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科学知识。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习有条理地说明事理。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教学重难点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科学知识。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习有条理地说明事理。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春分、秋分:“分”是平
2、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最热的季节。 处署:“处”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二、 作者简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竺可桢(18
3、90-1974),浙江上虞人,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有很高造诣。重要作品有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等。三、文体知识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认识、了解这个或这类事物。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在语言上是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四、检查字词
4、(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翩然( pin ) 孕育( yn )簌簌( s ) 刺槐( hui )萌发( mng ) 农谚( yn )衰草( shui ) 连翘( qio )载途( zi ) 销声匿迹( xio )( n )2.解释下面的词语。萌发:种子或者孢子发芽。次第:一个挨一个地。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风雪载途:风雪满路,遍地都是。五、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
5、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六、全文分析(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作答)1.课文第一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明确: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写燕子归 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 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 形象的感受。这几句话通过时间顺序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四季图”,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作铺垫。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