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行业专题研究:一千个元宇宙_一千个哈姆雷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元宇宙行业专题研究:一千个元宇宙_一千个哈姆雷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宇宙行业专题研究:一千个元宇宙_一千个哈姆雷特.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元宇宙行业专题研究:一千个元宇宙_一千个哈姆雷特1 元宇宙是什么?一千个哈姆雷特元宇宙起源:超越虚拟与现实的科幻畅想“Metaverse”一词由前缀“meta”(意为超越)和词根“verse”(由 universe,即“宇宙” 反演而来)组成,由科幻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在 1992 年的科幻小说雪崩中首次提出, 描述为一个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相互平行、相互影响,并且始终在线的虚拟世界。在这个由计算机模拟的三维数字空间中,所有现实世界的人都拥有一个“网络分身” (avatar),通过公共链接,人们可以以化身的形象进入其中,并在内工作、娱乐和生活。在雪崩引发关注后,这一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
2、网络世界概念迅速在科幻艺术界走红, 并在随后的科幻作品中得到进一步丰满。1999 年,电影黑客帝国描绘了一个“缸中之 脑”式的虚拟世界,沉睡中的人类能够通过脑电波进入到名为矩阵的深度沉浸式系统;而 2018 年上映的头号玩家则构建了一个更加具象化的虚拟世界“绿洲”,人们只需戴上 VR 设备,即可自由穿梭于现实世界和“绿洲”之间,并随时随地切换身份,在虚拟空间和时间节点构建出的“元宇宙”中体验不同的人生。元宇宙是什么?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无论是雪崩还是黑客帝国头号玩家,抑或是其它相关的科幻作品,作者都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在虚拟世界的基础设定上延展出了不同的元宇宙世界,实际上,即便跳脱 出科幻的范围,人们
3、对于元宇宙的理解和看法也仍处于“盲人摸象”的探索阶段,不同身份的人因其出发点和视角不同,观点也各有千秋。或许正如北京大学陈宝权教授所言:“元 宇宙就像社会,处于一个不断演变的状态之中,你可以说现在已经进入了元宇宙的原始社 会发展阶段,但无法说某样东西就能代表元宇宙。”科技大佬:跨越许多公司甚至整个科技行业的愿景。元宇宙作为下一代信息通讯技术的集 大成者,其最终实现需要人机交互、区块链、物联网、网络及运算、人工智能及电子游戏 等六大技术的交织发展和功能整合作为底层支撑,为有关科技公司带来关于未来发展的广阔想象空间,而 Roblox的上市和股价高涨更是为整个行业注入一针兴奋剂。为此,针对元 宇宙及
4、其发展,科技大佬普遍持乐观积极态度,认为其是“一个将所有人相互关联起来的 3D 虚拟世界”(Roblox CEO David Baszucki)、“一种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参与式媒介”(Epic Game CEO Tim Sweeney),“跨越许多公司甚至整个科技行业的愿景”(Meta CEO Mark Zuckerberg)。投资人士: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投资机会。在众多科技大佬积极拥抱元宇宙的同时,元宇宙 也在大量专业投资者的心中站上高地,被视为重要的投资机遇。风险投资家 Matthew Ball 在其元宇宙系列文章的首篇 Framework for the Metaverse(2021.06.
5、19)中写到“元宇宙 将彻底改变几乎所有行业和功能,全新的行业、市场和资源将被创造出来,新类型的技能、 职业和认证也将被创造出来,这些变化的综合价值将达到数万亿。”而 Ark Invest CEO Cathie Wood 在接受 CNBC 采访(2021.12.01)时也同样表示“元宇宙将是一个价值数万 亿美元的机会,将影响经济的方方面面,并渗透到每个领域。”专家学者:对多种新兴技术的统摄性想象。相较于科技大佬和投资人士对元宇宙的热情, 专家学者对于元宇宙的态度则较为中立,其大多从客观角度出发解读元宇宙的科技架构、 系统构成和特征属性,并重点探讨“元宇宙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元宇宙实现的技术路
6、径”、 “元宇宙的演进过程和发展阶段”等元宇宙相关问题。总的来看,多数专家学者认同元宇 宙的发展是必然趋势,但它“并非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单向发展,而是多种技术的组合”(北 京大学,陈宝权教授,2021),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北京大学,陈刚教 授,2021)、“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清华大学, 沈阳教授,2021)。此外,也有部分专家学者探讨了元宇宙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社会问题。政府机构:一个需要理性看待的真正的挑战。当前,元宇宙的产业发展仍存在较大变数, 其社会规则、管理制度及法律约束等治理体系也尚未形成,可能出现的资本操纵、经济风 险、伦理风
7、险、隐私风险等问题对政府监管带来较大压力。然而,一旦元宇宙成为未来数 字生态的主流模式,可能会产生新的国际分工体系,缺乏相应筹码和竞争力的国家将处于 不利局面,并可能在这一新体系中被边缘化。因此,相较于追求产业发展带来的潜在商业 利益,如何平衡“产业发展”与“安全”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在多国政府机构及的发声 中,理性、警惕等关键词频繁出现,俄罗斯总统普京则直言,元宇宙是一个真正的挑战, 这都反映出政府对元宇宙所秉持的相对谨慎和保守的态度。科幻小说家:科幻叙事的未来抑或人类文明的覆灭。冷静思考人类科技发展的当下和未来, 并探讨人类与技术的相互影响是科幻文学的要义之一,也是科幻作者解读元宇宙的首要
8、视点,从元宇宙与人类生存和文明演进的关系角度出发,有大量科幻作者展望了元宇宙与人类社会的未来景象。虽有人认为虚拟与现实可以并行不悖,甚至科幻小说本身就可以认为 是一种元宇宙的低配版,但其中也不乏悲观的声音,“对科幻人来讲,1992 年雪崩中 的创意,带给他们万千遐想”,是“从 0 到 1 的创新”(吴岩,中国作家网特邀访谈,2022), 但一旦这种科幻创意走向现实,“人类文明会溺于欢愉,陷于停滞,无法进步,更无法升级” (萧星寒,中国作家网特邀访谈,2022),同时,“当计算机算法统治了这个世界之后,可 能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灾难”(左文萍,中国作家网特邀访谈,2022)。华泰观点:元宇宙是人
9、类生活的数字化大迁徙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人眼中不同的元宇宙。总结上述不同身份的人对元宇宙的解读可以看到,科技大佬对元宇宙的理解更多从应用和产品形态的角度出发,结合本公司产品线及 布局业务描摹其理想的元宇宙模型,因其从事的业务不同,对元宇宙的关注点也各有侧重。 即使同样做游戏,传统游戏公司和游戏平台的重心也不尽相同,前者更关注可定制角色与 场景的开放世界,后者则更关注 UGC 内容、Play-to-earn 的游玩模式及创作者经济系统。 与科技大佬及投资人士对元宇宙的乐观态度和布局热情不同,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对元 宇宙的态度则更多偏向中立和保守,在元宇宙的产业机遇之外,重点关注其技术实现路径、
10、 演进方式和可能产生的风险与治理问题等。而科幻小说家则更深入地探讨了元宇宙与人类 生存和文明演进的关系,部分人认为元宇宙的发展或将覆灭人类文明。万变不离其宗,不同人眼中相同的元宇宙。实际上,上述对元宇宙的各种解读中也存在着诸 多共通之处。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上,多种观点都不约而同地指出元宇宙不等于虚 拟世界,而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互、融合与映射;在体验方式上,元宇宙居民可以随 时随地进入元宇宙,并通过虚拟形象体验元宇宙应用,获得实时沉浸的参与感是不同人物对 元宇宙提出的共同要求;在组成架构上,元宇宙作为对现实世界的镜像映射,需要通过信息 基础设施,构建与现实世界相当的内容生产系统和价
11、值结算系统已基本成为共识。由此,通过总结这些共通之处,我们提出对元宇宙的定义:元宇宙是以价值结算系统、内 容生产系统、信息基础设施、互操作系统作为底层建设构筑的数字生活空间,其核心是通 过应用和身份连结现实居民,并由社会激励和治理规则维系人际关系和系统运转,反映了 人类生活的数字化大迁徙。底层架构:1)价值结算系统:即元宇宙的经济关系,包括产权和交易规则,在元宇宙中,虚拟世界和 现实世界将在价值层面融为一体。2)内容生产系统:即元宇宙的生产资料,包括图形引擎,游戏引擎,虚幻引擎,UGC(将 用户从体验者转变为内容的生产者),以及 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等。3)信息基础设施:包括计算、存储
12、、网络带宽等,元宇宙中的很大一部分信息基础设施将 是分布式的。4)互操作系统:互操作系统的目标是让元宇宙的参与者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自由切 换,价值在两个世界之间自由流转,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两个世界之间的接口,比 如 AR、VR、MR 等。人机交互体验将接近真人水平;2)两个世界之间的身份交互,比如 DID;3)原子世界内可以有不同平台,不同平台之间在身份和价值上的互操作性。内层核心:1)身份:元宇宙的每位居民需要有自己明确的 ID,也即虚拟身份,其背后是元宇宙的各类 参与者,包括内容创作者、用户和技术开发者等,而身份网络中蕴含的社会关系,在元宇 宙中具有重要地位2)应用:即元宇宙
13、的入口和体验场景,在元宇宙发展前期,应用将主要包括游戏、社交和 艺术品等。3)激励:元宇宙必须提供一套完备的激励规则,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在元宇宙中生产、 劳动、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4)治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治理问题在元宇宙中也同样会出现,因此,元宇宙也需 要依靠法律体系等强制性力量以及伦理道德、社会价值观等自制自律机制来约束居民和组 织的行为。2 元宇宙发展:雪崩推开想象的大门,虚实共生或是终极形态元宇宙历史复盘:雪崩推开想象的大门,Roblox 点燃建设的热情在元宇宙的概念萌芽期(1970-2002),“智能眼镜”、“化身”等元宇宙相关概念在科幻小说、 游戏等艺术作品中开始萌芽,19
14、92 年,小说雪崩正式提出元宇宙(Metaverse)概念,描 述为一个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平行、相互影响,并且始终在线的虚拟世界。进入元宇宙的探索期(2002-2011),游戏Second Life正式发布,作为早期最大的,具 有丰富 UGC 内容、数字地产和活跃经济生态的现象级 3D 虚拟世界,标志着“元宇宙”概 念开始以游戏为载体进入探索期,Roblox我的世界等被认为元宇宙雏形的游戏均在 此阶段上线。随着资本市场对元宇宙的关注度加大(2012-2016),腾讯、Facebook 等互联网巨头开始以 投资收购等方式布局元宇宙。同时,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VR/AR 等元宇宙关键交互
15、硬件 迎来第一波创业与投资热潮。但受限于当时的软硬件技术和生态环境,产业落地进展不及 预期,相关投融资规模迅速收缩,行业进入退潮潜伏期(2017-2019)。2020 年后至今,以 Oculus Quest2 的全球热卖和元宇宙第一股 Roblox 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为关键催化剂,科技和资本圈对元宇宙相关概念的热情空前高涨,国外英伟达、Epic Games、 微软,国内字节跳动、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布局,元宇宙正式键入建设早期。元宇宙发展逻辑:技术演进和人的需求升级交替前行任何产业的良性发展都离不开供需两侧的支撑,需求是否真实、强烈且持续存在,供给端 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否可靠和生态是否足够繁
16、荣,决定了行业是否可升级、新的生产生活和 娱乐方式是否有持续图突破的可能。在当前周期来看,技术的演进和人的需求升级交替前 行,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支撑元宇宙发展的底层逻辑。需求端:Z 世代与日俱增的数字消费需求需要有新的产品形态进行承接,并提供更优质的 线上体验。当前,娱乐和社交方式迎来新的突破点,陌生人、圈层化的社交和娱乐方式成 为风潮,大型开放世界和多人在线游戏社区受众广泛,同时,代际更迭下,盲盒、剧本杀、 Livehouse 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体现出 Z 世代重精神娱乐的消费特征;叠加疫情催化下, 线上办公、学习和娱乐的习惯的快速养成,为元宇宙发展打开“社交+游戏+沉浸式内容”
17、突破口。而硬件入口侧,Meta 的 Oculus2 64GB 最低 299 美元的定价方案获得消费者认可, 消费级 VR/AR 设备 C 端接受度高,硬件需求面的打开为元宇宙发展创造可能性。供给端:元宇宙底层技术发展日益成熟,政企合作提供元宇宙建设初级解决方案。一方面, 支撑元宇宙发展的底层技术在经历前期的发展和沉淀后已日益成熟,云计算、5G、区块链和 VR/AR 等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推动元宇宙建设做足底层基础设施准备。另一方面,以 Meta、 谷歌、英伟达为代表的西方科技巨头快速入局,在软硬件和内容生态等元宇宙产业链各环节 加码投资,纷纷推出雏形化产品承载消费者元宇宙初级需求;同时,东亚三
18、国接连出台多项 元宇宙产业扶持政策,通过推动政企合作为元宇宙生态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后盾和稳步支持。元宇宙未来展望:虚实共生或是元宇宙的终极形态第一阶段为元宇宙的多平台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伴随数字化、虚拟化、去中心化等技 术的落地推进和深入应用,以“游戏+社交+沉浸式内容”为突破口,全球各大互联网企业 和一些元宇宙创新企业将发展出一系列泛娱乐化虚拟平台,但不同平台仍各自为一个独立 的封闭系统,无法实现互操作性,并由此形成分散化、单行业、多中心的元宇宙生态。总的来看,此阶段在应用开发上,以具体热门行业的应用功能实现为主,并借由通信和算 力、交互、人工智能等底层支撑技术的升级而不断深化虚拟体验的沉浸
19、感、真实感。在硬 件支撑上,以消费级 VR/AR 设备的逐步铺开为发展主线,但仍旧离不开移动设备和 PC 电 脑的支持,从而形成“移动设备为主,PC 电脑为辅,XR 设备逐渐成熟”的硬件生态。第二阶段为元宇宙的平台融合阶段,分为平台爆炸期和平台融合期:在这一阶段前期,各 种元宇宙信息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将带来元宇宙跨行业应用的持续深化,并快速渗透生产 制造、生活服务等能提高生产生活效率的领域,从而实现元宇宙平台的大爆发。在这一阶 段后期,不同独立行业的元宇宙将开始逐步打通数据与标准,出现跨平台、跨行业的生态 互通及融合,逐步由分散式、多中心的小生态融合形成聚合式、围绕产业和个人双中心的 两大元宇
20、宙生态体系。直观上表现为平台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形成几个大的元宇宙平台。总的来看,此阶段在应用开发上,以生产生活主要行业的数字空间功能实现为主,叠加统 一的数据标准、支付与身份认证体系的建立,由此带来线上线下边界的逐渐消融,以及真 正完善闭环的元宇宙经济系统(包括消费环节和生产环节)的形成。在硬件支撑上,XR 设 备将完全铺开并成为主流,云技术也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成为交互辅助,而脑机接口技术 则将进一步孕育发展。第三阶段为元宇宙的虚实共生阶段。此时,元宇宙将渗透入各行各业,达到千行百业数字 化的全真互联网的理想状态;同时,各独立元宇宙的融合程度还将持续增加,最终形成统 一完整的标准协议,使各个子
21、宇宙相互聚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虚实相生的完美元 宇宙终极形态终于到来。此时,脑机界面和神经元网络控制或许将成为人机交互的主流方 式,人类甚至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永生,获得完全沉浸、真实的元宇宙感官体验。元宇宙中的投资机会短期来看,虽然目前元宇宙刚起步,对元宇宙各类相关产业的建设与投资仍处于探索期, 但元宇宙这一趋势已不可逆且正在加速中;中长期来看,人类的娱乐、生活、工作将持续 数字化并加速走向智能化,终极的元宇宙形态将最大限度地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成 为未来人类数字化生活的主流方式。3 元宇宙布局:科技巨头部署积极,政府机构态度迥异2021 年以来,社会各界力量对元宇宙概念的关注度空前
22、提升。一方面,全球主要科技巨头 将元宇宙视为全新增长点和下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竞争领域,争相投入重要资源布局相关 产业,积极卡位元宇宙赛道。另一方面,多国政府也纷纷下场参与,积极释放产业政策利 好,以政企合作的方式加速推进本国元宇宙市场建设,以期在元宇宙开发过程可能带来的 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优势地位。站在当前周期来看,主要科技巨头的切入口和战略重心有所不同,围绕元宇宙产业链各环 节形成了相对各异的布局版图。英伟达以工业为切入口推出 3D 实时协作平台 Omniverse, 打造“工程师的元宇宙”;Meta 从全球社交龙头全面转型元宇宙公司,在硬件、内容和底 层技术上都已形成扎实的资源储备和亮
23、眼的产品发布;元宇宙第一股 Roblox 围绕旗下大型 多人在线游戏平台打造简化版元宇宙雏形;腾讯从社交侧切入,以海量社交流量为核心构 筑全真互联网;字节跳动入股国内领先 VR 设备商 Pico,并依托原本内容运营优势,“硬件 +内容”齐上阵。英伟达:创建元宇宙数字化虚拟空间的技术平台底座英伟达于 2019 年正式推出 Omniverse,其最初是一款基于 GPU 和皮克斯 Universal Scene Description(USD)的实时图形和仿真模拟平台,主要由 Nucleus、Connect、Kit、RTX Render、Simulation 五大核心部件组成。Omniverse 本
24、质上是一个为设计师、工程师等 创造共享虚拟空间,以进行实时协作的云技术平台。Omniverse 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够运行 具备真实物理属性的虚拟世界,并与其他数字平台相连接。通过 Omniverse 的应用,主要 可以实现用户和应用程序间的实时协作,提供实时性的光线追踪效果以及实现模型的可拓 展性。因此,英伟达也将 Omniverse 称为“元宇宙数字化虚拟空间的技术平台底座”。在 Omniverse 的工作流程中,许多热门 DCC 应用以及使用 KIT 为 Omniverse 专门创建的 新应用都能导出 USD 文件格式,并通过 Omniverse Connector 插件创建的门户实现与 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宇宙 行业 专题研究 一千个 哈姆雷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