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状况、拜占庭与俄罗斯帝国的发展历程。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欧洲)的多元面貌。知识汇总:一、西欧封建社会1. 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_、_。2. 封君封臣制度原因: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封臣必须效忠封君。3. 封君封臣制度内容:_。4. _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耕地由_和_组成。二、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 王权(1) 封建制初期,_,王权_。中古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_。(2)西欧民族国家
2、的基础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_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15世纪晚期,法兰西统一,王权得到强化。15世纪末,伊比利亚半岛出现了_和_。2. 城市(1)背景: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_。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2)城市自治: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_和_,他们以_为基本谋生手段。一些城市通过_,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_。3.教会_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
3、征收_;它也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_;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三、 拜占庭与俄罗斯1. 拜占庭帝国(1)建立与兴衰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_。帝国境内_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编订_,是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6世纪中期之后,拜占庭帝国陷入混乱。7世纪中后期,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落。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2. 俄罗斯帝国9世纪,俄罗斯
4、发端于基辅罗斯,深受_的影响。 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16世纪初,以_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1547年,_正式加冕为沙皇。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其中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的土地称()A自留地B公用地C自营地D份地27-11 世纪,日耳曼地区农民发明的新式重犁,不仅能够翻耕覆盖北欧大部分地区的黏土,也能使用于沼泽潮湿地和低洼的森林地区,从而在西欧得到迅速推广。这种新式重犁的出现和推广()A导致封君封臣制度的产生B利于工商业走向
5、复兴和繁荣C加速封建庄园经济的衰落D巩固了基督教在西欧的统治3路易九世统治法国期间(1226-1270年)进行司法改革,设立巡回检察官吏。他严禁封建领主私斗,规定“国王四十日”,即:双方领主交战须在40日前通知对方,而被挑战的人,可以在此期间向国王申诉,国王根据情节仲裁。这一做法表明法国()A杜绝了封建领主内斗B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C动摇了天主教会权威D增强了国王的权威性4“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9世纪西欧的这一誓词反映的制度是()A种姓制度B封君封臣制度C教会等级制度D君主专制制度5在中世纪欧洲的“臣服礼”仪
6、式中,封臣首先宣誓: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以侍奉我主然后,封主就将一把泥土和一根树枝授予封臣,象征授予封土和封土上的森林。据此可知,这种制度的特点是()A单向权利义务B地方领主相对独立C以血缘为纽带D双方没有契约关系6维系西欧封建社会封君和封臣关系的纽带是()A契约B土地C血缘D基督教7全球通史这样描述中世纪欧洲社会的这些人,他们受到保护,拥有一块土地,并享受许多宗教假日和收获节日。作为回报,他们必须耕种耕地中留给封建主的那些田地,为封建主做家务及其他农田杂活,并将自己任何来源的收入的一部分交给封建主。“这些人”是()A僧侣B骑士C农奴D奴隶8下面是1156年法国国王路易七世授予罗瑞斯城市的
7、特许状摘要。这表明当时法国()无论是谁,都要为他在罗瑞斯的房子或是每英亩土地付六便士的税,此后他们只需每年缴纳定额的金钱,即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并自由支配的土地A王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B庄园农奴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权利C市民人身自由权利受到合法保护D工业社会发展依赖于王权的扩张9从11世纪开始,意大利很多地方兴起了繁荣的工商业城市,城市普遍开始设置由选举产生的市政长官执政官,它不仅是一个官职,而且还是完全意义上的自我统治的象征。据材料可知()A工商业发展推动意大利的城市自治B行会在意大利城市治理中地位突出C封建庄园制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D近代民主政体在意大利已普遍建立10有学者用下列两张示意图
8、展现西欧迈向近代过程中国家结构的演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图 1 体现了封君封臣制容易造成割据图 2 表示各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在此过程中王权和民族国家得到发展该历程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ABCD11中世纪早期,西欧的教育主要教授教义、赞美歌和一般的读、写、算等知识;11世纪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以研究法学著称,而12世纪西欧各地新兴大学教授内容更加广泛。这反映出()A资本主义经济产生B文艺复兴开始兴起C罗马法学得到复兴D人才培养与时俱进12中世纪时期,教皇支持大学,一方面是为了摆脱地方教会对大学的控制,另一方面利用大学在宗教上的影响力去反对宗教异端;对于国王来说,大学培养的诸多人才,可以充
9、当国王的官吏;对于城市来说,大学的存在为城市带来好名声和商业繁荣。这一现象()A缓和了中世纪社会的各方矛盾B保证了大学持久健康发展C集中体现了中世纪的社会特征D直接推动人文主义的兴起1311-13世纪欧洲城市市民体育兴起,市民组织成立了诸如“射手协会”“击剑协会骑射协会等,定期组织与本职业相关的身体练习和比赛。市民体育得到了王权的鼓励和保护,国王和贵族直接参与到市民体育中。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市民试图通过体育活动获得城市的自治权B城市自治开启了中古时期欧洲各地的体育运动C城市的体育运动加强了国王与市民之间的联系D城市体育运动中国王贵族与市民是比赛的双方14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10、城市尽毁,货币全无,社会已整个解体。欧洲教会运用神权去制裁帝王公侯,提倡和平人道,并设立种种慈善机构,如医院、旅社、养老院、救济院等,才使西欧人能从废墟上慢慢建立起一种新秩序。这反映了欧洲教会()A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B确立了高于王权的地位C构建了全新的社会秩序D倡导了自由平等的原则15下图为拜占庭帝国画作查士丁尼及其随从,画作上查士丁尼不仅居中而且显得最为高大。他的左边是大主教马克西米尔和三位助祭师,右边是两个贵族近臣和五个年轻侍卫。这说明,当时拜占庭帝国()A军队决定帝国一切事务B王权位于国家权力中心C美术创作以宫廷生活为主D教会权势凌驾于王权之上16查士丁尼在位时,大力鼓吹“皇帝的意志就
11、是法律的本源”,规定人民必须无条件服从和安分守命,并严厉打击宗教异端,封闭雅典哲学院。查士丁尼的这些行为,旨在A健全法律制度B镇压人民反抗C强化君主专制D反对宗教迷信17如图中两幅国徽图案反映的是A两个国家的宗教信仰几乎是完全相同B两国之间存在着直接继承与被继承的关系C俄罗斯的发展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D俄罗斯比拜占庭帝国更加重视骑兵的建设18下图为罗马民法大全书影,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主持编纂该法典的是()A拿破仑B凯撒C亚历山大D查士丁尼19以下史实和结论逻辑正确的是史实解释A高丽开国
12、后仿效唐朝制度朝鲜半岛首次建立中央集权制B日本大化改新日本历史从此进入幕府政治时期C16世纪莫斯科公国建立成功摆脱了蒙古的征服与控制D13世纪国王签署大宪章加强了国王的权力AABBCCDD20尽管在今天看来,罗马人比较关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但并不能抹杀罗马人非凡的抽象思维与逻辑能力。如果在立法中全部摸着石头过河,而不充分利用立法思想中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就有可能导致法律体系的混乱,并且可能产生立法严重滞后的状况。这反映了罗马法A注重逻辑推理B重视理性精神C保护私有财产D追求体系完备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西欧在公元10世纪以后的生产工具得到了改进,进而农
13、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再加上西欧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经济活动的繁荣下,城市的兴起也就成为必然。城市的兴起是经济活动催化出来的结果,这必将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繁荣,经济繁荣将推进政治制度的完善,从而不断促使西欧封建社会发展前进。城市的人口不再是属于某一个封建领主管辖的农奴了,所有的人按照当时的惯例,只要在城市里居住了一年零一天以上,这个人就可以获得自由民的身份。所以许多农奴为了改变身份,纷纷入城,这就必然导致西欧农奴制的瓦解。西欧封建城市还孕育了新的社会阶层城市中产阶级。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表现出来的世界观也和以前的以农业为本的社会的人不一样,因此就形成了一种新的价值观、世界观。摘编自刘娟浅谈西欧
14、封建社会的城市兴起材料二12世纪以后,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批新兴城市不断崛起,商业贸易日益兴盛,在对抗地方封建主的斗争中,国王和市民阶层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他们互有需求,携手合作。国王利用城市的经济实力,反对封建贵族的地方离心倾向;市民为了与封建领主相抗衡,寻求国王的中央集权庇护,以营造经济活动所必需的和平环境。1265年,英王召集的议会和1302年法王召开的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形成。自13世纪下半叶起,西欧逐渐走出君主制割据的政治生态,取而代之的则是以议会或三级会议为核心的等级君主制。以等级代表会议形式出现的等级君主制,是西欧王权借以维护统治秩序、贵族维持既得利益和市民
15、实现政治参与的国家治理新模式。尤为重要的是,市民阶层在与王权的合作中,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诉求开始受到重视,从而第一次成为国家事务管理的参与者和统治权力的分享者。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西欧君主制的阶段性特征(1)分析中世纪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原因。(2)简述中世纪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影响。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