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pptx
《《插秧歌》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插秧歌》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ppt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u劳动是最美的,是因为辛勤的劳动绽放了嫣然的花朵,是因为辛勤的劳动结出了累累的硕果。劳动是最美的,更是因为那辛勤劳作中的痴痴执着,更是因为那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坚持,更是因为它所带来的催人奋进的希冀。走近插秧歌,和诗人一起亲历劳作的情景。导入导入u诗经中的芣苢一诗通过重章叠唱,回环往复的方式,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同样是描绘劳动的场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万里的插秧歌,看看在杨万里的笔下劳动的情况。导入导入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解题解题u插秧歌是
2、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作者介绍作者介绍u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作者介绍作者介绍u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终年八十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作者介绍作
3、者介绍u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u中兴四大诗人,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影响很大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u当时杨、陆的声名尤著。尤袤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杨、范虽比不上陆游,但各有特色。杨万里 创立了活泼自然的诚斋体。杨万里、陆游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之多是惊人的。中兴四大诗人中兴四大诗人u诚斋
4、体因杨万里而得名。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要素之二是杨万里做诗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诚斋体诚斋体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听范读体会听范读体会(杨万里)插秧歌u农夫抛起秧苗,农妇接住秧苗,小儿子拔起秧苗,大儿子
5、种下秧苗。u一、二句写一家老小插秧的劳动场面,“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既准确、具体、平实,又暗示分工明确。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u斗笠当做头盔,蓑衣当做铠甲,雨水从头上流入,弄湿了肩胛。u三、四句写雨中抢插的情形,以“盔甲”防护之严,雨水仍然不免从头上湿到肩胛,由此不难看出雨势甚猛。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u农妇呼唤农夫吃早饭,休息一会儿,农夫弯腰低头劳作,没有答应,只是说道:u五、六句写农夫劳作到忘我程度,家人喊他吃早饭歇一会儿,他顾不上答话,如此便写出抢插的紧张程度。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u秧苗根部还不
6、牢固,这块田里的秧苗还没有栽插完毕,你回家一定要提防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u尾联模拟农夫的口吻说秧苗根部尚不牢固,且还没栽种完毕,一定要提防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到田里破坏秧苗。口语化的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解读鉴赏解读鉴赏n1.插秧歌描绘了一幅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请简要赏析。u天公不甚作美,连连洒下雨水,正在插秧的农家夫妇只好戴上斗笠,披上蓑衣。这里,作者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将“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是为了变化生新,而且也是向读者暗示:插秧简直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插秧歌 插秧歌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 秧歌 课件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