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一轮总复习-生物 编号:SWST-选择性必修2-导复20 使用时间 种群数量变化+影响因素一、选择题 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下列关于模型构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属于概念模型B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公式为Nt=N0t属于数学模型C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中,先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然后画出的图解式的概念模型D建立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2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叙述,错误的是( )A当外界环境条件被破坏时,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也会发生改变B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其增长速
2、率极小几近于0C环境容纳量会随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改变而改变D对大多数植食动物来说种群环境容纳量冬季最小3.水蚤是一种体型微小的水生动物,某水池中水蚤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A水蚤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Bb时刻水蚤种群数量增长最快,bc时期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当水蚤种群数量稳定在K1时,其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在d时期,若改变水池的环境,则水蚤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也会改变4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蝗虫侵入后其数量迅速增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A在03月期间,蝗虫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保持不变B在蝗虫侵入后的第2个月,蝗虫种群数量增长最快C与02月相比,
3、34月期间蝗虫的种内斗争加剧D在47月期间,蝗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小5图1、图2为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食物充足,则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为图1中的曲线IB若图1中的曲线II变为曲线III,说明种群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C图2中A、B、C、D四点的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只有A、B点D图2中D点时,种群数量不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6如图中曲线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表示其死亡率。则()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曲线增长,C点之后呈“S”型曲线增长BC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K/2C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点之前的时期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天敌的影响7某密闭容器中酵母菌的
4、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以前酵母菌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B若减少初始酵母菌数量,则T2右移C可用血细胞计数板来精确统计酵母菌的数量DT2T3酵母菌的种间竞争逐渐加剧,营养物质不断消耗,有害废物不断积累8在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为保证计数的准确,不应该( )。A在取样液之前,轻轻振荡锥形瓶,使酵母菌均匀分布B在加样液之前,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必须清洗C计数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不计数边线及夹角上的酵母菌数量D在显微计数前,要静置一段时间,以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之后再计数9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取各种条件下培养的酵母菌
5、培养液各1L,分别稀释1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结果如下图(单位:107个/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出现了“J”型增长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无关变量有酵母菌菌种、酵母菌数量、培养液成分等C酵母菌在15环境中存活的时间最长,15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D若在20条件下培养24h,推测血细胞计数板1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约为20个10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的作用是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这种因素被称为密度制约因素;有些因素虽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其作用强度和种群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下列叙述
6、不正确的是( )A遭遇寒流时,某昆虫种群不论其种群密度高低,所有个体都会死亡,寒流是非密度制约因素B森林中,害虫和食虫鸟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体现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C持续38高温可以引起蚜虫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高温属于密度制约因素D在“S”形曲线中,随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越大,食物短缺属于密度制约因素11如图表示欧洲灰鹭在19281977年间的种群数量波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温度的变化使得该种群的数量波动呈周期性B图示欧洲灰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0只C图中a处该种群以恒定的增长率在增长D在19281977年间欧洲灰鹭的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13在北美洲生活着
7、一种十七年蝉,它们的若虫会在地下极其规律地生活十七年,然后仿佛受到感召一样,集中在几个星期的昼夜,上千万个体破土而出,爬到树上蜕皮、交配。下列关于该种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种群的存活曲线是凸形 B该地蝉的环境容纳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C破土而出时,蝉的年龄结构类型并未发生改变D随捕食蝉的天敌增加,蝉的病源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增大14.研究人员对森林中猫头鹰和林旅鼠的种群数量变化进行研究发现:猫头鹰以林旅鼠为食,当林旅鼠数量过少时,成年猫头鹰的数量保持稳定,新孵出的猫头鹰却大大减少;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会导致林旅鼠种群数量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是调节猫头鹰种群出生率的外源性因素
8、B病毒的传播速度会随林旅鼠密度增加而增加C传染病使猫头鹰种群年龄结构向稳定型发展 D具有抗病能力的林旅鼠在生存斗争中占优势15下列有关种群密度及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其种群密度的制约B种群密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C某草原羊群中新迁入若干只羊,可提高该草原羊群的环境容纳量D鱼糖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过大时,鱼的产量可能会降低17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校池塘内观察某种藻类在不同的温度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根据记录绘制出该藻类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B温度越低该藻类的增长速率越小CK值随温度的升高先升后降,温
9、度越高该藻类达到K值所需时间越短D只要温度不变,三条曲线各自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将稳定不变二、不定项选择题1.假设某草原上散养家畜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把横轴含义换成“时间”,曲线图的变化趋势不会改变B丙丁两点种群数量相等C若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200只,则该种群在此环境中负荷量应超过400只D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丙丁之间纵坐标最高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时捕获2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该环颈雉种群数量在该岛屿上的增长情况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年份(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精品资料 新高考生物精品专题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