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拥抱新能源变革_寻找低估值成长.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拥抱新能源变革_寻找低估值成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拥抱新能源变革_寻找低估值成长.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拥抱新能源变革_寻找低估值成长01 锂:锂的超级周期 高价强势持续带来板块成长锂高价持续性的基石:2021-2024年锂行业供给持续紧张矿盐环节供应依旧偏紧,资源溢价或延续。锂行业有效供应增长乏力、产业链库存低位及终端需求结构性扩容,锂供应出现明显缺口。2022年盐 湖供应将有所放量,但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结构性扩张和中下游电池材料厂商扩产带来的备库需求将持续影响锂资源用量,锂盐及锂矿的供 应将维持在偏紧的局面。结合供需状况可以判断,2022年全球锂行业供需依然紧张,紧张程度甚至高于2021年。供给方面,预计全球产能约114.3万吨LCE ,实际产量 约80.9万吨LCE,产
2、量同比增长41.4%;需求方面,终端需求对应约66.5万吨LCE ,考虑下游3个月备货需求合计约83.1万吨LCE,实际需求增 长约39.4%。供需缺口约2.21万吨LCE,略低于2021年的缺口2.41万吨,但由于2018-2020年的库存全部用尽,因此市场实际紧张程度更甚。锂上游供给:2022-2025年供给占比多来自于海外2020年,全球上游锂供给达43.9万吨LCE,来自海外锂的资源量供给占比达78.4%。 2025年,全球上游锂资源供给预计达168.9万吨LCE,来自海外锂矿的资源量占比在76.5%。 海外供给仍为全球锂资源供给的主力,受制于疫情和海外用工、海运拥堵等各种问题,供给存
3、在延期的不确定性较大。锂下游需求:电动车&储能是未来5-10年核心的需求驱动因子2020年,全球锂行业市场规模达33万吨,其中34%占比为动力电池。 2025年,全球锂行业市场规模达150万吨,其中53%占比为动力电池。 对新能源汽车增长维持乐观,看好锂行业未来35%年复合增长。此次超级周期的本质锂矿缺乏,锂盐&锂矿的利润再分配2016-2017年的涨价,供应端利润的分配在冶炼厂;2020H2-2021的涨价, 供应端利润分配在锂矿商。 今时不同往日,利润分配的变化决定了单看供给端涨价逻辑的变化: 2016-2017的涨价,供给瓶颈在冶炼产能限制,冶炼产能的扩张速度在1 年周期左右; 2020
4、H2开始的涨价,供给瓶颈在矿端资源限制,资源的重新开发周期在 3-5年。 2022年1-2月锂盐价格急速拉涨,利润暂时留存更多在冶炼厂。 区分涨价的实质原因,叠加此次需求端的增长,锂价不可能经历此前同样的回 落。交易对价的提升:锂价自2021年上涨至今,催生对上游锂资源的积极抢 夺。不论是矿山还是盐湖,对比2018-2019年收购的项目,看出在2021 年中至今收购的项目对价明显增加。CAPEX的提升:矿山端,Manono对比于2017-2018年投产、扩建的 Altura和Talison项目,有明显CAPEX提升,且该项目将有后续开支注 入,CAPEX将进一步提升。Rincon、3Q和Pas
5、tos项目均为2022-2023 年开始陆续建设,对比2019-2021年扩产的SQM项目CAPEX提升。02 磁材:盈利触底, 有望享受量、利同升稀土磁材盈利或已触底,2022年将持续边际改善经历连续2年的成本端抬升,稀土永磁厂商在成本管控、产品结构、客户选择以及定价模式方面的多种调整和优化,我们认为目前主要磁 材厂商单位盈利或已经触底,2022年将进入持续改善通道。对于磁材厂商而言,稀土价格高低对于磁材盈利的影响相对有限,而稀土价格 的大幅波动则为影响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在2020年5月份之前,稀土价格长期处于低位,磁材厂商与下游客户之间的定价模式相对固 定,价格及成本均传导顺畅。当价格大
6、幅波动时,一方面磁材厂商稀土库存面临库存受益或库存贬值,另一方面价格和成本的传导受阻。到2021年下半年成本基本实现顺畅传导,根据我们测算,主要上市公司2021年3-4季度单吨毛利盈利在2.4-2.8万,2022年在稀土价格趋 稳、产能产量快速增长摊薄成本以及产品结构基本调整完成推动下,盈利边际向上的空间可观。 根据各公司单季度利润率以及市场主流钕铁硼35H型号产品计算各公司整体单位盈利能力(仅代表盈利变化趋势,并非真实盈利能力)。 2021年3季度主要磁材公司平均单位盈利能力为4.45万/吨,相对于2020年3季度提升2.96万/吨提升1.5万/吨。剔除部分公司由于较多稀 土库存贡献的库存受
7、益,主要磁材公司毛利率下行并未影响整体盈利能力。稀土价格或将高位趋稳,对磁材厂商影响减弱稀土原材料是钕铁硼的主要成本构成,在本轮价格大幅上涨之前,稀土约占钕铁硼成本在65-75%;金属钕从2022年5月的35.5万元/吨上 涨至目前145万/吨,主流钕铁硼35H牌号的钕铁硼报价为46.7万/吨(SMM数据),按照钕铁硼中稀土含量在28%-30%测算,稀土成本 占钕铁硼销售价格90%,大幅高于2019年成本占比。 稀土价格价格上涨的不同阶段和幅度对于磁材下游需求压抑程度有所不同,在上涨的前期产业链对于稀土价格上涨的持续性有所分歧,磁 材成本的传导能力相对不强;稀土价格上涨趋势确定,连续上涨但磁材
8、成本抬升并未明显一直需求,下游开始接受成本传导;第三阶段稀 土价格继续上涨,中低端磁材成本难以传导,部分下游需求转向其他种类磁材,该阶段稀土价格呈现出一定平台期甚至回调;目前处于稀 土价格的第四阶段,主要中高端稀土磁材需求领域无替代产品,稀土的成本上涨能够通过后期综合成本降低弥补,需求带动稀土价格加速 上涨、有望冲顶。在当前阶段,磁材厂商通过优化订单周期、产品及客户结构的调整以及锁定稀土成本等措施实现成本的顺畅传导。产品及客户结构调整,定价模式在稀土上涨中逐步合理化稀土磁材定价根据不同产品和客户采取毛利润(加工费)和毛利率定价(比例)两种方式,在稀土价格低位相对稳定时,两种方式定价对 于磁材厂
9、商并无差异,而在稀土价格持续上涨时下游客户将与磁材厂商重新商定定价方式。 同时订单周期也将影响磁材的生产成本以及成本传导的难易程度,在稀土价格低位且相对平稳时,磁材厂商为锁定客户签署半年、一年甚 至更长周期订单,这类订单在稀土价格持续上涨中面临较大成本端压力。2021年以来,稀土磁材厂商订单周期持续缩短,能够更好应对稀 土价格上涨。同时,部分欧美客户订单为确定型号产品,产品生产工艺、元素配比均较为确定,无法受益于今年快速进步的晶界扩散技 术,成本相对较高。当前主要磁材厂商的订单绑定产品型号问题逐步解决。此外,产品结构及客户结构调整亦疏通成本传导,部分需求领域对于成本相对敏感,或需求量相对较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色金属 行业 研究 拥抱 新能源 变革 寻找 低估 成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