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docx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1有人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其选拔标准是()A帝王的喜好B才能和学识C财富的多寡D门第的高低2唐代以来,士人依靠文学来争名位,文学的重要性超过经学。所以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科举制度的变化B儒学的衰落C商品经济的繁荣D佛教的传播3977年,宋太宗宣布广纳贤才,不久之后,有500名贤士被任用。据统计,宋太宗在位时共取士5816人,其中大多数人出身寒微。宋太宗的做法()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完
2、善了科举取士的程序C取消了武将的世袭特权D消除了民间的门第观念4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这一时期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A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强化B豪强大族政治影响力大C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D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5明朝嘉靖年间,礼部尚书温仁和主持会试时有舞弊行为,都察院御史张钦奏劾之。万历三十八年会试,翰林院右庶子汤宾尹为同考官,其乡人韩敬试卷不佳,汤宾尹将其试卷从别房抽出,列人高第,结果“御史孙居相劾宾尹私韩敬”。御史的上述举措A利
3、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B导致官员与士人之间的关系紧张C推动了官员考核制度日趋完善D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6清代雍正帝即位后,对科举中的回避之法进行了较大改动,乡试从雍正元年、会试从二年开始,考试回避官员子弟,此亦即回避卷之制。回避官员子弟考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另行考校”,二是“一体考试”,但另编坐号与字号,酌量取中入榜。雍正帝的做法()A改变了科举考试的法定化程序B扩大了官员行使特权的范围C摆脱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D旨在维护科举考试公平公正7汉朝统治者对官员的赏赐,给予各级官员的额外福利,更多的是针对那些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取得良好政绩的官员,同时也针对因向朝廷出谋划策而给朝廷带来好
4、处的各类谏官。汉朝统治者的做法()A消除了朝廷官员的后顾之忧B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效能C确保了汉朝统治的长治久安D避免了政治腐败现象的出现8唐朝对官员除了有-套考课、监督制度外,还在唐律中专设职制律五十八条,将官吏渎职擅权、贪赃枉法等行为列为罪名,并予以司法惩处。由此可见,唐代()A行政效率较高B着力澄清吏治C官员履职艰难D抑制朋党之争9东汉时趋于严密的察举制也发生一些变化。光武帝主张德行为首“以德取人”,顺帝时出现“以文取人”;东汉末,察举制遇到了危机,出现了“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的现象。这一系列变化反映出,东汉( )A社会阶层固化严重B选择权下移成为世族维护特权的工具C察举标准太过单一
5、D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是历史的必然10下表为西汉初年部分王侯及其出身一览表。表格中现象的出现与下列选项中哪种制度有关姓名爵位出身韩信淮阴侯平民樊哙舞阳侯屠户灌婴颖阴侯布贩A世卿世禄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11明清时期,科举制发展为四级考试,即院试一乡试一会试殿试。参试者需逐级参考,考过低级别才有资格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考试内容固定为四书五经程朱理学,形式主要为八股文。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官员考核制度严格B科举制度具有随意性C政权统治基础扩大D选官机制的活力衰退12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多少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024122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