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险发展之道.docx
《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险发展之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险发展之道.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险发展之道一、中国养老金融市场发展概述1. 中国养老金融市场发展现状1.1 第一支柱:制度基本健全,然而供需矛盾日益 突出第一支柱是我国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的基石, 是设立最早、覆盖率最高、资金储备量最大的 养老保障支柱,2020年在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 中占比约62.1%1。截至2020年,全国参加基 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9.99亿人 2,基金总收入 4.92万亿元,总支出5.47万亿元,累计结存 5.81万亿元。在现收现付制背景下,第一支柱的供需矛盾仍 然突出。一方面,2014年起,我国16-59岁劳 动年龄人口数量及占比连续5年均呈下降趋势, 加之我国政府近年出台的一系列
2、企业减税降费 举措,养老金缴费人数及规模不断减少;另一 方面,人口老龄化叠加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使得 养老金领取人数及领取周期不断提高。供需不 平衡导致2013年后我国基本养老金缺口持续 扩大。在此背景下,人社部等相关部委接连采 取各类举措,包括启动省级养老基金统收统支 方式、加大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并建立定期调度 机制、研究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等以积极 应对人口老龄化下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压力。 在第一支柱的可持续性挑战逐步加大的趋势下, 亟待二、三支柱补充。1.2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发展迅速,但 覆盖范围仍较窄近几年,第二支柱整体规模持续增长,2020 年在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中占比约37
3、.9%。截 至2020年底,全国企业年金年末基金累计结 存2.25万亿元,建立企业数达10.5万户,覆盖 职工2,718万人。职业年金于2019年2月正式 开始市场化投资运营,截至2020年末投资规 模达1.29万亿元,全年累计收益额1,010.47亿 元。目前,企业年金覆盖度仍然偏低,主要覆盖大 型企业,性质上以央企、国企、盈利性相对良好的大中型企业为主,民营中小企业建立企业 年金的动力不足。后时期,在经济发展双 循环的新格局下,预期未来几年国家将继续保 持对民营经济纾困减负的政策导向,在企业税 收、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保缴费方面予以政策优 惠,中小企业的年金市场短期内难以破局。另外,在政策推动
4、下,职业年金规模虽快速增 长,但相关制度建设、投资运营体系等仍需进 一步完善和落实。此外,职业年金适用对象为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可触及人群存在明显天花 板,当前覆盖程度已处高位。1.3 第三支柱: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制度体系建设正当时我国养老保障第三支柱起步较晚,由于统一的顶层设计及相关制度仍在建设过程中,现阶段在对第 三支柱具体定义、内容及统计范围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银行、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主体多 以“养老”产品的形式推进养老金融业务创新,既包含了狭义制度内的税延养老险,亦包含广义非 制度性的养老金融产品,如保险公司发行的商业养老保险、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及其他个人养老保险 业
5、务,银行发行的养老储蓄产品、养老理财产品,公募基金发行的养老目标基金,信托公司发行的 养老金融信托产品等。狭义视角下,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产品仅包括税延养老险。自2018年5月1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宣布 于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三地实施税延养老保险试点起 3,截至2020年底, 银保监会共分五批次批准了23家保险公司经营税延养老保险,共计66款产品投放市场。累计实现 保费收入4.26亿元,参保人数4.88万人。但税延养老险试点实施3年,实际效果未及预期,仍需政 策激活及长期培育。广义视角下,保险业目前提供主要产品类型包 括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商业养老保险、长期护 理保险、住房反向抵押
6、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 老保险等五类参与到个人养老金市场中。其 中,以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商业养老保险表现 最为亮眼。养老保障市场方面,除未披露数据 的3家养老保险公司,其余6家养老保险公司 2019年养老保障资产余额达1.04万亿元 4;商业 养老保险方面,2020年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保费 收入为712亿元 5,并积累了超过5800亿元的保 险责任准备金,预计到2025年,为参保人积累 的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将达6万亿元 6,未来市场 增量可期。银行业方面,2020年“养老”主题金融产品密集 推出,截至2021年1季度,约21家银行及6家理 财子公司发行“养老”主题理财产品,总规模达 到千亿级别,产
7、品数量近400款。“养老”主题理 财产品设计上已逐步开始区别于普通理财产品, 在考虑投资期限的基础上进行了“分红”“定开” 等流动性安排,并多数采用“固收+”的投资策略 以实现稳健基础上收益性的提升。但由于当前产 品尚缺乏统一的标准,2021年3月监管部门进行 了相关指导,明确当前发行的产品不得含有“养 老”字样,其规则、监管等仍需要统一,从而规范 养老金融的发展。基金业方面,养老目标基金近年规模实现稳步提 升,2021年一季度末已增长至643亿元。然而, 对比海外市场发展情况,我国养老目标基金发展 仍较为初期。以美国为例,截至2020年,DC计 划与IRA下的养老目标日期基金规模已达1.4万
8、 亿美元,占养老金中共同基金的比重达到15%7。 我国养老目标基金发展目前仍面临投资者认知不 足、产品与目标投资群体匹配度较差、政策扶持 力度较低等问题,规模有待进一步培育。目前第三支柱以产品为主要创新形态,经过近 几年探索,仍面临诸多问题掣肘:一是各金融 主体推出的养老金融产品存在同质化问题,第 三支柱多元而灵活的生态位优势未被充分发 挥;二是除税延养老险外,其他金融机构的养 老金融产品仍缺乏定向税收优惠激励,产品竞 争力不足;三是税收优惠待遇的充足性有限, 税延养老险试点效果未及预期。在个人养老金 制度逐步建设完善的大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障 第三支柱在顶层制度设计、财税优惠范围拓展 等方面仍
9、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 保险公司参与养老金融市场现状2.1 第一支柱:保险公司是第一支柱的重要参与方保险公司通过开展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 投资运营参与到第一支柱的建设中。商业保险机构凭借其广泛的 机构网络、专业的服务队伍、长期资金的运营管理经验等诸多优 势,成为基本养老保险市场化经办的重要管理者之一,缓解了经 办机构经办业务的超负荷压力。与此同时,保险系机构7成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主要参 与者。2016年,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评审出的21家基本养 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中,保险机构占据了6席,占比接近 30%。2.2 第二支柱:保险公司是第二支柱的中坚力量(1)
10、 企业年金管理参与现状企业年金受托业务主要由保险系主导。通过受托业务带动企业年金业务规模提升,是保险公司企业 年金业务发展的关键。目前市场上共有13家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其中6家为养老保险机构。截 至2019年底,养老保险机构的企业年金业务受托资产规模达9,100亿元,占据了73%的市场份额; 管理企业个数超7.3万个,占全行业96.3%;覆盖职工人数1594.9万,管理人数占全行业83.7%。 同时,保险系机构的“受托+投管”资质联动也为其投管业务的开展带来了先发机遇。截至2019 年底,23家投管人中,养老保险公司和保险资管机构占据8席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组合数 2718 个,占比65%
11、;组合资产金额超9529亿元,占比55%。(2) 职业年金管理参与现状 职业年金管理方面,保险机构主要以受托人和投管人角色参与。受托方面,截至2019年底完成的 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职业年金受托人评选中,保险系养老金管理机构中标数量占绝对优势, 头部险企基本获得全部地区职业年金受托人资格,占据56%的中标项目数量。投管方面,从2019年底的中标情况来看,实现33%的组合数占比,无论是面对投资能力突出的公 募基金、券商,还是金融客户源丰富的银行系的竞争,保险机构仍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2.3 第三支柱:保险公司是第三支柱的先行者保险业服务第三支柱的主要产品形态有税延养老险、养老保障管理产品、
12、商业养老保险、长期护理 保险、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六类。总结来看,经过20余年改革探索和实践,我 国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处于 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当前三大支柱发展并不 均衡,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财政补贴 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 金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整体天花板较低; 在第一、二支柱发展陷入瓶颈的背景下,发展 第三支柱的重要性逐步凸显。 从海外市场发展经验来看,第三支柱的作用 举足轻重,其中美国的第三支柱发展较为成 熟,2019年美国第三支柱比重已达31.3%。 相较而言,现阶段我国第三支柱规模较小,发 展尚处于初期阶段,顶层设计、账户
13、建设、产 品细则、税收优惠激励等相关议题均有待进一 步突破。在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初期,以商业养老险类 产品为产品主体,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其长期 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特点,提升第三支柱保 障水平。在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养老保障第三支 柱的建设过程中,税延养老险、养老保障管理 产品、商业养老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养老主 题金融产品先后投入市场,但部分产品类型市 场需求仍未被激活。保险公司的养老业务在客 户触达、产品设计、金融工具投资等方面仍面 临挑战。二、中国养老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展望1. 民众养老储备意识逐步提升,养老金融市场前景 广阔1.1 老龄化趋势下,人们对百岁人生“美好生活” 向往迫切,养老金融需
14、求日趋多元伴随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居民财富水 平的不断提升,居民对于银发时代的消费需求 显著升级,逐步从“老有所养”向“老有善 养、颐养天年”转变,养老财富储备意识逐步 提升。同时,养老金融需求日趋多元,除银行存款、银行理财、年金及商业养老保险等传统投资理财方式 外,居民养老金融的产品大类选择正朝着风险保障和财富增值并存的方向发展,基金、股票、互联 网理财等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亦成为养老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为养老金融市场发展与业务创新带来 更多机遇。1.2 应对客户需求演变,养老金融产品将呈现多元 化供给趋势老龄化人口结构下,养老客户群体成为各金融 机构的兵家必争之地,各类金融主体先后组建
15、专门的养老金融部门,面向银发人群打造专业 经营平台以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养老金融产品 与服务。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在养老 业务范围、客户获取、产品创设等方面优势各 异,未来可发挥各自特色与优势积极跨界竞 合,从单一的产品提供方向围绕客户生命周期 的养老综合化解决方案角色进行转变,更好地 满足客户需求。2. 第二支柱发展依然可期,长期持续性增长有待政 策培育2.1 职业年金将是推动第二支柱规模增长的主要动 力,企业年金仍需制度突破尽管职业年金受众范围有限,其强制的单位缴 费比例8%及个人缴费比例4%的缴费水平高于 企业年金且实账积累,职业年金积累的资金规 模将有望超过企业年金,带动第二支柱的
16、发展。 反观企业年金,2015-2020年企业年金参保人 员年均增速为3.3%,进入低速增长区间,有能 力承担年金的大型企业多已设立了企业年金, 在自愿参加原则下参与企业数量短期内难以进 一步突破。参照国际经验来看,澳大利亚、智 利等国家强制要求雇主必须为员工提供养老金 计划并匹配相应缴费;美国、英国则通过自动 参保和自动提升缴费额等方式来提升企业年金 计划的参与度。整体来看,第二支柱覆盖面的 提升与长远发展仍需要制度“解锁”。2.2 年金管理市场格局稳定,先行者将通过二支柱 市场优势加速渗透三支柱市场保险业是第二支柱专业管理的主力军,在企业 年金受托和投资管理领域,2019年保险业分别 占据
17、80%以上的受托资产规模和55%以上的投 资组合资产金额。从竞争格局来看,2016- 2019 年头部机构市场分额稳定,企业年金管理 市场前三大主体市场份额稳居60%以上,投资 管理市场份额在40%以上。头部机构凭借多年 的第二支柱养老金管理业务经验,已积累大量 企业客户资源,有望通过年金业务与C端员工个 人客户建立长期持续的服务触点,促进个人养 老金产品的销售,带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业 务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养老金融业务组合 的盈利性。3. 第三支柱政策东风已至,保险公司将凭借自身优 势积极参与其中3.1 在我国第一支柱负担过重、第二支柱扩面受阻 的背景下,急需第三支柱补位第一支柱的缺口填
18、充加重财政负担,且替代率较 低,较难覆盖民众的基本养老需求。第二支柱企 业年金与职业年金适用人群范围有限,可触达范 围仅占不到5%。整体养老储蓄缺口较大,亟待 第三支柱补充。3.2 政策频出,改革进程加快,第三支柱迎来新发 展红利2020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第三支柱的发展, 国务院、银保监会、人社部等有关部门多次对第 三支柱的发展作出工作部署,从第三支柱的顶层 设计、产品创新、参与主体等方面进行规范,为发 展完善我国个人养老保障体系提供指引。3.3 商业保险独具先发优势,作为第三支柱主力军, 持续发挥专业作用作为参与养老金市场建设的主力军,保险业可充 分挖掘与发挥自身在产品供给、投资运营、风险
19、 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在服务养老保障 第三支柱体系建设中持续发挥专业作用。产品供给方面,伴随着居民财富快速积累及养老 金融认知的日益提升、新经济灵活就业人群养老 保障缺口的持续扩大,养老资产配置需求将逐步 呈现多元化、分层化的特征。新形势下,养老金 融产品供给方需兼顾各类客户不同的流动性需 求、风险偏好及其对于金融产品的认知程度,保 险业在此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保险业可以发挥产 品长期性、安全性、收益性、领取约束性等优势, 突出风险保障功能,发展与人民群众养老需求契 合度高、符合生命周期特点的养老保险产品,丰 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的同时兼顾“高端化”与 “普惠化”客群。投资运营方面,保险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 老龄化 养老保险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