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逐步认清的六个观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峡工程逐步认清的六个观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工程逐步认清的六个观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峡工程逐步认清的六个观点摘要:三峡工程10年实践中,人们对三峡工程的认识逐步加深,6个方面的观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长江防洪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建设完整的防洪体系;三峡工程是一项改善长江水环境的生态环保工程;移民工程是世纪难题,也是扶贫工程;电力分配:从需要“三峡电能”,到需要“三峡优质电能”;工程投资:从国力能否承受,到选择合适的筹资渠道;千年大计,质量是三峡工程的生命关键词:防洪体系 环境保护 移民公元2002年11月6日,三峡工程建设里程碑上又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上午9点50分,导流明渠截流成功。这标志着三峡工程建设已度过了最为艰巨、最为关键的二期工程,顺利转入三期工程建设。从这一天
2、起,导流明渠的历史使命宣告完成,正式告别长江,让位给即将崛起的三峡右岸大坝,这是三峡工程建设历程中的又一次巨变。其实,三峡工程的巨变时时发生,只不过有的变化借助于仪式,显得隆重而醒目;而更多的变化则如春雨润物,于不知不觉中成长壮大。昔日的中堡岛是何时搬走的?曾经的坛子岭哪一天让人劈成了长江“第四峡”?又是哪一天变成了开启自如的世界巨型船闸?长江主河床巍峨的三峡大坝是什么时候屹立眼前的?还有一种变化更让人不易觉察,那就是人们关于三峡工程认识的变化。在三峡工程10年实践中,人们对工程的认识正一步步加深1 长江防洪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建设完整的防洪体系建国初期,长江流域屡遭洪灾,在三峡修建水库曾
3、被称为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工程。在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科研和论证,人们充分认识到:三峡工程是开发治理长江的关键性工程,在长江防洪体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8年,也就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的第5个年头,长江中下游暴发罕见的特大洪水。在长江抗洪的关键时刻,已建成的径流式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实行超常蓄水,与长江中游错峰,减少下泻流量2000m3/s,为荆江大堤抢险作出了特殊贡献。面对严竣的汛情,人们倍感三峡工程的重要。同时,人们也意识到:我国防灾能力还很薄弱,长江支流众多,仅靠三峡工程不可能百分之百消除长江水患。合理规划长江中下游分洪区,加固长江中下游堤防同样不能放松,98年洪水过后,国务院加大了
4、对建设长江防洪体系的投入。在三峡工程实践中,水利专家不断加深对长江对三峡工程的认识。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认为:长江流域要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防洪体系。长江上游要修更多的水库,同时采取植被保护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泥沙淤积。开发长江上游的水力资源,不仅可以解决电能问题,更好地实现“西电东送”的电力发展战略,还能扩大拦蓄洪水能力,并起到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的作用。在长江中下游要加固长江堤防,合理规划分洪区,退耕还湖,增加行洪能力;再加上兴建长江防洪的关键性工程三峡工程,增加长江中下游防洪调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避免或减缓因江堤、垸坝溃决而造成的严重社会问题。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长江
5、防洪体系。以三峡工程为依托,建立完整的长江防洪体系,中国治水事业任重道远,不可能“一库安天下”,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水利人的共识。2 三峡工程是改善长江水环境的生态环保工程正如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会有利有弊,三峡工程建设也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水患一直是中国的心腹大患。据史料记载,1949年前的两千多年间,平均每两年中国就发生一次大水灾。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仅长江流域频频暴发的特大洪水就令人警醒。“水患本身就是生态失去平衡造成的”,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以防洪为第一任务的三峡工程,总体上是一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环保工程。三峡工程作为长江防洪体系中的关键工程,在工程全面竣工时,荆江河段的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峡工程 逐步 认清 六个 观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