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前每日拔高练 第4练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通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前每日拔高练 第4练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通用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地理考前每日练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知识点】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等高线封闭,数值中高周低)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形状与马鞍相似。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习题】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图中信息
2、的说法,正确的是( )A.CD是山谷,EF是山脊B.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为2400米C.A在东南坡上,阳光充足D.A地比B地降水多2.该处山脉走向为(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一西南走向D.西北一东南走向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区域( )A.丘陵地形为主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C.平原地形为主D.地势呈三级阶梯4.图中铜矿产地到丁村的直线距离约为( )A.0.7千米B.1.8千米C.2.6千米D.3.8千米布伦口湖位于我国新疆西部帕米尔高原上,原为季节性湖泊,环湖周围常年大风肆虐。岸边绵延着多座相对高度百米以上的山丘,因终年被白色细沙覆盖,故名白沙山。为蓄水
3、发电,2012年湖泊被改造为水库。下图示意湖泊及其周边地形。据此完成57题。5.水库修建前,布伦口湖湖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A.35月B.68月C.911月D.12次年2月6.推断形成白沙山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北风D.偏南风7.相较于湖面,水库建成后白沙山的相对高度比建成前( )A.快速降低B.整体不变C.年内季节变化减小D.年内季节变化增大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读图完成810题。8.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9.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在
4、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 )A.B.C.D.10.若猎人登上山顶时,测得当地温度为20时,地的温度可能是( )A.17B.17.8C.22.3D.23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左图中A、B两点间画出公路线。该地区公路应主要分布在_。(2)分析该地区选择公路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的原因。(3)右图为该区域某处的剖面图,如在该处修一高架桥,桥桩应打在处的_处,请说明理由。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图中CD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EF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A错误;甲山1100米,乙山1300米,两山相对高度为200米,B错误;根据指向标
5、可知,A在西北坡,阳光不足,C错误;从图中风向标可以看出,A位于迎风坡,B位于背风坡,A地比B地降水多,D正确。故选D。2.答案:C解析:从甲山和乙山山顶的连线及他们山脊的延伸方向,该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3.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海拔均在500米以下,有较大的起伏,应为低山丘陵地形为主,不是平原地形为主,A正确,C错误;图中显示,图示区域东北部高,南部和西北部较低,B错误;图中等高线分布特征表明,当地地势没有明显的阶梯状特征,D错误。故选A。4.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图中铜矿与丁村大致呈南北方向,跨纬度约1,l个纬度的南北距离约为111千米,由
6、此计算,图中铜矿与丁村的直线距离约为(11160)千米,即1.85千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5.答案:B解析:由布伦口湖位置可知,该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7月为我国气温最高的月份,冰川消融量最大,补给水源多,因此布伦口湖湖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6-8月。故选B。6.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沙山位于湖泊的西侧。冬春季节,湖泊面积缩小,湖床裸露,泥沙被偏东风侵蚀搬运到西侧,受地形阻挡而堆积。故选A。7.答案:C解析:水库建成前,布伦口湖为季节性湖,冬春季节裸露的湖床成为白沙山的沙源:水库建成后,缺少裸露的湖床,沙源减少,堆积减弱。因此水库建成后白沙山的相对高度比建成前年内季节变化减小
7、。故选C。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中的通视问题。丙与山顶之间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无地形阻挡,从而在山顶能看见丙处。C正确;甲位于陡崖下方,山顶视线被陡崖阻挡。A错误;乙与山顶之间,等高线由海拔高处凸向海拔低处,有山脊阻挡视线。B错误;丁与山顶之间,等高线上疏下密,有凸坡阻挡视线。D错误。故选C。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山羊与水鹿分别在陡崖和河流附近活动。地等高线稀疏,无河流发育也无陡崖;地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地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位于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地位于山脊。则在两地可能发现山羊与水鹿,B正确。故选B。10.答案:C解析:地与山顶的相对高度为337-387米,每升高一百米温度降低0.6,从山顶道地升温2.02-2.32,山顶温度为20时,地温度为22.02-22.32,结合选项可知C正确。故选C。11.答案:(1)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2)公路建设成本低,难度较小。(3)。背斜地区拱形结构较稳固。解析:(1)根据图中等高线等信息可判断,该地区为丘陵。根据山区公路的选线原则可知,A、B两点之间的公路应建在地势起伏较小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2)山区交通建设成本高,建设难度大,与铁路相比,公路建设成本较低,难度较小。(3)由图可知,处地壳不稳定,不适合建设桥桩;与处相比,处位于背斜的一侧,没有处稳定性好,故桥桩应打在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