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研究:龙头叠加行业_把握顺周期扩产机会.docx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研究:龙头叠加行业_把握顺周期扩产机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研究:龙头叠加行业_把握顺周期扩产机会.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研究:龙头叠加行业_把握顺周期扩产机会一、外加剂行业呈现成长逻辑,超额增速亮眼1.1 高性能减水剂成为市场主流,基建与商混共同创造需求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外加剂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量占其质 量不超过 5%,但是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经济效益较高。外加剂的细分品类包括减水剂、膨胀剂、速凝剂、 缓凝剂和引气剂,其中减水剂是最主要的产品。根据 2019 年外加剂分会的统计数据,减水剂产量占比 67.13%, 膨胀剂、速凝剂、缓凝剂和引气剂的产量占比分别为 11.68%、9.00%、10.02%和 2.17%。随着施工方对外加剂减水率要求逐渐提高
2、,一代、二代减水剂被逐年替代。第一代普通减水剂减水率低, 第二代高效减水剂污染严重,第三代高性能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为代表)兼具低掺量、高减水、环保等优点。 2007 年二代高效减水剂仍然为主流产品,产量占比整个减水剂市场的 79.30%,三代高性能减水剂处于起步阶段, 占比 14.60%。但此后 10 年里由于水利、水电、桥梁等工程施工方对减水剂减水性能的要求逐渐提高,三代高 性能减水剂面临的需求也逐年增长,并对一代、二代减水剂逐年替代。截至 2019 年,三代高性能减水剂占比 84.45%,二代高效减水剂占比降至 14.60%,一代普通减水剂占比仅 0.95%。减水剂上游供应商集中度较高,
3、中游合成复配集中度分化,下游基建+商混共同创造需求。外加剂原材料 包括环氧乙烷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对生产技术要求高,目前国内主要是奥克股份、克隆股份、皇马科技 等少数企业拥有成熟的生产技术与量产能力,行业集中度较高。中游企业分别参与合成与复配环节,其中合成 环节技术壁垒高,能够掌握一整套合成工艺的仅有几十家生产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复配环节流程较为简单 且具备较强区域性,行业集中度较低。下游客户主要为建筑工程和混凝土公司,共同创造需求;由于客户集中 度较低,行业内公司(尤其垒知集团)对单个客户的依存度较低,因此企业扩大服务半径更为重要。1.2 外加剂行业呈现独立成长逻辑,超额增速亮眼根据垒
4、知集团外加剂产量及行业占比推算,2020 年外加剂总销售规模约为 1694.12 万吨,同比增长 8.60%。 整体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波动特征。外加剂分会每 2 年统计一次外加剂产量,2019 年最新产量数据为 2003.89 万吨,口径偏大;综合考虑数据的连续性与权威性,下文我们均采用垒知集团口径与协会口径的平均数作为行业 产量。我们以 2800 元/吨的价格进行估算,2020 年外加剂市场约 474.35 亿元。销售价格方面,以苏博特为例, 高性能减水剂销售均价高于其他外加剂,但随着工艺逐渐成熟,市场容量扩张,价格逐年下降。高效减水剂以 及其他外加剂则自 2015 年以来价格趋于稳定。201
5、72019 年外加剂产量平均增速明显高于水泥及商品混凝土,行业不仅具备逻辑,还具有超额增速。 我们计算 20152020 年水泥、商品混凝土、外加剂产量增速的 3 年移动平均(整体法),数据显示外加剂产量增 速明显高于水泥的产量增速,超额增速的主要由商混渗透率增速、机制砂渗透率提升的贡献。2020 年水泥产量 移动平均增速五年来首次回到正增速区间,在多种利好因素的共同推动下 2020 年外加剂产量三年移动平均增速 为 5.30%。20152020 年外加剂产量的 CAGR 为 7.32%,其中水泥贡献 0.25%的增速,混凝土商品化率提升贡献 了 5.21%的增速,机制砂渗透率提升贡献了 1.
6、87%的增速。二、行业规模与集中度同步提升,龙头厂商充分受益2.1 需求端:政策发力稳增长,利好龙头企业2.1.1 基建稳增长拉动行业需求,央企集采利好龙头企业外加剂行业受基建地产投资影响较大,2021 年基建投资整体低迷。2013-2015 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房 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滑,房屋新开工面积在 2014-2015 年同比-10.74%、-14.00%,商品混凝土总产量增速同比 -7.97%、-6.24%;同期以垒知集团为例,营收增速分别同比-0.95%、-24.81%。此后,房地产行业对稳定宏观经 济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叠加基建端的需求增长,行业整体业绩回升。2021 年 1-12
7、 月份,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累计 为 18.87 万亿,同比增长 0.21%,相较 2019 年同期两年复合增速 1.80%。1-12 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为 15.28 万亿,同比增长 0.40%。2021 年基建投资增速整体处于低位,为 2022 年提供低基数。2022 年经济稳增长,重大项目开工将带动对混凝土产业链的需求。2021 年财政部全年下达的 3.65 万亿专 项债额度全部使用完毕,2022 年提前批新增专项债限额也已经下达,预计对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起到托底作 用。1 月 10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不 搞“大水漫
8、灌”,有针对性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这对顶住新的下行压力、确保一季度和上半年经济平稳运行具 有重要意义。2022 年初,多地开工计划有序开展,有助于将经济稳增长落到实处:1 月 4 日,上海(浦东新区)、安徽、 四川、河北分别宣布了一批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总投资分比为 3176 亿元、3760.6 亿元、2322 亿元、1.12 万 亿元。1 月 5 日浙江举行 2022 年 358 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 6386 亿元,计划 3 月底前全部实质性 开工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明确的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 12 万亿,年内计划完成 2.5 万亿以上,大批重 点项目还将继续陆续开工建设。
9、混凝土产业链上的水泥、砂石、外加剂等产品都将受益于传统基建的开工建设。建筑央企等客户偏向集采模式,利好已实现全国布局的龙头企业。外加剂行业下游商混和基建为最主要的 客户,其中基建客户大多为建筑行业央企,为了降本增效以及全集团规范化管理,越来越多以集中采购的方式 来购买所需的原材料及服务。目前集采招标的大趋势是逐渐摆脱价格优先的单一标准,对供应商的规模、产品 品质与服务优势,以及能否全国供应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龙头企业由于自身产品及服务优势,以及全国化的布 局,能够一站式解决全国多地的供应,因此在集采中优势明显,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升。此外,由于外加剂 行业服务属性越来越明显,未来竞争的核心还在于
10、长期积累的多应用场景下的技术服务能力;既有龙头拥有近 20 年的外加剂服务经验,且距离新增产能投放还有较长的时滞,因此水泥、防水企业进入,短期内并不能撼动 苏博特、垒知集团等外加剂行业龙头地位。相反,由于市场份额向大企业集中,行业生态将会持续优化。2.1.2 混凝土商品化率逐渐走高,带动外加剂放量发展商品混凝土从制备到使用现场的距离较远,为保持混凝土特性,需要添加各类外加剂产品,因此商混在混 凝土产量的占比影响着外加剂行业的发展。2017 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混凝土商品化率超过 80%,英国、 法国的混凝土商品化率也在 70%以上,而我国仅为 44.8%,差距明显。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我
11、国混凝土商 品化率从 2013 年的 40.8%逐步提升至 2019 年的 48%。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混凝土商品化率还有很大提升 空间。2.1.3 机制砂替代天然砂,龙头企业技术服务优势突显多地政府出台环保政策,河砂禁采加速机制砂使用。在外加剂行业供给侧变化的同时,2016 年开始下游需 求也在发生转变。国家住建部及各省市相继出台河砂、砂石土矿管理及环保政策,鼓励机制砂等河砂替代品的 研发、推广和利用,推动机制砂项目落地,比如福建省住建厅等八部门明确了截至 2021 年累计新增机制砂年产 能 7000 万立方米的工作计划。2019 年 11 月以来,全国范围内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河砂(海砂
12、)非法开采治 理进一步趋严,计划截至 2025 年形成完善合理的机制砂石供应保障体系,加快形成机制砂石优质产能。机制砂替代天然砂,积极推动外加剂单位用量的上升。随着机制砂用量的提升,为了达到同样的混凝土初 始坍落度及扩展度,外加剂掺量需要提高,且由于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要高于河砂,机制砂颗粒呈不规则形状, 导致混凝土初始流动性差,因此要求混凝土减水剂质量要好(减水率要高,保坍性能要好)、单位用量要足。采 用机制砂以后,1 立方米混凝土的外加剂用量从 67kg 有望逐步提升至 1213kg,渗透率几乎翻倍。外加剂复配难度加大,下游客户对技术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凸显。与河砂相比,机
13、制砂具有颗粒粗糙、棱角多、级配差、石灰石粉含量多等缺点,在使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时易出现离析、泌水、 和易性差等现象。并且,使用不同的岩石原料制成的机制砂在含粉量、粒度、硬度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在针对 机制砂的减水剂复配过程中,一方面机制砂在破碎和粉磨过程中产生了缝隙和空洞,容易吸附自由水,因而对 减水剂的用量以及减水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其成分复杂而多变、质量参差不齐,复配难度较 大,此时经验丰富、研发投入多的龙头企业优势得以显现,有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以垒知集团为例,公司配 备了超过 300 人的服务团队,除了总部配备一部分能够解决综合难题的服务人员,其余服务团队分布在 15 个生
14、 产基地,每个基地平均分配 15-20 人,可以迅速对不同地区砂石材料、气候、水质等应用场景迅速做出反应, 解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2.1.4 外加剂行业规模 2025 年有望达到 1073 亿元减水剂加速替代传统产品,外加剂单位价格仍有提升空间。第三代高性能减水剂因其“高减水、无污染” 的特性,对一代、二代减水剂形成加速替代。2019 年整个行业减水剂占比外加剂份额为 67.13%,减水剂中第三 代高性能减水剂占比达到 84.45%。据测算,2025 年外加剂销量有望达到 3699.74 万吨,其中减水剂销量达到 2483.63 万吨,聚羧酸系减水剂 销量达到 2235.27 万吨。2025
15、年外加剂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073 亿元,其中减水剂市场 720 亿元,聚羧酸系减水 剂市场有望达到 648 亿元,较目前基本实现翻倍。2.2 供给端:行业形成双龙头格局,全产业链优势凸显2.2.1 化工企业管理趋严,小微企业逐渐退出在环保政策及化工标准趋严的背景下,外加剂行业面临结构化调整,小微产能逐渐退出市场。2014 年住建 部和工信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通过完善高 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政策和相关标准,建立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工作机制,优化混凝土产品结构,到“十三 五”末(即 2020 年末),高性能混凝土得到普遍应用;推动混凝土产业转
16、型升级,规范行业准入,推进清洁生 产。外加剂作为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必不可缺的元素,同样面临着更高的环保要求与化工标准。天津“8.12”事件以来,化工企业特大爆炸事件引起重视;且 2015 年以来,国家对“碧水蓝天”提出要求, 化工企业供给侧改革开启。20162017 年间,政府对化工行业进行了四次环保督查,覆盖全国 30 个省市;天津、 江苏等多地政府出台环保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工入园,并限制新增化工园区。环氧乙烷作为一种危险 化学品,其受到的安全监管较为严格,且外加剂企业的生产环节也受到化工标准的制约。环保是制约化工供给 端的重要因素,随着环保、安全标准提高,监管执行力加强,外加剂企业数
17、量将进一步减少。此外,一代、二 代减水剂因其减水性能不足或污染严重而逐渐被取代,高性能减水剂生产线因其价格更为昂贵而制造了一定的 进入壁垒,不具备聚羧酸系减水剂复配工艺的小微产能逐渐离场。2.2.2 外加剂企业数量连续下降,行业形成双龙头竞争格局环保趋严叠加下游客户对产品性能要求提高,加速小微产能逐步退出市场,以减水剂为代表的外加剂行业 集中度有所提升。我国外加剂生产厂家数量一度多达 50006000 家,市场极其分散,近年来已下降至 1000 多家。 据中国混凝土网统计,2020 年苏博特、垒知集团、红墙股份聚羧酸系减水剂销售额分别为 23.98、19.24、10.75 亿元,基于2020年
18、271亿元聚羧酸系减水剂市场规模估算,可以推算出2020年聚羧酸系减水剂CR3约为19.94%, CR10 约为 30.25%。整个外加剂市场 CR3 约为 14.68%,小于聚羧酸减水剂市占率,说明龙头企业在聚羧酸减水 剂领域份额更具优势。截至 2020 年,据中国混凝土网统计,苏博特和垒知集团减水剂销量分别为 110.80、102.00 万吨(以 20%浓 度计算),明显领先于 Top310 的公司,形成双寡头格局。苏博特和垒知集团减水剂销售量占比均高于 70%, Top 10 的公司销售的减水剂中聚羧酸系减水剂平均占比 80%以上,优质产品占据主导地位。龙头企业拥有聚羧 酸产能的绝对优势
19、,可满足未来市场需求。聚羧酸系减水剂产能方面,苏博特新增产能投入生产,总产能增加 至 164.70 万吨,垒知集团总产能 112 万吨,红墙股份 92 万吨。2.2.3 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形成压力测试,全产业链企业优势明显减水剂合成复配环节集中度分化。1)合成环节集中度高:从聚醚单体到聚羧酸系减水剂浓缩液的合成环节 涉及多种化学试剂的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能够掌握一整套合成工艺的仅有几十家生产企业,因此 合成环节集中度相对较高。2)复配环节格局分散:外加剂的复配环节技术壁垒较低,因此参与者众多,20142016 年一度多达 6000 多家。由于产品运输成本高,而产品单价仅约 3000 元
20、/吨,因而对运费较为敏感。考虑到运输 的经济效益与服务的及时性,理想的运输半径大约在 150200 公里,因此复配环节区域性较强,集中度较低。头部企业均实现全国布局,但产业链模式差异化。主流的减水剂生产企业如垒知集团、苏博特、红墙股份 等均同时参与到减水剂的合成与复配环节,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且实现了复配环节的全国化布局,但彼此之 间在产品输送模式上有差异。1)垒知集团/红墙股份:合成和复配环节均贴近客户,合成基地遍布全国;就地 外采聚醚大单体,参与产业链环节更少,但可以灵活扩张。2)苏博特:仅在江苏设立了一级基地(自主合成聚 醚),向江苏、天津、新疆、四川、广东(在建)等二级基地输送聚醚用于
21、减水剂合成;最后将减水剂母液或者 粉剂从生产基地运输至全国各地的复配工厂。扩张和运输相对受限,但原材料成本管控具备绝佳优势。外加剂正处在行业景气度高位,龙头营收增速亮眼。自 2016 年以后,外加剂行业整体增速明显回升,苏博 特、垒知集团和红墙股份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截至 2020 年,3 家企业外加剂业务增速依次为 4.10%、11.79%、 16.36%;2021 年以来取得更快增长。在行业景气度高点,垒知集团和红墙股份的收入增速通常领先于苏博特, 顺周期性更强。环氧乙烷价格不利变动仍显著影响减水剂毛利率,全产业链优势凸显。2020 年-2021Q3 环氧乙烷价格触底 反弹后逐渐上涨,使得减
22、水剂单季度毛利率整体下行;由于中间聚醚环节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因此加剧了垒 知集团与红墙股份的成本压力;单季度毛利率逐渐下滑,使得近 2 年利润端下滑。而苏博特自主合成聚醚,毛 利率空间更大;2020-2021 年逆势取得利润端的稳步增长,全产业链优势充分得到检验。三、转债募资的头部企业3.1 苏博特:综合实力第一的外加剂龙头,品类+区域布局日益优化3.1.1 背靠江苏建科院研发实力雄厚,营收利润稳步增长2004 年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博特”)由江苏博特及 11 个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主营 混凝土外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0 年公司获批建设“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
23、验室”,2017 年在 上交所上市交易。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江苏博特,江苏博特第一大股东为成立于 1958 年的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实控人缪昌文,以及董事刘加平两位院士。作为行业领先的新型土木工程材料 供应商,苏博特连续 7 年在中国混凝土外加剂企业综合十强和聚羧酸系减水剂企业十强评比中排名第一。2016 年以来外加剂行业处于景气度回升周期,苏博特营收增速整体上持续回升。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52 亿元,同比增长 10.45%,2012-2020 年 CAGR 为 14.15%;2020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4.41 亿元,同比增长 24.40%,2012
24、-2020 年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19.25%。2020 年受疫情影响,公司营收增速放缓,但由于降本增效 成果显著,内部管理与运营效率提升,归母净利润延续较好增速。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2.32 亿元,同比增长 31.90%;实现归母净利润 3.67 亿元,同比增长 21.38%,是同期唯一一家利润增速为正的外加 剂上市企业。公司 2021 年度归母净利润预增 15%-25%,充分展现出龙头的经营稳健性。分区域来看,公司以华东地区为大本营,向各地拓展业务。公司 2012 年收入中 75.33%来自于华东地区, 且主要分布在江浙沪,随着业务的拓展,华东地区收入占比逐渐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外加 行业 研究 龙头 叠加 把握 周期 机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