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中国集运行业发展格局及2020年供需预测分析[图].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全球及中国集运行业发展格局及2020年供需预测分析[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及中国集运行业发展格局及2020年供需预测分析[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球及中国集运行业发展格局及2020年供需预测分析图 集装箱运输行业收入端的决定因素无非货运量和运价,自2012年起,全球贸易货量的增长率已经基本稳定,这意味着全球贸易结构已经稳定下来,集运行业市场规模已经从高增长步入了稳定增长阶段。因此过去几年中,代表集运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指标中,量的作用有所弱化,运价成为行业盈利能力的主导因素。 拆解中美贸易结构,美国减少货物进口的空间较小,难度较高。在过去的10年中,中美贸易差额从-2000亿美元扩大至2018年的-4191.62亿美元,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也就是说中国正从美国身上赚走越来越多的钱,这也是中美贸易战的成因之一。具体拆分来看,服务贸易是美国
2、的优势项目,在历史上尚未出现过中国对美国的服务贸易顺差,且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顺差也在逐步扩大。中美贸易的差额主要来源于货物贸易,而中国对美出口的货物当中主要为电子产品(中低端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元件)及纺织服装,分别占比约46%、15%。不难发现,这一部分的进口需求偏刚性,但是中美贸易差额的根本矛盾又急待解决。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两国贸易格局有望向两个方向发展:1)从中国的出口项出发:减少从中国的货物进口,转而向其他东南亚国家进口。全球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产能集中在亚洲,具体来说目前主要的世界工厂大部分坐落于中国、印度、泰国等亚洲国家内。但是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以上国家的人工成本逐渐提高,许多
3、工业企业正将企业产能向越南、菲律宾等地区迁移,以维持成本优势。这一方案虽然能解决当前的主要矛盾,但是或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超速发展埋下伏笔,对于美国进出口数据的改善也相对有限,可能并非中美两国希望看到的结果;即便最终真的以此种方式结尾,由于美国对此类货物的进口需求客观存在,贸易格局的改变或将类似于“乾坤大挪移”,对集运行业的货量、运距的影响微乎其微。2)从中国的进口项出发:维持或略微减少(转移至其他国家)从中国的货物进口额,大量增加向中国的出口。从当前的谈判要点来看,中美双方基本正围绕此方案进行谈判。此方案下,亚洲出发向北美出口的货量同样不会大幅减少,而北美向中国的出口货量甚至有望提升。进一步
4、详细拆分,从美国向中国出口的货物结构来看,以大豆为代表的干散货受制于国内需求相对饱和以及低货值的原因并非双方的最优选择,原油为代表的能源类产品受到基础设施暂未完成建设的限制短期无法充分放量,大概率中国将加大对美国高科技产品如资本密集型的电机、电气、音像设备或工业设备产品如机械器具,亦或是国内目前产能不足的基础类冷冻猪肉等集运货物的进口量,对集运的影响或将偏正面。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产业链格局已经成型,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可行性较低,以消费换工业的做法或并不理智,美线货量失速下滑的概率不高。当前亚洲出口的中低端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其成本优势主要来自于人工成本的相对低廉以及全面完整的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球 中国 集运 行业 发展 格局 2020 供需 预测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