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现状、保健食品行业营销模式及保健食品行业营销策略分析[图].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现状、保健食品行业营销模式及保健食品行业营销策略分析[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现状、保健食品行业营销模式及保健食品行业营销策略分析[图].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现状、保健食品行业营销模式及保健食品行业营销策略分析图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显著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且国家政策对“治未病”也越来越重视。2016年国家出台“健康中国”2030纲要,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强调以预防为主并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我国的保健食品,针对我国居民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存在的免疫力差等共性问题,其主要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细胞再生、促进病后康复等预防和保健作用。 我国养生保健产业于上世纪80年代兴起,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命健康,逐渐增长的养生保健需求拉动我国保健品行业快速成长壮大,发展至今已有注册企业两千多家,保健品行业规模已经达到两千多
2、亿元。目前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且近10年来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不断增长,老年消费者对养生保健食品巨大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推动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而保健食品的消费者正呈现年轻化趋势,儿童和青少年逐渐开始选择使用保健食品,这主要是家庭基于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考虑。总得来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正处在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保健食品企业规模和质量参差不齐、企业过分夸大产品功效、价格虚高、行业技术缺失、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缺乏监管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导致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乱象丛生,另一方面引起了严重的市场信任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良性发展。 保健食
3、品实际上是国内特有的词语,国外一般只分为食品、营养补充剂以及药品。按2016年7月开始正式实施的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而根据国内的行业习惯,我们将国内保健食品分为营养补充剂(维生素、钙片、胡萝卜素等)以及传统中草药(阿胶、银杏、人参等)两大类。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保健食品行业整体依然保持高增速 保健食品的消费属性介于可选和必选之间,推动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背后的
4、长期大逻辑在于(1)居民收入水平;(2)人口老龄化;(3)消费意识的养成,这三大因素一直推进着我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增速维持双位数,或者说这三大放诸四海皆准的推动力在未来也会持续拉升整体保健食品行业的增长,而相对成熟的美国保健食品市场依然保持着低个位数的增速,更加说明作为可必选、可可选的保健食品行业的生命力。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人口老龄化是行业推力的基础 从保健食品的使用人群上看,我国保健食品行业中老年人、女性、孩子是保健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年龄在55-65岁的人群保健食品渗透率最高,其次是65岁以上;从不同年龄人群购买习惯看,年龄越大的消费者重复购买越多,55岁以
5、上的老年人基本上是服用完即购买。老年人口比例的提升将成为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截止2017年,我国5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30%,相较5年前上升近6ppt,老龄化比例的提升将成为推动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向前发展的基础。 2)人均收入提升为行业带来增量 保健食品行业背后更长期的推动因素在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对于健康生活要求的提升。我国目前整体人均保健食品消费额增速依然和可支配收入保持着正向相关性(除了2014年电商保健食品爆发),截止2017年年底,2017年人均保健食品消费额约为157元/同比+9%。而从美国保健食品的数据看,虽然人均可支配收入随着宏观经济波动有波折,但保健食品人均
6、销售额基本稳定。 当一国人均GDP从4000美元向8000美元跃升阶段中,消费者在保健食品消费驱动上会从可选消费品向必选消费品转变,进而带动保健食品行业需求的提升。2015年我国人均GDP跨入5万元关口,保健食品人均消费额增速的走势亦和可支配收入增速趋于一致,鉴于中国地大物博,消费具有阶梯性,未来保健食品发展除了消费属性从可选向必选转变,未来我们猜想还将伴随着以下增量(1)规范品牌的保健食品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散;(2)随着跨境电商以及亚健康意识的推动,年轻人服用保健食品的频次增加;(3)从单纯的补充蛋白质等泛泛的功能性保健食品向细分领域精准保健食品转变。 2、政策推动保健食品渠道变革 如
7、果说以上人均收入提升和人口老龄化是国内保健食品行业向前发展的长期逻辑会持续演绎,国内保健食品行业本身也在政策助推下,发生渠道整合以及品牌淘汰化进程。 1)2013年年底跨境电商放开,传统渠道受冲击 2013年年底中国政府为了响应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长,开始试点跨境保税区政策。2014年7月开始试点网购保税进口合法身份,开放6+1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即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的海外商品只需要缴纳行邮税,免去了一般进口贸易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的模式。此举吸引了大量的国外保健食品品牌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入中国,冲击了传统渠道。从2013年开始,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电商渠道占比
8、从13%跃升至2017年的28%,挤压了传统药店渠道,致使其占比从2013年的34%下滑至21%。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保健食品渠道的改变催化剂在于自贸区的兴起,而实际上关键是保健食品行业推进过程中消费者观念的更迭,我国保健食品行业起步于80年代,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基本属于无认知状态,那时的消费者对媒体的追崇,是盲从的和不加思索的,保健食品企业大多采取“大量地毯式广告投放+线下渠道铺货”的方式,广告大多有夸大虚假之嫌疑,1995-1996年,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相继颁布,保健食品纳入法制管理,产业结构重新调整,曾经红极一时的三株口服液、红桃k等红极一时产品逐步退
9、出历史舞台。1998年外资安利开始进入中国,他们开始用膳食营养补充剂的思想教育消费者为以后保健食品的发展,部分国内企业从粗放式经营开始过渡至渠道的精耕细作,但由于管理的不规范以及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行业一直处于盘整螺旋向上的状态。 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转折点出现在2003年,一是保健食品行业协会的建立,相关法律相对完善;二是非典刺激了消费者主动购买营养补充剂的需求。此时的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有了一定的认知,购买动机部分从送礼转变为本身家庭使用,因此对于原材料以及具体功效要求更高,使得强调进口原材料的安利、汤臣倍健、无限极,配合前期在直销或连锁店渠道深耕,品牌产品得到迅速发展。 行业的又一分水岭出现在
10、2014年,随着跨境电商政策放开,以及海外代购的影响,国外保健食品品牌加速进入国内消费者视线。此时的消费者认知较前期有了进一步提高,实际功效成为他们主要关注点。不同于以前国内保健食品大多集中于蛋白粉、VC、VE、钙片、复合维生素等相对单一的营养补充剂,国外新兴品牌更多主打功能性、细节专攻的营养补充剂,比如泌尿系统健康的蔓越莓、肝脏排毒的奶蓟片、美容养颜的胶原蛋白剂、调整血压血脂的鱼肝油等。电商渠道进口品牌带动了青年人对于保健食品的需求,冲击了部分传统渠道的市场份额,也促进着整体保健食品行业差异化大单品的开发,是否有实际功效、能否把握现代人对于健康痛点以及对于渠道的把控力将成为未来保健食品品牌致
11、胜的主导因素,整体行业将逐渐走向成熟。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电商冲击头部品牌市场份额,行业依然分散 截止2017年在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类,CR10的占比约为47.2%,但整体集中度从2014年放开跨境电商渠道后开始出现下滑,而年销售额小于2000万的品牌占比逐年提升。随着2016年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制的完善以及跨境电商48政策收紧的信号出现,电商品牌爆发期结束,其他品牌重振旗鼓,或调整产品结构、进军线上渠道;或整合线下渠道,整体头部品牌市场份额趋于稳定。值得一提的是,膳食补充剂中排名前5的品牌相对稳定,分别为直销模式的无限极、安利以及完美,传统渠道为主的汤臣倍健和东阿阿胶,此波电商冲击下,
12、安利和完美的销售额增速迅速下滑,而汤臣倍健调整策略后迅速恢复增速,非直销渠道借力药店渠道的专业性以及药店本身的行业整合,弥补了电商渠道的冲击。而直销渠道自成体系,销售人员系统庞大冗杂后,容易增加管理和信息向下输送的难度,再叠加安利、完美本身产品更迭的速度落后于消费者的需求变更,受电商渠道影响更大。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政策依然是保健食品行业发展不确定因素 48政策释放电商收紧信号,近期又现宽松:虽然2013年以来跨境电商对于我国保健食品行业渠道冲击较大,但2016年4月以来颁布的跨境电商进口税收新政以及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依然表现了期
13、望适度加强跨境电商监管的决心,但近期受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影响,电商政策又再度放松。 放开:2014年7月开始试点网购保税进口合法身份,开放6+1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即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的海外商品只需要缴纳行邮税,免去了一般进口贸易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的模式。相比一般贸易进口,保税和直邮都按行邮税计算,且能够通过不同的分装方式规避一定的税费。 收紧:2016年4月8日起(48政策),我国正式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1)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2)公布跨境零售进口电商正面清单,进口商品的品类受到一定限制;(
14、3)规定个人购买限额,“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万元”;(4)跨境进口标准提高,化妆品、配方奶粉、医疗器械、特殊食品等首次进口需提供许可证件,注册或备案延期: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有关监管给予一年过渡期,至2017年底再次延期:2017年9月,再次延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延长一年至2018年底。 松绑:随着再次延期监管的到期,1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9年将延续当前跨境电商政策,对进口商品按个人物品监管,过渡期取消,同时将政策适用范围城市新增22个扩至37个,扩大税收优惠政策范围,新增群众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保健食品 行业 市场 现状 营销 模式 策略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