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估值重塑_自主迎黄金发展期.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估值重塑_自主迎黄金发展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估值重塑_自主迎黄金发展期.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车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估值重塑_自主迎黄金发展期1、现状与思考:传统车企高估值的合理性与持续性现状 1:新能源汽车市值逆袭,逐步成为全球车企估值的“锚”。在新能源与智能化 的大趋势下,全球车企市值格局发生较大变化。特斯拉成为全球车企中市值最高的公司, 小鹏、蔚来、理想等新能源车企的市值逐步超越传统主机厂。同样,特斯拉等车企的高 估值也为车企的估值带来新的体系,逐步打开估值天花板。现状 2:国内车企估值突破前期天花板,对应更为激进的销量与新能源规划。2020 年中旬以来,随着行业景气度的提升以及自主品牌新车周期的到来。国内车企的估值与 股价迅速攀升,并突破前期估值天花板。复盘 10 年国内汽车行
2、业的估值表现,2016 年前后为上一轮汽车周期的景气高点, 在上一轮周期中销量增速表现最好的吉利汽车为自主崛起过程中的代表,当时的估值水 平一度攀升至 30XPE 左右。长城汽车前期高点稳定在 20XPE,而此次作为行业复苏情 况下的龙头,估值更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与高估值相对应的是各家车企对于下一个五年进程中激进的销量与新能源规划。反 映出自主车企对于未来 5 年发展机遇的认可,以及对于自身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的 自信。思考:短期高估值代表市场对于成长性与想象空间的认可,自主崛起与商业模式的 拓展成为主线。短期高估值代表市场对于未来成长性的高预期以及未来想象空间的提升。 在行业稳定增长的
3、情况下,整车个股的成长逻辑为自身量与利的提升,以及行业商业模 式的拓展。前者更加注重个体的技术、市场认知、产品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后者依赖于 行业场景应用的拓展。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自主品牌在技术层面实现追赶,而在市场认知、产品等 方面有着本土化优势,自主崛起的大逻辑具备底层支撑。同时随着新能源、智能化等趋 势的推进,加快了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进程。商业模式的拓展基于软件定义汽车的前提, 汽车行业的收入模式从卖车到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转变。2、自主崛起:黄金发展期,多维度向上2.1、新能源加速自主崛起进程结论: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较早,并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仅在产品 端形成了经济型+高端
4、化的产品矩阵,同时产品竞争力不输于合资品牌。与此同时,在核 心供应链把控层面,国内企业基本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格局。因此我们认为,电动化趋势 下自动崛起进程有望加速。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比增长,欧洲市场景气度维持高位,国内市场景气度大幅提升:2020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 290 万辆,同比增长 41%,2021Q1 销量为 72 万 辆,同比增长 57%,保持较高景气度。分区域来看,2020 年国内新能源市场呈现前低后 高走势,销量 124 万辆,同比增长 17%,2021Q1 国内市场景气度持续向上,销量 41 万 辆,同比增长 456%。欧洲市场受排放趋严以及重点国家补贴力度的加大,20
5、20 年销量 为 126 万辆,同比增长 136%,2021Q1 销量为 19 万辆,同比增长 47%。自主品牌深耕国内市场,逐步形成符合国内市场并具备竞争力的车型体系。当前受 政策等因素影响,除了特斯拉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全球化销售,多数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发 展依托于本土市场的支撑。国内市场自主化率达到 80%,并在中国市场的培育下车企在 新能源领域的产品快速迭代,推出了符合中国本土市场并具备竞争力的车型,如比亚迪 汉、蔚来、小鹏、理想,MiniEV 等。高端化:主机厂通过新能源高端车型逐步实现品牌上移。造车新势力在高端市场的 逐步普及,为自主品牌实现弯道超车以及品牌向上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当前
6、以蔚来、 小鹏、理想为主的造车新势力的主力车型仍旧集中 25 万以上的区间,而传统自主厂商通 过推出高端车型、品牌独立等方式同样逐步实现在高端市场的突破,如比亚迪汉、吉利 极氪 001、长城沙龙等。我们认为,在新能源领域,自主品牌不断推出高端车型实现弯 道超车将是必然趋势。核心供应链基本实现自主可控,为自主新能源车发展提供支撑。相比于传统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初期基本实现核心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在成本占比较高的三电系 统中,电池系统已经培育出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全球化电池供应商,同时长城、比亚迪 等车企实现了对于电池产业的垂直化整合。在电驱系统中,行业形成了主机厂完全自配、依赖供应商、自配与
7、供应商并存的三 类配套体系。长城、比亚迪等垂直化整合程度较高的车企基本实现了从 30kw-220kw 全 产品体系的覆盖。在第三方供应体系下,海外车企仍旧以本土化配套为主。欧洲为博世、 大陆、采埃孚、马瑞利、吉凯恩、爱信等。日本市场车企更为封闭,为电装、爱信、明 电舍等本土体系内供应商。中国本土车企的配套更为开放,海外零部件巨头、本土零部 件企业均有配套。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黄金期,有望加快自主崛起进程:2021新能源供给端爆发 元年,合资品牌发力、供给端向高端化与平价化转移,预计行业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 我们认为,随着供给端产品的不断完善,有望带来供给与需求端的全面爆发。我们预计 2021 年
8、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 250 万辆,全球有望达到 540 万辆。我们认为,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先发优势明显,同时形成了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针对于 本土化市场的深耕,单车竞争力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自主品 牌的发展有望加快自主崛起的进程。2.2、技术:打造自主崛起底层支撑结论:汽车底层技术平台分为动力平台、底盘平台、EE 平台和软件平台。其中动 力和底盘与驾驶体验相关,EE 与软件平台与智能化相关。当前自主品牌在关键技术方 面逐步实现对外资品牌的追赶,为自主崛起提供底层支撑。动力平台与底盘平台:自主品牌动力平台布局日趋丰富,为差异化竞争奠定基础。在动力平台层面
9、,在排 量、功率以及混动等层面均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动力平台的丰富为底层驾驶需求的差异 化竞争提供保障。以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为例,长城汽车未来 3-5 年推出多款发动机, 包括经济性、极致性能以及混动发动机,热效率将提升至 45%以上,为长城汽车后续的 车型规划提供保障。以吉利汽车当前的车型布局来看,其在 2.0T 发动机的储备丰富,为 3.0 到 4.0 时代造车的转变提供保障。从格局来看,主流日系品牌目前正在全面普及混动系统,本田在 2.0L 市场除去型车型仍旧保留高功率燃油发动机,其他车型均全面普及混动系统,并且 1.5L 混动系统 正在全面推进。而对比德系品牌与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发动机
10、布局可以看出,自主品 牌的动力布局日趋完善。自主混动元年开启,自主品牌实现突破。2020 年下半年自主品牌在混动领域逐 步发布全新技术。长城汽车发布 DHT,比亚迪发布 DMi 技术,奇瑞发布鲲鹏 DHT 技 术。从技术路线与系统结构来看,国内 DHT 技术多脱胎于本田 iMMD 技术,但在发 动机、电池、电机以及系统标定层面仍将有较大区别。技术架构类似,通过档位、控制策略实现差异化。以上三家的超级混动平台的基 础架构与本田 iMMD 类似,因为基础架构的壁垒并不算高,因此各家车企在档位、控 制策略等方面实现差异化。(1) 长城汽车 DHT:长城汽车 DHT 混动系统在本田 iMMD 混动系统
11、基础上 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双速混动模式,即多了一组变速机构(G2G3 两组 齿轮),能够根据工况选择适合档位。从产品布局来看,DHT 混动系统一 共有 3 种动力和 3 套动力总成,包括 1.5L 混动专用发动+DHT100,1.5T 混动专用发动机+DHT130,1.5T 混动专用发动机+DHT130+P4 三套力总成。在电池方面,PHEV 四驱版本将采用 45kwh 大电池。(2) 比亚迪 DMi:比亚迪 DMi 主打经济性,因此对于成本的控制更为重要。 在结构上,比亚迪 DMi 并未采取更为复杂的换挡机构加大发动机的直驱 范围,而采用高效混动发动机+单挡变速机构实现整体成本的最优。(3)
12、 奇瑞鲲鹏 DHT:奇瑞汽车的 DHT 系统从结构与控制策略层面更为复杂。 在结构方面,鲲鹏 DHT 采用了 3 档双离合变速器和双电机驱动结构,该 结构能够更好平衡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但也因为结构更为复杂造成控 制策略的复杂。对比外资品牌,自主品牌混动系统实现硬件的赶超和设计的差异化。在混动系统 冲,专用发动机的热效率至关重要。从当前自主品牌混动专用发动机布局来看,比亚 迪 DMi 骁云发动机已经达到领先的热效率水平,而后续长城汽车将发布多款专用发动 机,产品最高热效率有望突破 45%。而在系统结构的设计层面,不同车企通过不同的设计思路实现差异化竞争。其中 比亚迪 DMi 基于电池和发动机的
13、优势,其混动系统主要以电为主,因此采用单 挡变速机构。而长城汽车采用双档变速机构,通过变档提前实现发动机的介入时机, 最终达到省油的效果。总体而言,自主品牌的混动系统层面无论是硬件系统的先进性还是在差异化设计方面都实现突破,对比外资品牌能够实现硬件的赶超和差异化竞争。因此我们认为, 自主混动系统有望实现快速突破。自主品牌平台化造车已经成为主流。在底盘平台方面,自主品牌已经实现平台化 造车,能够实现平台扩展。其中长城汽车拥有柠檬、坦克等平台,吉利拥有CMA、BMA、 SEA 等平台,长安汽车拥有 MPA 平台,广汽拥有 GMPA 平台等。EE(电子电气架构)与软件平台:EE 平台迎来变革,为软件
14、定义汽车提供硬件平台。按照目前汽车的电子电气构,整车上要添加一些简单的信息娱乐系统,只要通过增加一些电路、处理器,以及 中央屏幕就能实现。但是到了 L4 的级别,在整车里增加传感器、中央处理器以及各种 L4 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元器件之后,这让车辆的电子电气架构接近于饱和,在成本与可 靠性方面将大打折扣。传统分布式 EE 架构通过 LIN/CAN 等总线实现点对点通信,功能的升级需要修改 相关 ECU 的软件,同时还要对总线的节点、网关等进行重新配置。而集中式的 EE 架 构是实现 SOA(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基础,是实现软件快速迭代等硬件基础。根据博世对于未来 EE 架构的设想,随着汽车智能化的
15、推进,整车 EE 架构设计 将从分布式到域控制再到中央集成式演变。当前主流车企的 EE 架构正在经历从域控 制阶段到“中央+区域”的结构演变。从各个模块相互独立,到功能集成,再到域控制, 再到域控制融合,然后整车融合到中央计算。EE 架构由 Domain(域控制)向 Zonal(中央集成)进化,自主品牌实现突破。 目前最终阶段的中央集成因芯片算力等因素的制约,短期内还难以实现,因此“中央 +区域”的结构成为行业主流发展方向。中央+区域的 EE 架构特点为通过大算力平台实现计算的集中进行,行业普遍的 做法为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中央计算三个整车计算平台的融合,通过多个区域控制 器(ZCU)实现网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行业 专题报告 行业 重塑 自主 黄金 发展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