强; 承上启下,划分层次。 对偶:比翼齐飞,共结连理概念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种类按内容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
9、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对上下句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串对上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按形式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符合对仗要求。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按结构成分对偶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
10、吝丽啬彩。句子对偶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设问概念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看法)的一种修辞手法。种类一问一答式。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几问一答式。例如: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了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11、;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引用概念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种类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号,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暗引指不说明引文出处,而将其编织在自己的话语中,或是引用原句,或是只引大意。作用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 1借代:做代表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种类特征代本体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材料代本体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标志代本体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岂不冤枉!人名代
12、著作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注意事项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人的思想感情,用人物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褒贬色彩。比拟:变个脸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种类按拟人拟物分
13、拟 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拟 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按转嫁的关系分 感情性格转嫁。把人的感情性格转用于物。如:井冈山上的毛竹,同井冈山人一样坚贞不屈。动作行为转嫁。如:到处招惹是非的川普夹着尾巴下台了。称谓的转嫁,把用于人或物的称谓转用于物或人上。如:英雄的纪念碑啊,你可曾看见,此刻,在北京,在全国,在全世界,为失去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在哭泣,在沉思,在焦灼不宁。抽象转嫁于具体,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如:他们挥动竹枝扫把,在默默地扫着,默默地扫着,好像春天
14、,夏天,秋天,冬天,都是在他们的竹枝扫帚下,一个接一个地被扫走了,又被扫来了。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注意事项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人和物)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效果。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不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夸张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一种修辞手法。种类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
15、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注意事项夸而有据,夸而有节。夸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合乎情理,把握分寸,否则就很难给人以真实感。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这句的夸张有失真实。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如“屋里静极了,就连掉
16、下一枚小钉子也听得见”,这句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修辞格来表现。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性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双关概念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种类意义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关。【例】“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17、。作用言在此而意在彼互文概念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特征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种类同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相互交错、渗透、补充。例如:(1)烟笼寒水月笼沙。(2)秦时明月汉时关。临句互文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
18、下) 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隔句互文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如: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作用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表达方式记叙记叙顺序顺叙按时间、空间或内在逻辑顺序来写。作用是使记叙有头有尾,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叙叙述下去。作用是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19、,使文章引人入胜。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内容作某些交代,使文章结构完整;使得文章留下了悬念,能够吸引读者;使得行文富于变化,故事情节波浪起伏;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特点“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优点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便于抒情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时空的限制性很强,是“
20、有限的讲述”注意“我”并不等于作者举例比如桥边的老人中,“我”就无法得知老人此时此地内心的想法,所以就无从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了。第三人称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情节中的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叙述人站在故事我外部,以旁观者身份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优点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灵活自由;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举例比如项链 “叙述人对玛蒂尔德的生活情况无所不知,又俨然一个冷静的上帝俯瞰着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叙述视角全知
21、视角特点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全知全能,无所不在。小说的叙事人就是作者,什么都为读者安排妥当了。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传统小说三国演义、项链好处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便于作者对人物进行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容量丰富,讲述自由,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苦思冥想。有限视角特点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有限视角的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好处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