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研究报告:储能迎来发展大潮.docx
《储能行业研究报告:储能迎来发展大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能行业研究报告:储能迎来发展大潮.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储能行业研究报告:储能迎来发展大潮一、储能是新能源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1.1 全球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全球大力发展新能源,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新能源为全球发电量增长贡献主要力量。从总量来看,2020年全球发电总量超2.5万TWh,其中化石燃料(火电)仍是主 要发电能源,发电量占比超70%;而新能源发电总量占比上升明显,2020年占比超25%。从增量上来看,2011年全球新能源在新增电力装机量的占比首次超过传统能源,2020年占比达到83%,预计未来仍将主 导新增装机市场。1.2 新能源对于电网灵活性的要求提升新能源发电出力不稳定,且与用电高峰存在错位新能源发电出力与用电高峰存在错位,且不稳定。首先,
2、从用电规律来看,早晨10点和晚上8点分别是两个高峰。但是风电、光电发电站 分别在凌晨、中午出力较大,其出力时段分布与用电负荷存在较大差异。其次,季节、天气也会造成新能源发电出力的波动和不稳定性, 需要其他电力措施来辅助提升电网的稳定性。新能源发电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电网的灵活性提升。当新能源发力不稳定因素造成系统电力供应大于需求时,会导致新能源发电被弃,造 成资源浪费;当发力不稳定因素造成系统电力供应小于需求时,会导致负荷削减、电力短缺。所以当新能源出力与电力负荷不匹配时需 要灵活性调节资源作为媒介进行调控,以此提高电力系统向上调节以及向下调节的能力,使电力系统达到供需动态平衡。而2020年我国
3、传统灵活性调节资源(如燃气)的装机量占比仅为4.46%,且新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传统灵活性调节资源较匮乏。未来随着新能源发 电占比的提升,新能源发力不稳定的问题日益突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亟需解决,我国对于灵活性调节资源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1.3 储能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第四要素国家大力引导储能发展储能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第四要素。2021年02月2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 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路径,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 侧资源,以先进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
4、力系统。二、电化学储能在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2.1 电化学储能将脱颖而出储能技术路径主要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和其他储能目前储能技术路径主要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和其他储能。其中机械储能中的抽水蓄能由于技术最为成 熟,目前是储能市场上应用最广、占比最高的技术,但是抽水蓄能对于地理条件的依赖度高。电化学储能是目前市场上 关注度最高的储能技术,主要分为锂电池、铅酸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四种储能电池类型。其中锂离子电池技术较 为成熟,已进入规模化阶段量产阶段,是目前发展最快、占比最高的电化学储能技术。2.2 电化学储能三大应用场景发电侧储能在发电侧应用占比最高,主要功能包括平
5、抑出力、调频/调压、削峰填谷。其中削峰填谷是储能在发电侧最核心的 功能,即在新能源发力高峰时消纳弃风、弃光;在新能源发力不足时放电,来平滑发电输出,提高新能源发电利用率。电网侧储能在电网侧的功能以电力辅助服务为主,主要包括调峰、调频、无功调节、电力系统备用和黑启动。其中调峰、调 频是主要的辅助手段。调峰指在电负荷较低的“谷段”,储能系统从电网充电;在电负荷较高的“峰段”,储能系统 向电网放电,以此来平滑电力需求分布;调频指用电负荷变化引起电网频率改变时,电网内各运行机组的调节系统将 根据各自的静态特性改变机组的功率,或通过增减某些机组的负荷,以恢复电网的频率,从而适应外界负荷变化的需 要。用户
6、侧储能在用户侧的主要功能有“削峰填谷” 、新能源消纳和容量管理,其中“削峰填谷”是用户侧最主要的商业模式, 既可用来套利也可用来存储电能。对于一般工商业用户而言,通常利用储能在电价便宜的时候充电,在电价贵的时候 放电,来达到降低度电成本的效果;对于5G基站、数据中心等这类用户而言电能断供将会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储能更 多的是充当备用电源的角色。2.3 模式创新和降本增强电化学储能经济性共享储能模式提高经济性,成为储能新推手从商业模式来看,储能电站若只为单个新能源电站提供服务时利用率低;服务于单个新能源场站的储能设施,往往资源分散,管理难度 大且运营成本高;分散场站的储能难以实现统一调度与结算,无
7、法参与多种电网侧辅助服务,业务模式难以商业化。共享储能拓宽储能收益路径,有望解决以上难题,给发电侧储能带来新机遇。共享储能是指在新能源汇集站建设共享储能电站,储能电 站与区域内内甚至区域外的新能源电站、供电公司同时签订电费结算协议,当新能源电站受到限电影响时,由调度机构(电网)将弃风、 弃光电量存储在共享储能系统中,在负荷侧用电高峰或有接纳空间时释放电能。实现了储能电站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三、电化学储能大时代正在来临3.1 全球电化学储能快速增长2021年全球新增新型储能达10.2GW,同比增长117%2021年,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09.4GW,同比增长9%。其中,新型储能的累
8、计装机规模占比12.2%, 为25.4GW,同比增长67.7%,锂离子电池占据占据新型储能市场份额超过90%。3.2 中国电化学储能发展提速2021年中国新增新型储能2.4GW/4.9GWh根据CNESA测算,2021年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46.1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2%,同比增长30%。其中2021年 新型储能增长2.4GW/4.9GWh,累计装机规模达到5.73GW,同比增长75%。锂离子电池占据新型储能市场的份额达到89.7% 。从新型储能规划在建项目情况来看,2021年中国新型储能走向规模化发展:2021年规划、在建、投运的项目共计865个、 26.3GW。其中投运
9、的新型储能项目主要以10-50MW的中小体量为主,占比46%;规划/在建储能项目以50MW及以上的大体量项目 为主,占比达到85%,其中规划在建的百兆瓦项目超过70个,百兆瓦项目多为独立储能/共享储能形式,在体量上具备为电网发 挥系统级作用的基础和条件。四、电化学储能空间测算4.1 中国:发电侧风光配储贡献主要增量风光配储主导发电侧储能增长2019-2021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分别为30.22、48.75、52.57GW。根据CAPI预测,在保守,乐观,中性三种情况下,2022-2026 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分别为75、80、85、90、95GW,90、95、100、110、116GW,83、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业 研究 报告 迎来 发展 大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