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诗歌鉴赏--选择题训练导学案 学生版 -.doc
《07诗歌鉴赏--选择题训练导学案 学生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诗歌鉴赏--选择题训练导学案 学生版 -.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语文学科导学案编号 007 使用时间 编制人 授课内容(1课时)班级 姓名 小组学习目标 诗歌鉴赏之选择题 导学流程学习目标:1、 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设题角度、设题陷阱。2、 探究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自主学习:一、考查实质:1、鉴赏形象人物、景物、事物 2、赏析语言练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 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4、理解诗歌内容背景、题材、作者 5、把握作者情感态度二、诗歌鉴尝选择题常见设误角度1.语言语风类错误:或故意译错实词虚词;或对诗歌的语言风格判断错误。2.意境意象类错误:对诗歌的意象寓意判断错误;或对意境的概括错误。3.技巧手法
2、类错误:对诗歌运用的写作技巧的类型或作用判断错误。4.思想情感类错误:拔高情感(对诗歌中描写情感故意妄加引申,添上某种光圈);或转移情感。5.观点内容类错误:扩大范围(把作家的某一具体作品风格用其整体作品风格来代替诗歌)。三七大设误陷阱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夸大缩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关系混乱四方法小结:1.审清题目明要求。2.细读诗歌是前提。(关注标题、作者、注释、关键词等)。3.切分信息是关键。(根据逗号,判定一个选项有几个知识点需要判断。)4细读选项划敏感。5正选排除巧妙用。6正确答案自分明。五需关注敏感点:1选项中的“意谓”、“状写”、“描绘”、“写出”等词。2回归文本,从整
3、体上把握写作对象。3景物描写的时节、地点、特点,4事件、人物、动作或评价。5选项中的“语言”、“”“表达”、“抒发”等词。6对意境、氛围、基调的判定,7要探究诗人写作意图,抓准情感。8注意结合注释分析。9选项中的手法判定。合作探究:落叶修睦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让人想到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关键词语理解B、颌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修辞手法分析C、尾联借景抒情,说自己要像青松那样傲然挺立,四季常青,而
4、不做落叶,随风飘荡,任意西东。表现手法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自己的的情志,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分析E全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表现手法分析当堂训练: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陶渊明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感慨。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
5、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西村 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注释: 耿:微明的样子。2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 奉陪郑驸马韦曲杜甫韦曲花无赖,家
6、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未果。禁:消受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借酒释怀,消受春光。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枝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4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
7、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曹彦约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注】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
8、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B、诗歌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C、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D、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 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E、这首诗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赴洛道中作陆机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