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调研】耒阳市永济镇“五养”工作模式引发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调研】耒阳市永济镇“五养”工作模式引发的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镇调研】耒阳市永济镇“五养”工作模式引发的思考耒阳市永济镇“五养”工作模式引发的思考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快,农村空巢老人、五保老人增多的形势下,如何成功破解农村养老这一难题2012年4月,市委书记童名谦到耒阳市永济镇永济村、清风村等地调研,敏感地发现了“党员义养”等解决农村困难老人养老问题的“经验样本”。在他的倡导、组织和论证下,永济镇“集中供养、党员义养、邻居领养、亲戚带养、请工帮养”等“五养”工作模式初步成型。我们调研发现,几个月来,永济镇几乎所有空巢老人、五保老人和绝大部分经济困难老人,通过“五养”模式,无论物质还是精神都老无所忧,独立而又幸福地生活着。永济镇的积极探索,或许为社会养老
2、体系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的带来一些启迪。党员带头,集聚广泛的社会力量在耒阳市永济镇大河边村,有一幢漂亮的别墅。三层阁楼式,白色复古围栏,再配上室内扎实耐用的红木家具,放在全村比较也算中上。居住在这幢别墅的,却是村里的低保户、一儿一女分别是弱智和肢体残疾的梁育泉一家。低保户为何能住进别墅?原来这是村里的党员伍冬清和几位先富起来的村民出资出力为梁老建设的。这正是“五养”模式的一种“党员义养”,即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共产党员,主动挑起义养身边的五保老人、空巢老人、贫困老人等农村困难老人的重担,从经济援助上、生活照顾上、感情联络上、精神文化上等方面帮助他们安度晚年。以“党员义养”为先导,永济镇随即建立了“
3、五养”模式,鼓励、引导和发动社会各界对社会养老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群,一些社会志愿者,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些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士,纷纷为农村养老事业献计献策、出钱出力,义务“帮工”由党员开始,到邻居、到远亲、到普通村民,而帮忙的内容也是从端茶送衣的细微小事,到修缮房屋的百年大计,形成了以党员为中心的强大社会公益力量。如前文中的伍冬清决定义养梁育泉老人后,立即向村里先富起来的人家求助,募集修建梁老新房的资金。全国人大代表、耒阳煤矿董事长伍冬兰立即响应,捐出了数十万元。一些水泥河砂老板、装修队、设计人员等纷纷伸出爱心之手。不到半年,坐落在耒水南岸的别墅就顺利峻工。伍冬清又掏钱
4、为老人买来全套餐具、电视柜、床等大件家具,连筷子等日常用品都重新添置。除了“党员义养”,“五养”模式还包括“邻居领养”、“亲戚带养”、“请工帮养”和“集中供养”。除了“集中供养”是通过敬老院这个阵地善待老人外,其他几种模式,都是通过当地党委、政府牵线搭桥,积极号召邻里之间、亲戚之间、熟人之间、社区(村组)之间关爱老人,帮助照顾困难老人的生活起居,以有组织性的社会化方式解决“养老”问题。邻居领养:即在村民中开展感恩活动,积极号召村民参与到五保老人的供养中来,发挥他们邻里相助优势,为五保户“送一碗饭”、“挑一担水”、“洗一次衣”、“看一回病”,举手之劳间,帮助五保解决生活大困难。亲戚带养:即根据镇
5、里的实情,积极发挥五保户亲戚的帮带作用,让他们帮助照顾五保户的生活起居,帮助他们挑水、买米、买煤、看病,做一些重体力劳动。请工帮养:则是对那些无依无靠,行动不方便,又不愿意过集体生活的特殊五保户,镇村两级本着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原则,拿出一部分资金请人给予照顾。据统计,永济镇全镇除通过养老院“集中供养”的30名老人外,大部分老人的养老方式则是通过党员的模范带动了社会爱心的聚集,在社会的大平台上解决了养老大问题。全镇“党员义养”老人15名,“邻居领养”14人,“亲戚带养”60人,“请工帮养”7人,没有一位困难老人遭遇“养老难”的困境。结对帮养,架设党群的信任桥梁对于农村困难老人来说,每一名共产党员
6、就是一缕温暖的源头,每一个义养对子的结成就是一道党群之间密不可分的情感纽带。十年前,永济镇永济村的年轻党员伍四生依靠勤劳和知识成为了村里养殖业的能手、技术指导,当他看到本村的五保户伍昭志老人房屋漏雨,古道热肠的他自筹资金帮助老人搞起了危房改造。一个偶然的善举迈启的是十年的爱心之路和“党员义养”的实践标本。见老人经济困难,伍四生自掏腰包承担了老人买米、买煤的活计;在老人患大病期间,他不顾自家农忙,带老人看病,并时刻守候在病床前;为方便老人随时联系自己,还为其配备了一部手机“五养”连通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纽带。由于基本上是“一对一”、相互熟悉、双向选择、长期性的亲情义养,“五养”模式比单纯的志愿者帮
7、扶更具人情味。特别是“党员义养”,生动地体现着党的先进性和示范性,老百姓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五保老人伍昭志这样评价伍四生,“他就像我的儿子一样,每天有事没事会到我这里转一转,说说话。有病的时候,他比我还着急”而伍四生也同样认为,“其实,我就把他当自己的父亲一样,过年的时候都在一起过的。”正如耒阳市副县级干部、市政府党组成员、永济镇党委书记农勇在谈到义养结对子时说,义养不但是物质的帮助支持,更多的是精神心灵上的慰藉关爱,“五养”模式特别“党员义养”,是党和群众加强沟通、增进感情的桥梁纽带。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更是深刻地应证了这一点。笔者从永济镇2012年党员义养老人花名册中随机选择走访了共产
8、党员李湘华。他是清风村9组的支部书记。表上登记着他的个人情况:家庭条件较好,无负担。他的义养对象名叫李秋英,是清风村3组的一位老奶奶,双目失明。他们二人的结对时间是2010年。到李湘华家中时,他正大汗淋漓地从县城回来。知晓了我们的来意后,李湘华告诉我们,李秋英老人身体不好,刚刚带她去县城作了检查,老人现在在家里休息。“其实照看老人,不仅仅是送钱送物,过来说几句话,带她去看看病,更能温暖他们的心。”李湘华歉意地说,不多陪我们了,还要给老人送些水果和衣物过去。与李湘华聊天时,周边的乡邻一直对李湘华一家赞不绝口。清风村三组的李永革老人说,看到湘华这样的共产党员,觉得特别贴心,好像不管出了什么事都有个
9、指望,心里特别踏实。我们又逐一走访了受帮养的老人们,他们性格各异、想法多样,但是提起帮养他们的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同时对党的方针政策也是非常赞赏。永济镇党委2011年的创先争优群众满意度测评,达到了99%以上。目前,“五养”模式还在不断创新,“团员帮养”、“妇联参养”的模式在永济镇涌现,而试点的范围也从耒阳永济镇扩大到我市的其他地方,但无论如何,都不离其基本的内涵和范式,“五养”模式成为党群之间理解、信任与支持的桥梁。“党的政策真是好,没有儿女老来也无烦恼,五养模式真是好,咱们老人幸福生活有依靠。”85岁的邓老用地道的花鼓戏唱腔表达对这项民生工程的感激之情。“五养”模式,养老问题的积极探索经过
10、一段时间的实践,永济镇从摸底调查、名单选定、工作指导、约谈回访、考核检查、表彰激励等各个方面,都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摸式。翻开镇党委的档案资料,义养申请花名册、义养申请表、自主选择意向表、养老协议书等一一俱全,这些名册档案,详细记录了志愿者和困难老人的年龄、住址、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社会评价、基本生活情况、申请选择的养老方式等资料。“五养”不是“行政指令”,也不是“拉郎配”,而是通过组织倡导和自主报名相结合,当地党委、政府结合双方的实际情况“穿针引线”积极促成。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石。除了对“党员义养”、“邻里领养”等进行引导性、激励性投入外,永济镇加大了对敬老院、村级老年活动中心等
11、养老阵地的建设。该镇敬老院进行了重修,占地面积达19亩,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设置床位30个,配备活动室、浴室、卫生间、厨房、餐厅、医务室,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现已集中供养五保户30人。笔者在敬老院看到,这儿环境清雅简朴,辟有“自留地”种菜养猪。入住此处的五保老人有整洁的住房、丰盛的餐饮、免费的衣着、丰富的娱乐、定期的体检。永济镇还根据实际情况,在全镇以自然组为单位,利用村级活动场所、大厅屋、祠堂、私人住房等,共建设了35所老年活动场所。每个老年活动场所有专人负责,有活动场所,安装好了照明设施,配备了桌椅、乐器、报刊杂志、健身器材等。每天,在家的老人聚集活动场所,下下棋,健健身,看看报,其乐融融。永济村黄土岭、柏马村梅子冲、百里渡村畔塘边等村级老年活动中心还组建了腰鼓队、乐队、歌唱队,定期开展活动。激励机制的建立,不仅是种褒赏,更是一种价值导向。永济镇党委对积极参加农村养老等公益事业的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志愿者、普通群众等,不但在评先评优上侧重,在宣传上不遗余力,而且在致富产业的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前文所说义养伍昭志的小伙子伍四生,不但被评为道德模范,而且是村里的致富能手,通过宣传表彰,他也成为远近一带大伙学习的样板。在他的带动下,一批年轻党员纷纷递交了义养申请书,争相义养成为年轻党员的一个新“时尚”,也成了广大村民拥护爱戴的一枚道德“标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